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ndex}}/{{bigImglist.length}}
{{memberInfo.real_name}}
{{commentname}}

讲座回顾|刘一菱:何以“厦门达达”——从民国厦门美专说起

{{newsData.publisher_name}} {{newsData.update_time}} 浏览:{{newsData.view_count}}
来源 | {{newsData.source}}   作者 | {{newsData.author}}

讲座回顾|刘一菱:何以“厦门达达”——从民国厦门美专说起  山中天艺术中心 厦门 达达 民国 讲座 刘一菱 现场 图片 主题 山中天艺术中心 时间 崇真艺客
讲座回顾|刘一菱:何以“厦门达达”——从民国厦门美专说起  山中天艺术中心 厦门 达达 民国 讲座 刘一菱 现场 图片 主题 山中天艺术中心 时间 崇真艺客
讲座回顾|刘一菱:何以“厦门达达”——从民国厦门美专说起  山中天艺术中心 厦门 达达 民国 讲座 刘一菱 现场 图片 主题 山中天艺术中心 时间 崇真艺客
讲座回顾|刘一菱:何以“厦门达达”——从民国厦门美专说起  山中天艺术中心 厦门 达达 民国 讲座 刘一菱 现场 图片 主题 山中天艺术中心 时间 崇真艺客
讲座回顾|刘一菱:何以“厦门达达”——从民国厦门美专说起  山中天艺术中心 厦门 达达 民国 讲座 刘一菱 现场 图片 主题 山中天艺术中心 时间 崇真艺客
讲座回顾|刘一菱:何以“厦门达达”——从民国厦门美专说起  山中天艺术中心 厦门 达达 民国 讲座 刘一菱 现场 图片 主题 山中天艺术中心 时间 崇真艺客

何以“厦门达达”——从民国厦门美专说起讲座现场,2025(左滑以查看更多图片)

讲座主题:

何以“厦门达达”——从民国厦门美专说起讲座现场

主办:

山中天艺术中心

时间:

2025年3月9日,15:00-17:00

地址:

山中天艺术中心主展厅

北京市朝阳区酒仙桥北路751艺术区北一门

讲座简介

2025年3月9日,山中天艺术中心推出一场与展览《界的折衷,面的游移,漩涡的末梢》紧密相关的学术讲座:《何以“厦门达达”——从民国厦门美专说起》,山中天荣幸邀请到“厦门达达”的亲历者和参与者之一、厦门大学艺术学院美术系教授刘一菱,以黄永砅作品《首领》(2012)与《桃花源记》(421-2008)为基点,带听众回溯并解释作为东南沿海重要港口城市之一的厦门为何会出现如此前卫的艺术运动;民国时期厦门美术专科学校(简称厦门美专)存在的20年间,为中国近现代美术教育的发展做了怎样的贡献;又如何将其影响力从厦门地区扩展至台湾、日本及东南亚一带;一帧帧珍贵的历史图片再现了以黄永砅先生为核心的“厦门达达”艺术群体的实验探索历程。



从民国厦门美专说起



“'85新潮”成为中国艺术史上辉煌的一页,然而“厦门达达”为何能在东南一隅异军突起,成为最前卫最具颠覆性的标杆?除了彼时全国共享的时代机遇外,厦门独特的地域优势、人文气质及深厚的历史文化积淀,无疑是其生成的不可忽视的潜在土壤。百年前同样在这片弹丸孤岛上诞生了一所存时虽短却影响深广的现代美术教育殿堂——厦门美术专科学校(1918-1938),因此,讲座伊始刘一菱老师便指出回溯梳理民国厦门美专历史脉络及生发背景的必要性,或许能从另一维度提供何以“厦门达达”的新思考,所以讲座从几近被历史湮没的民国厦门美专说起,再系统叙述“厦门达达”的活动历程。



