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0号画笔印迹
尼勒·托罗尼
至2025.2.12
意大利 A arte Invernizzi
▲ 2024年《50号画笔印迹》展览现场
从1967年起,艺术家托罗尼因其独特的手法而脱颖而出,他反复使用50号画笔进行笔触创作,而这些笔触之间的精确距离保持为30厘米。对托罗尼而言,绘画始终是与空间对话的一种方式——既不占据空间,也不宣称对空间的统治,而是通过他笔触的进展来追踪和揭示可能的轨迹,这些轨迹总是各不相同,但又以规则和有序的间隔分布。此次展览全面概述了尼勒·托罗尼的艺术生涯,展出了25件作品,这些作品采用了不同的形式和材料,包括画布、纸张、报纸、油布和木材。展览从《向保罗·乌切洛致敬》(1965)开始,一直到最近的专辑《每隔30厘米的50号画笔笔触“自由属于我们”》,其中笔触呈现出各种颜色,每张纸上多达四个印迹,以细腻的秩序占据画面表面。
月之旅程
弗兰克·沃尔特
2025.1.10-2.22
巴黎 卓纳画廊
2025年1月10日,卓纳画廊巴黎空间呈现安提瓜艺术家、作家、博学家弗兰克·沃尔特(Frank Walter,1926-2009)的个展《月之旅程》(Moon Voyage)。展览与艺术史学家芭芭拉·帕卡(Barbara Paca)及沃尔特家族密切合作筹办,将呈现沃尔特的绘画、纸本作品,以及一系列与他思想和艺术生活的各种无数表现相关的精选素材,展现其作品的发展历程。
Dipingere senza regole
至2025.1.26
佛罗伦萨斯特罗齐宫
▲ 2024年《Dipingere senza regole》展览现场
Pop Forever, Tom Wesselmann & ...
至2025.2.24
巴黎路易威登基金会
▲ 2024年《Pop Forever, Tom Wesselmann & ...》展览现场
展览展出了来自不同世代与国籍的35位艺术家的70件作品,他们不约而同地将“波普”感性贯穿于作品中,生动展现了波普艺术从20世纪20年代达达主义的根源到当代多样表现的演变轨迹。
沉重的梦想
Tia-Thuy Nguyen
至2025.3.01
摩纳哥 Almine Rech画廊
▲ 2024年《沉重的梦想》展览现场
Tia-Thuy Nguyen谈到她“沉重的梦想”展览中特别创作的装置艺术《太阳之滴》时,她强调了光对她创作的重要性。对于艺术家来说,光线创造了一种活生生的状态,当观众在她的绘画或雕塑周围移动时,它会激活作品。当观众走进展厅,《太阳之滴》便包裹着参观者的全身,在远离城市的喧嚣中营造出一片宁静的圣地。她将自己的创作理念描述为地球与天空能量的交汇;实体物质与自然无形本质的相遇;岩石的沉重与大气中轻盈之物的摩擦:“象征自由”。
無者
李珍珠
2025.1.05-3.02
香港 余德耀美术馆
从蛮荒出发
当代汉字艺术展
2025.1.01-3.11
深圳美术馆
艺术的符号性特质不仅是在当代艺术的表现中,早在艺术产生的原始时代,这种符号性的表现就是非常明显,而且是艺术表现的特点之一,其中有很多神秘和不解,这就是人类早期创立各种符号的特殊性。
一隅苍穹
孙尧
2025.1.05-3.29
上海 SoArt 极艺轩
孙尧个展《一隅苍穹》(Depth of Zenith) 于2025年1月5日在 SoArt 极艺轩欣然开幕。本次展览由 SoArt 极艺轩主办,展览将持续至2025年3月29日。
展览《一隅苍穹》首度特别展出了艺术家新作《天顶》(Zenith) 系列,以及《天际·忆无尽》。共计展出10件作品。
林深不知
金阳平
2025.1.04-2.23
上海 震旦美术馆
时间的叙事
彭育松
2025.1.03-1.19
北京 美仑美术馆
在彭育松的创作中,时间的记忆切片展现了他对生命流逝的瞬间记录。具体或是充满叙事性的画面构成,都输出着画家在时代面前通过绘画方式的情感表达,细腻入微的色彩铺陈,加强了人物、风景和微观局部的内在温度;解构常态物的表层迹象,更准确地表述了对个体的自我反思。
家书 Dear All
贺勋
2025.1.06-4.06
