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收录于话题
新春伊始,ASE艺术图书馆特邀沈奇岚博士共同推出“命名的时刻”策展人特别书单。第一期书单里,沈奇岚博士从馆藏图书中挑选了三本艺术家画册,不同背景的三位艺术家用各自独一无二的艺术语言点亮了属于自己的命名的时刻。让我们跟随沈老师的脚步,一起探索她们书写的艺术幻境吧。
Pipilotti Rist以绚丽的色彩和奇妙的幻想构建出一个视听盛宴,将观者带入像素交织的梦幻森林;Mamma Andersson模糊而梦幻的画面表现现实与幻想的交织,通过色彩与光影营造出诗意的氛围;Julie Mehretu笔下的线条和几何形状构建出复杂而充满能量的绘画,探讨城市、地理、历史等层面的关系,引人深思。
01
《Pipilotti Rist: Pixel Forest》
皮皮洛蒂·里斯特(Pipilotti Rist)是空间录像艺术的先驱,1962年出生于奥地利边境瑞士莱茵河谷的格拉布斯,自20世纪80年代中期以来一直是国际艺术界的核心人物。她的创作重点是视频/音频装置,她认为这些装置可以容纳一切(绘画、技术、语言、音乐、动作、流动的画面、诗歌、骚动、死亡预感、性和友善),就像一个小巧的手提包。
《Pipilotti Rist: Pixel Forest》是迄今为止关于皮皮洛蒂·里斯特的最全面的专著。里斯特的作品紧跟着科技的进步,并不断探索新的可能性,为观众呈现出新的趣味。她认为艺术的任务是鼓励思想,唤起积极的能量,创造感性,调和理性与本能,摧毁陈词滥调和偏见。
通过大型视频投影和数字处理,里斯特开发出了沉浸式装置,从缓慢爱抚的鲜艳色调中汲取生命力,如她的作品《啜饮我的海洋》(Sip My Ocean,1996)和《忧虑将消失》(Worry Will Vanish Horizon,2014)模糊了视觉艺术与大众文化之间的界限,探索了日常生活中的陌生事物。"啜饮我的海洋"(1996)标志着里斯特首次超越显示器的界限,通过投影将视频融入展览空间的建筑中。
从那以后,她开始以制作身临其境的装置作品而闻名,用流畅而催眠的图像为观众创造出变革性的体验。她的作品画面绚丽,充满诱惑力,挪用了商业广告和音乐录影带的元素,创造出一种极具个性的艺术语言,这与她过去从事乐队和布景设计的经历息息相关。
对里斯特来说,表现出脆弱是一种力量的象征,她从这种力量中汲取灵感。里斯特对大自然(人类是大自然中的一种动物)充满好奇并进行了大量记录,她的装置作品和展览概念都具有扩张性,在心灵、感官和身体中寻找无尽创意和诗意。《像素森林》(Pixel Forest,2016)由3000个LED灯串联而成,宛如一个炸裂开来的电影屏幕,让观众身临其境地漫步在三维视频中。
正如里斯特自己所说,"除了对地理世界的能源密集型探索,图片、电影和声音一直是我们可以逃离的空间。放映机是火焰喷射器,空间是漩涡,而你是其中的珍珠"。
02
《Mamma Andersson:
A Storm Warning》
卡琳·玛玛·安德森(Karin Mamma Andersson)是一位当代瑞典画家。安德森1962年出生于瑞典吕勒奥(Lule?),后来在斯德哥尔摩皇家艺术学院学习,并在那里自取了“妈妈”的名称,一直沿用至今。
安德森的作品涉及梦想、童话故事和日常生活细节。其画面全景常常从各种档案摄影素材、电影图像、剧院布景和室内装饰,以及瑞典北部稀疏的地形中汲取灵感。即便画中出现了人物,作品依然没有明确的叙事。故乡瑞典漫长而黑暗的冬天、短暂却明亮夏天,共同塑造了安德森画面中的深沉忧郁感。她的创作主题大多围绕触动人心的黯淡风景和平凡的私人室内空间。而她更以独一无二的方式,巧妙运用画面空间,且刻意回避了具有当代特征的物品,借此传递出一种永恒感。
玛玛·安德森不追求形的准确和形象的真实,而注重形式的表现力。其画法笔触放松,有意地寻找和自然生成的契合点。她的绘画色彩没有印象派那样反叛传统的语言革命,也没有后印象派那样激烈的情绪表现,而是运用温馨宁静这种具有灰度色彩的艺术语言来反映中产阶级的生活态度。
除了形式问题,玛玛·安德森的绘画还反映出一个重要倾向,就是对日常生活素材的关注,这一点贯穿在她所有的作品中。如果我们将形式看作是对个人生命意志的特殊表达,那么题材就是生命的寓所。有些兴趣和事情可能是短暂的,有些则是长久的、深层的,甚至是本质的。