时代背景:从厦门岛到民国厦门美专


讲座回顾|刘一菱:何以“厦门达达”——从民国厦门美专说起  山中天艺术中心 厦门 达达 民国 讲座 刘一菱 现场 图片 主题 山中天艺术中心 时间 崇真艺客

1897年厦门岛地图,图片致谢刘一菱



民国厦门美专的成立与当时厦门的时代背景密不可分。清末民初厦门岛正处于历史重大转折期,作为"五口通商"的口岸之一,厦门迅速成为国际贸易的重要港口。西方列强纷纷设立领事馆、洋行和教堂,大量西方文化涌入,不仅提高了厦门岛的开放程度,也促进了西方思想文化的传播。同时,厦门也是东南亚华侨出入的重要口岸,与台湾一水之隔,侨汇成为地方经济的重要支柱,华侨和台胞资本投资推动了厦门的近现代化发展。厦门美专就是在这种特殊的时代背景下诞生的。



历史沿革及特点



讲座回顾|刘一菱:何以“厦门达达”——从民国厦门美专说起  山中天艺术中心 厦门 达达 民国 讲座 刘一菱 现场 图片 主题 山中天艺术中心 时间 崇真艺客

黄燧弼(前右二)王逸云(前右三)林学大(前右四)与厦门美专毕业生合影,图片致谢刘一菱



历史沿革:

民国厦门美专的历史最早可以追溯到1918年黄燧弼创设的“真庐画室”和王逸云创办的“厦门绘画学院”。后来,两所学校几经沿革 ,最终于1929年合并为“私立厦门美术专门学校”,1930年依当时教育部新规制改为“私立厦门美术专科学校”。1933年,改为公立学校。直至1938年,由于厦门沦陷,厦门美专被迫解散。


办学特点:

民国厦门美专具有以下四个特点:

第一,时间早。仅就目前发现的史料显示,1923年前,全国创办的专门的美术学校只有中西图画函授学堂、上海图画美术院、国立北平美术学校等八所,因此,从创立时间看,厦门美专在全国的同类院校中是比较超前的。


第二,专业全。学校的专业设置包括西画系、国画系、雕刻系、艺术专修科、音乐科等,并成立了各种学生会社 ,学校的整套运行体制已经达到较高的现代管理水平。


第三,师资强。当时厦门美专的教师不少是"海归派”或来自台湾,他们大都留学于菲律宾、法国、日本、美国等国,都是著名的学者、艺术家。如几位创始人和校董都有留学经历,第二任校长兼教师林克恭曾到英国、法国、瑞士等国著名美术学院学习过西洋画,是连续留学时间最长(15年)的中国艺术家。图案教师后来兼任教务主任的林俊德留学过美国等。这些教师不仅是饱学之士,还是社会名流,具有“名人效应”。因而吸引了来自福建省内、浙江温州、台湾省乃至南洋一带的一大批爱好艺术的学生。


第四,影响大。校长黄燧弼,校董陈金芳、翁俊明等都是中国同盟会骨干成员 ,革命先锋,使得厦门美专成为了红色精神的摇篮。同时民国厦门美专的影响也辐射到了中国台湾地区,促进了两岸的艺术交流。值得一提的是,厦门美专的创办者之一林学大也是新加坡“南洋美术专科学校”的创始人和首任校长。当时“南洋美专”的教学大纲和教学模式基本沿袭厦门美专,成为了厦门美专的海外延续。



讲座回顾|刘一菱:何以“厦门达达”——从民国厦门美专说起  山中天艺术中心 厦门 达达 民国 讲座 刘一菱 现场 图片 主题 山中天艺术中心 时间 崇真艺客

南洋美专1940年学期成绩展览会摄影,载于《南洋美术专科学校复办纪念刊》,新加坡国立大学图书馆,1946年,图片致谢刘一菱



在介绍厦门美专历史的最后一部分,刘一菱老师结合图片分别简述了曾经为创办厦门美专而做出重要贡献的几位核心人物,包括美专的创办人黄燧弼(1879-1937)、王逸云(1895-1982)、林学大(1893-1863)、林克恭(1901-1992),校董陈金芳(1883-?)翁俊明(1892-1943),教授郭应麟(1898-1961)以及台籍学生庄索(1914-1997)。


