克里斯蒂安·佩措尔德是德国导演,也是德国当代电影思潮“柏林学派”的代表和领军人物,代表作品有《温蒂妮》《芭芭拉》《不死鸟》等等。
他的电影里有着强烈的现实主义关怀,两德统一后德国人的生活状态是他多次涉猎的题材。佩措尔德经常使用超现实手法探讨生与死之间的境界,他把自己电影中的主角比喻成“幽灵”,他认为电影是关于幽灵试图找回自己的肉体性,找回自己归属感的故事。
今天将给大家介绍几部佩措尔德的电影作品。
这是佩措尔德“元素三部曲”中的第二部,关于“火精灵”的故事。影片荣获第73届柏林国际电影节银熊奖评审团大奖,并获得第36届欧洲电影奖最佳男主角提名。
盛夏,心事重重的年轻作家莱昂受邀来到朋友费利克斯的海滨度假屋,试图在安静的环境中为小说收尾,同时等待出版商的裁决。在这期间,他被动结识了美丽活泼的女孩娜迪亚。
娜迪亚性情明媚,生活充实,每天骑单车工作,笔记本上写着潦草的哲学沉思,与救生员David过着聒噪的生活。与此同时,一场山火则在内陆蔓延,成为整个故事令人不安的背景音,恐惧、怀疑、焦虑的情绪也成为贯穿影片的底色。
影片将镜头游移于现实与想象之间,将人物结构在稳定和不稳定之间切换,用轻柔隽永的笔触刻画了一场关于现代人的心理寓言,更在此基础上探讨了艺术的本源问题。 结尾落幕的那一幕,也是创作诞生的那一刻。
佩措尔德2014年的电影作品,影片曾获得第62届圣塞巴斯蒂安国际电影节费比西影评人奖,第87届美国国家评论协会奖五佳外语片。
故事发生在1945年6月,身受重伤、面部毁容的奥斯维辛集中营幸存者内莉,返回了家乡柏林。整容尚未完全康复后的她,不顾莱内的警告,踏上了寻找丈夫强尼的征途。
强尼是内莉生命中的爱人,曾长时间保护她免于受到纳粹的迫害,并拒绝与她离婚。在另一张面孔下,内莉开始了与强尼的“模仿游戏”,却也看清了强尼的真实面目。
内莉如何重构自己的创伤身体并以此找回记忆与身份是影片的主线,她正如从二战中死里逃生的“幽灵”,回归自我的过程,也是一个饱经风霜的民族从伤痛中走出来的过程,她就像涅槃上的火凤凰,死去后以更炫目的姿态重生,是不死鸟。
佩措尔德2018年的电影作品,影片曾荣获第68届柏林国际电影节主竞赛单元金熊奖提名。影片讲述了二战时期法国难民格奥尔在最后一刻从巴黎逃到了马赛。格奥尔原本需要带着作家魏尔登一起逃到巴黎,但在找到他的那一刻,他已经自杀身亡。
他为了在马赛生存,冒名用了魏尔登的身份,并计划利用该假身份获得过境签证,逃出法国。在马赛他遇见了魏尔登的未婚妻玛丽,她一直在等待魏尔登的到来。在几经挣扎之后,他将船票让给了其他的人。
这部影片聚焦在了逃难的“幽灵”身上,改编于德国女作家安娜·西格斯撰写的二战同名小说,以现代马赛为背景,过去的难民会与今日的难民相遇,历史与今生相遇。通过错置的身份和时空讲述关于二战流亡者的集体认同。
已展示全部
更多功能等你开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