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收录于话题
展览名称 | EXHIBITION
今时&彼处Now and Beyond
艺术家 | ARTIST
矢柳刚Go YAYANAGI
展期 | DURATION
2025.02.15-2025.03.22 (周日及周一闭馆)
*合作伙伴 | Snow Peak
地点 | VENUE
白石画廊台北
Whitestone Gallery Taipei
台北市内湖区基湖路1号 展间I
Space I, No.1, Jihu Road, Neihu District, Taipei
白石画廊台北诚挚呈献日本艺术家矢柳刚(Go YAYANAGI)个展《今时?彼处》,以艺术家独具一格的视角,呈现充满欢乐调性的地球生态与诙谐艺术世界。矢柳刚的创作以明快的色彩、强烈的线条和丰富的构图元素为特色,巧妙融合自然与人文、原始与现代的对比,转化为独特的艺术语言。此次展览与日本高端户外品牌「Snow Peak」携手合作,透过露营椅、焚火台等精选户外用品,融入品牌元素精心打造展场。展览以艺术家矢柳刚充满大自然生命力与异国情调的艺术作品为视觉主轴,结合 Snow Peak 独特的品牌美学,营造充满野游氛围的沉浸式展览体验,探索艺术与户外美学的极致交融。展览将于2月15日(六)开幕,展期至3月22日(六)。开幕当日2月15日将于下午4点举行酒会,诚邀各界莅临参观,共同感受矢柳刚的创作魅力。
矢柳刚认为,艺术应该自然融入生活空间,而非以过于隆重或刻意显眼的方式展示。他主张艺术应超越民族与国界的限制,让创作者能自由表达内心的思想与情感。矢柳刚的创作涉猎多种艺术形式,包括绘画、版画、马赛克壁画、彩色镶嵌玻璃,以及纺织品与时装设计,充分展现其对艺术多样化探索与创新的热情。他的作品以零碎的构图、玩味十足的氛围和万花筒般的图案着称。他常运用斑马纹般的黑色线条,这些线条以环形或不规则的方式流动,传承1960年代欧普艺术 (Op Art) 的单色错视动态风格。同时,他的构图经常借鉴漫画分格框线的形式,将自然、动物与人文元素并置于画面中,营造出分镜般的叙事张力。为强调纯粹的视觉效果,他刻意摒弃阴影的使用,让作品呈现出直接而鲜明的风格。
矢柳刚的作品充满对社会现象的幽默批判,却不失轻松愉悦的氛围。他的创作深受其在日本、巴西、非洲与法国多地生活经验的影响。他将自己的艺术风格命名为「普浮」,以黑白线条与鲜明色彩展现20世纪普普艺术的特质,并结合现代技术与媒材重塑浮世绘的视觉语言。他延续浮世绘中的多层次视角、非对称结构以及墨线勾勒主体的形式,将传统色彩与线条转化为当代的艺术表达,赋予作品浓厚的当代文化想像与异国情调,彰显出独具现代性的个人美学风格。


162.0 × 130.7 cm|布面丙烯与油彩|2024
矢柳刚《活化石 B 》|147.0 × 100.0 cm
布面丙烯与油彩丶复合媒材|1959
矢柳刚《时尚社会》|112.0 × 162.0 cm
布面丙烯与油彩|1980?????
矢柳刚《古事纪 [1]》|162.0 × 130.0 cm
布面丙烯与油彩|1976
矢柳刚《默默地向前进!》|53.0 × 65.2 cm
布面丙烯与油彩|2020?

矢柳剛(Go YAYANAGI) (b. 1933)
出生于北海道的一个牧场家庭,自幼在广袤的大自然和动物相伴的环境中成长,培养了他对自然与生命深刻的体察与情感。1950年代,他因缘际会移居巴西圣保罗,接触到新文化和充满生机的热带雨林,激发他以鲜明色彩作为艺术创作的核心表现语言。矢柳刚曾於1965至1968年间在法国巴黎传奇性的十七版画工作室 (Atelier 17) 向铜版印刷大师海特 (S. W. Hayter) 学习。海特的一版多色技法 (Viscosity printing) 突破了当时欧洲版画传统多版多色技法,让矢柳刚感受到了创新与多元性,对日後的创作产生深远影响。自1950年代以来,矢柳刚的作品一直在世界各地展出,并参与包括第11届圣保罗双年展 (1957)、第2届Frenchen国际版画双年展 (1972)、第5届英国国际版画双年展 (1976)、台湾国际版画双年展 (1983, 1989, 1991)等,他的作品被收藏於重要私人和公共收藏,如东京国立近代美术馆、原美术馆ARC(群马县)、史密森尼国立亚洲艺术博物馆(华盛顿特区)、纽约洛克菲勒基金会丶奥塞美术馆(巴黎)、圣保罗艺术博物馆等。











已展示全部
更多功能等你开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