同时,刘老师也谈到她与黄永砅先生共事六年的学校——厦门同文中学,其前身即为厦门最早的现代书院和大学一一同文书院(1898年创立)。厦门美专的创办人之一黄燧弼校长也毕业于此,黄永砅先生初中高中也就读此校。



讲座回顾|刘一菱:何以“厦门达达”——从民国厦门美专说起  山中天艺术中心 厦门 达达 民国 讲座 刘一菱 现场 图片 主题 山中天艺术中心 时间 崇真艺客

厦门同文书院及章程,图片致谢刘一菱



总之,作为福建省第一所美术专业学校,民国厦门美专毫无疑问是超前的,它与上海美专、北平美专、新华艺专、杭州艺专一起并列为中国近现代美术教育最早又最富盛名的五所学校。民国厦门美专为东南沿海的美术教育事业做出了开创性的贡献,其丰厚的师资力量、先进的教学理念和敢为人先的开拓精神不仅培养了许多优秀的艺术人才,也为这块热土夯下了坚实而深厚的艺术根基。



讲座回顾|刘一菱:何以“厦门达达”——从民国厦门美专说起  山中天艺术中心 厦门 达达 民国 讲座 刘一菱 现场 图片 主题 山中天艺术中心 时间 崇真艺客

王逸云(前右一)与日、台画家合影,图片致谢刘一菱



“厦门达达”的发展脉络



“厦门达达”是中国“'85新潮”美术运动中最具激进性和影响力的艺术团体之一,活跃于1983年至1989年。20世纪80年代是中国改革开放初期,西方现代艺术思潮大量涌入,厦门作为沿海开放城市,较早接触到西方现代艺术观念。“厦门达达”深受西方达达主义和禅宗思想的影响,强调怀疑、破坏和反思传统艺术体制,他们认为“禅宗等于达达,达达等于禅宗”,并试图通过反传统的方式探索新的艺术形式。

刘一菱老师通过讲述“厦门达达”的创作活动,来为大家梳理其发展脉络。



“厦门达达”创作活动简历



1983年5月9日-12日 “厦门五人现代艺术展”

许成斗、林嘉华、俞晓刚、焦耀明、黄永砅五人在厦门群众艺术馆举办了“厦门五人现代艺术展”,展出八十四件作品,作品形式包括各种样式的抽象画、实物拼贴和金属焊接。展览的重点在于探讨艺术的语言和实验的手段,正如展览的前言中所写:“作者大胆地披露了自己对以往习惯的‘表象’艺术(指现实主义或写实主义)观念及价值的,包括所谓‘美’的法则,以及一件在展览会展出的美术作品应该是什么样的固定看法;在实践中对现代艺术进行综合性尝试,寻求多种体现现代精神的表现方式”。但由于艺术形式太过激进,这个展览展出的时间非常短,而且只开放给内部观摩。



讲座回顾|刘一菱:何以“厦门达达”——从民国厦门美专说起  山中天艺术中心 厦门 达达 民国 讲座 刘一菱 现场 图片 主题 山中天艺术中心 时间 崇真艺客

《厦门五人现代艺术展》参加者:焦耀明、黄永砅、林嘉华、俞晓刚、许成斗(左起),图片致谢刘一菱



1985年前后,“'85新潮”兴起,标志着中国当代艺术的诞生。新兴艺术对以往的官方“现实主义”进行强力反拨,从文化观念上展开了对社会现实和传统文化的历史批判,期间更多借鉴的是西方现代艺术的观念与手法。


1986年9月28日—10月5日 “厦门达达现代艺术展”

黄永砅、焦耀明、俞小刚、林嘉华等14人举办“厦门达达现代艺术展”,展出作品83件。黄永砅为此次展览撰文《厦门达达——一种后现代?》在中国明确提出“达达”精神的时机已经到来,禅宗即是达达,达达即是禅宗,后现代则是禅宗的现代复兴。“达达”的提出不仅为这次展览命名,更重要的是提供一种思路,“厦门达达”开始作为艺术群体而存在。



