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ndex}}/{{bigImglist.length}}
{{memberInfo.real_name}}
{{commentname}}

破碎与绽放:庄红艺《万花筒》的多维艺术世界

{{newsData.publisher_name}} {{newsData.update_time}} 浏览:{{newsData.view_count}}
来源 | {{newsData.source}}   作者 | {{newsData.author}}
破碎与绽放:庄红艺《万花筒》的多维艺术世界 崇真艺客
破碎与绽放:庄红艺《万花筒》的多维艺术世界 崇真艺客


万花筒:庄红艺个展

KALEIDOSCOPE: ZHUANG HONG-YI


艺术家 Artist 

庄红艺 Zhuang Hong-yi


展览时间 Duration

2025.1.11 - 2025.3.23


展览地址 Address

上海市闵行区漕宝路3055号 

上海宝龙美术馆6&5号厅

No.3055 Caobao Rd., Minhang Dist., Shanghai 

Hall 6&5, Powerlong Museum



破碎与绽放:庄红艺《万花筒》的多维艺术世界


什么是破碎?什么是重构?在艺术家庄红艺的手中,这些看似对立的概念却在纸雕、光影与色彩的交融中达成了微妙的平衡。从花田到风景,从破碎到绽放,庄红艺用独特的艺术语言探索着生命的韧性与自然的力量。在宝龙美术馆“万花筒:庄红艺个展”中,庄红艺给观者带来的不仅仅是一次视觉的盛宴,更是一场关于感知、记忆与情感的深度对话。


破碎与绽放:庄红艺《万花筒》的多维艺术世界 崇真艺客

▲ 艺术家庄红艺在”万花筒:庄红艺个展“布置现场


破碎的重构:纸张与生命的对话


庄红艺的艺术创作采用了纸雕、折叠、拼贴等手工技法,将纸这种看似简单的材料,转化为艺术创作中独特的语言。在庄红艺的作品中,纸被赋予了全新的意义。不同于传统的纸质绘画,庄红艺通过细致入微的雕刻、折叠、剪裁,将纸的质感和肌理最大化展现。每一朵纸花、每一片褶皱、每一处拼接都体现了他对材料的精细掌控和对艺术语言的深刻理解。


庄红艺的创作手法在传统技艺的基础上深具现代感。他将纸张的自然属性和创意变换结合在一起,从最初的纸张破碎到折叠、剪裁、拼接,这一过程本身就形成了一种有机的创作张力。而这种由碎片、褶皱、纹理构成的独特“纸花”,象征着生命的脆弱与坚韧,以及自然与人类之间无法割舍的关系。


与此同时,庄红艺巧妙地将这些看似散乱的元素通过色彩的交织与拼贴形成视觉上的节奏感。他大胆使用鲜艳的色彩——如红、黄、蓝、紫等,用极具表现力的笔触让每一朵纸花都变得鲜活起来。这种充满感官冲击力的组合打破了色彩的常规使用,通过颜色的层次与对比,形成了一种动态的视觉效果。而这种独特的色彩语言,已经成为庄红艺作品的显著特征之一。


破碎与绽放:庄红艺《万花筒》的多维艺术世界 崇真艺客

▲ Kaleidoscope (万花筒), 2024

Collection of 55 works (收藏级 55) 

Paper and acrylic on canvas (纸本&布面丙烯)

600x1200cm

破碎与绽放:庄红艺《万花筒》的多维艺术世界 崇真艺客

▲ Trailing Lines (延续), 2024

Paper and acrylic on canvas (纸本&布面丙烯)

230x300cm


庄红艺的风景系列作品(landscapes)探讨了记忆与能量的深刻联系。庄红艺将自然的力量转化为一种艺术语言,他的作品可以被看作是对现代化进程的自然反抗与回应。在全球城市化的背景下,他以自由感和实验精神赋予传统艺术形式新的生命,让色彩与形态突破束缚,创造出一片无边界的自然景观,邀请观众在其中重新体验和感悟自然的力量与美丽。


破碎与绽放:庄红艺《万花筒》的多维艺术世界 崇真艺客

▲ Observation (观察),2024

Paper and acrylic on canvas (纸本&布面丙烯)

58x80cm


破碎与绽放:庄红艺《万花筒》的多维艺术世界 崇真艺客

 ▲ Perception (洞察), 2024

Mixed media on canvas (布面综合材料)

