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收录于话题

FA艺术中心即将于2025.02.22举行春季项目“指涉·建构:37x33小幅绘画作品展”,这一项目是对2024年秋季项目“媒介生产”的延续,也是FFA有策划性的展览。本届联展项目邀请集合了十六位来自不同地区的艺术家,包括阿莫、邓英、范志坤、高远、郝龙、李际博、刘冰、王浩、王小涛、王晓蓉、杨一鸣、余昊、赵锦峰、赵壮、郑一方、周子健等,展览持续至03.23。我们从指涉和建构的角度,以人为线索,所展开的问题探讨,将触角不断伸向基于人的现实的具体与抽离。艺术家们从个体出发,或基于现实痛感,调侃或瓦解当下的冲突。或基于将传统戏剧与当下人的文化触角,进行精神性的重建。或基于与自身有关的人,捕捉人的独特性的瞬间。或基于当下流行的现象进行重新建构新的形象。或基于几何构成新的叙事场域。这些不同的多样化的表达,无疑是对于人这一本体的回溯与探究。余下的更多知觉,我们将通过展览的呈现交付给观者。


FFA ART CENTER
春季项目
37x33
小幅绘画作品展
美国学者博加蒂认为指涉已经成为身份建构的一种策略,不同的地区或者文化视角在表现人的面孔上,东西方也截然不同。如果说记忆是前现代社会人们通过肖像表达历史和在场的话,那么现代以来,指涉和建构无疑脱离了对物理描述的依赖。文化、历史、意识、社会,这些背后所遵循的手法,指涉、迂回、隐喻,多少都映射了绘画形式建构的推进和演变。
NO.01
调侃的意味
“调侃的意味”,则是艺术家通过夸张、戏仿、反讽的手法传递艺术家对于现实的批判和反思,是艺术家对于时代症候的洞察,从而诸于自身。譬如艺术家阿莫的作品《如果左边是逃跑路线,那么右边就是杀人犯》,通过厚重的黑色模糊了脸部的具体特征,而周遭的颜色和笔触则对进一步挑动观看的情绪,题目则拉伸了对于意义的”反讽“。杨一鸣的作品《沿城的克格勃Ⅱ》则是对于现实情绪的回馈,从苏北到苏南,来自于周边事物或者现象对于艺术家直接的碰撞,他通过调侃捕捉建立稍显哀伤和灰色度的形象。周子健的作品《红嫂》来自于艺术家童年的记忆,而借助经典戏剧人物的解构,植入新的语义,有着荒诞的特点。余昊的作品《脸之背面》是艺术家对于具体人的印象的抽离,通过绿灰色的涂抹以及对笔触的自由控制,揭示人的真实。




剧场的指涉

邓英,美人肩, 布面油画, 37x33cm, 2025。图片致谢艺术家邓英。?FFA
刘冰,科学家, 布面丙烯, 37x33cm, 2025。图片致谢艺术家刘冰。 ?FFA

王浩,马戏团中的猴王2, 布面油画, 37x33cm, 2025。图片致谢艺术家王浩。 ?FFA
NO.03
恣意的捕捉
“恣意的捕捉”,则是从绘画中建立人的在场,通常和艺术家在现实中具体的人有关,或者来自于具体图像的重新阐释。譬如李际博的作品《肖像2》通过蓝色掺入灰色度建立幽深的背景,小笔触的使用和细节的处理,将主角的拈花的角度刻画的很生动。王小涛的作品《黄短发的女生肖像》将女主角在某个酒后或者羞涩下的侧面角度,抓取进画面,富有力度的笔触和制造惊奇的形式,自由而轻松。赵壮的作品《虎》借助虎帽这一符号,和工写兼备的线条,将小女孩的懵懂和天真揭示给观众。高远的作品《弗里达2》是对经典角色重新解构,借助喷漆和丙烯材料赋予画面丰富的形式,背景的颗粒感和主体形象的“开放”,表达人的自由。




形体的模样
“形体的模样“”,则是通过几何形式和夸张的手法,制造具有丰富语言的画面。譬如艺术家郝龙的作品《彩色当空》将舞动的人,拉伸人的比例,与线条和人的形体形成互文关系,褶皱感的背景与边角线的处理加强了画面的可观度。赵锦峰的作品《羽》借助喷漆光感,堆积形体,具有雕塑的质感,而黄色的线框的介入,将形象的“束缚”释放出来。
郝龙,彩色当空, 布面丙烯, 37x33cm, 2025。 图片致谢艺术家郝龙。?FFA

