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录于话题
《0.618》平版画/纸本/98.5cm×201cm/2024年
作品中的深邃夜空、人形直立升腾,背部骶骨处的柠檬黄弧线流畅优美,在画面约0.618处形成对角线,营造出独特的视觉效果。徐勇民老师想起法国人写的《小王子》,主人公眼中的一切全是来自外星球的景观,联想到张杰的作品也仿佛在描绘着外星般的奇异视界,在与观众进行一场心灵的对话。
/
《看过来——0.618》——张杰新作观感
徐勇民
周末下午,工作室。此时距张杰他的个展开幕不足一个月。
一盆植物,一盏灯立在一旁照着,枫红枝叶洒上了一层金色,外面是初冬照不进房间的阳光。我拍了一幅,忍不住。
因为是一批新作,大家自然期待。批评家们有很精彩的艺评。大家都试图在揣度他的表达意图。
如果是几年前办展,他会不会是今天这般面貌?展期一再拖延至今。慎重,有时会被理会成拖沓。酝酿视觉意念好比酿酒,浓香是溢出来的。他内心是不是这样想,不知道。
知他好美食,善打理园艺,更不用说他对绘画表现力的迷恋,对物件材质的敏感,对身边动植物生命体的情感关注,这些就这么不知不觉延伸到了他作品中对星球上生灵处境的视觉表达。
他渴望赋予之前自己作品中未出现过的图示。尽力摆脱常见学院中拥有一摊子画材的盲目傲慢。他可能是被一种不确定的追寻所引导激励,执着地将习以为常的表达转向内心中奇异的视界。于是,他开始谦恭地玩起了新媒介。水花溅射,霓虹弥漫,对生活场景的凝视,他要让扑朔迷离的景观与生命体的活性共振并切换至定格。
画中物象几乎没描绘环境色,却能在温润浓郁的固有色呈现中映出光的明晰。有时,炽热的色彩营造出幽远纵深,冷色却拼命地逼近你。
空间弱化了应有的方位,时间被击碎,散化为满屏色彩,地平线在变化。极广的视角,极精微的摹刻,像手术刀似的挑剔剥离出所描绘物的形态,无论是活物还是静物。在弱化触感的平板滑动描绘中,对绘画品质重新审视。此时,不像是笔触在ipad上滑动,倒像是锐细针头中渗出浓汁,惟恐漏掉了更多记忆中的意象或情景中的记忆。他深谙色彩的诱惑力,淌出一片片纯度极高的色彩。观众似乎在屏幕前把自己幻化成了单色。
后世观今,亦会如我辈有往事越千年的感概。可谁知感动与怀想会不会错位。残骸已成古物,不闻有声。深邃的夜空,人形向上直立升腾,背部骶骨处有上翘的柠檬黄弧线,流畅优美,由近及远,由左至右,在画面约0.618处形成一对角线。像矩阵形的军团,没有谁指挥却出奇一致,莫非要挣脱地心磁场引力?在无尽的轮回中,地球对太空是单相思的客愁,还是不着边际的畸恋?
小王子——我想起法国人写的同名小说,主人公眼中的一切全是来自外星球的景观。80年前的作者自写自画,而张杰是自己尽情地画,旁人动起笔写点什么来却难尽情兴。当年梵高在普罗旺斯注意到了柏树在风中摆动的姿势,呈现出类似火焰形态,绿色散发出一种独特的气质,梵高注意到了并希望其他人也能看到。
这批新作的作者尽力调适大脑精准地支配手部运动。他仍享受禀赋中的塑造能力带来短暂游离后的快感,只是这一次他试图虚拟出无垠的空间。以自己的视觉感受力为原点,加上对品质中永恒的黄金分割数的极致追逐,辐射出画面的特有气息。
他说他忙完本职展务工作或一律是重要的事务后,在工作室常常熬通宵盯着的屏幕而泪腺干涸。他谈起来隐隐含笑,我得找话说,劝道身体要紧。
《看过来——0.618》,我在他工作室桌上的ipad中所见,就这么被激灵了一下。许多人会喜欢他的这批新作,我是,相信张杰自己也是。
于北京大兴
已展示全部
更多功能等你开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