50x40cm


庄红艺的花田系列作品(flowerbeds)则展示了他对色彩、形式和手工艺术的无限热情与创意。源自中国北方的传统技法,使得丰富的肌理感在花朵繁复的堆叠中层层而出,大胆的色彩对比和强烈的表现力冲破了视觉的力量感。这些花朵以郁金香、莲花、玫瑰等形态折叠而成,逐一排列在画布上,构成一个充满变化和生气的花田,仿佛每一朵花都在讲述一个关于生命、变化与永恒的故事。


破碎与绽放:庄红艺《万花筒》的多维艺术世界 崇真艺客

▲ Elysian Meadows (梦草原), 2024

Paper and acrylic on canvas (纸本&布面丙烯)

2px200x250 cm(200x500cm)


破碎与绽放:庄红艺《万花筒》的多维艺术世界 崇真艺客

▲Garden of Eden (伊甸园), 2024

Paper and acrylic on canvas (纸本&布面丙烯)

200x300cm


在庄红艺的手中,纸张成为了一种兼具破碎感与生命力的独特媒介。通过雕刻、折叠、拼贴,纸张从单一的平面形式转化为立体的视觉语言。“纸花”以纸的质感和肌理为底,生命的脆弱与坚韧在细微的褶皱中焕发出张力。这是一次材料与情感的对话,也是一场艺术对自然与人类关系的深刻反思。  


破碎与绽放:庄红艺《万花筒》的多维艺术世界 崇真艺客

▲ Utopia (乌托邦), 2024

Mixed media on canvas (布面综合材料)

5px480x200cm (480x1000cm)



光影流动中的感知:感官与情感的双重体验 


移步换景,层叠不息,庄红艺的每一幅作品都会随着观看者的视角和光影的变化而展现出不同的魅力,这种变化性和流动性让他的作品充满了生命的张力。画面通过光影的变换、色彩的交织和形态的变化,不断激发观众的感官反应。每一次不同的观看角度都会呈现出不同的视觉效果,仿佛进入了一个多维的感知空间,观众的视线和情感会随着作品的形态与色彩的转变而不断流动。


在庄红艺的作品前,观众不仅仅是被动的观察者,而是参与者和体验者。在《万花筒》展览中,观众会经历从视觉冲击到情感共鸣的过程。庄红艺通过光与影的律动,让每一件作品都成为一种生命的表现。当色彩与形状交织在一起时,画面呈现出的节奏感使人产生一种情感上的共鸣——既是一种身体的感受,也是一种思想的震撼。


破碎与绽放:庄红艺《万花筒》的多维艺术世界 崇真艺客

▲ Pattern of Light (光), 2024

Mixed media on canvas(布面综合材料)

4px300x250cm (300x1000cm)



庄红艺的创作灵感,许多都来源于日常生活中的细节:街头的花朵、自然景色的变化,甚至是工作室地板上无意间舞动的图案。他认为,美的存在不在于它是否显而易见,而在于我们如何去看待它。所有对美的探究都源于视角的转换。只需以敏锐的心去倾听世界自然而然的诉说,便能捕捉到隐藏在每一处的诗意与灵感。


庄红艺对“体验”的思考,揭示了艺术作为表达和传递情感与思想的媒介的重要性。庄红艺提出的问题——什么是体验?如何在艺术中传递这种体验?这些体验是否在被重复时发生改变?——不仅反映了他对艺术作品与观众互动的关注,也表明了他在创作中对于感知和记忆的深刻思考。艺术不仅是视觉的呈现,更是情感和思想的不断流动,随着时间、空间和观看者的变化而不断演化。 


破碎与绽放:庄红艺《万花筒》的多维艺术世界 崇真艺客

▲Echoes of Being (回声),2024

Paper and acrylic on canvas (纸本&布面丙烯)

2px200x250cm (200x500cm)


破碎与绽放:庄红艺《万花筒》的多维艺术世界 崇真艺客

▲ Cosmos (宇宙), 2024

Paper and acrylic on canvas (纸本&布面丙烯)

