{{sindex}}/{{bigImglist.length}}
{{memberInfo.real_name}}
{{commentname}}

张云垚:混沌者 | HEM 展览

{{newsData.publisher_name}} {{newsData.update_time}} 浏览:{{newsData.view_count}}
来源 | {{newsData.source}}   作者 | {{newsData.author}}

张云垚:混沌者 | HEM 展览 崇真艺客

“张云垚:异化殿”,和美术馆展览现场 ? 和美术馆


和美术馆青年艺术家系列项目于2024年11月10日起呈现张云垚个展“异化殿”,展出艺术家自2022年起以“百科动物插图”为形式的全新系列作品。作为艺术家对毛毡这一创作媒介长达十余年的探索后一次新的起点,展览涵盖一系列以猿猴形象为基础的毛毡素描以及一组捕捉动物园中动物形象的摄影作品。

自2020年初前往巴黎访友又意外滞留海外后,张云垚已整整近五年未返回国内。十一月于上海短暂休整片刻,便又匆忙南下。五年间地理与语言的双重隔离让他在毡画漫长而艰辛的创作过程中进行了更深度的自我探知。如艺术家所言,一种类似“真空”的创作环境在生活的巨大转变中与其不期而遇,随之而来的是新作的酝酿与发酵。

在卷成圆筒状的毛毡逐渐展开前,我们都难以想象这些描绘猿猴、斑斓艳丽的新作出自其手。在此之前,他以高对比度的黑白石墨毛毡作品在当代青年艺术家的绘画创作中占有自己的一席之地。而这一切都缘起于他十余年前在爱尔兰餐馆发现的一张特殊质地的餐巾纸。



张云垚:混沌者 | HEM 展览 崇真艺客

张云垚位于巴黎的工作室,图片致谢艺术家



巨大的转变不仅在于作品的色彩,也在于其描摹的对象。挪用艺术史中已有的图像是其惯用的手法。但不管是在艺术家搬离中国前的最后一次展览“出神殿”还是其更早先的作品中,他所偏爱的形象多为古典时代雕塑中或扭曲或孔武有力,富有动感与戏剧冲突的人类躯体。而在法国的“真空”生活唤醒了他对自然与动物的兴趣。带着自己的旧手机,他捕捉巴黎近郊动物园里的困兽,以负片效果重新处理摄影所呈现的色泽。十九世纪早期欧洲博物学家绘制的动物图谱则成为新系列援引的对象。



张云垚:混沌者 | HEM 展览 崇真艺客
《分饰从光亮到晦暗的所有角色》 系列,张云垚,喷墨打印、高品质极致黑墨在哑光硫酸钡纸上, 11.25 × 15 cm (不含框) ,2024,图片致谢艺术家



作为“异化殿”系列的第一部分,猿猴因其与人类高度的相似成为系列的起点。如同若干世纪前西方博物学家通过对客观自然的描绘与分类认识世界,在以彩色铅笔默默描摹猿猴的漫长时间里,张云垚也在其中窥见了自身。真空世界悄然豁了开口…



张云垚:混沌者 | HEM 展览 崇真艺客
左起:《无题(“追逐者”分布于印度东北部到缅甸地区)》、《无题(“混沌者”分布于西高止山脉和南印度)》、《无题(“伪装者”分布于中国、印度及整个东南亚)》,张云垚,毛毡、彩色铅笔、石墨铅笔,150 × 200 cm,2023-2024,和美术馆展览现场 和美术馆



张云垚:混沌者 | HEM 展览 崇真艺客



我想要打破观众对我的预设,在和美术馆的空间呈现一个已经在脑中构思很久的新系列。整个展览对我来说就是颜色的游戏。


张云垚:混沌者 | HEM 展览 崇真艺客


HEM: 您提到新系列的灵感来源于欧洲的百科式动物插图。可以请您先简单介绍下新系列的概念吗?

