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法布里斯·伊贝尔于景德镇,2024
他记忆中的两棵树
祖父母屋子旁边有两棵树,一棵是柏树,一棵是棠楸。
高大葱郁的柏树枝头结着一颗颗果球,年长150岁的棠楸,果子已熟透。年幼的法布里斯·伊贝尔时常仰望着这两棵树,陷入对关于果实滋味的美妙回想,关于种子如何落地生根的无尽好奇。他小心翼翼地捡起棠楸果里掉落的种子,把它们埋进泥土,当时的他不会想到,从这一小小动作开始,往后的几十年后竟种出了一整片森林,遍布一整座山谷,繁茂生长在法国旺代。

法布里斯·伊贝尔的山谷,《“山谷”景色》静帧,拍摄于2024年9月。图片?奥利维耶·朗贝尔。
旺代,是他父母曾经牧羊的地方。广阔的乡村被绿色植被所覆盖,羊群在连绵的山丘游荡,一切散发着原始自然的气息。这里塑造了他灵动的妙思,他喜欢观察小溪、径流、山谷的起伏,寻找花草与树木的种子。
生长于田野的孩子,长大后想做什么呢?
答案并非艺术。
在他看来
数学是思想的“烙印”
世界是巨大的“块茎”
在一开始,伊贝尔选择了他自少年时期就酷爱的数学。他仿佛有一种执念,想倾尽所有可能,用公式、几何图形等数理方式去逼近他所想象中的关于世界的真理,那是他真正的语言,是承载他理解生命的方式所在。然而,自高中时代便被视作数学奇才的他,突然在某一刻,内心发生了极大震荡,他开始意识到数学本身容纳不下他对世界本真的理解与憧憬,在他看来,黑板如同一张“画布”,上面可以有各种公式、图案,甚至是色彩、笔触。他做了一个重要决定,开始在画布上构建自己的宇宙。而数学于他的艺术创作而言,化作一种“思想的烙印”。

青年时期的法布里斯·伊贝尔,摄影:Jean-Fran?ois Jaussaud–Luxproduction,图源网络
由数学转向艺术,这个选择令他很快崭露头角。80年代初,伊贝尔创作了第一幅画作《一平方米的口红》,刺眼的红色填满了一平方米的画布,作品于1984年在圣艾蒂安国际绘画双年展展出,反响热烈。1986年,他举办首次个展“变异”(Mutation),次年推出第二个展览“污染”( Pollution)。这两个主题贯穿了他对人类发展方向深刻反思的创作核心。

《一平方米的口红》, (Mètre carré de rouge à lèvres), lipstick on wood, 1981 图片?hyber.tv
开始成功走上创作道路的伊贝尔,很快在内心引动更多反思。特别是在深入阅读法国哲学家吉尔·德勒兹的大量文章后,他深受“块茎论”(Rhizome)的启发。与传统的树状、线性思维不同,德勒兹提出了一种去中心化、开放且多元的思维模式。这一理论强调连接、流动与无序的可能性,从根本上打破了单一中心和层级化的限制,为伊贝尔的艺术探索打开了全新的视野和方向。
伊贝尔敏锐地意识到,“块茎论”提供了一种全新的方式去理解人类与自然、技术、社会之间的复杂关系,这促使他认识到绘画在认知意义上的可能性。由此,他将生态学的概念重新引入创作,并试图以更加开放和多元的视角检视艺术的可能性。