120x180cm


绽放的极致能量:生命与情感的色彩交响


庄红艺从纸的“破碎性”中发掘了创作的可能性,通过细腻的手工艺手段,使纸的质感、痕迹和褶皱成为一种纯粹的表现方式。对于庄红艺来说,破碎代表了对传统艺术形式的解构与重构,同时也是对当代艺术中的“非同一性”解放的追求。混乱和碎片化是艺术创新的源泉,艺术在这种混沌中找到了新的表达方式。色彩艳丽的花朵,不仅是视觉上的冲击,更是对生命力、变化和消逝的隐喻。


庄红艺在这些作品中所传达出的情感的狂烈和不可抑制的力量,使得作品不仅在视觉上震撼,也让人触动内心的某种深层情感。在这一过程中,庄红艺不拘泥于传统的形式,而是通过不断变化的色彩、材质与结构来反映他对现代性、记忆和感知的思考。


庄红艺的作品,不单单是某种意义的表达,而是对意义的质疑与反叛。艺术本身成为了表达和体验的载体,而不是简单的符号或象征。他的作品也许无法用简单的语言来解释,而是通过材料的呈现、光影的变化、色彩的碰撞,让观众感受到一种情感的传递和精神的碰撞。


破碎与绽放:庄红艺《万花筒》的多维艺术世界 崇真艺客

▲ Threads of Being (生命线), 2024

Rice paper, ink, and acrylic on canvas(宣纸&墨&布面丙烯)

4px250x300cm (500x600cm)


破碎与绽放:庄红艺《万花筒》的多维艺术世界 崇真艺客

▲ Ash (灰烬),2024

Paper and acrylic on canvas (纸本&布面丙烯)

4px280 x120cm (280x480cm)


破碎与绽放:庄红艺《万花筒》的多维艺术世界 崇真艺客

▲ When Flowers Dream (当花做梦时), 2024

Mixed media on canvas (布面综合材料)

300x200cm


庄红艺的作品,在形式和精神层面都体现了对现代性、对传统艺术的批判、对感官体验的深入探索以及对破碎和混乱的再创造。他的艺术语言不仅仅是视觉的呈现,更是对时代精神、个人记忆和内在感知的一种深刻反映。正因如此,庄红艺的作品能够让观众在欣赏的过程中找到共鸣,并在个人的感知中不断变化和延展。这种高度的互动性,使得他的作品不仅仅是静止的艺术品,更是一种不断与观众对话的精神媒介。



展览现场 Exhibition on View

破碎与绽放:庄红艺《万花筒》的多维艺术世界 崇真艺客
破碎与绽放:庄红艺《万花筒》的多维艺术世界 崇真艺客
破碎与绽放:庄红艺《万花筒》的多维艺术世界 崇真艺客
破碎与绽放:庄红艺《万花筒》的多维艺术世界 崇真艺客
破碎与绽放:庄红艺《万花筒》的多维艺术世界 崇真艺客
破碎与绽放:庄红艺《万花筒》的多维艺术世界 崇真艺客
破碎与绽放:庄红艺《万花筒》的多维艺术世界 崇真艺客

▲ 摄影:“万花筒:庄红艺个展”,宝龙美术馆



艺术家 Artist

庄红艺 Zhuang Hong-yi

破碎与绽放:庄红艺《万花筒》的多维艺术世界 崇真艺客


“我的艺术是关于快乐、精神和重塑魅力;我希望人们通过我的作品能感受到再次与自然的宁静连接而感受到快乐,这就是为什么花朵在我的画作中占据了主导地位。在世界各地,花都代表和平、幸福和繁荣。我们不都拥有同一种语言,但我们都能读懂花 .....“



1962年生于中国四川

1982-1986年 四川美术学院版画系毕业

1992-1996年 荷兰密涅瓦艺术学院毕业

2005-2006年执教荷兰自由艺术学院

现生活在瑞士,工作于中国北京

1962年出生于四川省的庄红艺拥有中国背景与欧洲影响的结合,造就了庄红艺作品的独特性。庄红艺在拥抱现在而不失去过去的同时,定义了存在于两者之间的自我意识 ,并以强烈的视觉方式演绎了他的个人故事与感知,平衡了受控规划、情感姿态和虔诚细致编辑的各个阶段,创造出美丽、惊喜和富有好奇心的作品。庄的作品以其大胆的配色方案和精细、反复出现且精确的花卉图案而著称,呈现出强大的生命力、普遍的繁荣气象。庄红艺在他的作品中不断回归这一主题,展示出他持续的精炼和实验, 徘徊在原始情感和精心策划的艺术性之间。 

