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ndex}}/{{bigImglist.length}}
{{memberInfo.real_name}}
{{commentname}}

研讨会回顾丨文化地理学与绘画的可能性

{{newsData.publisher_name}} {{newsData.update_time}} 浏览:{{newsData.view_count}}
来源 | {{newsData.source}}   作者 | {{newsData.author}}
研讨会回顾丨文化地理学与绘画的可能性 崇真艺客
“文化地理学与绘画的可能性”研讨会现场

王春辰

为了策划这次展览,我让杨老师发一些当地风土人情和地方风俗资料,里面介绍了九嵕山的来龙去脉,有唐太宗李世民选择墓地的过程,有著名的昭陵六骏,还包括很多传说。

上次去杨兴文在咸阳的工作室的时候,我们特地去九嵕山感受那种历史气息。他一路讲述自己小时候上九嵕山砍柴的故事、父亲的故事,还有当地老百姓给他讲的各种故事,等等。这些东西并非直接对艺术家产生关联或者影响,但是,一方水土养一人,这句话是有道理的。这些信息、成长经验、认知对个人人格塑造一定有潜移默化的作用。虽然杨兴文的作品没有直接画九嵕山,但是我想表达的是,作为文化,它具有一种遗传基因,可以通过隔代传递或者其他方式表现出来。从这个视角观察杨兴文的绘画,我们可以明白其中一些端倪,但不是看透,可能画家自己都不知道为何这样画,画面的构成为何是如此堆砌?这种堆砌仅仅是心理因素吗?这需要长期的文化认知、积累和认同,这就是艺术人类学研究的题目。

艺术人类学在近年来成为全球范围内热门学科,过去我们谈论艺术时总是将艺术分等级制,欧美艺术是第一等级,所以先世界上批判欧洲中心主义,后来欧洲也反思,要去欧洲中心主义,因此才有了多元化艺术或者是20世纪二战以后出现的艺术,特别是80年代,倡导多元化的文化艺术。艺术没有等级差别,只有表达手法和认识上的不同。在这方面,实际上是解放或者让全球语境下的艺术具有同样的价值,包括中国的水墨艺术。不然,为什么中国当代水墨很多时候忽略不计,在写作中也不认同?认为水墨都是传统,表现东西和主题也都是过去的,不具备当代性,此言差矣,是他没有找到当代转换的要素或者点,不是活在当代的人,不想做当代的表达。传统文化具有传承性和延续性,那么它作为文化基因和人类存在的方式,毫无知觉地散布在空气中,弥散在我们的肉身上,并且通过自我成长记忆折射出来。

杨兴文的绘画折射了许多要素基因,在某种情况下产生化学反应。他自己也有某种思考。虽然他是少年入伍,在部队从事了很多工作,但是绘画是他挥之不去的梦想,而且后来在部队转为创作员,但是始终不被整体艺术圈所影响。

研讨会回顾丨文化地理学与绘画的可能性 崇真艺客

“文化地理学与绘画的可能性”研讨会现场

看杨兴文的作品,我认为不能简单地从水墨角度来说,它已经不是按照那种语言系统来创作的。我始终认为它就是绘画的一种,借用水墨材质的方便,或者说我从小就习惯地使用,如果用现在的传统水墨或者中国画系统去讲它,总觉得好多东西语言上谈不上,这里面有可言、无法言说、不能言说的东西。

许多艺术家在追求艺术的高寿,年轻出道成名早是一个系统,然而许多艺术家是在晚年才被人所知。而对于这种系统,随着年龄的增长和人生阅历的深刻,对绘画和事物的理解也有所不同。这又是一个观察的视角,如果你是年轻人,那么画出来的作品会是另一种味道。这里有很多可讨论的点。

王端廷

我是第一次看到杨兴文这么多的作品,这个展览超乎我的预料,令我震惊。我们作为批评家的工作是什么呢?我们有两个责任:一个是对艺术家及其作品进行定性判断,它什么性质?然后再进行价值判断,它的价值几何?解读艺术必须找到入口,我想尝试从主体、客体和本体三个角度对他的艺术创作做出性质和价值上的判断。

