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ndex}}/{{bigImglist.length}}
{{memberInfo.real_name}}
{{commentname}}

展览总论|陈量:禅宗与民艺

{{newsData.publisher_name}} {{newsData.update_time}} 浏览:{{newsData.view_count}}
来源 | {{newsData.source}}   作者 | {{newsData.author}}


展览总论|陈量:禅宗与民艺 崇真艺客


展览总论|陈量:禅宗与民艺 崇真艺客



里不挑一 VOL.4」

Unparalleled collection Vol.4


陈量

Chen Liang

展期 Duration

01/10/2025-03/24/2025

地址 Venue
深圳市南山区海上世界文化艺术中心2层202
NO.202, 2nd Floor, Sea World Culture & Arts Center, Shenzhen



展览总论|陈量:禅宗与民艺 崇真艺客

编者按:

在“万里不挑一”系列企划的第四期,我们荣幸邀请到艺术家陈量担任本期主展人。本次展览聚焦于陈量十余年艺术生涯中的研究撷英,以及他对禅宗与民间艺术的精心收集与系统梳理,围绕“禅宗与民艺”这一独特主题,展开一系列深入且富有启发性的探究。

有鉴于此,我们特别邀请陈量再次提笔,为本次展览撰写以“禅宗与民艺”为主题的文章。旨在通过品读艺术家的文字,观众能够更加深入、全面地洞悉其创作背后的理论依据,并清晰把握他长期以来的创作脉络,从而获得对陈量的创作有更深刻与全面的认知。

(文章约7000字,阅读预计20分钟。)



禅宗与民艺
陈量

楔子








在陕北高原,漫长的寒冬总是带来无尽的荒凉和孤独,在这片汪洋的孤独里,人们总要找一些关于春天的盼头,于是乎神怪精灵、太阳蕃殖和植物飞鸟成为整个冬天打发孤独最有效的象征符号。万物的象征符号及其能动性充溢在陕北的剪纸仪式中,它们以游戏的方式,反复表演、相互变换、彼此交融,从而构建了陕北人深厚的艺术与生活。

展览总论|陈量:禅宗与民艺 崇真艺客

陕北:早春 Northern Shaanxi: Early spring

2023

?陈量 Chen Liang

在黄土高原东部黄河西岸农家,有一种剪纸仪式,称作“扶运”。每年正月初八,“扶运”之人请“艺人”剪上红人绿马(图1),用劈开的高粱秆夹住,斜插在米碗里,摆至香案。从正月初八到正月十五,每日晨起口念咒语,将红、绿纸马往上扶一点,待扶至十五,刚好将“真红禄马”扶至正位,此后,将红人绿马贴在灶台墙壁上,过了百日才将其剥下来,丢到河里。在人们的行为过程中,总是将象征符号所呈现出的意义与其心灵所盼一一对应起来——命是纸,纸和命孰是我?在人们所谙熟的文化关联中,将生活所遇与过去经验和未来念想完全打通,这便是我们所说的智慧。

展览总论|陈量:禅宗与民艺 崇真艺客

(1). 扶运剪纸 Fuyun paper-cutting | 陕北剪纸博物馆藏 Collected in Northern Shaanxi Paper-cut Museum

?陕北剪纸博物馆 Northern Shaanxi Paper-cut Museum

禅宗润物细无声地言说着同样的智慧。《碧岩录》(图2)中有诗:“双收双放若为宗,骑虎由来要绝功。笑罢不知何处去,只应千古动悲风。”世间没有绝对的“是”与“否”,所是和所否只是一个双重运动——“非主非宾,宾主相分”,人与象征符号总是处于这样的双重运动过程,扬弃自我,才能充分展示出象征之力,这一切都蕴含在一个关于空的仪式之中。禅宗与民艺之间的衔接点乃是这个空。

展览总论|陈量:禅宗与民艺 崇真艺客

(2). 佛果圜悟禅师碧岩录(十卷) The "Biyanlu" of Zen master Foguo Yuanwu (ten volumes) | 圆悟克勤 Yuanwu Keqin 宋 Song Dynasty | 覆元本 A reprint of the Yuan Dynasty edition 妙心寺刊本 Published by Miaoxin Temple
?图片来源自网络:Image soure: internet

禅的开始:墠与禅

汉语中的“禅”这个字,左边有个“示”,这意味着它与一整套有关礼的心理和行为有关。段玉裁解:“禅,祭天也。从示单声。凡封土为坛,除地为墠。古封禅字盖只作墠。”也就是说,最早的禅乃关乎天地祭祀,既然是祭祀,那么就与“人神相接”的“际”相通,而产生“际”的场所,乃是墠——禅的古字。“墠,野土也。野者、郊外也……坛即墠字,墠必除草也。周书。为三坛同墠。祭法。王立七庙。二祧。一坛一墠。”可见,最初的禅不是今天所讲的那套观念系统,而是一个具体的场所。

展览总论|陈量:禅宗与民艺 崇真艺客

禅的古文字 The ancient Chinese characters for "Zen"