在过去的几十年中,庄的不断尝试与进取逐渐获得了更多的国际认可与赞誉。他的作品还包含意向风景系列和部份雕塑作品,在全球范围超过百个不同的展览中展出,包括在中国北京的Found博物馆、荷兰格罗宁根博物馆、德国乌尔姆博物馆、俄罗斯 Erarta博物馆和意大利威尼斯双年展平行展等等。庄最初在中国四川美术学院版画系接受教育,1992年移居荷兰,在格罗宁根的米涅瓦学院进一步学习,然后在随后的几十年艺术生涯中不断实验重塑。从荷兰凤景如画的郁金香田中汲取的深厚灵感,一直是庄红艺创作的基石。后于2019年移居风景如画的瑞士南部山区,工作与生活在中国以及荷兰的工作室和瑞士的住所之间。


个展

2024
Etienne Gallery | 奥斯特韦克 | 荷兰 | Kaleidoscope
Galerie LeRoyer | 多伦多 | 加拿大 | Spectral Serenade
FineArt Oslo | 奥斯陆 | 挪威 | Blossom
Leonhard Gallery | 安特卫普 | 比利时
HOFA Gallery | 伦敦 | 英国 | Fusion
Artelli | 澳门 | Shades of Blossoms
Laura Rathe Fine Art | 休斯顿 | 美国 | East Meets West
Impulse Gallery | 卢塞恩 | 瑞士 | My World of Flowers
Venet Haus Galerie | 乌尔姆 | 德国 | A Journey of Color
Liquid Art System | 卡普里 和 波西塔诺 | 意大利 | Chromatic Dreams

2023
Absolute Art Gallery | 布鲁塞尔 | 比利时 | Magic Without Limits
Martina Kaiser Gallery | 科隆 | 德国 | Flower Splashes
Galerie LeRoyer | 蒙特利尔 | 加拿大 | Floral Symphony
共同艺术 | 北京 | 中国 | Infinite Realms
REDSEA Gallery | 新加坡 | Iridescence
HOFA Gallery | 伦敦 | 英国 | Sequence

2022
Leonhard Gallery | 安特卫普 | 比利时 | Blossom of Color
Galerie LeRoyer | 多伦多 | 加拿大 | Dusk until Dawn
Kunsthalle Messmer | Riegel am Kaiserstuhl | 德国 | Rendezvous of Illusions
Laura Rathe Fine Art | 德克萨斯 | 美国 | Color Reign
Etienne Gallery | 奥斯特韦克 | 荷兰 | De Blossom Serie
SmithDavidson Gallery | 阿姆斯特丹 | 荷兰 | Energize
HOFA Gallery | 伦敦 | 英国 | Equinox
SmithDavidson Gallery | 墨西哥城 | 墨西哥 | Blossom Serie
Martina Kaiser Gallery | 科隆 | 德国 | In Bloom
Absolute Art Gallery | 克诺克 | 比利时 | 60 Years - Celebrating A Life of Creativity

2021
共同艺术 | 北京 | 中国
Etienne Gallery | 奥斯特韦克 | 荷兰
REDSEA Gallery | 新加坡 | Flower Fields
Erarta Museum | 圣彼得堡 | 俄罗斯 | Inflorescence
HOFA Gallery | 伦敦 | 英国 | Essence
Absolute Art Gallery | 克诺克 | 比利时 | Flower Fields
Laura Rathe Fine Art | 达拉斯 | 美国 | Kaleidoscope
Venet Haus Galerie | 乌尔姆 | 德国 | Lux of Lumen
Galerie LeRoyer | 蒙特利尔 | 加拿大 | Focus
Impulse Gallery | 卢塞恩 | 瑞士 | Blossom

2020
Liquid Art System | 卡普里 | 意大利 | This is the day I meet Zhuang Hong Yi
Galerie LeRoyer | 蒙特利尔 | 加拿大 | Reflourish
HOFA Gallery | 伦敦 | 英国 | NOVA
Laura Rathe Fine Art | 达拉斯 | 美国 | Color Fields
Laura Rathe Fine Art | 休斯顿 | 美国 | Color Fields
Martina Kaiser Gallery | 科隆 | 德国 | Art Couples
Martina Kaiser Gallery | 科隆 | 德国 | Art Karlsruhe
SmithDavidson Gallery | 阿姆斯特丹 | 荷兰 | In Bloom II
SmithDavidson Gallery | 墨西哥城 | 墨西哥 | One Unique Masterpiece
SmithDavidson Gallery | 迈阿密 | 美国 | In Bloom I