讲座回顾|刘一菱:何以“厦门达达”——从民国厦门美专说起  山中天艺术中心 厦门 达达 民国 讲座 刘一菱 现场 图片 主题 山中天艺术中心 时间 崇真艺客


讲座回顾|刘一菱:何以“厦门达达”——从民国厦门美专说起  山中天艺术中心 厦门 达达 民国 讲座 刘一菱 现场 图片 主题 山中天艺术中心 时间 崇真艺客

《悬浮的可乐罐》,刘一菱,1986,图片致谢刘一菱



1986年11月20日—23日,“厦门达达现代艺术展”六十多件参展作品在展出之后被改装和毁坏,成为意外的、更加非形式的样式,体验一件作品实际存在着各种变化的可能性。11月23日下午改装后的作品在馆前广场被焚烧,焚烧活动持续了两个多小时,地上用石灰书写了很多大标语(“达达死了”,“火小心”等)。有一百多人观看这一场面,焚烧活动提供了一份声明。



讲座回顾|刘一菱:何以“厦门达达”——从民国厦门美专说起  山中天艺术中心 厦门 达达 民国 讲座 刘一菱 现场 图片 主题 山中天艺术中心 时间 崇真艺客

《焚烧说明》,图片源于网络



1986年12月16日—19日

“发生在福建省美术展览馆内的事件展览”这次美术事件展览是继11月对展览作品的改装,毁坏,焚烧的艺术活动之后又一次连续性举动,它暗示着某种激烈变化的观念,以及迅速实现这些观念的重要性。“厦门达达”成员向福州的美术馆递交了一个虚假的计划,在展览前突然改变计划,动员全体参展艺术家把美术馆外的建筑废料,旧货如水泥模块、砖、瓦、门框、破沙发、条木、旧桌、铁栅栏、下水道管、陶缸……搬入美术馆散置成“展品”,埋头苦干了几天。这次行动的结果,当然是在拍完照片以后、展览开幕之前被封闭了,这就是“发生在福建美术展览馆内的事件展览”。黄永砅说:“我们要袭击的不是观众,也不是美术馆,而是参观者对‘艺术’的看法。在这次展览中,我们空手而来,最后空手而归,这是一次无‘作品’的作品展览”。



讲座回顾|刘一菱:何以“厦门达达”——从民国厦门美专说起  山中天艺术中心 厦门 达达 民国 讲座 刘一菱 现场 图片 主题 山中天艺术中心 时间 崇真艺客

展览现场图,图片致谢刘一菱



1986年底至1988年,黄永砅、林嘉华等人还曾组织了一系列相关艺术活动,包括“废品仓库活动”、将“83年5人展览”的十几件作品丟置垃圾堆等候垃圾车参与,考察艺术品与观者的非博物馆行为“作品垃圾处理”、包含绳索纠缠、人填入坑内、火烧画册、点燃鞭炮裤子的“纠缠一一捆绑活动”等。1989年2月,厦门达达成员参加在中国美术馆举行的“中国现代艺术展”,成为“'85新潮”运动的高潮。