偏类六通书 The book of Six Categories of Characters with Biased Components

?图片来源自网络 Image source: internet
中国古代的封礼源于祭天之礼,禅礼本于祭地之礼。封禅仪式本质上是向天神地祇表示敬意的一种祭祀活动,体现了古代中国人对大自然的敬仰,同时也是传统祭祀活动的重要部分。“坛”“墠”和“坎”皆为古代祭祀建筑结构,古代的诸多宗教仪式都是在这样的台子上、场子上或土坑中进行。在这样的具体空间中,祭祀中的禅发生了,这个“礼”敬神又敬人,其接受者既可以是超自然的非人间力量,又可以是滚滚红尘中的凡人。

展览总论|陈量:禅宗与民艺 崇真艺客

坛、掸、坎的结构比较 Comparison of the structures of "Tan" (altar), "Dan" (brush off), and "Kan" (pit)

李零绘 Illustrated by Li Ling

?李零 Li Ling
天高不可及,于泰山上立封,又禅而祭之,冀近神灵也。”正是由于人认识到了自己的有限性,禅才得以诞生。如果将禅置于那种视对象为“是且仅是神”的宗教教理中来看,显然禅宗的吊诡之处便显露出来——禅宗的神是无。这意味着,禅或神,全然不是规定性的存在,而是无的存在。无即是无限,它没有形式,亦可以是各种形式;它时刻提醒着人:禅是无限的,人是有限的。并且,禅对于一切特殊性的否定,意味着无可以是任何东西,唯独不是实体。正是因为这样,这种“自空”的状态,总是使其退回到无限的内在之中。对于这个内在的表述,禅拒绝用概念式的语言句子,而是致力于象征,以阐发真实的存在体验和意识状态。禅宗以“一”化于万物,这种“化”法,即是象征运作。

展览总论|陈量:禅宗与民艺 崇真艺客

(上)东汉郊壇示意图 (above)Schematic diagram of the Suburban Altar in the eastern Han Dynasty

(下)东汉北郊示意图 (bottom)Schematic diagram of the Northern Suburb in the eastern Han Dynasty

?图片来源自网络 Image source: internet

特纳讲,一个象征符号即是一个生命,这些符号在时间的进程中将人类社会生活的主要方面的大多数都吸收进了它们的意义内容中。照此说,在某种意义上,象征符号代表了“人类社会”本身。禅宗正是掌握了象征符号的这种特点,通过象征之物“个体的凝聚”来反思和体悟那个纯粹的内在性,那个与自身有限性相对的无限自由。

展览总论|陈量:禅宗与民艺 崇真艺客

淮阳:泥塑,人面鱼 Huaiyang: clay sculpture, man-like-faced fish

?图片来源自网络 Image source: internet

禅开始于祭天之墠的仪式空间场所,它源于人的有限性;而最初的民艺,亦产生于天地交际的仪式中,它是在人间制作的“超越人间的存在”,也是人在其生活中处理祖先、人、鬼和神之间关系的物品,它技术的有限性,缔造出的意义却远远却超出了“自己”,昭示着那种无限性的力量——物我、人神和自他之间互动融合的神圣力量。

展览总论|陈量:禅宗与民艺 崇真艺客

陕西陇县:阎家庵血社火 Long County, Shaanxi Province: the Blood Shehuo of Yanjia'an village
2015

?陈量 Chen Liang

展览总论|陈量:禅宗与民艺 崇真艺客

甘肃通渭:黑社火 Tongwei County, Gansu Province: the Black Shehuo

2016

?陈量 Chen Liang


心空空与树空空

禅宗的空没有灵魂,亦没有声音。“可贵天然物,独一无伴侣。觅他不可见,出入无门户。促之在方寸,延之一切处。你若不信受,相逢不相遇。”寒山诗歌一语道破了空的敞开状态——“促之在方寸,延之一切处。”在天然状态下,无物能聚合成强大的在场,也没有任何事物仅仅立足于自身。一切似乎该来则来,该去则去,不受物理空间的制约。
照应到民艺中,有两则关于空的故事。
其一,1985年,吕胜中第一次深入陕北,惊叹陕北巧手绝技的同时,也为千年的文化系统如同储蓄罐一样在她们心中装着而惊讶——“她们不是文盲,我们才是。”在安塞,吕胜中遇见一位铰花娘娘,观察到只要一剪纸的时候,她就好像是进入另外一个世界,好似身边完全没人。吕好奇地问了一句:你心里在想什么。她也不回答,继续剪。剪完一个,抬眼说:“额神马都没想,额心里空空的。”

展览总论|陈量:禅宗与民艺 崇真艺客

吕胜中与陕北剪纸老太太 Lü Shengzhong and the northern Shaanxi paper-cutting ladies
80年代末 late 1980s
?图片来源自网络 Image source: internet

其二,在剪花娘子库淑兰的诸多作品中,有一类名为“空空树”。众所周知,库淑兰剪纸的时候喜欢哼唱民间歌谣、谚语或者童谣,这些哼唱与剪纸内容密切相关,关于“空空树”,它是这样唱的:

“正月里,二月中,

我到菜园去壅葱。

菜园有个空空树,

空空树,树空空,

空空树里一窝蜂。

蜂蜇我,我遮蜂,

蜂把我颡蜇哩虚腾腾。”

