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华艺术宫(上海美术馆)盛大推出《“何谓海派·海上名家”艺术系列大展:海上明月·纪念吴昌硕诞辰180周年艺术大展》,以近180件精品力作、逾1500平米展示面积,首度聚焦吴昌硕1912年至1927年定居上海的辉煌15年,堪称近年来最大规模的吴昌硕艺术展。
本次展览以五个板块展开
诠释关于吴昌硕的五大文化现象
本期带来第三板块
桃李芬芳育英才
——吉庆里现象

“海上明月”展厅现场 “吉庆里现象”板块
吴昌硕入住的吉庆里,日后走出了 “缶庐三杰”:陈师曾、潘天寿、沙孟海及一个书画大师团队:陈半丁、赵云壑、赵古泥、王个簃、钱瘦铁、诸乐三、诸闻韵等,还有日本弟子,也属大师级的河井仙郎、长尾甲等。受其艺术影响与笔墨启迪的还有:王一亭、齐白石、刘海粟、朱复戡、高剑父、梅兰芳等。
为此,齐白石有诗为证:“青藤雪个远凡胎,老缶衰年别有才。我欲九原为走狗,三家门下轮转来。”从而使吉庆里成为培养艺术大师团队的摇篮,支撑起了中国艺苑近现代百年的大师之门。

“海上明月”展厅现场 “吉庆里现象”板块

“海上明月”展厅现场 “吉庆里现象”板块
不少日本著名的书画家、诗人、收藏家等,如日下部鸣鹤、水野疏梅、富冈铁斋、内藤湖南、桥本关雪、中村不折、儿岛虎次郎等,他们都相当崇拜吴昌硕之艺,凡来上海,必到吉庆里拜访,从而使吉庆里成为传播中国文化艺术的基地,产生了广泛的国际影响。
第三板块所呈现
受吴昌硕影响的艺术名家(部分)
陈师曾(1876-1923)
名衡恪,字师曾,号朽者,朽道人,号所居曰槐堂,曰唐石簃,曰染仓室。江西义宁人(今江西修水人)。1910年,陈师曾任教江苏南通师范大学,讲授博物学。
他钦佩画家吴昌硕的书、画、刻印,更钦慕其人品,遂拜其为师。吴昌硕一字仓硕,故陈师曾将自己的斋室名为“染仓室”,以记恩师,其印谱称《染仓室印存》。
潘天寿(1897-1971)
原名天授,字大颐,号寿者,别署阿寿、雷婆头峰寿者。浙江宁海人。受教于经亨颐、李叔同等,后得吴昌硕指授。
曾担任上海美术专科学校国画教授。书画用笔劲挺洗练,气势雄阔,奇崛郁勃。著有《中国绘画史》《听天阁画谈随笔》《治印谈丛》等。
沙孟海(1900-1992)
名文若,号沙邨、兰沙,斋名兰沙馆。浙江鄞县(今宁波)人,早年从冯君木游,1922年来上海,从赵叔孺、吴昌硕习篆刻、书法。于文史、考古、古文字、书法、篆刻等造诣深厚。书擅四体,尤精行草,善融合碑帖,榜书落笔千钧,雄浑刚健,大气磅礴。著有《近三百年的书学》《沙孟海论书丛稿》《中国书法史图录》《沙孟海书法集》等。
陈半丁(1876-1970)
名年,一作半叟,字静山、静庐,号竹环居士、哂翁。浙江绍兴人。擅长花卉、山水,兼及书法、篆刻。
曾跟随吴昌硕学书画及刻印。40岁后到北京,执教于北平艺术专科学校,后任北京画院副院长。
欣赏“吉庆里现象”板块
吴昌硕部分经典作品
《隶书四言联》
1927年 西泠印社藏

此联为吴昌硕赠予弟子王个簃的隶书四言联,也能够说明他的艺术主张与教育行路方向。
所谓金石力,指的是钟鼎上的金文与刻在石碑上的文字所具有的味道,是由传统而来的学养;草木心,指的则是对于百姓生活与自然的观照。此二者并重,使得吴昌硕在世俗和传统间找到可相通处,以传统文化的智慧去体察现实生活以及人的真情实感,从此与海派绘画共同成长。
释文:食金石力,养草木心。
落款:个簃大弟刻印极精,下笔毫无习气,家贫时书画取润度日。予恐其嗜好太多而於金石一门未能独往,书此勉之。隶古本而不专长,信笔涂抹知不足,供大雅一哂也。丁卯初冬,吴昌硕年八十四。
钤印:吴俊之印(白文)、吴昌石(朱文)。
《缶翁行看子》
1914年 私人收藏

