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Arte FieraBologna 2025
2025.2.7-2.9
博洛尼亚展览中心

意大利的博洛尼亚艺术博览会是欧洲最大的艺术博览会之一,专注于现代和当代艺术的展示。
本届Arte Fiera 推出两个重要新举措。第一是“Prospettiva”板块,这是一个仅限受邀新兴艺术家的展区,进一步加强博览会对当代新锐创作的关注。第二是专门为国际博物馆馆长及策展人设立的特别接待计划,旨在扩大Arte Fiera 在国际舞台上的影响力。

▲ Arte FieraBologna 展览现场 2025
变迁
雷蒙德·桑德斯
2025.2.1-3.22
巴黎 卓纳画廊
▲ 2025年《变迁》展览现场
卓纳画廊正在巴黎空间举办美国艺术家雷蒙德·桑德斯(Raymond Saunders,1934年生)的展览《变迁》(Déménagement),展出其绘画及纸上作品。本次展览由画廊总监埃博尼·L·海恩斯(Ebony L. Haynes)策划,为桑德斯与卓纳画廊合作的第二次个展,同时也标志着他二十年来的巴黎首展。
Major Sculptures
Thomas Schütte
2025.1.15-2.22
纽约 高古轩



高古轩纽约West 21st Street空间正在举办Thomas Schütte(托马斯·舒特)大型雕塑个展「Major Sculptures」,展出艺术家《Frauen》系列中的六件雕塑及与之相关的《Torso》(2005),这是该系列迄今在美国规模最大的一次集中亮相,本次展出将持续至2月22日。
流动的物质性
弗吉尼亚·奥弗顿
2025.1.17-2.22
伦敦 白立方
▲ 2025年《流动的物质性》展览现场
风的遗孀
Paulina Olowska & Deborah Turbeville
至2025.2.22
日内瓦 佩斯画廊
▲ 2025年《风的遗孀》展览现场
佩斯画廊日内瓦空间正在展出「风的遗孀」(Widows of the Wind),展览由波兰艺术家鲍丽娜·奥洛乌斯卡(Paulina Olowska)为日内瓦空间特别策划,共同展出她的最新绘画以及美国传奇女性摄影师德博拉·特贝维尔(Deborah Turbeville)的摄影作品。
印象·派对
POLA美术馆藏印象派艺术大展
2025.1.22-4.21
上海博物馆
本次展览以“派对”为主题,分为六个单元,在第二、第三特展厅共展出36位艺术家的69件精品,分别来自日本POLA美术馆、中国美术馆、刘海粟美术馆和安徽博物院,涵盖从莫奈、雷诺阿、塞尚、凡·高、高更,到马蒂斯、毕加索等印象派及后印象派代表作品,特别呈现沃尔夫冈·提尔曼斯、杉本博司、草间弥生等当代艺术家的创作,所涉名家之全、艺术流派之多、时间跨度之久,均属前所未有。复旦大学艺术研究院执行院长、艺术哲学系主任沈语冰教授评价本次展览:“展览理念非常简明、清晰。它以东亚美学的眼光,讲述印象派的兴起、发展和持久影响,为观众提供了一次教科书式的旅程,呈现了印象派的普遍魅力及其在亚洲的独特共鸣。”

▲ 卢安河畔的早晨 阿尔弗莱德·西斯莱 1839年 - 1899 1891年|布面油画 POLA美术馆藏

▲ 埃拉尼的晨曦下盛开的梨树 卡米耶·毕沙罗 1830年- 1903年 1886年|布面油画 POLA美术馆藏
诸时皆在
朱新宇
2025.2.15-4.12
上海 杜梦堂

杜梦堂(上海)呈现艺术家朱新宇在画廊的首次个展 「诸时皆在」,通过其近期最新绘画实践展现艺术家基于日常生活的视觉奇观,以及由此展开的精神求索。朱新宇以近似数学模型的趣味元素和充满氛围感的色调,将时间与空间的多重维度解构重组,让现实、记忆与想象交织,用绘画为观者揭示了一个充满无尽可能性的“现在”。
都怪阳光太刺眼
王悠
2025.2.7-3.15
首尔 当代唐人艺术中心
当代唐人艺术中心于2025年2月7日下午4点在首尔空间推出艺术家王悠的最新个展“都怪阳光太刺眼”。展览由孙冬冬策展,精选了王悠近两年创作的17件绘画作品,展现艺术家在绘画中投入的自由、大胆与热情。
无踪之迹
2025.2.8-3.12
上海 LINSEED
LINSEED呈现群展“无踪之迹”(A Trace Without A Tail),展出艺术家李慧 Amy Hui LI(b.1997,中国广州)、特拉维斯·麦克唐纳 Travis MACDONALD(b.1990,新西兰)、普拉·皮亚斯塔普恩 Prae PUPITYASTAPORN(b.1981,泰国)、Shumu(b.1994,韩国)、左晨霄 Jesse ZUO(b.2000,中国北京)、张洁晨 ZHANG Jiechen(b.1991,中国长春)的作品。展览将于2025年2月8日开幕,并持续至3月12日。


李然然かわいいです
李然
2025.2.6-2.23
北京 麦勒画廊 · 弦 xián
▲《办公室》,2024,布面丙烯,150 × 120 cm
环境·建筑·作品
2025.2.8-3.31
日本 DIC川村記念美術館
「环境·建筑·作品三要素的和谐」是美术馆建立时所展示的理想形态,但随着时间的推移被重新定义为「作品、建筑、自然」的三要素,并一直沿用至今。建筑物经过精心考虑,以接纳每件作品的存在,并促成与欣赏者的交流,设计了11个完全不同设计风格的展示室。这些像岛屿一样相连的展示室通过透光的走廊相连。通过感受户外的自然,让眼睛和心灵得到休息,使人们在迎接下一个作品时调整心态。美术馆的建筑是作品和自然之间的媒介,是迎接来访者的容器。在超过30年的活动中,创造了多层次的"邂逅"场所。在这个机会,我们将回归基本,与美术馆对话,并展出约180件藏品作品。
Afa Annfa & Gloria Chung
2025.1月-3月
香港 JPS Gallery



▲ 《Afa Annfa × Gloria Chung 雙人展》展出作品
视觉艺术家Afa Annfa与食物造型师Gloria Chung首次跨界合作,以行为艺术家Marina Abramovic的名言作引子,把面包带进了艺廊,利用真假食物的碰撞,对艺术和食物的本质以及其象征意义进行了探讨。食物之中,又以最生活化的面包和牛油为主要题材。
奧爾加·布萊西
2025.1.16-3.6
香港 狮語画廊
此次展览将展出布莱西最新系列的装置和纸艺作品,旨在建立装置与纸本创作之间的对话,并追求两种媒介之间的和谐平衡。
布莱西的艺术之旅深入探讨材料、质感与形式之间的微妙互动,研究这些互动如何唤起类似肌肤与触觉的感受。她创作的每一件作品都回应著周遭环境,反映出各种元素之间的动态对话。布莱西于去年在香港逗留期间深入本地文化,还造访了本地的布料市场,汲取创作灵感的同时,也为她的新作品找到了关键的材料。她的最新作品不仅体现了她对艺术的追求,也反映了她对女性气质、工艺和人类经验的关注。
▲《帶入 #3》 2022 紙本丙烯、水彩和棉布 48 x 34.5 cm
▲《給予我所没有的》2021 橡膠、尼龍、電線和絲綢 70 x 30 x 20 cm
















已展示全部
更多功能等你开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