抽离的建构
“抽离的建构”,是通过抽离消解了具体的指向,人的退场,似乎无法捕捉目的和意义,但多样化的形式,实质也是对于现实和个体的另一面回应。譬如艺术家郑一方的作品《得到的时候想过有一天会失去吗》通过字母书写的解构和对缝隙的填充,将夸张的模糊的情绪掩藏起来,而蓝红紫绿等多种颜色自身制造的形式,则揭示了艺术家内心的“丰富叙事”。范志坤的作品《无聊的关系辩证12》通过线条的切割两个关联空间,表达不同的态度,黑色的上部模糊了具体的指涉,而下部的书写制造了人的形象,植入椭圆形的处理,实际上表达了艺术家的观念。王晓蓉的作品《无相》通过布面和纸的融合,借助火这一工具与其它综合材料,重叠与褶皱,意外与不确定性,制造不可捕捉的记忆。



关于艺术家
▼
邓英,毕业于郑州艺术研究院,1999年进修于中央美术学院,曾任职平面设计师和插画师,2005年从事绘画,同年德国柏林Galerie Christian Nagel 画廊代理。作品曾参加巴塞尔迈阿密艺术博览会、柏林艺术博览会等,并在香港、韩国、澳大利亚等地展出。画作被美术馆、画廊、机构和国内外藏家广泛收藏。
范志坤,1996 年出生于广东肇庆2024 ,毕业于川音成都美术学院。
高远(Ty·Gao) 1997年12月出生,诗人、小说家、艺术家。2018年就读美国马里兰艺术学院本科,获总统奖学金 。
郝龙,2011年毕业于北京师范大学艺术与传媒学院,获学士学位;2017年毕业于中央美术学院,获硕士学位;2017年至今任教于广西艺术学院美术学院。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中国油画学院会会员,广西美术家协会会员,广西壁画艺委会委员。
李际博,职业艺术家。1981年生于河北,2007年毕业于南京艺术学院。现居南京。
刘冰(b.1977),2001年毕业于南京艺术学院,获学士学位。2006年毕业于南京师范大学美术学院,获硕士学位。现工作生活于南京。
王浩,现工作生活于米兰、上海,2012年毕业于中国美术学院油画系,获学士学位,2016年毕业于意大利布雷拉美术学院绘画系,获硕士学位。
王小涛,1998年出生于浙江台州,2020年毕业于四川音乐学院油画系。现居于南京。目前的绘画更多源于交织的感受,一幅作品的时间会被拉长。习惯于反复的绘画方式。有时一种新的可能性会在画面上出现。作品里往往隐藏着破败的色彩。一直向往着一种无法被归纳无法被包容的目的前进。反反复复的失败使我习惯掉入绘画的规则里。近期主要展览:2020仙人掌计划 ,后弗拉芒艺术空间, 大连。2021,仙人掌计划 ,大连城市美术馆 ,大连。2022,片断世界纸本绘画展,大连城市美术馆,大连。2023,古典·后现代:lntertemporal Dialogue ,上海TX淮海, 上海。2023 ,热月巴黎*移植仙人掌, Tree Art G。
王晓蓉,出生于陕西 ,1997年毕业于西安美院,2005-2006年于中国艺术研究院·俄罗斯著名美术家工作室学习。陕西省美协会员,纽约哈德逊美术家协会会员,世界和平艺术家联盟会员,法国国际艺术家与设计师协会成员。陕西榆林市艺术馆研究员。
杨一鸣,03年生于苏北,目前工作生活于苏南。近期展览:2024年,隐匿的游戏,纳特空间,南京;2024年,重的轻——中国当代绘画的一个切片,原型画廊,洛阳;2025年,37×33 “指涉·建构”,FFA艺术中心,南京。
余昊,89年生于北京,现生活于燕郊。主要展览有卡申银矿 ,Questionmark Projection, 东京 2024;破皮卡 ,nowhere ,郑州, 2024;梦游 - 看不见的城市, yudayuspace ,景德镇; 2023;ampersand, 旧世代图像的挽歌 , 东京画廊, 北京 。 2021; 出租车计划 lab-box 盒子实验室 北京 2019。
赵锦峰(b.1981)出生于山西,2008年毕业于南京艺术学院,现生活和工作于南京。创作涉及绘画及装置。作品通常关注宗教,神话和个人经历,喜欢用喷枪和综合材料的手法表现画面氛围。
赵壮,1989年出生于中国辽宁,现居江苏,2012 年毕业于鲁迅美术学院中国画专业。郑 一 方, 1996 年出 生 于 江 西 南 昌。2020 年 毕业 于 伦 敦 艺 术 大 学 坎 伯 韦 尔 艺 术 学 院 纯 艺 绘 画 系 获 硕 士 学 位,2019 年 毕 业 于 湖 北 美 术 学 院 油 画 系 获 学 士 学 位, 现 居 上 海。
周子健,1999出生于江苏南京。2021年本科毕业于南京艺术学院油画专业。现就读于北京林业大学艺术与设计学院。






已展示全部
更多功能等你开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