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5年恰逢山中天艺术中心成立5周年,作为非营利性艺术机构,山中天艺术中心自成立以来一直秉承学术与实验并行的理念。整合多重教育资源、构建以艺术教育为基石、扶持青年艺术家为核心的艺术创作交流平台也是山中天的核心目标。路漫漫其修远,在疲软的大环境中,山中天不断回溯自身、寻找方向。创建一所青年艺术家研究型实验性美术馆,是山中天的终极目标,也是山中天作为美术馆的一条机构路径。
今年,我们将精心策划三场大展,其中包括艺术家谭英杰的首次机构个展,由策展人张营营策划的以雕塑为主题的群展《雕塑小史:时间沉淀物》以及最具山中天艺术中心特色、聚焦儿童美育的《无限城市·18个房间:windKIDS第四届儿童艺术节》。
与此同时,我们还将持续推进青年艺术家项目的征集和呈现,为青年艺术家提供更丰富且更具实验性的展示场所。
谭英杰个展
策展人:唐一菲
Curator: Tang Yifei
展期:2025.4.12-2025.6.1
Duration: April 12, 2025 - June 1, 2025
/关于展览/
About Exhibition
山中天艺术中心将于4月12日至6月1日呈现艺术家谭英杰的首次机构个展,最新的创作延续了其追问现代社会表层之下的消弭,以图像为载体重新建构记忆的路径与空间叙事。现场将会呈现不同时空尺度的雕塑装置,其中占据主展厅的特定场域综合装置,将经由开幕表演生长蔓延。当剥开信息堆叠的图像景观、捕捉在技术加速时代失落的物质碎片,展览将以交织的个体感知切割庞然大物。

谭英杰手稿,图片由艺术家惠允

《大折叠》,谭英杰,铝板、UV打印,210×200×170cm,2021,图片由艺术家惠允

《在世界的外景地》,谭英杰,铝板,630×470×330cm,2022,图片由艺术家惠允

《不要让事物来到你眼前》,谭英杰,装置表演,2023,图片由艺术家惠允
/关于艺术家/
About Artist
谭英杰
1992年?于湖南
2016年毕业于中央美术学院雕塑系
谭英杰的雕塑创作以空间装置为主,并涉及影像、行为表演、文字图像等多种媒介。他的创作通过并置嫁接的方式将个人经验介入不同的特定空间中,以此构建多重的叙事结构与异质化的空间体验,同时延伸空间中身体性的触觉感受。近期创作主要关注于在现实图像中的由解构再生的错位叙事,以折叠、翻转、位移的方式产生新图像。
/关于策展人/
About Curator
唐一菲
策展人、写作者
唐一菲目前的兴趣是关于广义的可感知身体与虚构身体之间及之外的张力,以及这些表征的语义结构,指涉至表演和剧场范畴。继毕业于英国皇家艺术学院当代艺术策展(Curating Contemporary Art),她的实践发生于伦敦 Furtherfiled “People’s Park Plinth”项目,线上项目Artist Dish落地展览于北京激发研究所(Institute for Provocation),蜂巢当代艺术中心北京及上海等。写作见于独立杂志《黑齿》、《艺术世界ArtReview》等。
雕塑小史:时间沉淀物
策展人:张营营
Curator: Zhang Yingying
展期:2025.6.13-2025.9.14
Duration: June 13, 2025 - September 14, 2025
/关于展览/
About Exhibition
所谓的创造力从哪里来?艺术在人的精神、格局、理解力,以及世界认知方面提供了哪些助力?如何打通过去与未来的时间线,将历史的经验沉淀?展览将围绕“时间的沉淀物”展开,艺术作品包括从13500年前考古发掘的小型骨雕灵境鸟,到传统的单体雕塑、金属铸铜、瓷制作品、3D打印、仿真硅胶、编程技术、数字艺术、肢体展演、泥塑玩具、现代招幌和摆塑的委任创作等,它们由天然和人工材料或其混合物制成。
《雕塑小史:时间沉淀物》让不同时期的雕塑产生对话,让当代艺术创作与古时的发现产生共鸣。同时,展览对进化论思想也提出了质疑,对线性的时间概念提出了质疑。21世纪的今天,讨论雕塑或艺术的起源问题可以让我们思考未来到底是新奇的,还是历史的重复?我们要如何延续这样一种可能带有重复模式的行为?展览提供了当代艺术家如何安置这些历史提示的方式。对于观众,展览可以作为一场感性的美学景观来体验,也可以当做不同时代的思维方式来看待。它为观众提供了交流和驻足的空间。