展览总论|陈量:禅宗与民艺 崇真艺客空空树 The empty tree

库淑兰 Ku Shulan
78 × 55cm
1989
陕西省美术博物馆藏 Collected in Shaanxi Province Art Museum

?陕西省美术博物馆 Shaanxi Province Art Museum

树空空是心空空的象征。这种非实体性的存在,使得形式与空处于同一存在的层面。心,如同水住山流,一种流动性的无分别状态。安塞老太太的心空空,似乎表明,是心本身没有秘密和奇迹,此刻,事物之象从一个最为平常的角度流淌进来,在空中彼此交融,至为平凡;库淑兰的空空树,是一团纯净的生命经验,进入到一种无特殊的分别状态,此时连同戏谑的歌谣本身似乎也在流动。此外,陕北本地俗语有“生养女子要巧的,石榴牡丹冒铰的,这个“冒铰”就是空,它是指不设底稿,随意而为的剪纸活动,也是评价剪纸的最高标准。心空空、树空空和“冒铰”无疑表明了空的敞开和友善,真正的民艺绝不会被工艺和技术所限定,否则便具有一种紧张感,物尽其用,因势就形,留下了空,空才是民艺最为根本的气质。

展览总论|陈量:禅宗与民艺 崇真艺客

延安市安塞区:1998年举办的剪纸创作班 Ansei distrcit, Yan'an city: paper-cutting creation class held in 1998
?图片来源自网络 Image source: internet

民艺中的空不是仅仅属于东亚人的东西,而是构成了整个世界。心空空和树空空本质上友善地接纳和呼吸着其他事物——蜜蜂、蝴蝶以及万有之象,并且为其他事物准备了休憩的空间。每一件称得上民艺之物中都寓居着整个世界。


关联性宇宙论


有一年在凤翔,拜访一位剪纸老太太,老太太不识字,应来客之请,她照着我的脸随手铰花,打开一看,既不是传统纹样,也不是我的肖像,问究竟,回答说是字。既然剪的是字,那么一般来说它就有音、形和义,可老太太说不出这是这个字读啥,只说它是关于我的字,遂问字何意?老太太便唱了起来:“古来事物真稀奇,人往高来水往低,龙游浅水遭虾戏,虎落平阳被犬欺,深山树木长不齐,荷花出水有高低……”从比兴到上下五千年的汉民族历史,俨然一首民族史诗。  

展览总论|陈量:禅宗与民艺 崇真艺客

宝鸡市凤翔区:既会剪纸又会糊金蟾灯笼的刘氏老太太 Fengxiang district, Baoji city: the elderly Mrs. Liu who is skilled in both paper-cutting and making golden toad lanterns

2023

?陈量 Chen Liang

展览总论|陈量:禅宗与民艺 崇真艺客

贵州凯里:苗绣老人 Kaili County, Guizhou Province: the elderly Miao embroiderer

?图片来源自网络 Image source: internet
这里,铰花老太太并非故弄玄虚,而是呈现出一种思维——象思维。“天地有数,数不可知。神觉有象,象合其数。”在诸多论述象思维的言论中,艺术家石虎的论述最为深彻,他认为象属于心灵神觉之载体,它承载着灵魂对感知精神性的升华和储印。由于象总是处于“冥冥空无中之灵犀”,因而它不是理、不是数、也不是意,它不音不形。所以铰花老太太说不出它剪的“字”的确切读音和形意,他剪的“字”实为一种前文字状态下的“胚胎文字”(迪令格尔,David Diringer,1900-1975),这种“胚胎文字”正是人类史前原始纹样中的样子——岩画、陶纹、骨刻和剪纸,它们接近天地,更接近空。象远比通行文字(甲骨文字及其之后的文字)展示出更多的内容,这种非实体性、非对象性、非现成性的思维方式展示出“全面塌陷的时空”(博尔赫斯,Jorge Luis Borges,1899-1986)。因而石虎先生坦言,象是灵魂自虚无世界向存在世界的一种玄秘的显示,人可以感知到象的存在,却无法捕捉到它的踪迹……

展览总论|陈量:禅宗与民艺 崇真艺客

阿拉善右旗曼德拉山:岩画,村落图Mandela Mountain, Alxa Right Banner: rock paintings, village map
?图片来源自网络 Image source: internet

回到造字之初,神话中的仓颉俯察龟文鸟羽山川,依类象形,创生文字,这种造字机制深刻地蕴含着“象的流动与转化”的观念。老太太剪出来的“字”,因于她所看到的我的肖像,这是可感之象,而后据“字”唱出了史诗,跃升至无物之象的“原象”之境。这表明,汉字表意,不仅仅道明了象多维的形式构建,还深刻地涵盖了事物象道的意转换——通过“观”视象、声象、嗅象、味象、触象以及这些象的变形(如记忆或梦境),而跃升至“原象”——“于相离相,于空离空,内外不迷”(《坛经》敦煌本,第四十三),开启无限的创造生机。

展览总论|陈量:禅宗与民艺 崇真艺客

阿拉善左旗科学井:岩画,人面像 Kexue Well, Alxa Left Banner: rock Paintings, portrait of human face

新石器时代 Neolithic Age

?图片来源自网络 Image source: internet
展览总论|陈量:禅宗与民艺 崇真艺客
《中国古代的节庆与歌谣》书影 The visual image of Festivals and Ballads in Ancient China
马塞尔·葛兰言 Marcel Granet
勒鲁出版社 Leroux Publishing House
1929

