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ndex}}/{{bigImglist.length}}
收录于话题
2024年11月11日起,和美术馆(HEM)于四楼展厅呈现美国艺术家米尔顿·艾弗里(Milton Avery,1885-1965)的绘画作品,将其与和美术馆馆藏并置。展览涵盖绘画、雕塑及装置等多种媒介的作品,期待以丰富的对话呈现中西方近现代至当代艺术的多元面貌。
和美术馆展览现场 ? 和美术馆
流泉淙淙
Seeking Springs
夜已深,笔刷在纸面移动,发出窸窣声响。从嘈杂车间结束一整日工作的米尔顿·艾弗里终于得以卸下生活的重担,将目光投注在面前的模特与手中的炭笔上。不久之前,他的父亲因木料切割事故突然离世,他不得不另谋出路,却意外用画笔打开了另一个世界的入口。
艾弗里喜爱印象派作品中朦胧静谧的乡间和水面波动的树影,又不想厚重的颜料在画布表面留下过于明显的肌理,破坏色块分布的和谐。加之经济拮据,他尝试使用大量松节油稀释颜料,以松弛笔触轻扫画布,留下水彩般清透流动的印痕。叙事从来不是他创作的目的,画中世界是属于他自己的寂静边城——在那里,时空凝滞,仅有宁静、悠远、飘摇与自由。
若干年后的1956年,正值冬春之交,留法中国青年艺术家朱德群在俄国画家尼古拉·德·斯塔埃尔的抽象画中找到了打开学院派绘画镣铐的密钥。他在颜料中添加大量松节油,在画布上挥洒中国传统绘画与书法流畅恣意的笔法。油彩稀释,化作水墨,在亚欧大陆的另一端涌现虚实相生的奇境。
《深山》,米尔顿·艾弗里,布面油画,152.4 × 182.9 cm,1958(图片致谢艺术家及霍夫肯画廊)
为了画画,
人必须走上一条未知的道路
艺术就像转角:
转角后才知另一面的世界
关于艺术家
影像|刘相利
主视觉|吴扬
海报作品|《采石场游泳者》,米尔顿·艾弗里
布面油画,91.4 × 71.1 cm,1937
{{flexible[0].text}}
{{newsData.good_count}}
{{newsData.transfer_count}}
Find Your Art
{{pingfen1}}.{{pingfen2}}
吧唧吧唧
加载更多
已展示全部
{{layerTitle}}
使用微信扫一扫进入手机版留言分享朋友圈或朋友
长按识别二维码分享朋友圈或朋友
{{item}}
编辑
{{btntext}}
继续上滑切换下一篇文章
提示
是否置顶评论
取消
确定
提示
是否取消置顶
取消
确定
提示
是否删除评论
取消
确定
登录提示
还未登录崇真艺客
更多功能等你开启...
更多功能等你开启...
立即登录
跳过
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