浙江 泥鳅美术馆
泥鳅美术馆于2025年新年期间举办开馆以来第一个画展,贺勋个展“家书 Dear all”。在2023年秋天泥鳅开馆的时候,县城的观众曾提出这样的疑问,或者期待,“我以为是来看油画的”。当在外生活、工作的人们回到县城过年,艺术家贺勋也向庆元寄回45张油画——它们是家信,寄给县城,也就是人的故乡。
她的模样
黄佳
2025.1.10-2.08
香港 天趣當代藝術
艺术家黄佳个展《她的模样》于1月10日在香港天趣當代藝術盛大启幕,展览将持续至2月8日。
归返中国
让·米奥特
2025.1.10-3.15
上海 SNAP艺术中心
阿尔敏·莱希 - 上海于2025年1月10日至3月15日呈现让·米奥特(Jean Miotte,1926-2016)于画廊的第二次个展「归返中国」(Return to China)。1980年,米奥特成为改革开放后首位受邀在中国展出作品的西方画家。
于须弥,我创造了你
方璐&艾瑞
2025.1.04-2.19
北京 马刺画廊
马刺画廊呈现艺术家方璐&艾瑞(Arie Kishon)的个展“于须弥,我创造了你”于2025年1月4日开幕。这次展览将在一楼空间展出方璐&艾瑞创作的最新影像长篇《神舍》(2025年),二楼空间将展出艾瑞的绘画作品与家具设计《金刚波椅》(2025年)。
风暴之眼
田奇恩
2024.12.30-2025.1.19
上海 NONE+ART PROJECT
云乎晕乎
与石头的对话
2024.12.31-1.31
杭州 生空间
愉乐园
戴大山
2025.1.01-3.10
重庆 168ArtDist X 心空间
在艺术家的创作历程中,童年记忆的追溯扮演了至关重要的角色。他们通过画笔和丰富的想象力,将这些记忆重新编织并展现于世人面前。因此,童年时期的美好与快乐得以放大,变得更为生动有趣,同时也更为纯净。
在日常生活的平凡中,探寻快乐的踪迹。它可能是一朵随风摇曳的花,也可能是一段悠扬的旋律。生活需要想象力的注入,它能够使我们的精神世界变得充实而美好。忘却生活中的不愉快,坚持自己心中的童话故事。
姥姥治物
赵玉中
2025.1.04-1.30
北京 林大艺术中心
艺术家赵玉中个展「姥姥治物」Grandma's Remedy 于1月4日在林大艺术中心北京798空间盛大启幕,展览将持续至1月31日。
原色·唤醒
杨冕
2025.1.04-4.25
杭州 尚义美术馆
SuitMan在城市里
杜娟
2025.1.05-2.05
南京 问象艺术空间
Suitman在城市系列画作是杜娟的卓别林式的表达。戏谑、悬浮、孤寂、天真、无意义感,这些都是一个青年艺术家最直观、最本体性的反应。我印象中,这些本该最根本的绘画反应,这些年来纷纷在各式各样的绘画作品中消失了,取而代之的是概念、风格、技法表现力。绘画变成了另一种学院式的知识冒险。它本该有更有活力的感知反应,有本雅明所言的“灵光”。当绘画变成另一种文本时,它就不再是对“无”的言说,而变成了一种阐释学。
双面
张乐陆&赵铭
2025.1.04-2.28
上海 OFOTO&ANART
就像大多数人看到的上海是一样的,很多关于这个城市的作品也大同小异。但总有一些奇妙尤其是包容的内心,它们是有着魔力的镜子,通过它们,会反射出城市更为特别而本质一面。在张乐陆和赵铭的照片中,那个显得神秘和诡异,又带着伤感和温馨气息的上海,正是他们在街头游荡时自我的真实流露。他们在用照片讲述城市故事的时候,也透露着他们对于生活和生命的真诚感悟。
秘密 曾朴
2025.1.04-3.30
成都 光之画廊
“秘密”在没有相关者本人公布之前,对它的一切论述都是有可能成立的。如果当事人不愿意公布这个“秘密”,那么有关它的所有论述,也可以被认为是准确的。就像我们这个时代,我们似乎知道了一切,但如果社会的控制者不真正做到信息透明与公开,我们只不过是一群生活在秘密之中的无知者罢了。它也像曾朴笔下的那些脸,我盯着他们看,他们的脸似乎蕴藏了一切,又似乎什么也没有,就像一个又一个看不破的“秘密”!
已展示全部
更多功能等你开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