杨兴文并非学院艺术家,他也并非以艺术作为谋生的职业。以艺术为生的艺术家与不以艺术为生的艺术家在本质上是有区别的,职业艺术家要考虑别人是否喜欢,而非职业艺术家只为自己创作,只为自我表达的需要。近些年,在我们的批评视野中,我们见识了各种各样的艺术家,各行各业的人都进入到艺术界。从人类艺术史的角度看,这类艺术家自西方现代主义出现之后开始登堂入室,进入我们的学术视野。在西方现代艺术史上,有一位著名的画家叫亨利·卢梭,还有一个艺术家叫邮差谢瓦尔,这些都是艺术史学者耳熟能详的名字,艺术史家还为他们在艺术史上确立了一个位置称为“原始主义”。现在这类创作又有一个新名词叫“原生艺术”,这些名目是为这类艺术家提供了一个身份,就像在梁山一百零八将中他们也有一个名号和座位。在现代主义之前没有这类艺术家的学术地位,实际上这种业余艺术家、非专业艺术家或素人艺术家自古就存在,之所以以前他们没有进入艺术史,而只有在现代艺术出现之后才看到他们的身影,是因为现代主义艺术追求的价值观是自由和平等,在这个价值观的统摄之下,这些非专业艺术家也进入到了艺术史的殿堂。叶强作为学院艺术家,他的作品与杨兴文的作品平等地摆在山西省当代美术馆,并被我们平等地进行研讨,这应该归因于现代艺术带来的自由和平等的艺术语境,也就是说我们是在一个历史语境中讨论杨兴文的艺术,他的艺术之所以得到肯定也归因于我刚才提到的价值观。这类艺术的追求有两个东西,一个是自由,另一个是真实。从艺术语言和本体的角度看,这类艺术家较少受学院派规范的约束,他们的艺术语言比较自由。我们不要用水墨的标准来衡量杨兴文的绘画,否则就会陷入到语言或者概念的陷阱里。在当代艺术的语境中,他的创作是不是水墨并不重要,水墨在人类艺术史上是一个在时间和空间上都非常局部的现象。

研讨会回顾丨文化地理学与绘画的可能性 崇真艺客

“文化地理学与绘画的可能性”研讨会现场

今天上午我仔细观看了杨兴文的纪录片,拍摄得非常好,比较完整地介绍了他的艺术人生。我认为艺术是一个艺术家人生的总和,杨兴文从19岁当兵,是个职业军人,退休后才全身心投入到艺术创作中。军人的身份与艺术家的意愿之间有着强烈的冲突,他退休之前的创作基本没有涉及到社会现实主题,在退休后就爆发出来,于是产生了《等待》系列,对幸福生活的向往,对现实的焦虑,对未来不确定的恐慌,所有的情绪都通过作品表现出来。还有一个《女神》系列,他在部队时没有创作过人体作品,在退休后才涉及这些题材。可以看到,他现在是完全释放的状态。
从杨兴文的艺术观念的来源来看,他的创作是来自85新潮美术对他的观念的解放。他与经历过85新潮的所有中国当代艺术家的心路历程是一致的,他也是经历了现代主义观念洗礼的当代艺术家。他不是传统的素人艺术家,与陕西的郭凤仪不一样。郭凤仪是一个纯粹的萨满艺术家,她的作品更具神秘主义特征。当然,杨兴文也有原生艺术家的共同特点,他们往往从直觉和感性出发,致力于表现潜意识里真实的世界和情感。他的造型语言和创作题材来自哪里呢?主要来自中国传统文化,譬如民间绘画,特别是山西和陕西作为中国文化摇篮给他提供了丰富的艺术资源。他的艺术以中国传统文化为根基,这些传统文化作为他艺术的丰富营养体现在他的创作中。还有一个重要的来源就是西方现代艺术,从他的纪录片可以看到他工作室书架上的画册,有法国的让·杜布菲,还有美国的杰克逊·波洛克和让-米歇尔·巴斯奎特等人的画册。这说明,杨兴文的艺术拥有古今中外混杂的艺术资源。因此,我们认为现在没有纯粹的艺术,所有艺术家的观念、文化来源和创作手法都是混杂的。