《阻隔于交流的交流》,王鲁炎,纸板、木箱、纸雕,57×20×84cm,2018,图片由艺术家惠允

《跳舞的藤蔓》,陈牧甜,木头、布料、灯、电线、铁丝,41×32×170cm,2023,图片由艺术家惠允

《枢纽》,刘亚洲,环氧树脂上金色喷镀,66×40×10cm&20×20×60cm,2024,图片由艺术家惠允

《摇篮》,新塔娜,环境雕塑,羊毛毡、皮革、马鬃绳、铁、青铜器、马具等,北京蒙古大营内,尺寸可变,2023,图片由艺术家惠允
/关于策展人/
About Curator
张营营
德国卡塞尔文献展(documenta)研究者,上海当代艺术博物馆(PSA)“青策计划2019”获奖策展人。致力于研究艺术的语言、工具和方法在互联网时代的视觉表征与哲学内涵,目前工作生活于北京。
无限城市·18个房间:
windKIDS第四届儿童艺术节
策展人:张宇飞
Curator: Zhang Yufei
展期:2025.9.27-2026.1.11
Duration: September 27, 2025 - January 11, 2026
/关于展览/
About Exhibition
儿童心理健康问题从来不是单一维度导致的结果。依据布朗芬布伦纳生态系统理论,儿童心理健康形塑过程在家庭、学校、社区的三维互动中完成动态建构,其塑造的过程是复杂而又漫长的。在家庭中,父母教育方式、家庭氛围和亲子关系对儿童心理空间的形成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例如,一个充满爱与支持的家庭能够为儿童提供一个安全、温暖的心理环境,增强其自信和安全感。在学校,师生互动质量与同伴关系网络共同构成了儿童社会认知发展的关键场域。良好的师生与同伴关系能够增强儿童的学习动机和自信心,有助于儿童发展社交技巧和情感支持。在社会环境中,社区的安全状况、文化氛围和社会支持系统也对儿童心理空间有着潜移默化的影响,使其在与社区成员的互动中获得更多的社会支持和认同感。
鉴于当下儿童心理健康问题日益凸显,美术馆希望通过艺术的力量为儿童提供一个表达内心世界的空间,同时也为公众提供一个理解儿童心理的窗口。艺术在这里被比喻为“儿童心理的未完成建筑”,以可见的创作痕迹,拓印那些被常规教育体系遮蔽的内心图景。为此,《无限城市·18个房间:windKIDS第四届儿童艺术节》作为《windKIDS第二届儿童艺术节——无限城市》主题的延伸,试图通过艺术这一非侵入性媒介,切入儿童心理学的建构现场。
“0-18岁”不仅是联合国《儿童权利公约》对儿童年龄的定义,也是心理发展关键期的隐喻刻度。当展览启幕,“城市”被解构为18个差异化的心理空间时,我们不禁思考——儿童心理的隐秘褶皱是否可以在艺术可视化场域中被温柔照亮?而具象“房间”也成为儿童心理结构的象征切片。
展览由山中天艺术中心副馆长张宇飞策划,再次邀请小艺术家、艺术家、艺术机构、学校、公益组织等相关方共同参与。通过绘画、装置、影像、声音等跨媒介创作,突破传统单向度的观察模式,构建儿童心理的“负形空间”。那些未被言说的焦虑、未被命名的情绪,将在艺术创造的过渡性空间中获得安全释放……



