展览名称:联系的揭示
艺 术 家 :西格玛·波尔克
展览时间:至明年3月16日
展览地点:西班牙普拉多国立美术馆
现实的常规定义和正常生活的想法毫无意义。
——西格玛·波尔克
▲ 2024年《联系的揭示》展览现场
西班牙马德里普拉多国立美术馆(Museo Nacional del Prado)正为德国艺术家西格玛·波尔克(Sigmar Polke,1941-2010)举办个展《联系的揭示》(Affinities Revealed),展期直到明年3月16日。
▲ 2024年《联系的揭示》展览现场
《联系的揭示》让观众得以了解波尔克这位欧洲战后艺术界最具影响力的艺术家之一,并发掘他与西班牙绘画传统——尤其是弗朗西斯科·戈雅(Francisco de Goya)——所建立的迷人对话。
▲《爱丽丝梦游仙境》,1972年图案布面丙烯、喷漆、水粉、金属漆 310.5 x 286 厘米
▲《鬼魂》,1982年布面人造树脂、丙烯、颜料 150 x 180 厘米
▲ 2024年《联系的揭示》展览现场
波尔克和戈雅相隔近两个世纪,却以颠覆性和远见卓识的方式联系在一起。展览的路线设计结合了两位大师的遗产,在波尔克的形式实验和戈雅作品的象征意义之间建立了一场对话。
▲《青金石之二》,1994年 布面青金石与树脂 300 x 224.5 厘米
▲《看到光束(超越彩虹)》,2006-2007年 布面胶质颜料和丙烯 140 x 120 厘米
▲《Paganini》1982 ,Dispersion on canvas ,200 x 450 cm.
▲ 2024年《联系的揭示》展览现场
本次展览由格洛丽亚·莫尔(Gloria Moure)策划,汇集了波尔克的40多件作品,包括绘画、照片和素描,以及《老妇人》。
戈雅对波尔克的影响、以及波尔克与戈雅的联系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艺术家本人的创作、政治和社会环境;戈雅的宏伟画作《老妇人》及其 X 射线照片中呈现的客观和拟人化的图像;以及这幅画特定的绘画技巧。
▲ 2024年《联系的揭示》展览现场
X 射线照片还揭示了一幅被遗弃的戈雅作品,描绘了基督的复活,并以云彩和逝去的灵魂为特色。这个隐藏的图像激发了波尔克在展览中出现的其他作品的灵感,巧妙地概括了艺术家对魔法和超自然现象的兴趣。即使是《老妇人》中的微小细节,包括破旧的坐着者的珠宝和假发,也激发了这位德国艺术家的灵感,并直接引用了它们。
▲ 西格玛·波尔克在里尔美术宫拍摄弗朗西斯科·德·戈雅的画作《老妇人》,1982 年 摄影?:Britta Zoellne
波尔克在1982年初遇戈雅的这幅作品,并迅速对他的作品产生了实质影响——包括主题、技巧和构图标准方面。在对戈雅画作的X射线分析中,波尔克发现了更多由直觉引导自己去寻找的创作方向。这种对隐藏事物的揭示,再次证实了波尔克对绘画作为时间和记忆地层的看法。
▲ 2024年《联系的揭示》展览现场
在《帕格尼尼》等作品中,波尔克挪用了路易·莱奥波尔德·博伊的作品——《塔尔蒂尼之梦》,来表达纳粹的恐怖。在《睡帽》中,他随意用酒精清漆氧化靛蓝颜料,导致了混乱的实验性结果,这与他偏爱将误差作为基本组成部分的创作过程有关。
▲《Nachtkappe I (睡帽 I)》1986
▲ 《春》,2003年 布面丙烯 300 x 500 厘米
▲《儿童游戏》,1988年丙烯、颜料于织物上 225 x 300 厘米
展览策展人格洛丽亚·莫尔详细讲述了波尔克与戈雅的关系,她在发布会上说:“这个展览是我和他当时商量好的。西格玛与普拉多美术馆建立了合作关系,他向曼努埃拉·梅纳(Manuela Mena)索要了大量文献资料"。
▲《Magnetische Landschaft (磁景观)》1982
▲《Untitled (Square 2)》2003,Gold paint, oil paint and acrylic paint on canvas,200 x 190 cm.
莫尔还谈到了这位艺术家创作实践的特殊性,他是 “受博伊斯教育的一代人,博伊斯打破了所有的模式,背弃了绘画,并为之辩护”。
▲《星空布》,1968年纸板、纸板字符、丝带和棉绳上的有色粉笔 252 x 243 厘米
▲《铀(蓝)》,1982年Cibachrome技术23.8 x 30.5 厘米
▲ 2024年《联系的揭示》展览现场
这并不是普拉多美术馆第一次举办当代艺术展,但其馆长米格尔·法洛米尔(Miguel Falomir)还是想提醒大家,“虽然普拉多美术馆不是当代美术馆,在我们的城市里有很多优秀的当代美术馆,但我们不能忽视那些创作者,对他们来说,我们所保护的艺术家在他们的创作中是如此重要”。
我生活在自己的世界里,这也未尝不可,他们都了解我。
——西格玛·波尔克
▲《西格玛·波尔克:冬季旅行》展览现场,卓纳纽约,2016年
西格玛·波尔克(Sigmar Polke,1941-2010 年)德国艺术家,也是 20 世纪 60 年代资本主义现实主义运动的创始人之一。波尔克出生于现今波兰的奥列斯尼察,1953 年移居德国威利希,在那里当了一名玻璃画家学徒。随后,他在杜塞尔多夫艺术学院学习。
▲《西格尔·波尔克:纸本作品 1963-1974》展览现场纽约现代艺术博物馆(MoMA),1999年
西格玛·波尔克最初崭露头角是在 20 世纪 60 年代初,他与格哈德·里希特(Gerhard Richter)和康拉德·吕格(Konrad Lueg)共同发起了资本主义现实主义艺术运动。资本主义现实主义通常被理解为波普艺术在德国的迭代,波普艺术在美国也在同一时期获得认可。就这些运动的一般主题而言,这种比较是成立的,但两者之间也有明显的区别。虽然资本现实主义也涉及流行文化意象以及大规模生产和广告美学,但这些主题的语境与波普艺术不同。
▲《西格玛·波尔克:不在场证明》展览现场,伦敦泰特现代美术馆,2015年
“资本主义现实主义(Capitalist Realism) "这一名称表明,它是站在了苏联官方艺术风格 "社会主义现实主义(Socialist Realism) "的对立面。波尔克和里希特都是从东德逃到西德的,因此对苏联和资本主义世界在艺术态度上的差异非常敏感。相比之下,波普艺术存在于美国,远离这两个世界及其哲学之间的紧张关系。也许正因为如此,美国波普艺术家的作品看起来对资本主义的美学和生产方式更加友好,或者至少没有那么明显的批判性。
▲《西格尔·波尔克》展览现场,威尼斯格拉西宫,2016年
此外,波尔克还使用了一种印刷光栅美学,他称之为 "网格 "技术,在画布上绘制放大的杂志和报纸图像,将艺术史主题与商业图像混合在一起。
_关于艺术家
▲ 艺术家 西格玛·波尔克
西格玛·波尔克(Sigmar Polke,1941-2010)被公认为战后最具影响力的艺术家之一。1986年,艺术家代表前西德参加第42届威尼斯双年展,获得最高荣誉“金狮奖”。波尔克的作品以实验精神的探索为特点,深入各类风格、媒介与主题,采用非传统又多样化的材料及技法,并使用讽刺幽默的图像元素,以作为社会、政治和美学批判的方式。
已展示全部
更多功能等你开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