从这一点来看,水墨本身的笔墨趣味在他这里是次要的,一切手段都是为了服务造型的需求。他的这种画面构图并非传统中国画,甚至不是民间绘画,而是综合了各种因素的混合体。面对他的艺术作品,每个人都能从不同角度看出熟悉的内容。我总是说批评家做艺术批评,虽然谈论的是艺术家及其作品,但是实际上表达的是批评家自己,批评家通过艺术家及其作品来映照自己。每个观众都有不同的审美和生活经验,他们从艺术家的作品中找到与自己的审美和生活经验相对应的东西。应该说,杨兴文的作品可言说的内容十分丰富,因为其造型语言和文化内涵比纯粹的学院艺术来得更复杂。由于没有太多禁忌,因此他的作品为我们提供了可以从多方面进行解读的可能性。我们生活在一个巨变的时代,中国社会从传统农耕文明转向工业文明,再从工业化进入全球化,这些转化都在他的作品得到了体现。

研讨会回顾丨文化地理学与绘画的可能性 崇真艺客

“文化地理学与绘画的可能性”研讨会现场
杨兴文的艺术展览之所以能够进入山西省当代美术馆,与当代艺术追求的价值观密切相关,这个展览对于杨兴文是很大的鼓励。对于中国当代艺术领域来讲,这种展览也再一次确认了中国当代艺术的多元化和丰富性,这是40年前无法想象的。从这个展览本身,我们就可以看到40多年中国当代艺术发展的成就。

王春辰

王端廷先生研究西方现代艺术史,并且多次访学欧洲和美洲。他总是将我们今天中国的发展对应于国际上的艺术发展,我也认同并且付出了很多努力。今天的中国并非是孤立的状态,我们光说我们自己,事情发生在当地或者本土化。我们今天谈论放眼世界,不是消除自己,也不是光说自己好,别人都不好。这是一种文化平等的心态。
过去我们常说美术馆是神殿,不仅仅是锦上添花,还要雪中送炭。许多美术馆只做有名气的大牌,只看美术史的定论。真正的美术馆既尊重历史,做美术史上经典的艺术,例如梵高、莫奈等;另一方面,也会去做一些相对不被人所知的艺术家,坚持艺术多年取得成就,这个成就需要发现。但是发现并不容易。

真正的美术馆是通过美术馆的功能、责任和价值来发现不被人所知的事物。美术馆是一种价值体系,能让更多人看到一个艺术家。因此我想从这个角度谈论美术馆的责任。谈论艺术不能不谈体制、机制,也不能不谈工作性质。

高从宜

谈到画家杨兴文的生活创作之地,即这个展览第一个词——九嵕山。《诗经》中提到“北山有杨,南山有桑”;非常巧:九嵕山就是“北山”的峻山,也直接歌吟着画家杨兴文之“杨”。这座山进入文明世界的历史年头非常久远。九嵕山位于北山的中心部位,与周围山头相比略高。从自然地理上看,它并不巍峨高峻。李世民借山为坟,因此当地民众广泛称九嵕山为唐王陵。然而,九嵕山的“嵕”字使用较少,大家一般叫九峻山,用“jùn”这个音代替“嵕”。翻阅《尔雅》和《说文解字》,这个字并无其它解释,九嵕山即指杨兴文家乡的唐王陵:名称具有独一性和原典性。我推测它可能是为了李世民的葬礼而专门选址命名的。