?图片来源自网络 Image source: internet

当然这不是一种民族主义式的自说自话。在西方的汉学界,以马塞尔·葛兰言(Marcel Granet,1884-1940)为代表的汉学家们普遍认为在中国人的思想观念中,没有人与自然的分离,也没有精神与物质的二元分离,他们对于世界的看法是整体的,统一的。中国人借助于简单的阴、阳分类来为世界建立秩序,世界万物都是相互关联,彼此勾联。汉学家李约瑟(Joseph Terence Montgomery Needham,1900-1995)称这样的整体观念为一种有机主义——指事物各部分相互关联、协调,而具有不可分的统一性。中国人的思想观念延续了汉代的思维,这尤其表现在中国的古物和民艺上。在这些古物和民艺上,阴阳、五行、天人感应、以毒制毒这些围绕着象所展开的宇宙论,它们相互联系或对应组成了一个巨大的象征模式——“事物的运行,并不必然是由于其他在先的事物之推动,而是事物在永恒运动循环的宇宙中,被赋予了内在运动本性。
展览总论|陈量:禅宗与民艺 崇真艺客
《论道者:中国古代哲学论辩》 Disputers of the Tao: Philosophical Argument in Ancient China
葛瑞汉 A.C.Graham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China Social Sciences Press
1989
?图片来源自网络 Image source: internet
这种基于象思维的观念机制,后来被学界总结为“关联性宇宙论”(关联性思维),甚至葛瑞汉(A.C.Graham,1919-1991)认为,它不独属于中国人所有,它存在于一切思维之中。关联性宇宙论总是与人神连续性置于一起被讨论。早期的铭文显示,人们总是沿着“水平的方向”和“垂直的方向“关联一切可以关联的事物,基于一种象道的法则,将水平方向的动物、植物、日常经验、家庭组织、人的品性以及天体星宿这些可观的“真实”的材料组织起来;与此同时,又将“垂直方向”的神灵鬼怪通过宗教仪式连接起来。经纬纵横,象象流动,“同时性”关联。通过人神连续的预设、观象体道的生命哲学,上古中国人构想的宇宙运行机制似乎只需用内在的和谐与世界有机部分平衡来就足以阐释清楚,所以在这个思维体系下没有形成“上帝”的观念。

展览总论|陈量:禅宗与民艺 崇真艺客

榆林市佳县:放赦仪式,人们从一个“垂直”方向来联系神灵天地 Jiaxian County, Yulin city: Fangshe ceremony, people establish a connection with the deities, heaven and earth from a "vertical" perspective

?图片来源自网络 Image source: internet

禅宗中没有肯定的神,而是无。临济说:“逢佛杀佛,逢祖杀祖,逢罗汉杀罗汉,逢父母杀父母,逢亲眷杀亲眷,始得解脱,不与物拘,透脱自在。”意志和主体性的缺席,恰恰带来禅宗空的敞开,它借用世间万物之象来表征那个空的中心,这种思维与关联性思维同契,这个中心不被占据,没有载体,它的关联性总是为了让内在得以显现。“世界不是实体性的东西,而是关系”——在禅宗的这种“世界—关系”模式中,关联性宇宙论总是将原象映照于自身。

展览总论|陈量:禅宗与民艺 崇真艺客

延安市安塞区:高如兰剪纸,与关联性思维有关的象征符号 Ansai district, Yan'an city: paper-cut works of Gao Rulan, symbolic signs related to associative thinking

?图片来源自网络 Image source: internet


民艺:禅宗之法门


《五灯会元》中有这样的问答——问:“如何是无相佛?”答:“滩头石狮子。”“意旨如何?”“有心江上住,不怕浪淘沙。”这则公案不仅指示出修行者应去除浮面,立雪求心、明心见性的意志,还在某种程度上道明艺术应有的美学智慧。“滩头石狮子”作为艺术的象征,彰显了深刻的思想内涵——作为无相之民艺,却能经受寒江之水的浪沙。无论是“民艺运动”的核心人物柳宗悦,还是倡导“清贫之美”的坂田和实,都深刻地抓住了禅宗美学中的这种“无相”观。坂田美术馆的英文名称“Museum As It Is”,看似源自“民艺之父”柳宗悦的一次禅宗性质的演讲,而实际上是禅宗中“只”的引申,奇迹般地与《五灯会元》中的“滩头石狮子”的量词对应了起来。这让我们更深刻的领略到“民艺是禅宗的一个法门”这个意味深长的智慧。

1948年的一天,柳宗悦突然得到了一个启示。在反复诵读阿弥陀如来四十八愿时,他的心久久地停留在第四愿“无有好丑之愿”上,忽然顿悟——“美的法门只能、也适合建在此愿上。悟到这点,只觉心中如融冰一般释然。