2019
Absolute Art Gallery | 克诺克 | 比利时
Galerie LeRoyer | 蒙特利尔 | 加拿大 | Bloom
HOFA Gallery | 洛杉矶 | 美国
Martina Kaiser Gallery | 科隆 | 德国
Museum Black Tulip | 丽瑟 | 荷兰
Pinakothek der Moderna | 慕尼黑 | 德国 | Charity Auction
Opera Gallery | 纽约市 | 美国
Opera Gallery | 首尔 | 韩国
Smudajescheck Gallery | 慕尼黑 | 德国
Unit London | 伦敦 | 英国 | Earth
言午画廊 | 上海 | 中国 | East of the East

2018
Etienne Gallery | 奥伊斯特韦克 | 荷兰
HOFA Gallery | 伦敦 | 英国
Laura Rathe Fine Art | 达拉斯 | 美国
Laura Rathe Fine Art | 休斯顿 | 美国
Opera Gallery | 迪拜 | 美国
Smith Davidson Gallery | 阿姆斯特丹 | 荷兰 | Summer Solo Exhibition
Ulm Museum | 乌尔姆 | 德国 | Flowerbeds

2017
Absolute Art Gallery | 布鲁日 | 比利时
Etienne Gallery | 奥伊斯特韦克 | 荷兰
Martina Kaiser Gallery | 科隆 | 德国
REDSWA Gallery | 新加坡 | 新加坡
Piermarq Gallery | 悉尼 | 澳大利亚
Laura Rathe Fine Art | 达拉斯 | 美国
Opera Gallery | 巴黎 | 法国
Opera Gallery | 香港 | 中国
Unit London | 伦敦 | 英国 | RAW II
歌剧艺术画廊 | 上海 | 中国

2016
Absolute Art Gallery | 克诺克 | 比利时
Etienne Gallery | 奥伊斯特韦克 | 荷兰
Laura Rathe Fine Art | 休斯顿 | 美国
Piermarq Gallery | 墨尔本 | 澳大利亚
Redsea Gallery | 新加坡 | 新加坡

2015
Absolute Art Gallery | 布鲁日 | 比利时
Galerie LeRoyer | 蒙特利尔 | 加拿大
Martina Kaiser Gallery | 科隆 | 德国
Metropolitan Gallery | 汉堡 | 德国
Modus Gallery | 巴黎 | 法国
Redsea Gallery | 新加坡 | 新加坡
Unit London | 伦敦 | 英国 | RAW
Unix Gallery | 纽约 | 美国

2014
Absolute Art Gallery | 布鲁日 | 比利时
Absolute Art Gallery | 克诺克 | 比利时
北大赛克列博物馆 | 北京 | 中国
Etienne Gallery | 奥伊斯特韦克 | 荷兰
Hua Gallery | 伦敦 | 英国
The House of Luxury | 伦敦 | 英国

2013
方博物馆 | 北京 | 中国
Galeriezur Grünen Tür | 乌兹纳赫 | 瑞士
Gallery Leslie Smith | 阿姆斯特丹 | 荷兰 | Colors of Nature
Houses of Art | 马贝拉 | 西班牙 | The Art of Finding Art
Martina Kaiser Gallery | 科隆 | 德国
M-House | 上海 | 中国
Museum de Oude Wolden | 格罗宁根 | 荷兰 | Back to Groningen
White Room Art System | 卡普里 | 意大利

2012
Aria Art Gallery | 佛罗伦萨 | 意大利
Galerie Terminus | 慕尼黑 | 德国
Gallery Leslie Smith | 阿姆斯特丹 | 荷兰

2011
Gallery Roger Katwijk | 阿姆斯特丹 | 荷兰
Gallery Seasons | 海牙 | 荷兰
White Room Art System | 波西塔诺 | 意大利

2010
Galerie Ralph Schriever | 科隆 | 德国
Keszler Gallery | 纽约 | 美国
Museum Zoetermeer | 佐特米尔 | 荷兰
Robinsons Art Gallery | 克诺克 | 比利时

