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5年1月18日 - 2月22日
王之博,《冬季传说 (与我一起)》,2024,布面油彩和丙烯,121 x 86 cm
展览现场,“Porous”,Christian Andersen画廊,哥本哈根,2025 / 图片由Christian Andersen画廊提供,摄影:Jan S?ndergaard
很高兴分享王之博的新近作品正在Christian Andersen画廊展出。以下为Laura McLean-Ferris为此次展览撰写的短文:
这些存在于有知觉生命边缘的事物拥有灵魂吗?植物、机器人、死物、艺术品、神经网络;诸如Alexa和Siri的AI;金融市场;上帝;大脑中的灰质,随着它的萎缩我们知识和记忆像是被覆盖了一层薄雪。严格来说绘画并没有生命,但它可以呈现超越技术、直指精神层面的表现。绘画是艺术家内心世界的某种映射。画家通常具有一种独特的能力来赋予事物以生命。画笔的轨迹、颜色的涂抹,这些处理凸显了一些事物的存在感,或使一些部分看起来平淡无奇。
王之博,《没有身体通过》,2024,布面油彩和丙烯,185 x 140 cm
我认为这些对于生命的存在/缺失的掌控是王之博作品的核心。这种取舍是发生在她工作室的日常:火车上的两位乘客看起来像是植物或雕像;一个人的脸变成了有着空洞眼神的面具;另一个木制人偶似乎能看穿她;被纸包着的梨像是婴儿被包裹着一般,于是某一个时刻,它们变得像是婴儿……这些主体的怪奇状态也体现在王之博的构图之中。构图再现了主体与物之间的凝视,并试图勾勒出物对凝视的回望。
王之博,《愚蠢》,2024,布面油彩和丙烯,185 x 140 cm
王之博所描绘的物体还有着与之不符的温度:水果有着人体的温暖,而皮肤有着植物的凉感。她在近期的画作中反复使用着象征寒冷的结晶图案。像是雪人一般的人物也常出现在她的作品中,它们那疯狂、带着戏谑的黑色眼睛直视着你,却像虚无一般从不与你对视。
王之博,《入侵》,2024,布面油彩和塑形膏,150 x 160 cm
雪人是一个我们司空见惯的题材。我们从小被鼓励去赋予雪人生命,为它戴上围巾、帽子以及其他装饰品来试图将它引入有生命的世界。然而,王之博指出这些形象并不是雪人,而是利用我们对“雪人”这个概念在我们眼前自行组成的形象。精确的欧几里得圆之中包含着数个同心圆。这些构成经典雪人身体、脑袋的圆形在王之博的画作中显得过于完美。它们是什么?回音?振动?数学?脉冲?能量?就像我们可能将雪人错认为是活物一样,我们对于如朋友一般给予陪伴的智能科技有同样的误解。由公式、算法、技术、信号搭建而成的AI或其他科技看起来总是友好的,却有一双直视我们的眼睛,超越我们,看向永恒。
— 译自由Christian Andersen画廊提供的文字,作者:Laura McLean-Ferris
王之博,《全部》,2024,布面油画,121 x 86 cm
王之博






已展示全部
更多功能等你开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