讲座回顾|刘一菱:何以“厦门达达”——从民国厦门美专说起  山中天艺术中心 厦门 达达 民国 讲座 刘一菱 现场 图片 主题 山中天艺术中心 时间 崇真艺客

1986年11月29日“厦门达达”在厦门大学艺术学院举行座谈会,图片致谢刘一菱


讲座回顾|刘一菱:何以“厦门达达”——从民国厦门美专说起  山中天艺术中心 厦门 达达 民国 讲座 刘一菱 现场 图片 主题 山中天艺术中心 时间 崇真艺客

1987年3月18日“废品仓库活动”,图片致谢刘一菱

讲座回顾|刘一菱:何以“厦门达达”——从民国厦门美专说起  山中天艺术中心 厦门 达达 民国 讲座 刘一菱 现场 图片 主题 山中天艺术中心 时间 崇真艺客

1988年10月15日“进入美术史一一幻灯活动”,图片致谢刘一菱



结语



民国厦门美专与“厦门达达”艺术团体虽然时隔数十年,没有直接因果关系,但二者在厦门这一地域空间内形成了一种跨越时空的文化关联,共同折射出中国近现代艺术与思想发展的复杂性和生命轨迹。其本质关联是厦门作为文化场域在不同历史阶段对艺术革新需求的回应。前者奠定了区域美术教育的根基,后者则在新时代以激进姿态突破传统,二者共同构成厦门近现代艺术史中“立”与“破”的双重轨迹。因此,重新钩稽民国厦门美专的历史遗产,无疑能从更广更深的历史文化语境中继续言说“何以‘厦门达达’”与“‘达达’何以在厦门”的追问。



嘉宾介绍



讲座回顾|刘一菱:何以“厦门达达”——从民国厦门美专说起  山中天艺术中心 厦门 达达 民国 讲座 刘一菱 现场 图片 主题 山中天艺术中心 时间 崇真艺客

 致谢:刘一菱


嘉宾|刘一菱



1982年毕业于集美师专,1991年毕业于厦门大学艺术学院美术系油画专业,获硕士学位并留校任教至退休。美术作品和学术论文多次参加各级展 览并发表于《美术》、《美术观察》、《文艺研究》、《台湾研究》、《中国美术报》、《厦门大学学报》(哲社版)等重要学术刊物。有关艺术活动及作品被载入《中国当代美术史》(高名潞等著,1991年版)、《中国现代美术史》(吕澎等著,1992年版)等专著,并纳入香港M+视觉艺术博物馆研究课题。近年来,致力于台湾传奇画家余承尧艺术个案研究,着力深入发掘、研探其在绘画艺术、南音(古乐)研究等领域之原创和开拓性贡献,部分研究成果以学术专著《余承尧绘画艺术研究》、论文《南管学术研究拓荒者一一余承尧》等面世。


在1986年9月开幕的《厦门达达现代艺术展》中展出的装置《悬浮的可乐罐》运用了现成品,作品由一百多个被细线高低错落地悬吊在天花板上的空可口可乐罐组成——这不仅是艺术家第一次采用现成品创作,也是她第一次制作装置。此前,刘一菱的艺术实践集中于油画。这一创作转向看似突兀,其背后的观念变化却并非一蹴而就。刘一菱早已广泛涉猎文革后涌入的人文社科类书籍及中外艺术史,并为“厦门达达现代艺术展”配套的内部学术讲座撰写讲稿,为向公众普及现代艺术的产生、发展和现实意义作铺垫。


同为厦门达达成员,刘一菱认为在上世纪80年代末,很多艺术家还在专注于如何表达自我,而厦门达达,如黄永砅,是将自我摒弃,将一切交给随机性。刘一菱认为这体现了与自然天地的“大我”之间直接链接的精神,这样的艺术才有生命力。




关于黄永砅



讲座回顾|刘一菱:何以“厦门达达”——从民国厦门美专说起  山中天艺术中心 厦门 达达 民国 讲座 刘一菱 现场 图片 主题 山中天艺术中心 时间 崇真艺客

《<中国绘画史>和<现代绘画简史>在洗衣机里搅拌了两分钟》,黄永砅,1987


讲座回顾|刘一菱:何以“厦门达达”——从民国厦门美专说起  山中天艺术中心 厦门 达达 民国 讲座 刘一菱 现场 图片 主题 山中天艺术中心 时间 崇真艺客

《爬行物》,黄永砅,巴黎蓬皮杜艺术中心“大地魔术师"展览现场,1989



从黄永砅出国前的创作到厦门达达时期的一系列行为作品,再到1989年于巴黎蓬皮杜艺术中心举办的著名展览“大地魔术师"(Magiciens dela Terre),刘一菱举例并概括了黄永砅创作所追求的“偶然性”和“随机性”。


黄永砅通过空间装置探讨了中西文化之间的关系,人与动物之间的关系,试图寻找一种可以超越国界以及意识形态冲突的表达方式。黄永砅的艺术魅力就在于他的作品中透露出来的哲学、文化、政治思考,而不只在于艺术技巧和手法本身。他用自己的创作挑战传统艺术观念、信仰以及逻辑,将中西方的文化观念符号并置,以展现其中的紧张与冲突关系。