2009
C Space Gallery | 北京 | 中国
Galerie Ralph Schriever | 科隆 | 德国
Gallery Seasons | 海牙 | 荷兰
Gallery Ralph Schriever | 杜塞尔多夫 | 德国
Gallery Roger Katwijk | 阿姆斯特丹 | 荷兰
Houses of Art | 马贝拉 | 西班牙
Keszler Gallery | 纽约 | 美国

2008
Gallery Krijger Katwijk | 阿姆斯特丹 | 荷兰
Gallery Majke Hüsstege | 登博世 | 荷兰

2007
格罗宁格博物馆 | 格罗宁根 | 荷兰
Gallery Seasons | 海牙 | 荷兰
Osage Gallery | 香港 | 中国
You Gallery | 北京 | 中国

2006
Gallery Majke Hüsstege | 登博世 | 荷兰
Gallery Willem Kersboom | 阿姆斯特丹 | 荷兰

2005
Gallery ArtiCapeli | 登博世 | 荷兰
Gallery Krijger Katwijk | 阿姆斯特丹 | 荷兰

2004
Gallery Le Besset | 圣杰尔 | 法国
Gallery Vrij Academie | 海牙 | 荷兰

2003
Art Contemporary Century | 多德雷赫特 | 荷兰
Gallery Arti Capelli | 登博世 | 荷兰
Gallery Beeld & Aambeeld | 恩斯赫德 | 荷兰
Gallery Krijger Katwijk | 阿姆斯特丹 | 荷兰
Gallery Le Besset | 圣杰尔 | 法国
Gallery Nanky de Vreeze | 阿姆斯特丹 | 荷兰

2002
De Boterhal | 霍恩 | 荷兰

2001
Foundation Studio ’92 | 艾克斯特 | 荷兰 | Het Traject
Gallery Beeld & Aambeeld | 恩斯赫德 | 荷兰
Gallery Cum Laude | 莫尔 | 比利时
OCBK | 兹沃勒 | 荷兰
Stedelijk Museum | 兹沃勒 | 荷兰
The Centre for Contemporary Art | 德文特尔 | 荷兰

2000
Gallery Nanky de Vreeze | 阿姆斯特丹 | 荷兰

1999
Foundation de Boer Waalkens | 芬斯特沃尔德 | 荷兰
Gallery Beeld & Aambeeld | 恩斯赫德 | 荷兰
Groninger Museum | 格罗宁根 | 荷兰

1998
Gallery Anderwereld | 格罗宁根 | 荷兰

1997
Gallery Anderwereld | 格罗宁根 | 荷兰
Gallery Nanky de Vreeze | 阿姆斯特丹 | 荷兰
Gallery Patrick Gaultier | 昆佩尔 | 法国
Gallery Waalkens | 芬斯特沃尔德 | 荷兰

1996
Gallery Waalkens | 芬斯特沃尔德 | 荷兰

1993
Gallery Waalkens | 芬斯特沃尔德 | 荷兰


群展及艺术博览会

2024
Art Central|香港|言午画廊|中国
Art Dubai | 迪拜 | HOFA Gallery | 阿联酋
Art Abu Dhabi | 阿布扎比 | HOFA Gallery | 阿联酋
Art Miami | 迈阿密 | SmithDavidson Gallery | 美国
Art Miami | 迈阿密 | HOFA Gallery | 美国
PAN Amsterdam | 阿姆斯特丹 | 荷兰
Contemporary Istanbul | 伊斯坦布尔 | HOFA Gallery | 土耳其
Art Toronto | 多伦多 | HOFA Gallery | 加拿大