展览总论|陈量:禅宗与民艺 崇真艺客

日本:建造过程中的日本民艺馆 Japan: the Japan Folk Crafts Museum under construction

?日本民艺馆 Japan Folk Crafts Museum

破除界限的空取消了一切僵滞的对立,一切终于流动起来,我们观看的界限随即被取消。无论贵族的还是平民的,都不再成为强加于民艺之物上的主体,人以其自己的方式观看物。正是禅之空净化了观看者的心灵,使其接近被观看者,甚至融通被观看者。人变成了所谓的客体,成为友善的敞开。一件李朝制作粗糙的旧陶瓷(图3),在摄影师具本昌的拍摄下,成为柳宗悦意义上的真民艺。民艺在这个意义上,完成了超越性的存在,使得神之空性返回到自身,为自身建立内在性。在这一点上,具有功能性的民艺与虚空的禅再次交汇,民艺中的空使得观者放下分别之心,它完成了一次友善的邀请、美的聚集,像禅一样,它蕴含着一种无声的情绪。
展览总论|陈量:禅宗与民艺 崇真艺客

(3). 具本昌拍摄的李朝大罐 The large jar from the Joseon Dynasty photographed by Koo Bonchang

?图片来源自网络:Image soure: internet

展览总论|陈量:禅宗与民艺 崇真艺客

房子形明器 House-shaped Burial Objects (Mingqi)

50.0 x 33.0cm

汉代 [中国] Han Dynasty, China

日本民艺馆藏 Collected in Japan Folk Crafts Museum

?日本民艺馆 Japan Folk Crafts Museum

展览总论|陈量:禅宗与民艺 崇真艺客

铁绘绿差松文簪 Hairpin with iron painting and green glaze pine pattern

31.2 x 32.8 cm

17世纪後半,江户时代 [日本] The second half of the 17th century, the Edo period [Japan]

日本民艺馆藏 Collected in Japan Folk Crafts Museum

?日本民艺馆 Japan Folk Crafts Museum

与此同时,民艺从来不缺乏和依赖技巧,关于它的技术总是够用,因为它的内在性总是能够得到补偿——“神……不为人所知,但仍为尺度。”这种尺度是民艺之为民艺的法门。

展览总论|陈量:禅宗与民艺 崇真艺客

a.俄罗斯:泥塑玩具 Russian: clay sculpture toys

b.河南浚县:泥咕咕 Jun County, Henan Province: clay Gugu

c.陕西:娃娃馍 Shaanxi province: baby-shaped steamed buns

?图片来源自网络 Image source: internet


民艺与世界观


民艺并非仅仅是柳宗悦、坂田和实们未竟的事业,而应该是全人类追求内在精神尺度的法门。柳氏最初是从早期茶人们使用的高丽陶瓷中受到启发,从审美的角度介入民众工艺之美,多多少少滋生了后来追随者仅仅将民艺之美理解为一种妙趣,这种恶果是民艺在大多数时候成为了空间氛围的装饰品,而缺乏探索其出现的过程、原因以及内在空性之心。所以柳氏在晚年发问:“民艺的幽闲从何而来?素雅是经何人之手?又如何制作出来?这种美来自何处?又如何去表现?”坂田和实更多地将这些民艺旧物视为“古道具”,他与柳氏一样,认为寒酸的民艺应当“放任自然”并且冲向“as I like”的自我表现。但毕竟有古董家的眼光介入,民艺旧物通过审美的加持,转化为一种价值,无论是“真刀真枪”的世俗价值还是“孤芳自赏”象征价值,都将民艺置于关乎交易的路径上。

展览总论|陈量:禅宗与民艺 崇真艺客

坂田和实的古道具店招牌:“as it is” The aignboard of Kazumi Sakata's antiques store
?图片来源自网络 Image source: internet

展览总论|陈量:禅宗与民艺 崇真艺客

坂田和实收藏的旧布 The old cloth collected by Kazumi Sakata
?图片来源自网络 Image source: internet
当然这些都无可厚非,尽管有诸多问题,但日本的民艺运动确确实实将民艺这一概念连同美学价值观输出向全世界,功莫大焉。非裔美国艺术家西斯特·盖茨(Theaster Gates,b.1973)就巧妙地将这种已然全球化的“日本民艺运动”嫁接到自己最擅长的政治正确的当代艺术展演中。去年在日本森美术馆的展览中,他不仅选择了一件18世纪游僧木喰上人所作的玉津岛神木雕,还将摆满架子的陶艺工匠小出芳弘的两万余件常滑烧遗作,与一系列关于“非裔民艺”观念作品并置一起,试图阐释一种关于种族与艺术运动的标签相叠加的文化叙事。这是民艺运动世界化的一个例子。

展览总论|陈量:禅宗与民艺 崇真艺客

展览总论|陈量:禅宗与民艺 崇真艺客

滑动查看更多 swipe for more
非裔民艺展览现场 Installation view of exhibition "Afro-Mingei"
西斯特·盖茨 Theaster Gates
森美术馆,东京 Mori Art Museum, Tokyo
2024

?Wyatt Conlon

然而除却关注民艺运动所带来的世界影响,民艺的世界观最核心的内容还是它本有的内在及其象征。诸如非洲木雕中留存的不仅是非洲的文明密码,更是关乎全人类的生态密码,那种“始于双手终于生活”的“民艺”,始终展现着前现代的人与自然沟通融合的生态观。这又将我们拉回到最能代表“关联性宇宙论”的中国剪纸艺术上了。