张云垚(以下简称张):这与我的创作立场相关。我一直觉得自己并不是一个传统意义上的画家,或者说去致力于创造某种独属于自己的标签性图示的艺术家。我反对这样传统意义上对画家的定义。因此,我几乎在所有的作品里都有对已有艺术史,或者更早的古代文明中的图像进行借鉴和挪用。

包括本次的猿猴系列,就是我对19世纪早期欧洲的百科式动物插图的一次挪用。在这当中我还会加入一些新的个人化创造,比如构图和色彩。整个展览对我来说就是颜色的游戏:在每件作品开始前,我都会花大量的时间对其色彩的变化度做一个详细的设定。


张云垚:混沌者 | HEM 展览 崇真艺客

张云垚:混沌者 | HEM 展览 崇真艺客

(上图)Jacques Christophe Werner, Illustrations de Histoire naturelle des mammifères, t. II, 1819,Vue 42,pl. 41  ? Gallica / (下图)《无题(“巧者”分布于西藏)》,张云垚,毛毡、彩色铅笔、石墨铅笔,150 × 200 cm,2023-2024,图片致谢艺术家及东画廊

张云垚:混沌者 | HEM 展览 崇真艺客

“张云垚:异化殿”,和美术馆展览现场 ? 和美术馆



HEM: 确实,您之前的标志性作品其实都是黑白石墨毛毡绘画。为什么在本次和美术馆展出的新系列作品中作出这样大的改变?


张:对于在美术馆、博物馆办展览这件事我抱有非常慎重的态度。因为相比画廊或其他机构,在美术馆中办展览需要艺术家好好考虑自己对作品的定义,很多艺术家会选择展出自己比较成熟或标志性的作品,但我反而想挑战一下自己,打破观众对我的预设,在和美术馆的空间呈现一个已经在脑中构思很久的新系列。在将近两年的准备过程中,我花了很多时间和精力试验这些我从未使用过的材料和技法。



张云垚:混沌者 | HEM 展览 崇真艺客

张云垚以往的石墨毛毡作品

《痕迹》, 张云垚, 石墨?毡, 267 × 200 cm,2016

图片致谢艺术家及东画廊



在之前的作品中所使用的石墨铅笔,只需要在创作中控制画面的深浅和明暗关系。但当色彩加入后,画面变量增多的同时,也需要新的技术。颜料可以很快通过媒介剂调和出想要的颜色,但彩色铅笔只能通过物理叠加的方式去达到我想要的效果,因此对画材的质量也有所要求,为此我尝试了比利时和法国所能购买到的所有彩铅品牌。


我所使用的毛毡也不是写书法时所使用的羊毛毛毡衬垫,而是综合考虑裱画所需的厚度和强度后在轻纺市场里找到的化纤毛毡。而毛毡上作画的不可逆增加了这项技术的困难程度。所以展览中也有很多小习作,用于练习对彩铅的控制和色域的合成。



张云垚:混沌者 | HEM 展览 崇真艺客

张云垚:混沌者 | HEM 展览 崇真艺客“张云垚:异化殿”,和美术馆展览现场 ? 和美术馆


张云垚:混沌者 | HEM 展览 崇真艺客



身体作为一种载体传达着各种信息。而当人作为一种动物去观察别的动物,这其中的特别立场是我觉得很有趣的。




HEM: 可以请您聊聊这些猿猴形象的来源吗?以及他们的姿态和命名有何意义?

张:些猿猴都是有原型的,分布在不同的大陆上。猿猴本身就具有很多与人相似的地方。在此基础上,我继续主观地进行了拟人化的处理。我并没有给作品预加题目,大都以无题命名,但是会在后面加上拟人的称谓作为备注,就像“大觉者”、“伪装者”、“统治者”,这其实是融入了我作为人的投射。

这些猿猴的姿态和表情,在我本身所参考的原型中就是一种模糊的状态。我并不想对此给予一个很明确的阐释,而是更希望留有一个空间让观众自己去解读和感受。


张云垚:混沌者 | HEM 展览 崇真艺客

左起:《无题(“大觉者”分布于非洲西部和赤道新几内亚,刚果)》、《无题(“巧者”分布于西藏)》、《无题(“慧者”分布于红海南岸的苏丹和北岸的阿拉伯半岛)》,张云垚,毛毡、彩色铅笔、石墨铅笔,150 × 200 cm,2023-2024,和美术馆展览现场,摄影:刘相利 ? 和美术馆



HEM: 您之前的作品都以人类的身体的描摹为主,尤其是古希腊和古罗马的雕塑。在您看来,人类的身体与动物的身体的共通性在哪里?身体对您来说意味着什么?