《无限城市:windKIDS第二届儿童艺术节》展览现场,2023
/关于策展人/
About Curator
张宇飞
山中天艺术中心副馆长
StairCASE青年艺术家个人项目发起人
windKIDS儿童艺术节发起人
StairCASE青年艺术家个人项目
艺术家:曹珮瑜
Artist: Cao Peiyu
策展人:王杰雅
Curator: Wang Jieya
学术主持:张巧玲
Chair: Zhang Qiaoling
发起人:张宇飞
Initiator: Zhang Yufei
展期:2025.4.12-2025.6.1
Duration: April 12, 2025 - June 1, 2025
/关于展览/
About Exhibition
疫情过去?年后的某?个秋天,曹珮瑜将?伸??件灯芯绒?服的?袋?,摸到了?个去年使?过的?罩,杭州的天?很潮湿,她能感受到布料的湿度和柔软的触感,?袋的内部撑起了?个有些湿润的空间,?罩中铁丝的触感和和被使?过后有些绵绵的感觉。此时曹珮瑜感觉关于疫情间被消失的、被遗忘的记忆像?艘轮船?样向她?驶?来,潮湿的空?吞没她,包裹她,像瀑布?般将她浇透。
由此,艺术家意识到??对历史的时候的?种关系,?个?作与运?的系统,?个进?-运转-奔流溢出的机器,?个体对于这种系统的观望,则更像是?种?对的,带着轰鸣声的会将?吞没的关系,?们尝试与?种宏?保持距离,但这种宏?出现在?活的各个角落中,尽管是最微?的空间之内(如?袋),??们?活在?常,?随时会被其微?的缺?吞没。
那些意识到有什么东西正扑??来的瞬间,艺术家试图称其为命运的时刻,而台阶具备段段向上的过程,这个攀登的状态使得历史的感受被承接,台阶的尽头像是一个终极,又像是一个浑然天成的总和,一个新的全然的世界,它不可被言喻,但攀登的过程使人遭遇过往的一切。就像一个攀登的人,尽管再多的辞藻也无法描述路途和山顶风景的美丽,想要领略必须亲自攀登过那座山峰。台阶给曹珮瑜的感觉亦然——登上台阶,遭遇该遭遇的一切,然后迎接下一层的台阶——再度面对自身的轮回,以及我们终将面对的自身的命运。

《那些风?从来也没?逃避》概念图,曹珮瑜,?头、?膏、蜡,230×65×140cm,2024,图片由艺术家惠允

《LIBERTY IN_》,曹珮瑜,桌子、蜂蜡、报纸、石头、动画影像 ,尺寸可变 ,2023,图片由艺术家惠允

《新的家》,曹珮瑜,综合材料,尺寸可变,2024,图片由艺术家惠允
/关于艺术家/
About Artist
曹珮瑜
出生于辽宁省盘锦市,本科毕业于中国美术学院雕塑系跨界雕塑工作室,现中央美术学院雕塑系研究生在读。
作品以雕塑、影像、绘画为媒介,从个体日常经验出发,探索结构下个体的生活体验。
/关于策展人/
About Curator
王杰雅
2023年获得伦敦大学学院建筑史硕士学位。写作者、研究员,研究方向包括女性主义身体政治、空间政治和批判空间实践等。
/关于学术主持/
About Chair
张巧玲
清华大学美术学博士
福州大学厦门工艺美术学院副教授
当代雕塑艺术家
公共艺术研究者
其艺术实践横跨亚欧文化语境,先后深造于意大利卡拉拉美术学院与日本东京艺术大学,访学期间兼任广岛市立大学研究员,多元文化积淀形成其独特的跨媒介创作体系。2017年荣获FICLU卡拉拉国际青年雕塑家论坛金奖。近年聚焦公共艺术领域,通过国际驻留项目在中国川浙皖疆等多地实施场域特定艺术创作,擅长将地理文脉转化为空间叙事语言,构建雕塑本体与公众体验的诗性互动。
作为跨文化语境下的艺术实践者,始终致力于破解传统与现代的二元程式,以雕塑本体语言为基点,通过物质媒介的当代转译,探索雕塑艺术在文化传承与空间介入中的多维可能性。
关于StairCASE(捷足先登)
About StairCASE