展览总论|陈量:禅宗与民艺 崇真艺客

非洲马里多贡族:族人其民俗艺术品 Mali, Africa: the Dogon people and their folk artworks

?图片来源自网络 Image source: internet

展览总论|陈量:禅宗与民艺 崇真艺客

非洲马里多贡族:人物群像浮雕门板 Mali, Africa: Relief door panel with group portraits of the Dogon people

?图片来源自网络 Image source: internet

滕凤谦倾尽一生研究中国剪纸纹样中的物候历法象征体系,从最初的文章《释华》中认为“华”为兽角的演变:华作花,华又与花通,花与角都是物候的象征之物。进而从古籍《夏小正正义》中的“焉逢摄提格之岁”中一一剥开传统剪纸纹样中的物候象征:焉为候鸟,摄提格为鹿角,这句话是在表征“鹿角的自然脱落,或鹿茸随即孳生的现象,作为记岁授时的特征。”他联想古人的枯荣记岁、孳茸记岁的风俗构建出古代中国的农耕社会里“物候历法”的基本内容: 

“鹿鹤同春-物候历法-太阳崇拜-生殖崇拜”

展览总论|陈量:禅宗与民艺 崇真艺客

滕凤谦关于鹿头花的图像集合 Teng Fengqian's image collection of Deer Head Flowers

?图片来源自网络 Image source: internet

展览总论|陈量:禅宗与民艺 崇真艺客

滕凤谦关于抓簪娃娃的图像集合 Teng Fengqian's image collection of Dolls Holding Hairpins

?图片来源自网络 Image source: internet
滕凤谦熟稔 “关联性宇宙论”,比如在分析传统纹样“老鼠嫁女”(图4)这个主题时,他结合民众观念中以“鼠”喻“子”,老鼠要与太阳(玄鸟)成亲的惯习,认为这个纹样与繁育有关。类似的还有抓髻娃娃与鸡(玄鸟)结合,盼婆家来娶,他们呈现出同样的意义之网,且反映出习俗观念背后的“物候历法”。通过广泛征引世界各地的器物图像与剪纸纹样,滕凤谦打通了民艺中的“关联性宇宙论”内涵,挖掘出深植在传统民艺中的天、地、人和谐统一的造物观。
在生态文明的范畴内,或许这样的研究和挖掘才真正能体现出民艺的世界观。

展览总论|陈量:禅宗与民艺 崇真艺客

(4). 老鼠嫁女 The marriage of the mouse's daughter 剪纸 Paper-cutting 陕北地区 Northern Shaanxi region

?图片来源自网络:Image soure: internet


诗与偈


展览总论|陈量:禅宗与民艺 崇真艺客

寒山与拾得 Hanshan and Shide
栋方志功 Fukumoto Koshi
木刻 Woodcut print
陈量藏 Collected by Chen Liang

?陈量 Chen Liang

香香寒山道,落落冷涧滨。啾啾常有鸟,寂寂更无人。淅淅风吹面,纷纷雪积身。朝朝不见日,岁岁不知春。”这首寒山诗看似写了诸多自然景象,但总是感觉到空空的,像似什么都没写。这是诗中之诗,它唤向诗的本质。
是的,“语言破碎处,无物存在”,思不是理性的唯一产物,而是诗的“近邻”。
展览总论|陈量:禅宗与民艺 崇真艺客

破虚堂的旧裱和新裱 The old mounting and new mounting of "Poxutang"

虚堂智愚 Xutang Zhiyu

?图片来源自网络 Image source: internet

禅宗中无住的空性,与民艺中关联一切的非实体性,都是思,它在汉诗中得到最为本质的映照。而偈是最为活泼甚至决绝的汉诗形式。

展览总论|陈量:禅宗与民艺 崇真艺客

痴兀大慧遗偈 Buddhist hymn of Chiwu Dahui

?图片来源自网络 Image source: internet

北宋绍圣二年十月八日,真如法师无疾说偈曰:“昨夜三更,风雷忽作。云散长空,前溪月落。”良久,别众趋寂。
一切既到这里,风云布地,牙爪已成,雷声烧尾。


参考文献:
[1]周裕锴:《禅宗语言》,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17年版。
[2][英]维克多·特纳:《象征之林:恩登布人仪式散论》,赵玉燕等译,北京: 商务印书馆,2006年版。
[3][美]普鸣:《成神: 早期中国的宇宙论、祭祀与自我神化》,张常煊等译,2020年版;
[4][美]普鸣:《作与不作: 早期中国对创新与技艺问题的论辩》,杨起予等译,北京: 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20年版。
[5][美]路易斯·亨利·摩尔根:《古代社会》,马雍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12年版。
[6][德]韩炳哲:《禅宗哲学》,陈曦译,北京:中信出集团,2023年版。
[7]吕胜中:《觅魂记》,长沙:湖南美术出版社, 1996年版。
[8]王树人:《回归原创之思》,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2005年版。
[9] 慧然、杨曾文:《临济录》,郑州:中州古籍出版社,2001年版。
[10]大慧宗杲:《正法眼藏》,郑州:中州古籍出版社,2016年版。
[11]滕凤谦:《剪纸与装饰艺术研究》,北京:中国文联出版社,2021年版。



陈量
??