在以平涂的方式追求平面背景的同时,安德森也在追求画面所给予我们的深度。她那种带有装饰味的、极少颜色的图形,向我们表达了感情和精神深度的意味。独特的审美原则只有在这种独特的生活状态中才会产生,因而显得弥足珍贵。
玛玛·安德森坚持传统绘画工具,不断地发展传统绘画中的空间观念和色彩观念。她不断将绘画推向一个富有新生命力的艺术表现形式,毫无忌讳地主张新空间的创造、肌理的美感以及特定色彩环境的表现,用更加深刻、自然的理解去表现光、空间和色彩。
这种无序不仅打破了规定的艺术样式,也呈现出真实的自我,不管是形式上还是内容上,都是玛玛·安德森绘画的动人之处。对于生活的感受是独有的,对于这种感受的表达也是独有的,从绘画的表现变形为一种改变自身的尝试。
03
《Julie Mehretu》
朱莉·梅雷图(Julie Mehretu)是一位出生于埃塞俄比亚的美国当代艺术家,以大型抽象画而闻名。她的作品融合了抽象表现主义和波普艺术元素,受到瓦西里·康定斯基、卡西米尔·马列维奇和皮特·蒙德里安等20世纪重要画家的影响。
朱莉·梅雷图做的是积少成多的艺术。自1990年代起,梅雷图一直探索着混合了多重文化参照的视觉语言——从建筑、文艺复兴艺术、中国水墨画、日本漫画、制图学、爵士乐、黑人抽象主义,到当下全球危机下的民权运动。她开启一幅绘画或版画时,通常会先将源图像进行数字模糊处理,再在其表面创作,而这些原始图像广泛记录了战争的摧残,种族的不公,以及环境面临的浩劫。梅雷图的绘画以书法般的、狂热的笔迹和明亮多变的画面为特征,尺幅在微小与宏大之间切换自如。
在梅雷图位于纽约切尔西区(Chelsea)偌大的工作室中,她的抽象作品占据了相当大的空间,还有创作中使用的各式画笔以及丰富的颜料。
梅雷图热衷于创作大尺幅作品,因此升降梯是必不可少的工具。此外,另一个“助手”也在她最近的创作中带来了很大帮助,那就是电脑——在创作大尺寸的作品时,电脑能够帮助梅雷图事先预设好色块叠加后的最终效果。
她28米高的《壁画》(Mural,2009)装饰着高盛大楼在曼哈顿的大堂,由旧金山现代艺术博物馆委任的7米高双联画《HOWL, eon (I, II)》(2017)则占据了入口大厅的两侧。
在2003年的伊斯坦布尔双年展上,朱莉·梅雷图展出了她的作品《Empirical Construction》。她称其为“城市肖像”,这幅画也是向横跨博斯普鲁斯海峡、横跨欧洲和亚洲的土耳其国际大都市致敬。但它并没有被描绘成一个具体的地方。相反,整幅作品中图像的痕迹和碎片被叠加在一个动态的视觉漩涡中,混合城市的过去、现在和未来。
当前展览
往期精彩内容
汪建伟新书发布
总是被拥有的所拥有
董道兹探讨抉择艺术
抉择之艺:全球视野下的画廊决策
沈清揭秘拍卖与收藏
一举之间:如何通过拍卖成就收
朱永磊梳理西方艺术史脉络
90分钟全接触·极简西方艺术史
王一讲述抽象艺术哲学
ein不能单独存在——艺术家的自我研究路径
ASE艺术图书馆内景
关于ASE基金会
ASE基金会是一家立足于中国,拥有全球视野的非营利性基金会,致力于支持当代艺术在中国的普及、发展和学术层面的研究整理。基金会共有四个功能:永久性的艺术收藏、ASE·空间、ASE艺术图书馆和艺术赞助项目。
ASE Foundation is a non-profit foundation based in China with a global perspective, dedicated to supporting the popularization, development and academic research and organization of contemporary art in China. It features four functions: permanent art collection, the ASE·Space, the ASE Art Library, and art sponsorship.

www.ase-foundation.com
??
欢迎扫码预约参观!







已展示全部
更多功能等你开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