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9月28日至12月29日,北京UCCA尤伦斯当代艺术中心呈现个展“莫毅:我在我的风景里”。这是国内首个对艺术家莫毅的早期作品进行全面梳理的机构性个展。本次展出逾300幅黑白和彩色照片,均来自莫毅最具标志性的系列创作,以及一系列自拍作品。
展览期间,UCCA策划了特邀导览和对话共3场公共活动。从展览内容出发,邀请策展人、艺术家及学者,以不同的视角对莫毅的摄影作品进行深入阐释。通过这些活动,观众不仅能够领略莫毅作品中的独特艺术语言,还能从多重维度进入他极具个性化的艺术世界,展开一场视觉与思维的碰撞。
本文摘选该系列活动的亮点内容及现场图片,以供参阅。更多活动回顾请查阅UCCA官网,详情请点击“阅读原文”。
策展人特邀导览
UCCA策展人容思玉详细介绍了莫毅创作的起源及其艺术和社会的互动,尤其突出了实验性和过程性在莫毅作品中的核心地位。
展览的开篇是装置作品《时间之河》,它展示了莫毅从1982年开始拍摄,跨越近四十年的创作生涯。这些照片展现了他对社会生活和环境的关注,尤其他早期拍摄的作品,这些作品是在此次展览中首次公开。容思玉强调,莫毅的作品并非仅仅是单一的影像记录,而是通过反复选择、实验拍摄角度以及对社会现象的深入思考来表达摄影背后的理念。莫毅在作品中常常呈现自己作为观察者与被观察者的双重身份,这使得他与周围环境的关系成为作品的核心。他通过与环境的互动,传递自己对于社会变迁、人与人之间情感的理解,同时也反思摄影作为媒介的真实性与局限性。
总体来说,本次展览不仅展示了莫毅个人的创作轨迹,还深入探讨了摄影作为艺术创作的深层意义。莫毅通过不断变化的拍摄手法,挑战了传统摄影的局限,呈现出一个复杂而富有张力的社会与个人的关系网。
整个展览重要的一点是莫毅的创作如何体现他和他周围环境的互动,或者是他作为个体,和周围环境之间的关系。
——容思玉
“莫毅:我在我的风景里”特邀导览现场,UCCA展厅,2024年9月28日。
点击此处观看本次策展人特邀导览详细回顾,包括活动视频及现场照片。
艺术家特邀导览
本次导览中,莫毅以《时间之河》为轨迹,回顾了自己从1982年开始接触摄影的经历,并分享了他对摄影的独特理解。他指出,摄影不仅仅是为了拍摄好看的照片,而是作为一种语言工具来传达艺术家的情感与思想。他回忆起早期对原始照片的坚持,尤其在胶片时代,照片需要通过特殊工艺呈现细节,而现代数字化技术使得原始照片逐渐不再出现。莫毅强调,摄影与语言学有相似之处,每一张照片的创作过程、选择及其命名,都承载了深刻的思考和个人情感。
在创作过程中,莫毅表达了对传统构图的反思,认为摄影不应仅仅注重技术和经验,而应关注更深层的表达与探索。他特别提到自己在1987年开始的实验性创作——例如“骚动”系列、“一米,我身后的风景”系列等,采用不同方法,挑战传统摄影的局限。莫毅不仅通过相机的独特操作方式,如将相机放在脖后、用马达自动卷片等,打破了拍摄的惯性,还试图通过这些作品呈现他与城市的关系,以及他对城市冷漠与匆忙情感的反思。
此外,莫毅对艺术创作的态度也表现出独特的理解,他强调艺术的本质在于过程,而非单纯的最终结果。无论是拍摄、挑选照片,还是在暗房洗照片,每个创作环节都具有其独特的创作性质。莫毅的创作,不仅仅是一种对现实的记录,更是情感与思考的延伸,旨在通过每个细节和手法的选择,传达他对城市、社会以及个人生活的深刻洞察。
拍摄跟用眼睛看不一样,拍摄中如果没按对(快门)的话,最后看见的照片等于是个失误,就像打猎没打中。但这并不是打猎,这像是游戏,就像捞鱼,捞空了这一网也没关系,因为下一网也不费事,它是一个过程,这个过程就比较好玩。
——莫毅
“莫毅:我在我的风景里”特邀导览现场,UCCA展厅,2024年10月20日。
点击此处观看本次艺术家特邀导览详细回顾,包括活动视频及现场照片。
展览系列对话
思辨性的都市体验:
当代中国城市景观摄影中多重自我的涌现
在中国当代艺术的发展中,城市化进程无疑对艺术创作产生了深远影响,尤其是在摄影领域。2024年11月9日,UCCA邀请北京大学社会学系杨云鬯助理教授进行专题讲座,探讨了莫毅如何通过摄影探讨自我与都市之间的关系,并提出“思辨性都市体验”的概念。他指出,莫毅的作品将城市视为具有生命力和能动性的主体,而非单纯的背景或容器,这种视角突破了传统都市摄影对城市或客观、或自我投射式的记录方式。莫毅通过自动摄影等方式,呈现了城市的“表情”,即城市在快速变化中的情感与生命力。
此外,杨云鬯强调了“多重自我”这一概念,认为莫毅的作品通过展现个体在都市化过程中涌现的多重身份,反映了人的自由与多元性,而这种“自我”不是单一的政治主体,而是复杂的多重存在。讲座还借用雷蒙·威廉斯的《乡村与城市》探讨了乡村与城市之间的关系,指出二者并非对立,而是在具体时空中互动共存。通过分析莫毅的《我在我的风景里》等作品,杨云鬯展示了都市化背景下,艺术家如何通过摄影介入社会变迁、反思人与城市的复杂关系,揭示个体在都市化过程中重塑身份与情感的过程。总体而言,莫毅的摄影实践为思辨性都市体验提供了新的思考维度,挑战了传统都市摄影的表现方式。
基于伊丽莎白·爱德华兹(Elizabeth Edwards)的理论,似乎让我们找到了莫毅的摄影里面一种所谓冷面热心的真谛,结合莫毅的整个摄影人生,或许我们可以说莫毅的摄影并不是那种浪荡子、游荡者的摄影——它是一场面无表情的奥德赛,如同史诗一般,对于人类在特定时代环境下的心灵状态予以一种审视和关注。漠然的人群和表情下暗流涌动的,是艺术家非常宏伟的关切。
——杨云鬯
“思辨性的都市体验:当代中国城市景观摄影中多重自我的涌现”对话现场,UCCA报告厅,2024年11月9日。
点击此处观看本次展览系列对话详细回顾,包括活动视频及现场照片。
“莫毅:我在我的风景里”展览系列公共项目由UCCA公共实践策划人王佑佑策划组织,感谢UCCA实习生赵浩淼、郑雯心、朱晓谦的现场协助。
扫描下方二维码
加入UCCA公共项目社群
获取更多活动信息
已展示全部
更多功能等你开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