黄永砅的第一本画册是手稿,对于黄永砅而言,手稿和文字是他重要的创作手段。正如此次山中天展出的黄永砅《桃花源记》,它不仅容纳了中国的历史,从秦汉到今天,从盛世到衰世,再从衰世到盛世。同时也是古代的文本与今天的现实、关于“政治”与“国家”思考的融合。



讲座回顾|刘一菱:何以“厦门达达”——从民国厦门美专说起  山中天艺术中心 厦门 达达 民国 讲座 刘一菱 现场 图片 主题 山中天艺术中心 时间 崇真艺客


讲座回顾|刘一菱:何以“厦门达达”——从民国厦门美专说起  山中天艺术中心 厦门 达达 民国 讲座 刘一菱 现场 图片 主题 山中天艺术中心 时间 崇真艺客

《桃花源记》,黄永砅,文本写作,294×29.7cm,421-2008,山中天艺术中心展览现场


讲座回顾|刘一菱:何以“厦门达达”——从民国厦门美专说起  山中天艺术中心 厦门 达达 民国 讲座 刘一菱 现场 图片 主题 山中天艺术中心 时间 崇真艺客


讲座回顾|刘一菱:何以“厦门达达”——从民国厦门美专说起  山中天艺术中心 厦门 达达 民国 讲座 刘一菱 现场 图片 主题 山中天艺术中心 时间 崇真艺客

《首领》,黄永砅,动物标本、金属、布,尺寸可变,2012,山中天艺术中心展览现场



 点击链接进入购票 

讲座回顾|刘一菱:何以“厦门达达”——从民国厦门美专说起  山中天艺术中心 厦门 达达 民国 讲座 刘一菱 现场 图片 主题 山中天艺术中心 时间 崇真艺客

正在展出

讲座回顾|刘一菱:何以“厦门达达”——从民国厦门美专说起  山中天艺术中心 厦门 达达 民国 讲座 刘一菱 现场 图片 主题 山中天艺术中心 时间 崇真艺客

讲座回顾|刘一菱:何以“厦门达达”——从民国厦门美专说起  山中天艺术中心 厦门 达达 民国 讲座 刘一菱 现场 图片 主题 山中天艺术中心 时间 崇真艺客

加入会员
讲座回顾|刘一菱:何以“厦门达达”——从民国厦门美专说起  山中天艺术中心 厦门 达达 民国 讲座 刘一菱 现场 图片 主题 山中天艺术中心 时间 崇真艺客


讲座回顾|刘一菱:何以“厦门达达”——从民国厦门美专说起  山中天艺术中心 厦门 达达 民国 讲座 刘一菱 现场 图片 主题 山中天艺术中心 时间 崇真艺客
讲座回顾|刘一菱:何以“厦门达达”——从民国厦门美专说起  山中天艺术中心 厦门 达达 民国 讲座 刘一菱 现场 图片 主题 山中天艺术中心 时间 崇真艺客



{{flexible[0].text}}
{{newsData.good_count}}
{{newsData.transfer_count}}
Find Your Art
{{pingfen1}}.{{pingfen2}}
吧唧吧唧
  • 加载更多

    已展示全部

    {{layerTitle}}
    使用微信扫一扫进入手机版留言分享朋友圈或朋友
    长按识别二维码分享朋友圈或朋友
    {{item}}
    编辑
    {{btntext}}
    艺客分享
    {{mydata.real_name}} 成功分享了 文章
    您还可以分享到
    加载下一篇
    继续上滑切换下一篇文章
    提示
    是否置顶评论
    取消
    确定
    提示
    是否取消置顶
    取消
    确定
    提示
    是否删除评论
    取消
    确定
    登录提示
    还未登录崇真艺客
    更多功能等你开启...
    立即登录
    跳过
    注册
    微信客服
    使用微信扫一扫联系客服
    点击右上角分享
    按下开始,松开结束(录音不超过60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