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录于话题
“梧桐山下 饮水思源——深圳美术馆建馆四十八周年馆史展”展览现场
社交媒体上一张张流光溢彩的建筑图片,让深圳美术馆新馆一经面世,就惊艳世人。但谁能想到,雄踞深圳地理中轴线上这个熠熠生辉的文化新地标,48年前仅仅源自梧桐山下一个简单朴质的县级展览馆。谁又能想到,仅仅建成开放一年活力满满的全新美术馆,背后是已经走过48年拓荒之路,见证城市历史的深圳最早艺术展览机构。12月26日,《梧桐山下 饮水思源——深圳美术馆建馆四十八周年馆史展》展览将在深圳美术馆18号展厅拉开帷幕,从流水今日、明月前身,到奇花初胎、相期与来,让我们跟随展览的脚步,走进深圳美术馆的前世今生,也走进一座城市筚路蓝缕的创业之路。
因缘际会,厚积薄发,如同深圳这座城市能够造就的奇迹,深圳美术馆走过48个年头,已是大湾区文化交流桥头堡,任何一个生命体的成长本身都是一幅动人的丹青长卷,更何况是伴随奇迹城市一并成长的文化有机体。岁末年初,在深圳美术馆新馆四楼展厅,观众将邂逅深圳文化沉积层的宝藏,《梧桐山下 饮水思源》是不可错过的深圳美术馆馆史展,也是深圳这座城市共同的文化记忆。
展厅中央的醒目位置,策展团队特别复原了位于深圳美术馆老馆的创作室,在这座创作室里,吴冠中、陆俨少、赖少其、唐云、程十发等众多老艺术家,都曾挥毫创作,为美术馆留下珍贵的历史记忆。直至今日,美术馆里不仅有他们当年留下的墨宝,还有他们的往来信札、创作影像,艺术作品与文献资料交织成为深圳美术馆独具特色的文化记忆。今天,站在这座充满年代气息的小屋里,从打开的窗口望出去,正是葱郁深浓的梧桐山景,游目骋怀,窗前的一抹青山,案头的文房四宝,带领观众重回历史现场,见证一段沉积48年的艺术旅程。
在这里,观众既可以见到吴冠中、李苦禅等大师手迹,亦可看到40多年前港澳观众蜂拥前来看展的盛况,无论是对本土大师资料的梳理,还是早期国际文化交流的回顾,无论是引领当代艺术的潮流艺展,还是公共文化服务的探索创新,个中历史文献之丰富,不容错过。
“流水今日、明月前身”是整个展览的序章,也是深圳美术馆这一丹青长卷的起笔。珍贵的历史老图片,和不可多见的尘封记忆,展开深圳展览馆如何开始了“命运的齿轮的转动”,在这个窗口阶段,深圳美术馆在起步之初就承接了港澳台文化交流的重任,而众多海内外大师和名家的身影,更跨越时空,把观众带回那段激情燃烧的岁月。
“碧山人来,生气远出”提示着从展览馆到美术馆的更名飞跃阶段,“云程发轫,着手成春”展示了走向公众的二十年丰饶,和当下场景无缝贴合的,则是“奇花初胎,相期与来”版块,从新馆筹建到公众瞩目,将美术馆新馆内外兼美的品质做了更深度的呈现。
这不仅是一部深圳艺术文化记录长片,更像是从历史地层做了四个切片,让人惊异仅仅不到半个世纪的发展,每一个沉积地层的剖面丰富深邃,这部丹青长卷的起转承合每一阶段都充满时代赋予的生机与活力。
梧桐山下,饮水思源,在岁末年初,来深圳美术馆馆史展,一起来重温我们的城市文化图景,发掘那些藏在美术馆里的宝藏记忆吧。
已展示全部
更多功能等你开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