杨兴文在此生活,他从小就听到关于唐王陵和李世民的很多故事。我与他见过很多次,他不厌其烦地与我谈论过很多。我以此旁证李世民在他心灵中的地位和影响。

研讨会回顾丨文化地理学与绘画的可能性 崇真艺客
“文化地理学与绘画的可能性”研讨会现场

《尔雅》和《说文解字》,将“嵕”下方的构成部分定义为“小腿的并拢”以及“鸟的飞翔姿态”。这里的解读需要商议。根据目前的甲骨文认读,有的发音叫shuǐ,有的叫zhì,有的叫zōng。在甲骨文中,“嵕”可以确认指的是:男孩的生殖器。甲骨文的文字发现佐证了《道德经》五十五章的一句话:“含德之厚,比于赤子”。学生们询问老子:怎样判断一个人是在修行?怎样判断一个人是真正在修行的道上?老子做了一句描述:“含德之厚,比于赤子”。道德涵养深厚的人,就好像刚出生的小孩。老子在这里描述了小孩的一个生理特征:“未知牝牡之合而朘作”,小孩子没有色情的记忆,但他会勃起。这说明修行的人虽然没有杂念和邪念,但是他的元气是充实的,是丰沛的,就像小孩子一样。

杨兴文受到九嵕山的文化影响,包括职业军人的训练,使他绘画的底气、元气、激情得以饱满提升。他的画面自身的密度相当惊人,非常强大,这是他绘画最大的特征。从尺幅上看,他最长的一幅画是100米长。等到有大块时间的时候,我会仔细观察他叙事结构的严谨性。目前还无法做到这样的观察和把握。

我们今天厅内的《女神》系列,各种多元解读都是可能的。我们可以从接受美学的角度,按照自己的人生故事的遭遇展开一种解读与想象。在排除自己的倾向性之后,我优先考虑靠近画家的解读。我可以看到《女神》的这几个特征,以此规定解读方向。首先是她的头部,杨兴文画中的女神,两个眼睛之间的距离非常宽,在体质人类学中,这是小孩智力障碍的标志。杨兴文画的意思肯定不是如此,而是显示人的肉眼已经并不重要了。有两幅画可以旁证我的解读。我们这次展览的册页最后有两幅画,一个名字是《不闻不看》,最后一幅画使用文字提示:“不看这个世界”。

研讨会回顾丨文化地理学与绘画的可能性 崇真艺客

不闻不看丨纸本水墨丨110×110cm丨2024年
研讨会回顾丨文化地理学与绘画的可能性 崇真艺客
期待的梦丨纸本水墨丙烯212×372cm丨2024年
我记得几年前在纪念大同大张的一本艺术杂志里,有栗宪庭出场。其中有他的一个动作,他捂住自己的双眼,接近全部闭合。看到大同大张这样的先锋艺术家,这样一位被誉为85新潮艺术精神高地的画家,他的画作以及他最后告别世界的方式时,尽管多年过去,栗宪庭这样的艺术评论家都无法直面:“不忍看这个世界”。栗先生他当时已经白发苍苍,他本能捂住自己的双眼。我记得在1979年《中国青年》杂志上,有一位记者写了一篇伤痕文学的记录。题目是《我不愿睁开自己的眼睛》。各种掩目的情绪以及背景事件肯定有差异性,但是捂住自己的双眼,要传达什么呢?人的眼睛在闭或者瞎的时候,就可能是天眼开的那一瞬间,这是文化人类学观察到的现象。早期宗教先知如“女神”,中国古代更多称为“女巫”,她们往往有些身份是盲人的记载。中国历史文献中有“瞽史知天道”一说。比如音乐大师师旷,他在晋陕峡谷的黄河听音乐时,就把他的眼睛听瞎了。西方文化也有俄狄浦斯戳瞎了自己的眼睛。古希腊早期的先知忒瑞西阿斯,当他看到神的秘密时,那一瞬间他的眼睛就瞎了。书店里有一本书,名为《盲目的洞见》,副题是《忒瑞西阿斯先知考》。石峁遗址考古已经发现了一目人的玉器,杨兴文的铁艺《女神》就是“一目”,寓意“肉眼闭,天眼开”。肉眼是两个,天眼即盲:神话或艺术常用一目表示。《山海经》对一目国(鬼方)有大量记载,《庄子》中有孔子在吕梁观鬼的经典叙事,这表明我们秦晋黄河这个地方的神秘灵韵相当浓郁。

今天的展览对历史中的神秘记述是一个遥远的图像回应,让我们重新焕发前进和追溯的激情,并且将这个历史的神秘维度置于当代艺术的大雅殿堂。这是一个非常具有诗意和美好精神的文化反哺。