Beijing Dangdai Art Fair | 北京 | 共同艺术中心 | 中国

Ning Bo Contemporary Art Gallery Week | 宁波 | 共同艺术 | 中国

Art Moment Jakarta | 雅加达 | 共同艺术 | 印度尼西亚

Art Taipei | 共同艺术|台北|中国
Shenzen Art | 共同艺术|深圳|中国

Modeng  Art Fair | 共同艺术|广州|中国
Art 021 | 上海廿一当代艺术博览会|言午画廊 | 上海 | 中国

2023
Art Miami | 迈阿密 | 美国
Context Miami | 迈阿密 | 美国
PAN Amsterdam | 阿姆斯特丹 | 荷兰
Impulse Gallery | 卢塞恩 | 瑞士 | Flowers, Fruits, Landscape, and other Memories
共同法则 | 共同艺术 | 北京
Art on Paper| 阿姆斯特丹 | 荷兰
Art on Paper | 阿姆斯特丹 | 荷兰
Art Karlsruhe | 卡尔斯鲁厄 | 德国
Zona Maco| 墨西哥城 | 墨西哥
Bei Jing Contemporary|共同艺术|北京|中国
WestBund Common Art Center|共同艺术|上海|中国
Jing Art|言午画廊 | 北京 | 中国
Affordable Art Fair| 言午画廊| 上海 | 中国
DNA SHENZHEN |言午画廊|深圳|中国
Art TaiPei|共同艺术|台北|中国
ART021上海廿一当代艺术博览会 | 言午画廊 | 上海 | 中国
MOORDN Art|共同艺术 | 上海 | 中国

2022
PAN Amsterdam | 阿姆斯特丹 | 荷兰
Impulse Gallery | 瑞士 | Wonders of Colour
Art Miami | 迈阿密 | 美国
Context Miami | 迈阿密 | 美国
Art Istanbul | 伊斯坦布尔 | 土耳其
Art Luxembourg | 卢森堡市 | 卢森堡
Art Karlsruhe | 卡尔斯鲁厄 | 德国
Zona Maco| 墨西哥城 | 墨西哥
艺览北京JING ART博览会 | 言午画廊 | 北京 | 中国
BFC | 外滩艺术博览会 | 北京 | 中国
ART021上海廿一当代艺术博览会 || 上海 | 中国
Just Looking中日韩艺术联展 | 厦门

2021
Zona Maco| 墨西哥城 | 墨西哥
PAN Amsterdam | 阿姆斯特丹 | 荷兰
Art Miami | 迈阿密 | 美国
Context Miami | 迈阿密 | 美国

2019
Art Miami | 迈阿密 | 美国
Expo Chicago | 芝加哥 | 美国
Investec Art Fair | 开普敦 | 南非
PAN Amsterdam | 阿姆斯特丹 | 荷兰
Sydney Contemporary | 悉尼 | 澳大利亚
Museum Villa Rot | 布格里登 | 德国

2018
Art Market Hamptons | 布里奇汉普顿 | 美国
Art Miami | 迈阿密 | 美国
Expo Chicago | 芝加哥 | 美国
Investec Art Fair | 开普敦 | 南非
Museum Villa Rot | 布格里登 | 德国
Opera Gallery | 摩纳哥 | 摩纳哥 | The Art of Matter, New Arts of Asia
PAN Amsterdam | 阿姆斯特丹 | 荷兰
Sydney Contemporary | 悉尼 | 澳大利亚

2017
Art Busan | 首尔 | 韩国
Art Hong Kong | 香港 | 中国
Art Market | 旧金山 | 美国
Art on Paper | 纽约 | 美国
Boca Raton | 迈阿密 | 美国
Boston International Fine Art | 波士顿 | 美国
Context Art Miami | 迈阿密 | 美国
Hampton Art Fair | 汉普顿 | 美国
PAN Amsterdam | 阿姆斯特丹 | 荷兰
Pulse Art Miami | 迈阿密 | 美国
Sofa Chicago | 芝加哥 | 美国

2016
Art Busan | 首尔 | 韩国
Art Miami | 迈阿密 | 美国
Art New York | 纽约 | 美国
Art Stage | 新加坡 | 新加坡
Art Up | 里尔 | 法国
Context Art Miami | 迈阿密 | 美国
PAN Amsterdam | 阿姆斯特丹 | 荷兰
Rarity Gallery | 米科诺斯 | 希腊

2015
Armory Art | 纽约 | 美国
Art Miami | 迈阿密 | 美国
Art Stage | 新加坡 | 新加坡
Art Up | 里尔 | 法国
LXRY | 阿姆斯特丹 | 荷兰
PAN Amsterdam | 阿姆斯特丹 | 荷兰
TEFAF | 马斯特里赫特 | 荷兰
UNIX Gallery | 纽约 | 美国
Art Miami | 迈阿密 | 美国