工作中的法布里斯·伊贝尔。图片?夏尔-亨利·佩桑/Lumento。
从某种意义上,伊贝尔将自己的作品视为“肥料”,他用艺术的方式不断为集体思维的“土壤”注入新的养分,播种新的可能性。
他在声名大噪之际
却转身向山谷走去
在成为世俗意义上的艺术家这条道路上,伊贝尔无疑是幸运的,他在极其年轻的时段,斩获“金字塔尖”般的成就。
实际上,伊贝尔的创作自始至终便显露出以自然为美学核心的倾向。他的绘画蕴含着丰富的图像、主题和领域:树的行为、基因工程、轻松自如的概念、人类这一物种的未来、宇宙物理学等。1990-1991年,他首次接受公众委托,创作了“贝西纳人”雕塑,这是一个 86厘米高的青铜小绿人,看起来像一个陷入外星奇异世界的普通人物。贝西纳人与市政供水网络相连,充当喷泉,水从身体所有孔口喷出,为大脑提供能量,表现出艺术家对公共社会的关切。从那时起,“贝西纳人”逐渐入侵法国和国外的城市,尤其是亚洲。

“贝西纳人”雕塑,图源网络。
36岁那年,他为法国馆设计电视演播项目《金水,睡水,气味》,代表法国馆摘下威尼斯双年展金狮奖,他是该奖项诞生以来最年轻的获奖者,备受艺术界关注。


《金水,睡水,气味》,1997 年,UR 版本,365 幅画作以摹本形式复制。为威尼斯双年展出版(最佳展馆金狮奖),图源网络。
然而,在事业巅峰期,他做出了令人意外的决定——回到法国南部的家乡山谷,放下画笔与刻刀,开始每日耕作,照料树木。
他用30年
播撒30万颗种子
在山谷种出独特的绿
他回来了,带着奇思妙想,仿佛还是当年那个牧羊少年。
彼时,儿时的这片面积100公顷的山谷正面临着被工业化农业包围与危害的风险,干燥的土地变得像混凝土一样坚硬。更让他担忧的是,他发现植物虽然依然在生长,却再也无法为人们提供赖以生存的资源。“一定有什么地方出了问题。”伊贝尔想。在那时,伊贝尔的父母已临近退休,他们无力再照料房子周围的大片农田,这块土地的所有者也相继去世,伊贝尔不顾父母的反对,决定把这块土地买下来,去“重塑”一片崭新的山谷。
他与父母开始在山谷里努力规划播种。起初他用了两三年的时间筹划,希望重建一片如森林和树篱般的天然保护屏障。他决定种一片不以经济效益为目的的森林,一片蕴含丰富多样物种的土地,囊括植油性树、落叶树和果树等多种树木。经过反复尝试、失败再尝试,直到2000年,这片山谷的植被终于开始欣欣向荣。

法布里斯·伊贝尔于“山谷”中。图片?米夏埃尔·于阿尔。
在种树的过程中,法布里斯试图尝试一种区别于以往的实践,受当时风靡的关系美学理论影响,他意识到,这片山谷或许不仅仅是一片树林,它承载着更多的可能性。这里可以成为一个充满生机的乌托邦,拥有生活社区、实验室乃至展览空间。于是,他在山谷中建立了学校,邀请研究人员、艺术家,以及使用收藏的12000多件艺术品“装点”这些课堂。就这样,他将这片山谷变成一所真正的学习和实验的场所。

法布里斯·伊贝尔在法国旺代山谷的工作室。
“山谷教会了我人生的真谛,以及如何面对生活的无常、理解微观世界的规律。”山谷不仅是他的来时路,更是教会他理解世界的原初之处,如今,山谷化为一张画布,覆盖了一层独特的绿,呼应了他首个个展中为了进行视觉概念传达而选取的一款极具视觉冲击力的绿色——“伊贝尔绿”。

工作中的法布里斯·伊贝尔。图片?夏尔-亨利·佩桑/Lumento。
他走出旺代
将“山谷”带到上海
今年4月,法布里斯·伊贝尔将把他的“山谷”带到上海当代艺术博物馆(PSA),与中国的观众朋友见面。在伊贝尔的“山谷”中,一切都奇妙地汇聚:流水、动物、植物、艺术家、工匠与思想家,彼此交织。
展览“从山谷中来”营造的不仅是一个观赏艺术的空间,更是一个开放的思想场域。这里没有边界,只有融合:人类与自然,思想与媒介,学习与沉思。每一位进入这片“山谷”的观众,都会带着新的视角和体验进入,感受“山谷”的力量。
展厅内约有三十幅油画,它们被安装在灵活的轮架上,仿佛组成了一片“流动的森林”。与此同时,五幅长达9米的大型作品让观众沉浸在“传记风景”之中,开启一段关于艺术、情感与自然融汇的深刻对话。