研讨会回顾丨文化地理学与绘画的可能性 崇真艺客

“文化地理学与绘画的可能性”研讨会现场

贾廷峰

我专门“打捞”类似杨兴文这样的素人艺术家,我希望在今天可以有一个民间的声音,补充一点另类的东西。艺术来源于独立和自由,没有自由就没有艺术,任何取悦于名利的在我眼里都是伪艺术。杨兴文先生不是专业画家,他是一个军人。

我去过他的工作室两次,对他有几个感兴趣的点。第一个是他的经历,他生活的地方充满神秘性、历史感和苍茫感,生猛有元浑之感。我到那个地方后,感觉气场特别大,养育了这样的艺术家。他小时候从那长大,在河里游泳、玩耍,好玩得很,这是他的原乡。第二个是他是曾经在沙漠里待过几年的军人。正如王老师所说,这是一个悖论,因为艺术必须不听话,才能够彰显自由和个性。第三点是他对社会充满悲悯之心,充满愤懑之情。他对社会丑陋的一面充满愤怒。他有军人职业形象,不像我是自由分子,他必须有一个精神出口,写诗、画画来舒缓他的情绪。他跟我说,他经常一个人在大园子里赤膊上阵,开始无拘无束地画画。我认为他参照的不是艺术史、不是很多艺术家,他有一颗赤子之心,有强烈的创作欲望。他参照的可能是他无以名状的各种梦幻,以“乡土魔幻”来概括他可能比较恰当。

罗宁

在座的各位之中,可能我和杨兴文先生认识得最早,有26年。我发现他的绘画也比较早,他是一位传奇性的画家,他的画也相当怪诞。接触他时我在陕西省文化厅的《文化艺术报》担任主编,后来在陕西国画院任职职,但还兼任着报社的总编。当时我有位同学在兰州军区任职,他打电话说他们军营中有位战友非常爱画画,但他们看不懂他的画的是什么,要我帮忙看看怎么样发展。他推荐当时在部队农场任场长的杨兴文先生来见我。当我在陕西国画院的画室里展开杨兴文带来的一大捆画时,我很快被一种东西抓住了,虽说也有一部分是传统的水墨样式绘画,但主要是一种大胆的表现性绘画,也是今天这种绘画面貌的早期形态,这在陕西是绝对少见的,我又叫来同院的专家一起看杨兴文先生的画作,还建议他去见陕西在全国有影响的另一外表现主义风格画家王炎林,王炎林和我一起在西安文宝斋一个画家的工作室里为杨兴文主持了第一次画展,我们认为杨兴文是难得的绘画怪才,希望给他创造绘画条件,不久后,在我们的推荐下,杨兴文被调任为了一名创作员。杨兴文一直坚持着他俱生带来的那种绘画方式,加上退休回到故乡建立田园画室默默无闻的10来年,杨兴文孤独地画了20多年,作品量之大和画风的独特让人震撼。

他的家乡和画室在陕西咸阳九嵕山下,这座山是李世民的昭陵所在地,旁边还有乾陵,即武则天和李治的墓,昭陵就像太阳,呈扇形往下照射,扇形范围内全是初唐皇族的陪葬墓,陪葬墓数十座,其有大量的壁画和石刻,这是唐人留下的真正的绘画和雕刻原作。作为守陵人的后裔,这种地缘文化元素对杨兴文的影响是很大的,因为杨兴文青少年时代就生活在这里,并受到这里厚重多彩及民间神秘艺术氛围的浸润,这些经历,对他今天诞生如此大气和引发人们丰富想象的作品有着不可分割的因素。