2014
Art Miami | 迈阿密 | 美国
Art Monaco | 摩纳哥 | 摩纳哥
Art 14 | 伦敦 | 英国
Fusion Convergence | T-Museum | 杭州 | 中国
PAN Amsterdam | 阿姆斯特丹 | 荷兰
Scope Miami | 迈阿密 | 美国
TEFAF | 马斯特里赫特 | 荷兰
Xing Jiang Biennale | 天仁合艺美术馆 | 新疆 | 中国

2013
Art Fair Chicago | 芝加哥 | 美国
Art Miami | 迈阿密 | 美国
Art Palm Beach | 迈阿密 | 美国
Fine Art Asia Fair | 香港 | 中国
TEFAF | 马斯特里赫特 | 荷兰
Venice Biennale | 威尼斯 | 意大利

2012
Art Miami | 迈阿密 | 美国
Art Palm Beach | 迈阿密 | 美国
PAN Amsterdam | 阿姆斯特丹 | 荷兰
TEFAF | 马斯特里赫特 | 荷兰
Zürich Art Fair | 苏黎世 | 瑞士

2011
Art Miami | 迈阿密 | 美国
Art Palm Beach | 迈阿密 | 美国

2009
Art Basel Scope | 巴塞尔 | 瑞士
Art Hampton’s | 纽约 | 美国
Art Hong Kong | 香港 | 中国
Yuang Gong Museum | 上海 | 中国
798 | 北京 | 中国

2007
Guangzhou Museum | 广州 | 中国

2001
Chengdu Biennale | 成都 | 中国

1999
Kunsthal Rotterdam | 鹿特丹 | 荷兰

1997
Stichting de Boer Waalkens | 芬斯特沃尔德 | 荷兰


精选收藏

Reinfried and Ana Pohl Collection | 马尔堡 | 德国
Dieter and Gabriele Kortmann Collection | 科隆 | 德国
Elke Wahler Collection | 圣莫里茨 | 瑞士
Museum Ulm | 乌尔姆 | 德国
Groninger Museum | 格罗宁根 | 荷兰




庄红艺为宝龙艺术中心&言午画廊独家签约代理艺术家

言午画廊庄红艺个人艺术项目“自然赠予”正在热展中

破碎与绽放:庄红艺《万花筒》的多维艺术世界 崇真艺客


更多关于展览及艺术家最新资讯

请持续关注@宝龙艺术中心PowerlongArt 及@宝龙美术馆 公众号

破碎与绽放:庄红艺《万花筒》的多维艺术世界 崇真艺客


破碎与绽放:庄红艺《万花筒》的多维艺术世界 崇真艺客

宝龙艺术中心&言午画廊以推动亚洲当代艺术为己任,积极引进具有当代性和国际性的高品质展览、推荐和扶持新锐艺术家和富有创新精神的艺术项目。并以高度专业的自我要求,打造出艺术和收藏领域所肯定的画廊品牌,致力于国际化、多元化的艺术交流,在全球化的语境中探寻“东方”与“西方”、“传统”与“现代”之间一脉相承的内在线索,希望把更多高品质的艺术家及作品推荐给广大的艺术爱好者和收藏家。

破碎与绽放:庄红艺《万花筒》的多维艺术世界 崇真艺客
破碎与绽放:庄红艺《万花筒》的多维艺术世界 崇真艺客

{{flexible[0].text}}
{{newsData.good_count}}
{{newsData.transfer_count}}
Find Your Art
{{pingfen1}}.{{pingfen2}}
吧唧吧唧
  • 加载更多

    已展示全部

    {{layerTitle}}
    使用微信扫一扫进入手机版留言分享朋友圈或朋友
    长按识别二维码分享朋友圈或朋友
    {{item}}
    编辑
    {{btntext}}
    艺客分享
    {{mydata.real_name}} 成功分享了 文章
    您还可以分享到
    加载下一篇
    继续上滑切换下一篇文章
    提示
    是否置顶评论
    取消
    确定
    提示
    是否取消置顶
    取消
    确定
    提示
    是否删除评论
    取消
    确定
    登录提示
    还未登录崇真艺客
    更多功能等你开启...
    立即登录
    跳过
    注册
    微信客服
    使用微信扫一扫联系客服
    点击右上角分享
    按下开始,松开结束(录音不超过60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