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展览现场 | 我·她意识的现代性转变
“自我”的隐匿与
艺术史的反向挪用
今年9月,艺术家黎雨诗携手国际超模刘雯为《Marie Claire嘉人》拍摄了一组封面作品,该作品拓展自艺术家最重要的叙事系列《画与梦与爱》(Paintings, Dreams and Love)中非常重要的几幅画作《窒息的梦》(The Smothering Dream)、《幕后》(Behind the Stage)、《望眼欲穿》(The Hundred Eyes) 、《镜中的纳西索斯》(Narcissus with a Mirror),通过对艺术史与古希腊神话经典的再现,艺术家再一次引申了创作中对于性别权利关系的探讨。而上述所及的几幅画作也是本次展览“诗性的重构”章节的展出作品。

展览现场 | 我·她意识的现代性转变
自个人项目“My Tinder Boys”依始,黎雨诗的创作时常聚焦对身份凝视、性别与权利结构的探讨,而“画与梦与爱”系列则通过摄影的即时性与对历史叙事的建构,巧妙地从图像文本的角度,重新解构了历史经验与社会阶级分化中的性别与权利的关系。

黎雨诗 | 梦境之后
《梦境之后》可以看做是黎雨诗同年创作的另一幅作品《窒息的梦》的叙写或是“结局”。《窒息的梦》的灵感源自英国荷兰裔画家劳伦斯·阿尔玛·塔德玛(Lawrence Alma-Tadema)创作于1888年的作品《埃拉伽巴路斯的玫瑰》(The Roses of Heliogabalus),原作中罗马皇帝埃拉伽巴路斯以象征肉欲、腐朽和堕落的保加利亚玫瑰实施了一场看似浪漫实则冷漠残暴的谋杀。而隐于浪漫玫瑰花雨之下的,是上位者对下位者的权力主宰,与极致的关系倾斜。

劳伦斯·阿尔玛·塔德玛|埃拉伽巴路斯的玫瑰
巧妙利用画作中不对等的关系结构范式,在《窒息的梦》中,艺术家以自身替换原本的主角埃拉伽巴路斯,以裸露身体的年轻男性替换画作中湮没于玫瑰花海之下窒息的声色男女,藉此筑了一个隐匿着欲望、暴力与权利对置的幻境。在这个幻境中,艺术家——画面中唯一的女性——是故事构建与书写的唯一掌权者与操控人,也是艺术家从自我的本位视角对艺术史书写中的权利分化与欲望凝视提出的挑战。作为《窒息的梦》的结局,《梦境之后》既暗示着刚刚发生过的事情,又彷佛是对这场幻境戏谑的揭露——是冷漠暴力之后被粉饰的浪漫,抑或是权利幻梦的坍塌?如若是后者,坍塌的又是谁的权利幻梦?

展览现场 | 我·她意识的现代性转变
《望眼欲穿》是艺术家援引巨人怪阿尔戈斯(Argus Panoptes)的全知之眼被天后赫拉封印在孔雀尾巴上的神话而作的一幅场景叙事摄影。在奥维德(Publius Ovidius Naso,公元前43-公元18)的《变形记》(Metamorphoses)中,天后赫拉在知晓丈夫背叛,为杜绝丈夫宙斯接触被变成母牛的伊那卡斯城公主伊娥,命令长着100只眼睛的阿尔戈斯监视“母牛”。然而宙斯仍对美貌的伊娥念念不忘,于是便让他与赫拉的儿子赫耳墨斯(Hermes)设计砍下阿尔戈斯的头颅。赫拉对阿尔戈斯的死亡十分痛心,于是将他的眼睛封入日夜陪伴她的孔雀的羽毛上,而孔雀本身亦是天后赫拉的象征。

Peter Paul Rubens | Juno and Argus
在这则神话故事中,最直观的结构叙事,是两性关系里的权利分化与政治统治,不论是身份尊贵如天后赫拉,抑或是被迫为宙斯生子的伊娥,无疑都是权力之下的受害者。而亲密关系本身即是一种权力与制约,背叛和放弃是掌控权力的唯一方式。

黎雨诗 | 望眼欲穿
因此,在黎雨诗的表达中,原本天后赫拉的位置被一个身材臃肿的裸体男性所取代,与象徵监视和爱情圣洁的孔雀一起望向窗外,至此,“望眼欲穿”即成了一种对忠贞与爱情戏谑的调侃,亦同时是对亲密关系中不平等权力的反思和挑战。而当《望眼欲穿》与《梦境之后》并置,则对“真相”的揭露似乎也显得黯昧且不言而喻。

展览现场 | 我·她意识的现代性转变
在黎雨诗《画与梦与爱》系列里,“自我”的存在很明显是被艺术家着意隐匿的,但“自我”的本位视角却通过艺术家以性别倒置的方式对艺术史的反向挪用而始终在场——任何一个伫立于画面的公众,都将被迫置于艺术家提供的叙事结构中主动或者被动地对性别差异中的权利分化与机制制约进行思考与反馈。
黎雨诗
1991年出生于中国,主要从事摄影创作,英国皇家艺术学院艺术与人文博士。2019获得英国皇家摄影协会授予“百位女英雄”称号,2024年与《嘉人》杂志合作,与刘雯合作拍摄9月刊封面,
黎雨诗的作品主要探讨了凝视和性别权力关系等课题,通过摄影挑战固有的性别刻板印象,探索新的非二元的性别关系。她的大部分作品都在拍摄裸体的西方男性,来探索男性形象更多的可能性,创作她自己理解的关于欲望的图像,探讨女性表达欲望的方式。而在她出镜的作品中,身穿衣物的她与裸体的男性形成了强烈的对比,她会直视镜头,在场景中占据主导地位。通过扮演一个主动的、权力强大的角色,质疑艺术史中一直广泛存在的男性主动和女性被动的二分法。


我·她意识的现代性转变
The One Descending a Staircase
—— The modernity transformation of female?s consciousness
2024.12.08 — 2025.03.08


「越婷惠美术馆·YTHART MUSEUM」由张目蕾女士于2023年创立,是国内第一家明确以“女性关注”作为立馆核心的公共艺术机构。共鸣于海德格尔“将艺术与存在关联,即艺术与生命之关联”的观点,秉持“Be Art,Even Life”为理念,YTHART MUSEUM将始终以“泛文化”的姿态,开展研究性、实验性和对话性的当代艺术实践,在生产与发生中创造历史,面对时代。
"YTHART MUSEUM" was founded by Ms. Zhang Mulei in 2023. It is the first public art institution in China that explicitly takes "women's concerns" as the core of its establishment.
Resonating with Heidegger's view of "associating art with existence, that is, the connection between art and life", adhering to the concept of "Be Art, Even Life", YTHART MUSEUM will always carry out research, experimental and dialogical contemporary art practices with a "pan-cultural" attitude, creating history in production and occurrence, and facing the times.
地址:上海市浦东新区陈春路109号
Address: 109 Chenchun Road, Pudong New Area, Shanghai
开放时间: 10:00-18:00 周二至周日(周一闭馆;周末及节假日延长至20:00)
Opening Hours: 10:00 AM - 6:00 PM, Tuesday to Sunday
联系方式:ythartmuseum@ythart.com
Contact:ythartmuseum@ythart.com







已展示全部
更多功能等你开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