这幅画的始作者为任伯年,当初只绘有数竿墨竹,任伯年去世近20年后,其女任霞将这幅画赠给任伯年弟子王震,画幅右上的王震题跋,诠释了其在墨竹画上合璧补绘吴昌硕小像的缘由:“修竹数竿,任先生遗画,清风习习,亟貌缶翁于其中。距先生落墨时已廿易寒暑矣,回首师门,清泪盈眶。甲寅秋七月客春申浦上王震谨记。”画幅左侧有吴昌硕所题跋诗、跋文。跋文中讲述了吴昌硕与任伯年、王一亭三人之间亦师亦友的亲密友情。竹、人、跋虽出自不同之手,却有相近的简逸之风,浑然一体而又相互映衬。
释文:岂敢侪嵇阮,清风满竹林。天心容月抱,老态作书淫。醉合吞湖海,愁真贯古今。为谁南斗倚,秋兴不须吟。画中之竹,甘年前伯年先生所作一亭王君为予画像其中,呼之欲出。一亭予友也,先生在师友之间也。道所在而缘亦随之。甲寅秋七月,老缶题记,时年七十有一。
钤印:吴俊之印(白文)、吴昌石(朱文)。

“吉庆里现象”板块呈现友朋弟子对缶翁的评价
吴昌硕简介

吴昌硕(1844年—1927年),初名俊,又名俊卿,字昌硕,又署苍石,老缶、苦铁、大聋、缶道人等。出生于浙江安吉鄣吴村,幼年跟随父亲读书,7岁到吴氏家塾“溪南静室”就学,从父亲学习书法、篆刻。后遇战乱,家中多人遭难,吴昌硕只身流亡安徽、湖北等地,饥寒交迫,为人打杂做短工。这段苦难的生活,对他一生产生了深刻的影响。
1860年,吴昌硕应试中秀才。1866年,吴昌硕从同乡施旭臣学诗文,同时进修书法、篆刻。1869年,他负笈杭州西子湖畔,入诂经精舍国学大师俞樾门下,学文字学及经学。1872年,吴昌硕随好友金杰第一次来到上海,结识了当时颇具影响力的胡公寿、高邕等前海派书画名家。
1880年,吴昌硕定居苏州,他与潘祖荫、吴大澂、顾麟士、陆心源等建立了师友群。1883年吴昌硕在上海拜访了任伯年,从此结谊终生。从1886年起吴昌硕曾任浦东牙厘局(税务)典吏,第二年任上海县丞(县令的助手),直至1893年调离(1887年吴昌硕曾携全家从苏州迁往上海。于第二年又迁回苏州。)。吴昌硕在上海浦东共“行吏”七年,即他自称“役于沪上”。
1894年,甲午战火燃起时,吴昌硕投笔从戎,随吴大澂出征。1899年11月,吴昌硕出任江苏安东县令,一月后即挂冠而去。1903年至1906年,吴昌硕担任上海义渡局委员。1909年3月,吴昌硕在上海豫园与钱慧安、王一亭、高邕、蒲华等人发起“上海豫园书画善会”。1910年3月,吴昌硕成为中国书画研究会第一批会友。1912年定居于上海,1927年逝世。
吴昌硕作品集有《吴昌硕画集》《吴昌硕作品集》《苦铁碎金》《缶庐近墨》《缶庐印存》,诗作有《缶庐集》等。
相关展览
“何谓海派·海上名家”艺术系列大展
海上明月·纪念吴昌硕诞辰180周年艺术大展
展览地点
41米层7-1、7、8、9、10展厅
展览时间
2024.12.31—2025.3.31
编辑:王璐 | 主任编辑:吴雯雯

· 开放时间 ·
周二至周日10:00-18:00(17:00停止进馆)
周一闭馆(法定节假日除外)
· 当前展览 ·
49米层展厅
美术作品中的上海
41米层
7-1/7/8/9/10展厅
“何谓海派·海上名家”艺术系列大展
海上明月·纪念吴昌硕诞辰180周年艺术大展
49米层艺术教育长廊
“我心中的敦煌”绘画作品展
41米层艺术教育长廊
“至真·致心”
——致敬大师·《赤子冠中》少儿绘画
创作活动优秀作品展
5米层中厅、26、27展厅
直面形象——忻东旺绘画教学研究展
0米层21展厅
浪潮的塑造
0米层中厅、23号厅
星光云水——星云大师的笔墨情怀主题书法展
0米层15、16展厅
图像的维度
——第二十届海平线·绘画雕塑联展
0米层24展厅
时代长安一一陕西当代中国山水画研究展
B2层展厅
风自海上——2024建筑艺术作品展览
· 交通信息 ·
上海市浦东新区上南路205号

地铁路线:地铁8号线-中华艺术宫站
停车可至洪山路停车场
(收费和开放信息以当日为准)
【官方微信】

【官方小红书】

【官方抖音】







已展示全部
更多功能等你开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