研讨会回顾丨文化地理学与绘画的可能性 崇真艺客

“文化地理学与绘画的可能性”研讨会现场

关于他的作品,我借用几个关键词。一个是大家刚刚提到的原发性生命体验,他的作品来自他的内心世界,来自他对现实世界的观察思考,是自然奔涌出来的,而不是参考了谁。这种心灵体验是怎么来的?我认为是天生的,是不可复制的。第二个是原生态的生活体验。他的体验是原生态的,包括他现在建立的工作室,他笔下的东西没有被污染,呈现着一个画家对生命世界最直接的感受。最后一个是原创性的语言体验。他的语言是原创性的,不是模仿别人的,当然我们可以把他的作品和很多中外艺术史上的绘画图式相连系,从现代主义以后,毕加索也罢,米罗也罢,包括美国抽象画家波洛克,还有同时代的有些画家,杨兴文对他们都有研究,主要是他在1985年之后陆续接触到的。中国原始的水墨材质,变成了他喷洒情感的工具,在墨色点线面的交融中,营构着属于自己独创语言的画作,成为一个中国画家真正原发性的来自于自己本土语言符号的一种表现主义绘画。

杨兴文本人的知识结构也非常有意思,展厅里也有他写的诗,我想不到这些情感喷涌的自由诗出自于一位7旬画家之手。杨兴文的画他自己也可能无法复制,因为这些画没有设计感,而是心灵的流淌。所以他的出现是我们当下研究画家的一个非常典型的个案。也证明我没有看错他。

彭文斌

我觉得一个真正的艺术家,他离上帝就一步之遥,他离神经病也是一步之遥。杨兴文老师未来将走向什么样的道路,大家指日可待,画风会慢慢地引导大家关注他进入什么样的一个状态。

我在全球将近30个国家,深度走访了2500多位艺术家工作室,这么多年的经历,我认为一个艺术家必须有他的艺术语言和艺术观点,最重要的是,他的观念是否可以用艺术语言表现出来,现在90%的艺术家做不到,但杨兴文老师解决了这个问题。这是值得我们当下的艺术生态和艺术家要去反思的问题。

研讨会回顾丨文化地理学与绘画的可能性 崇真艺客

“文化地理学与绘画的可能性”研讨会现场
刚刚春辰老师说的天才是一个方面,另外杨老师对艺术执着的坚持是非常重要的。艺术家的状态是我极度关注的。对于杨兴文老师,第一个状态就是他那种朴实、淳朴和实在,这是一个艺术家真正能沉得住的支撑点。只有在支撑点上,他的思想和作品才会变得非常纯粹。第二我认为要有一种疯狂的状态,我想任何一个行业要想成功必先发疯。杨兴文老师这次展出的作品只是他创作的冰山一角,大家能看到他这种画面里面的疯狂的状态,你可以想象他在创作的时候的激情。第三个我觉得是要有一种无我的状态,无所求,也像佛家说的达到一种空的状态。我认识杨老师是通过皮道坚先生,他跟我聊了三次,说北方有个杨兴文。杨老师这种无我的状态,他的创作其实没有太多的目的,是单纯的自我表达,这种无我的状态是出真正的艺术作品的。第四个就是一种大我的状态。杨兴文老师关注的是生态、事件、人文,是某种程度上达到神性或是宇宙层面的东西。

我会习惯性地去发现艺术家的状态:朴实的状态(思想上),疯狂的状态(精神上),无我的状态(表现上),大我的状态(影响上)。艺术家的这四种状态——纯朴、疯狂、无我、大我,实际上反映了艺术家在创作过程中的不同心理和意识层次。这些状态不仅仅是情感或行为的描述,它们背后蕴含着深刻的哲学和心理学逻辑。我们可以从杨兴文作品的背后,去探秘他艺术创作的本质、探秘他与自我及世界的关系、以及艺术的社会功能等角度来深化这些状态的理解。当然,这四种状态并不是孤立的,它们往往在艺术家的创作过程中交替出现,甚至相互交织。朴实的状态是艺术创作的基础,疯狂的状态是艺术家突破常规的动力,无我的状态使得艺术家与作品合一,而大我的状态则赋予作品更为深远的意义。这些状态共同构成了杨兴文在创作过程中的心理和意识层次,反映了艺术家与自我、世界和宇宙之间的复杂关系。