张:身体是我们日常生活中不可能被忽视的一个部分,所以不管是在我早期还是近期的创作中,它一直都是一个很重要的母题。作为一个描绘者,我也是一个观察者,对在不同姿势和不同情境下的身体形态一直保持着高度的敏感。比如早期艺术史中雕塑作品里的身体,艺术家在没有生命的石头和木料上刻画出有生命的身体的情态,一直到现在我对动物身体的研究,身体都作为一种载体传达着各种信息。


而当人作为一种动物去观察别的动物,这其中的特别立场是我觉得很有趣的。猿猴也只是动物当中很小的分支,我也会继续探索这个系列。



张云垚:混沌者 | HEM 展览 崇真艺客
《无题(“伪装者”分布于中国、印度及整个东南亚)》,张云垚,毛毡、彩色铅笔、石墨铅笔,150 × 200 cm,2023-2024,图片致谢艺术家及东画廊



HEM: 所以这批摄影作品是为这一系列作品所做的准备吗?


张:这其实是我第一次在公共空间展示我的摄影作品。我开始尝试摄影的一个很重要的原因是,希望它可以帮助我从长达十几年的黑白毛毡创作中过渡出来,让色彩进入我的创作和生活,作为承上启下的衔接。它们也是新系列习作训练的一部分。这些照片并不是用专业器材拍摄的,而是用我的一部旧手机。拍摄它们的过程训练了我对瞬间的观察和捕捉。


在和美术馆的展览是我这系列作品的第一部分,在上海同时展出了第二部分的作品。在那部分中就引入了一些比较不一样的动物形象,比如蛇、蜥蜴和猫头鹰。我选择这些动物是因为它们都具有与人类极为不同的习性特征,比如活动的时间段。这也是这些动物本身所带来的超现实经验的来源。



张云垚:混沌者 | HEM 展览 崇真艺客

张云垚:混沌者 | HEM 展览 崇真艺客

(左右)《分饰从光亮到晦暗的所有角色》,张云垚,喷墨打印, 高品质极致黑墨在哑光硫酸钡纸上,11.25 × 15 cm(不含框),33.9 × 40 cm(含框),28件,2024,和美术馆展览现场 ? 和美术馆


HEM: 您近两次的个展都使用了“殿”这一概念形式,您是如何看待这个概念的,以及您希望自己的展览呈现出怎样的效果?


张:这是我在2019年准备“出神殿”的时候就已经产生的想法。在我看来,“殿”首先是一个空间,一个容纳某些特殊人和物的地方。它同时还带有一种神圣感。我用这个题目来命名展览,希望作品能在这样的语境下,和空间共同营造出一种特别的气氛让观众去感受。


张云垚:混沌者 | HEM 展览 崇真艺客

张云垚:混沌者 | HEM 展览 崇真艺客
“张云垚:异化殿”,和美术馆展览现场 ? 和美术馆




张云垚:混沌者 | HEM 展览 崇真艺客



在讲述这些猿猴的同时,仿佛也在讲述着自己,就像“混沌者”的状态,摸不清也看不清眼前,也许喝了些酒,有点醉,顺势找个地方一坐……




HEM:之前别的采访中提到您以朝九晚九的节奏在拉紧窗帘的工作室里创作,可以请您聊聊您的工作节奏和工作环境吗?

张:我的创作过程是极其冗长、枯燥乏味的。因为我所选择的题材和材料,决定了我必须要投入大量的时间和极高的专注度在工作上。我所有的作品都是独自完成,是一种非常私人的创作方式,所以工作节奏也很简单,无论是在上海还是巴黎,都是待在一个不受干扰的、安静的环境里面,有时候我会放些音乐或者播客,帮助自己进入一个像是自我催眠的创作状态中去。



张云垚:混沌者 | HEM 展览 崇真艺客
张云垚位于巴黎的工作室,图片致谢艺术家



HEM: 您从上海师范大学美术学院毕业后一直以全职艺术家的身份活动吗?