《人居森林》,2024年,布上油画及炭笔,120×300厘米。?法布里斯·伊贝尔。图片?马克·多马热。

《拉塞里,我父母的传记景观》,2022年,布上油画、炭笔、粉彩、胶合纸及大头针,240×米0颜厘米。艺术家收藏。?法布里斯·伊贝尔。
在伊贝尔看来,我们在学校时常常不敢打破学科界限,向其他的不同学科发展。例如,数学家的运算规则是“1+1=2”,而艺术家则会定下“1-1=2”或“1+1=1个鸡蛋”这样的算法。对于数学家来说,后两种算法是不可能的。但对于艺术家来说,那是可能的。艺术家能够进行这样的转化,从一个学科跳到另一个学科。为此,在展厅的一隅,伊贝尔设置了独特的“教室”,邀请观众停下来阅读、观看画作,通过画作与艺术家的思想互动。届时,每周的“山谷课堂”、“山谷实验室”与“神经漫游”慢观看等公教活动均向所有观众开放,带来伊贝尔艺术与知识的多维体验。

《举手之间》纪录片静帧。图片?奥利维耶·朗贝尔/Lumento。
“从山谷中来”开展在即,欢迎你探秘这片山谷,去发现和创造属于你的风景。
相关展览

法布里斯·伊贝尔:从山谷中来
展期:2025年4月2日至6月29日
地点:上海当代艺术博物馆一楼
主办:上海当代艺术博物馆、卡地亚当代艺术基金会
策展人:埃尔维·尚戴斯、龚彦、费大为、让娜·芭哈
*感谢法国驻上海总领事馆对“法布里斯·伊贝尔:从山谷中来”展览的鼎力支持。该项目已纳入2025年“中法文化之春”。
立即购票!
邀您一起进入“山谷”
聆听大地脉搏,感受生命律动
逃离喧嚣,重获能量,连接生长

扫描上方二维码,立即购票
一、展览门票
展览正价票:60元
展览半价票:30元(学生与教师)
中国境内注册在校大中学生(不含各类成人教育)凭学生证或ISIC国际学生证、教师凭教师证可享受五折优惠。
*半价门票仅限现场购买,入场参观请带好相关证件。
展览团体票:48元
团体:20人以上团体(含20人)可享受八折优惠。
*团体门票仅限现场购买,入场参观请带好相关证件。
二、免费参观政策
现役/退役军人、离退休干部、烈士家属、残障人士、65岁以上老人、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上海美术家协会会员及有成人陪伴的小学生和学龄前儿童。
国际博物馆协会会员凭有效的ICOM证件可免费参观。
*免费人群须带好相关证件现场换票。
??对啦 初春新品推荐!

引蛇出洞系列·明信片
尺寸:10.5x14.8cm
材质:艺术纸
价格:8元/张
规格:单件装
“引蛇出洞系列·明信片”精选张文心、冯立、陶辉、童文敏等艺术家12件作品,灵蛇入笺,以蜿蜒之姿寄寓新生。点击图片,即刻购买!
??春日读物

《新文化制作人》(1套4册)
ISBN 978-988-70626-8-4
编:上海当代艺术博物馆
出版社:善本文化
定价:498.00元
这套中英双语出版物以金属银色的硬质纸盒收纳,含“新文化制作人”“手艺再兴:狂人之丘”“手艺再兴:回到未来”“活性建筑:影之道”四册装有书名织唛的主题分册,是对2022至2023年期间,“新文化制作人”第一季“手艺再兴”与第二季“活性建筑”的展览及衍生的活动、讨论、写作的全面记录。点击图片,即刻购买!
PSA会员福利

正在展出









已展示全部
更多功能等你开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