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转自公众号:北京当代艺博会
http://mp.weixin.qq.com/s?__biz=MzU4NDUwNDg5NA==&mid=2247551020&idx=1&sn=0cb02c2af132cd2c51d0b4d6dbcf3a6a

撰文:
雷徕,艺评人,业余策展,曾为艺术实践者。

《神舍》(展览现场图)
方璐&艾瑞
2025
单频高清影像、彩色、有声、76分钟
?艺术家及马刺画廊
?The artist and SPURS Gallery
方璐和艾瑞(Aries Kishon)合作的、这件仿访谈录式的影像作品,最正式的名字是《Shekhinah》。一个喀巴拉(在中世纪和现代早期都非常有影响力的一种犹太神秘主义)名词,通常译为神显;被译为神舍,则强调了灵的外部临在性和非固态单一。一般说来,它的原义更接近于:“神在所有造物中的在场,和对造物的内在性。”1 而方璐和艾瑞对这个词的跨语际使用,尺度微妙地,隐隐和当代艺术提倡多元化和包容性的价值观有所对位。然后,ta们强调这个名词的阴性特征,大意相当于,基于身体感受性的灵魂阴性柔软面向,比理智所规训的阳性面向,更接近本源。正片的主叙事线,是关于聆听讲述者们讲述疼痛的:既包括生理性疼痛,也包括个体心理、主体间的关系疼痛;以及以身心疼痛为契机,摆脱关系裂痕和觉醒内在共情力。灵魂内临的“神性”流溢之阴阳,则和片中男身聆听者,和女身乐师度苦者(和无动于衷的聆听者形成对比,用音乐的感性疏解痛苦的超越者形象),分别对应。


《神舍》(影像静帧)
方璐&艾瑞
2025
单频高清影像、彩色、有声、76分钟
?艺术家及马刺画廊
?The artist and SPURS Gallery
而片子的另一个重要主题,则是和徐坦的艺术项目,《白鹭,请留下,让我们谈谈心(2020-2024)》,构成的互文关系。徐坦在本片一人分饰二角:万物苦疼的高位聆听者(既是指片中超越凡人、并且不介入的旁听者角色状态,也暗喻艺术家与作品内容间一种理性的凌驾关系),以及一个得了抑郁症的“徐坦”。这个双身是这样醒目:他是那个不动声色观察着弱小受伤的诸内心的外来降临者,以无动于衷的书法定格镜头,来表现一种超然的禅式姿态;另一方面,又是那个受访者一号,对应片外现实徐坦,从事田野在地式艺术,做了关于关怀抑郁症的项目;然后衔接上似是虚构的后续情节——他自己成了抑郁症患者。在一系列虚构角色的访谈里,内嵌一个真实访谈的局部复现,以至于我们很难分清,虚构的边界在哪里?纪实/虚构同时化为了一种自我遮蔽的修辞术,而无关事实真假。真作假时,剖白获得了安全距离,顾左右而言他式的迂回,指向一种不堪之真和得体性间的平衡;假作真时,通过普遍性升华,让现实和更高处的“真”相联系。还有一个反讽:剧中剧的访谈作者,和剧中的超位聆听者对位,暗指向一个全能视角式作者形象,但这形象,却亦在烦苦中。

《神舍》(影像静帧)
方璐&艾瑞
2025
单频高清影像、彩色、有声、76分钟
?艺术家及马刺画廊
?The artist and SPURS Gallery
聆听者以定格跳接的形式,走入森林与人世交接的一处废弃房屋。二楼。屏幕浮现,以一种不自然的拼贴形式。疼痛有各种类型:一个操持希伯来语的女子,倾诉慢性腰痛,病痛时的孤独无助感,以及以此为契机,亲子关系的和解;一个似是青春期的中美洲少女,说着幼年失怙的经历,敏感心理在人际关系中的不适,月经痛,又从心理敏感的不适引出疑似的家族心脏病史;猫和狗诉说着就人类而言,过于奢侈的烦恼,但换位来看,却又是真实的烦恼;女画家以典型艺术家式的宏观口吻去谈论各种痛,最后引出对原生家庭和规训的不认同;操持四川话的女子,讲述慢性头痛的经历,思虑过度的前半生,被理科思维弱化的身体感受性愉悦,头痛让她得以去尝试体验身体感知;“徐坦”讲述如何克服被历史所塑造的唯物主义世界观,在田野调查工作中接触泛灵论经验,过世者给他带来的自责,最后被心病返造重塑。
各受访者的镜头,穿插在一起。与聆听者对应的女乐者,吹奏乐器,又以身体皮肉为鼓来演奏,歌之,最后睡着了。聆听者闭目听风。一个隐匿在场的声音,说着疼痛疗愈外的另一层叙事:只有土地和大气的感受,才拯救被知识所麻痹的艺术。


《神舍》(影像静帧)
方璐&艾瑞
2025
单频高清影像、彩色、有声、76分钟
?艺术家及马刺画廊
?The artist and SPURS Gallery
1:Scholem,《犹太教神秘主义主流》,p.208.

方璐,图片由艺术家提供
艾瑞,图片由艺术家提供,摄影:Misha Kaminsky

方璐&艾瑞:于须弥,我创造了你






已展示全部
更多功能等你开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