张:起初我是很理想主义的。毕业后和八九个同学在上海郊区的一个废弃纺织厂里租了一层楼,开始乌托邦式地创作。没有稳定的收入,只是靠画一些老师介绍给我们的订单,偶尔赚个万把块钱维持好几个月的生活。就这样过了一年,我发现这是不可持续的,就和一个好朋友去外面开了公司,给一些三四线城市里的博物馆画壁画。又过了两三年的时间,我发现这依旧不是我想要的生活,于是开始全身心地投入到自己的创作中,一直到现在。



HEM: 您在有一次采访中提到自己在而立之年第一次开始真正考虑自我的身份书写在创作结构中是怎样的存在,由此在创作上有了新的转变。如今又过去近十年,对于这个问题有了什么新的想法吗?


张:关于这个问题的思考,应该是开始于我刚刚提到的那个非常冗长、无聊乏味的创作生活,当每天都是独自一个人面对着画布和毛毡时,我就会开始想到自身。现在十年过去后,这个问题的背景又发生了变化,生活环境的改变给我带来了另一个层面的思考。我需要面对的如何在陌生的文化和环境里重新找到自己的位置,所以在这些作品里或多或少都有一种对自我的映射。


这或许是无意识的,以至于这两天在向观众导览的时候,经常会有几秒钟的出离。在讲述这些猿猴的同时,仿佛也在讲述着自己,就像“混沌者”的状态,摸不清也看不清眼前的状态,也许喝了些酒,有点醉,顺势找个地方一坐。


去动物园拍摄的时候,动物们大都是被关在笼子或者玻璃橱窗里,当我按下快门键时,镜头聚焦在动物身上,但总有一瞬间会突然瞥到玻璃中自己的影子。在我另一系列的作品中,也记录了自己的形象与美术馆中大师之作重叠的时刻。这样的瞬间一直穿插在我的创作过程中。



张云垚:混沌者 | HEM 展览 崇真艺客

《无题(“混沌者”分布于西高止山脉和南印度)》,张云垚,毛毡、彩色铅笔、石墨铅笔,150 × 200 cm,2023-2024,图片致谢艺术家及东画廊



关于艺术家
张云垚:混沌者 | HEM 展览 崇真艺客



张云垚

张云垚(b.1985),2007年毕业于上海师范大学美术学院绘画专业,现工作生活于巴黎。艺术家借助毛毡这一非传统艺术媒材,积极地探索了传统素描的多样可能性,以拓宽传统素描范式。在艺术实践中,艺术家深度研究与艺术史、记忆、欲望、权力及人类状况相关的复杂主题。透过对这些主题的深刻探讨,艺术家谋求超越文化及当代社会的禁忌,激发观者对艺术作品所涉议题的深入思考与共鸣。


HEM青年艺术家系列项目

项目从广东地区出发,为全球青年艺术家提供展示平台,向公众呈现更多元的艺术趋向。




视觉|吴扬

影像|刘相利

采访、撰文|徐心怡

编辑|任飞潼,徐心怡




张云垚:混沌者 | HEM 展览 崇真艺客
张云垚:混沌者 | HEM 展览 崇真艺客
张云垚:混沌者 | HEM 展览 崇真艺客
张云垚:混沌者 | HEM 展览 崇真艺客
张云垚:混沌者 | HEM 展览 崇真艺客
张云垚:混沌者 | HEM 展览 崇真艺客

张云垚:混沌者 | HEM 展览 崇真艺客

{{flexible[0].text}}
{{newsData.good_count}}
{{newsData.transfer_count}}
Find Your Art
{{pingfen1}}.{{pingfen2}}
吧唧吧唧
  • 加载更多

    已展示全部

    {{layerTitle}}
    使用微信扫一扫进入手机版留言分享朋友圈或朋友
    长按识别二维码分享朋友圈或朋友
    {{item}}
    编辑
    {{btntext}}
    艺客分享
    {{mydata.real_name}} 成功分享了 文章
    您还可以分享到
    加载下一篇
    继续上滑切换下一篇文章
    提示
    是否置顶评论
    取消
    确定
    提示
    是否取消置顶
    取消
    确定
    提示
    是否删除评论
    取消
    确定
    登录提示
    还未登录崇真艺客
    更多功能等你开启...
    立即登录
    跳过
    注册
    微信客服
    使用微信扫一扫联系客服
    点击右上角分享
    按下开始,松开结束(录音不超过60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