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张 新
张新《“167平米极限”行动计划V》
综合材料 尺寸可变
“观念与材料”是我在上海油画雕塑院长期研究项目,此项目涉及范围广,主要是研究时代变迁中“艺术概念”与相应媒介材料之间的关系。它是利用材料的性质在不同语境中阐释不同观念的一次行动,是在集体与个人关系中产生各种“褶皱”形式后的一次演绎,是对社会学意义解释下的材料重叠观念如何作用于艺术的图像输出的一次实践。
本次“167平米极限”行动计划第五回,是围绕上海油画雕塑院美术馆展厅内空间里的一扇固定外窗的建筑功能性而展开,以连接美术馆展厅内外区域的狭窄空间共享为展览空间,利用材料虚幻的物理特性转换为影像视频效果,图像在不断地切换“身份”的同时,拉进了室内与室外的距离,让室外的图像成为室内美术馆展厅的一部分,同一在总体艺术的集体主义形式虚幻和幽默之中………
“雕塑”一词作为名词,意在指物体占有空间维度的实体存在形式。
“雕塑”一词作为动词,被理解为一个行动的过程。
“雕塑”一词,在语言学意义上被拆散后放置不同的语境中,会产生不同的理解,生发出不同的意义。
袁 侃
袁侃《Couple》
不锈钢着色
350×96×140cm 300×76×130cm
袁侃《女巫》
不锈钢着色 130×20×200cm
袁侃《女巫 No.2》
不锈钢着色 46×22×160cm



韩子健
韩子健《荒林健身图》
综合材料 尺寸可变

当代雕塑的空间意识与表达
当代雕塑空间意识与表达的讨论不仅仅只在作品本身,也包括作品所涉及的社会现场,也即艺术的公共性问题。作为持续的关注点,在今年创作的这组作品中得到了深入。
在前期考察过程中,我注意到村口隐没在树丛和乱石堆里的篮球场和一大堆五颜六色的健身器材,这与风物淳朴的村落形成了令人莞尔的对比关系。于是整个作品的初衷就是展开和重新认识这些关系,进而去提出些问题,如“这样标准化的现代健康生活方式与曾经的自然生活状态能否产生内在化的联系?”等等。
2024年初在现场我将村口篮球场的标志线重绘成与毗邻湖面相呼应的水纹效果,着力将“风乍起,吹皱一池春水的诗意与日常经验进行形态转化”,赋予作品在地性的意义。然而在追求作品完美呈现的同时,自己却也总感到有些意犹未尽。
年底回到现场,球场地坪原先鲜亮的色彩已经杂乱斑驳。显然当地居民对篮球场的艺术效果不太在乎,他们以自己的生活和生产方式“使用”了作品。看到作品完成之后融入到当地生活所发生的改变,猛地让我对艺术介入的效用有了更为“切近”的直观体会。从某种程度上可以讲,村民改造和深化了作品,让其更加复杂或者立体起来,映射出了更加多元的信息。从意外到接受再到有所启发,我把作品从开始、到完成、到后续,作为整体展现出来。在美术馆的白盒子里,“杂乱又坦然的事态”又生发出更为强烈的幽默效果,而我在这“意外化”的过程中,也获得了拓展和反思自身创作的机缘。

朱 勇

朱勇《碎裂的躯壳》
铸铜 120×40×45cm

朱勇《指向》
铸铜 120×50×40cm
雕塑作为一种三维空间的艺术形式,是艺术家对物象表现和观念思考集中体现的方式之一。近年来,随着艺术的发展和社会的变迁,雕塑的表现形式在传统与当代之间展现出丰富的交融与创新。此研究方向主要探讨传统文化资源,在当代雕塑中的表现形式及其所体现的文化价值。
传统不仅仅是文化传承的载体,更是文艺创新和发展的基石,当代是艺术发展的现实需要。二者在艺术发展中各自扮演着不可或缺的角色,是当今艺术产生的重要推动力,由此产生了许多富有感染力和传播力的艺术作品。这些作品不仅展现了艺术的多样性和丰富性,还深刻反映了不同历史时期的文化背景和社会变迁。
雕塑的创作形式丰富多样,既有在空间造型上的独特创造,也有在材料应用上的创新实践,还有在主题阐释方面的叙事和反思。无论是什么样的艺术作品,最终在艺术展现的时候都会面临同样的问题就是雕塑的表现。通过不同的表现形式传达出作者的思想、感受和态度等,是艺术传播的重要方面。此研究是基于传统与当代的相互关系出发,从雕塑的表现入手,在实践中展开对表现方法的探讨和可能性的试验。
朱勇《撕裂-2》
铝板喷漆 150×40×120cm
林 森

本课题以当代性作为研究的切入点,重新思考与审视何为艺术的当代性,探讨具象雕塑创作的多元路径与可能。在以具象雕塑语言为造型主体、创作手段作为个人表达的同时,思考当代性在具象雕塑实践中所具有的时代意义,探索契合个人语言表达的创作形式以及运用与表现。
林森





杨牧石
杨牧石《竞技 - 乒乓》
铝,乒乓球桌板,乒乓球拍,置物架,瑜伽垫,冰吧,洗衣机,乒乓球,不锈钢,T恤,鸡蛋托盘
0.3 × 180 × 66 cm,84.3 × 47 × 44 cm,140 × 660 × 27 cm,84.8 × 59.8 × 59 cm,62.5 × 152.5 × 274 cm,0.5 × 75 × 72 cm,装置总尺寸可变
材料的观念化扩展——雕塑的语言表现研究

2025年1月18日~2月16日
(参观美术馆无需预约)
开馆时间
10:00~17:00
16:30停止入场,周一闭馆(法定节假日除外)
展览地址
上海油画雕塑院美术馆(金珠路111号)
扫码关注
官方公众号 | 官方小红书 |
校审 李诗文、张雅婷






已展示全部
更多功能等你开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