在山中天艺术中心,阶梯是一个重要的造园元素,也是一处非常规但极具视觉效果、涵盖了丰富意象和表征的空间。建筑师金秋野通过起伏的阶梯营造游园的氛围,而走上阶梯的每一步都可以变成整体叙事的一部分。
2024年,山中天艺术中开放入口处隐藏的大阶梯作为展览发生的新场所,以 StairCASE(捷足先登)为名,邀请青年艺术家参与共创。StairCASE拟将阶梯空间转变为展览的空间,摆脱“白盒子”式的策展空间,为青年艺术家提供更丰富的更具实验性的施展创意的场所,是山中天延续建设研究型实验性美术馆迈出的新一步。我们希望此项目不仅能够提高观众对山中天丰富的建筑空间本身的体验和理解;还能为青年艺术家提升知名度、更上一层楼提供更多的支持与资源。
2025年,我们将持续征集投稿,延续StairCASE(捷足先登)系列发起的初衷,在阶梯空间呈现四场展览。第三期StairCASE青年艺术家个人项目将于6月13日呈现并以此类推。我们将以开放的姿态、高质量的策展实践和专业的媒体矩阵宣传平台,期待优秀的青年艺术创作者以多种媒介和形式的呈现加入。
“随风计划”年度展览
艺术家:6位青年艺术家(征集中)
Artists: 6 young artists (open for recruitment)
展期:2025.12-2026.1
Duration: December 2025 - January 2026
2025年度征集主题:城市
2025 Theme: City
“随风计划”作为山中天艺术中心青年艺术家项目之一,自2024年7月启动以来,吸引了来自全球的青年艺术家及策展人踊跃投稿,入选作品已在三里屯一号场、首钢园以及山中天艺术中心等多个空间展出。
2025年,“随风计划”将以“城市”为主题,面向全球青年艺术家和策展人发起征集,我们欢迎绘画、雕塑、摄影、影像、数字媒体、装置艺术等各种媒介的作品投稿,共同探讨当代“城市“的多维度空间表征。我们特别鼓励青年艺术家提交具有公共性与互动性的装置艺术项目,将创作与公共空间相结合,打破艺术仅局限于白盒子内的展示模式。
入选作品展览预告
2025 Exhibition Preview
2025年年底,山中天艺术中心将举办“随风计划”入选作品的年度展览。展览将提供专业的展示空间,策展人支持和媒体宣传,全面呈现青年艺术家及策展人的创作实践,推动其走入公众视野。
投递细则
How to Apply
艺术家申请者需要提供个人简历、作品集(至少3件作品的高清图片及说明)、创作理念陈述等资料;策展人申请者需要提供个人简历、策展计划(包括展览主题、策展思路、拟展出作品的详细说明)、相关策展经验及作品展示等资料。请将申请材料以“个人姓名+随风计划投稿”命名,发送至liyanru@untitled.org.cn。
关于随风计划
windYoung Project

2024年,山中天艺术中心发起青年艺术家项目“随风计划”,旨在发掘和培养新生代艺术家,建立一个展示作品的专业空间和扶持青年艺术家成长的平台,激励艺术家突破传统的创作边界,探索新锐艺术媒介和表达方式。通过策展人、导师及资源支持等形式,帮助艺术家实现更高水平的创作;同时提供开放的互动合作空间,联结青年艺术家与同行、资深艺术家和批评家,拓展职业发展路径。
加入会员
WIND H MEMBER

点击图片进入
关于山中天
About Wind H

山中天艺术中心坐落于北京朝阳区751艺术区,由著名建筑师金秋野设计,是一座融合了当代艺术与建筑艺术的综合体,也是集青年艺术家共创、艺术衍生品展示、多功能厅和咖啡厅于一体的综合性艺术空间。艺术中心每年举办一系列高品质的展览、讲座和教育活动,并积极拓展品牌合作项目、参与各类艺术公益活动。其核心目标是构建以艺术教育为基石、扶持青年艺术家为核心的艺术创作交流平台,旨在为社会和公众提供丰富多彩的教育资源和艺术体验,并致力于成为具有深远影响力的青年艺术家研究型实验性美术馆。

正在展出









已展示全部
更多功能等你开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