Chen Liang



展览总论|陈量:禅宗与民艺 崇真艺客
陈量,1987年生于陕西宝鸡,现生活、工作于杭州。幼时跟随村里画庙师傅学习书法和神像绘制,成年后在陕西科技大学学习无机非金属材料工程专业,后于中央美术学院实验艺术学院和中国美术学院书法学院就读,并获得博士学位。自2012年成为职业艺术家以来,他的创作和研究基于对地方知识的田野考察、古代仪式、文字起源和人类书写的传统,并始终朝着挖掘被隐藏的历史和书写普遍性的状态前进。由于受到民间仪式、神秘主义和长青哲学的启发,常使他思考如何将零碎、混杂的民间思想以书写的方式重建。这使其工作包括以图像学和文献收集、出版、田野、纪录片、写作、诗歌、剧场、书法和绘画等各种方式展开,构建了其复杂的诗意视野。他还对理论研究、民间亚文化、艺术乡建、以及地方传说和信仰充满热情,并于2020年创立仪式民众剧团(CPT)。他的工作执着于挖掘、重新发现和解释呈现那些曾经迷失、未闻和被掩埋的痕迹和声音。

Chen Liang, born in Baoji, Shaanxi in 1987, currently lives and works in Hangzhou. As a child, he studied calligraphy and the painting of deities under a local temple artist. As an adult, he pursued a degree in Inorganic Non-Metallic Materials Engineering at Shaanxi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and later studied at the School of Experimental Art at the Central Academy of Fine Arts and the School of Calligraphy at the China Academy of Art, earning a PhD. Since becoming a professional artist in 2012, his work and research have been based on field studies of local knowledge, ancient rituals, the origins of writing, and the traditions of human script. He consistently strives to unearth hidden histories and explore the universality of writing.Inspired by folk rituals, mysticism, and perennial philosophy, Chen often contemplates how to reconstruct fragmented and mixed folk ideas through writing. This approach has led him to work across various mediums, including iconography, document collection, publishing, fieldwork, documentary filmmaking, writing, poetry, theater, calligraphy, and painting, all of which contribute to his complex poetic vision. He is also passionate about theoretical research, folk subcultures, rural art initiatives, and local legends and beliefs. In 2020, he founded the Ritual Popular Theater (CPT). His work is dedicated to uncovering, rediscovering, and reinterpreting the traces and voices that have been lost, unheard, or buried.

展览相关阅读
展览总论|陈量:禅宗与民艺 崇真艺客
展览总论|陈量:禅宗与民艺 崇真艺客
展览总论|陈量:禅宗与民艺 崇真艺客
展览总论|陈量:禅宗与民艺 崇真艺客
展览总论|陈量:禅宗与民艺 崇真艺客
展览总论|陈量:禅宗与民艺 崇真艺客
展览总论|陈量:禅宗与民艺 崇真艺客
展览总论|陈量:禅宗与民艺 崇真艺客
展览总论|陈量:禅宗与民艺 崇真艺客
展览总论|陈量:禅宗与民艺 崇真艺客


?不挑?」系列企划


Unparalleled collection
古往今来,艺术总与生活方式串联在一起,而且往往并非以阳春白雪、“生人勿近”的方式呈现。这些作品、物件或是非实体的存在,互相交织互相反应,一并构成了一张完整的线索网络,将主人交游、审美情趣、以及其对于艺术与生活的态度全方位地展露。
Vol.1 在“万里不挑一”第一期项目中,艺术家周力首次对公众展出其横跨多学科的丰富收藏,呈现她的审美与意识世界。这些藏品和展厅中心的绘画作品有上下互文的关系,引导着观众逐步从“窗外世界”探入艺术家的“窗内世界”,周力的“艺术家形象”在日常且细微的叙事之中变得更为丰富立体,而在这个过程中,其自身也以“观众”的身份再次感受到了自我。

展览总论|陈量:禅宗与民艺 崇真艺客

?万一空间 Copyright?W.ONESPACE
Vol.2展出了艺术家洪浩近年来不同系列的作品,并通过直观呈现其工作室部分原始状态,借以探寻艺术家在创作背后对于人文、材料、物质、收集、消费等的观念和考量。若真需要提到“收藏”这个词,那洪浩比较像在收藏自己的人生。从最初的《藏经》到最具代表性的《我的东西》,以及逐渐演变至今的《万相》,《往复》,《物境》等系列,洪浩发展出了一种特殊的,对于下信息与个人日常使用的物品收集和排列的形式,并始终保持着这种对既定客观存在的观察与反思。但从艺术家的角度来说,收集并不是他的目的,这些行为更像是自己生活流水账般的记录,艺术家仅试图去呈现一种证据感,一种客观的还原。

展览总论|陈量:禅宗与民艺 崇真艺客

?万一空间 Copyright?W.ONESPACE

Vol.3旨在呈现和展示艺术家倪有鱼的作品和收藏,探寻艺术家构建下独特的古今艺术交融的独特美学体系。倪有鱼的作品深受其中国画背景和父亲建筑绘图影响,注重“手的执念”和“严谨精度”,其创作过程与古代写经的精神相似,追求“静修”而非“顿悟”。展览通过倪有鱼的创作和收藏,探讨了艺术与生活的融合,以及艺术家如何在日常中寻找并展现新的面貌。