研讨会回顾丨文化地理学与绘画的可能性 崇真艺客

“文化地理学与绘画的可能性”研讨会现场

大卫 · 亚当 · 布鲁贝克

我想讲一下,杨兴文作为一名画家,他的创作主题是如何呼应包括纽约在内的欧美当代文化艺术的。在杨兴文的画面中,我感受到了波普艺术的后现代风格要素。同时,他的绘画传达出类似于比利时著名画家詹姆士·恩索尔(James Ensor)作品当中的色彩特征。不仅如此,他的艺术创作还具有强烈的当代性,体现了当代语境下,个体追求物质主义、快乐至上却饱受困扰、迷茫、痛苦、挣扎的情感张力。

在欧洲,从20世纪20年代开始,艺术家对于精神和精神性的追求有一种淡化的趋势。但在杨兴文的绘画艺术作品中,我们可以看到这种精神性的表达,尤其是在“女神系列”作品当中。“女神”作为艺术主题,在欧美曾经经历了从盛行到衰微的过程。但是在当今的后后现代主义时期,以“女神”为主题的艺术创作又再次返场。这不能不说是一个不谋而合。此外,艺术家杨兴文还创造出了禀呈天地之气的钟馗艺术形象,“钟馗系列”作品既是大众文化和民间艺术的折射(在地之气),其中又包含了大量内在的精神和精神性的要素(在天之气),这种精神与精神性的呈现,也体现了杨兴文艺术创作与今日纽约当代艺术主题的精神回归的不谋而合。我们期待:艺术家杨兴文的作品能够在纽约展出,我们能够在纽约看到他的画展。

研讨会回顾丨文化地理学与绘画的可能性 崇真艺客

“文化地理学与绘画的可能性”研讨会现场

王春辰

事实上刚才也提到了,关于杨兴文作为艺术家的存在,认知是要经过很多漫长的过程。即便今天我们在山西省当代美术馆做了这么大规模的展览和论坛,还只是万里长城的第一步,我太了解推一个艺术家,尤其是这种不具备体制内的身份的艺术家,是很难的。
艺术家的推动,也要靠自己的努力,要保持我们自身思想的独立性。所有的事物我们都要努力,不管是从哪个层面,美术馆也要发现也要做工作,都要面对挑战。那么作为杨老师,在背后漫长的时间里还要努力,是金子总会发光。在来日的时间请大家继续支持杨兴文这样的艺术家,也支持山西省当代美术馆。
现场图?山西省当代美术馆




正在展出
研讨会回顾丨文化地理学与绘画的可能性 崇真艺客
研讨会回顾丨文化地理学与绘画的可能性 崇真艺客

观展请提前小程序扫码
研讨会回顾丨文化地理学与绘画的可能性 崇真艺客
 研讨会回顾丨文化地理学与绘画的可能性 崇真艺客
<关于我们>
山西省当代美术馆系山西省文旅厅正式批准,经山西省民政厅注册成立的民办非营利性艺术机构。美术馆比邻督军府,地处市中心。其建筑是20世纪50年代初所建办公大楼,经改造,美术馆空间设在二层及三层,总面积2000余平米,五个展厅及书店、咖啡厅和艺术衍生品商店。
<开放时间>
周二~周日 10:00-18:00(17:00停止入场)
TEL+0351-2385660
山西省当代美术馆研讨会回顾丨文化地理学与绘画的可能性 崇真艺客

{{flexible[0].text}}
{{newsData.good_count}}
{{newsData.transfer_count}}
Find Your Art
{{pingfen1}}.{{pingfen2}}
吧唧吧唧
  • 加载更多

    已展示全部

    {{layerTitle}}
    使用微信扫一扫进入手机版留言分享朋友圈或朋友
    长按识别二维码分享朋友圈或朋友
    {{item}}
    编辑
    {{btntext}}
    艺客分享
    {{mydata.real_name}} 成功分享了 文章
    您还可以分享到
    加载下一篇
    继续上滑切换下一篇文章
    提示
    是否置顶评论
    取消
    确定
    提示
    是否取消置顶
    取消
    确定
    提示
    是否删除评论
    取消
    确定
    登录提示
    还未登录崇真艺客
    更多功能等你开启...
    立即登录
    跳过
    注册
    微信客服
    使用微信扫一扫联系客服
    点击右上角分享
    按下开始,松开结束(录音不超过60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