展览总论|陈量:禅宗与民艺 崇真艺客

?万一空间 Copyright?W.ONESPACE




里不挑
Unparalleled collection

·


“万里不挑一”为万一空间推出的系列特别企划,每期将邀请不同角色的艺术从业人士,为观众带来自己的艺术作品以及横跨多学科的收藏。该项目旨在通过万一空间这一弥合古今和多元艺术形态的特殊平台,使主展人在展厅内还原一个艺术与生活的平衡点,以此让观者真情实感地理解收藏如何与生活融合。借由一个“真实发生”的场景,抛开对艺术种类的冗余界定,以一个能够亲身感知的角度,去体味艺术背后的故事与丰富的意识世界。


The unparalleled collection series “n.one in a million” is a new project held by W.ONESPACE. In each episode, we invite different art practitioners, jointly showing an image that contains unique personalities and aesthetic interests of multi-perspective. As a field that bridges the past and present of the complex art forms, W.ONESPACE provides a unique platform to the host, letting them reveal the balances between art the lives, therefore enabling the audiences to truly understand how the host's collections affect their works and how they relate to their life. Through re-presenting and re-constructing the real living scene, we want to put aside the redundant interpretation of any art form, just offering an angle that could be perceived to see the story and the spiritual world behind the works.


展览总论|陈量:禅宗与民艺 崇真艺客




万一空间是由三位90后艺术从业者在深圳创立的艺术空间。其诞生于疫情席卷全球的2020年,在后疫情时代涌现对艺术与生命的全新思考。空间致力于消解当代与古代的边界,融合美学研究逻辑下的现当代与古代艺术,构建一个不同国家、时期和形式的艺术在同一语境下共容的场域。


万一空间现已获权代理德国艺术家弗里德里希?埃因霍夫(Friedrich Einhoff),以及意大利艺术家罗伯特?博西西奥(Robert Bosisio)。同时,画廊与阿克塞尔?卡塞勃姆(Axel Kasseb?hmer)、八木良太(Lyota Yagi)、陈高杰、马宏法、埃里克?扎特奎斯特(Eric Zetterquist)、特奥多拉?阿克森特(Teodora Axente)、瓦西姆?艾哈迈德(Waseem Ahmed)等多位艺术家,保持着持久且深入的合作关系。在维系与既有艺术家及相关艺术遗产的紧密联系之余,画廊亦致力扶持新兴当代艺术家的职业路径。通过展览项目和艺术出版,旨在长期支持与推广代理和深度合作艺术家。



W.ONESPACE is an art gallery founded in Shenzhen by three Generation Y art practitioners. It was established in 2020 during the outbreak of the COVID-19 pandemic. New perspectives on art and life have emerged in this post-pandemic era. W.ONESPACE aims to melt the boundaries between present, future and the past by mixing contemporary and ancient art under the logic of aesthetic research, thus bringing together arts of different countries, different periods and different forms to interact and express in unity as ONE.


W.ONESPACE is pleased to announce its representation of German artist Friedrich Einhoff and Italian artist Robert Bosisio. Additionally, the gallery maintains enduring and in-depth collaborations with a roster of distinguished artists, including Axel Kasseb?hmerLyota Yagi, Chen Gaojie, Ma Hongfa, Eric Zetterquist, Teodora Axente, and Waseem Ahmed. While sustaining close ties with established artists and their artistic legacies, the gallery is also committed to nurturing the career trajectories of emerging contemporary artists. Through exhibition projects and art publications, W.ONESPACE aims to provide long-term support and promotion for both represented and deeply collaborative artists.



展览总论|陈量:禅宗与民艺 崇真艺客


展览总论|陈量:禅宗与民艺 崇真艺客


万一空间平行时空分支????

关于weonspice

weonspice为一个灵感、冲动和际遇碰撞交错的实验场,这里有灵机一动、不切实际或偶尔严肃的思考和行动。

相关活动

展览总论|陈量:禅宗与民艺 崇真艺客

展览总论|陈量:禅宗与民艺 崇真艺客

展览总论|陈量:禅宗与民艺 崇真艺客

#万一展览#万里不挑一#倪有鱼

{{flexible[0].text}}
{{newsData.good_count}}
{{newsData.transfer_count}}
Find Your Art
{{pingfen1}}.{{pingfen2}}
吧唧吧唧
  • 加载更多

    已展示全部

    {{layerTitle}}
    使用微信扫一扫进入手机版留言分享朋友圈或朋友
    长按识别二维码分享朋友圈或朋友
    {{item}}
    编辑
    {{btntext}}
    艺客分享
    {{mydata.real_name}} 成功分享了 文章
    您还可以分享到
    加载下一篇
    继续上滑切换下一篇文章
    提示
    是否置顶评论
    取消
    确定
    提示
    是否取消置顶
    取消
    确定
    提示
    是否删除评论
    取消
    确定
    登录提示
    还未登录崇真艺客
    更多功能等你开启...
    立即登录
    跳过
    注册
    微信客服
    使用微信扫一扫联系客服
    点击右上角分享
    按下开始,松开结束(录音不超过60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