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5年3月15日至16日,新绎国际艺术双年展系列活动之策展人学术论坛在新绎美术馆圆满举行。
本次活动特邀意大利艺术史学家、新绎双年展策展团队成员安德烈亚·德尔·古尔丘(Andrea Del Guercio)担任主讲人,中央美术学院人文学院副院长邵亦杨教授与中国美术馆研究馆员张晴担任论坛专家,新绎美术馆馆长张子康担任对谈嘉宾。此次活动吸引了京津冀各地的艺术从业者、学者与爱好者齐聚新绎美术馆。

论坛现场:双年展 当代艺术体系的核心地位
首日论坛:双年展的核心地位与学术思辨
首日学术论坛以“双年展:当代艺术体系的核心地位”为主题。尽管活动名额仅限50人,但报名通道开启后迅速满额,许多观众专程从北京前来,现场座无虚席。

论坛现场:双年展 当代艺术体系的核心地位
安德烈亚·德尔·古尔丘以威尼斯双年展为样本,剖析其百年发展如何重构当代艺术的价值逻辑,提出“为何‘不收藏’成为双年展的特点?策展人如何在学术与大众化间平衡?”等问题
通过对比2024年廊坊新绎双年展与武汉双年展的实践,他强调了本土策展体系应避免“空心化”,需从历史经验与在地生态中寻找创新路径。

安德烈亚·德尔·古尔丘 学术论坛现场
邵亦杨教授则从艺术史角度出发,表示“双年展不仅是展示窗口,更是全球化的文化对话平台。它打破了欧洲中心主义的局限,将性别、种族、阶级等议题纳入当代艺术的批判视野。”

邵亦杨 学术论坛现场
现场观众互动环节中,多位观众就“策展人如何应对资本与学术的博弈”展开讨论,气氛热烈。

观众提问 学术论坛现场

张子康 邵亦杨 安德烈亚·德尔·古尔丘 张鹿鸣(从左至右)学术论坛现场
首日论坛尾声,春雪忽至。素白悄然覆上新绎美术馆的穹顶,与场内未熄的思想热流遥遥相映,为首日学术交锋添了份轻盈的留白。

合影留念 学术论坛现场
次日对话:收藏家的双重角色
次日论坛聚焦“现今的收藏家:一位始终探索的创作者”主题。安德烈亚·德尔·古尔丘从艺术史、经济学与心理学多维度切入,探讨收藏行为如何超越经济投资,成为个体身份与文化记忆的表达。
他援引孟德斯鸠对“品味”的哲学思考,指出当代收藏的“情感红利”在于艺术品与私人空间的精神共鸣。

安德烈亚·德尔·古尔丘 学术论坛现场
张晴研究员则从中国艺术收藏史出发,分析了收藏行为在中国艺术史当中的地位与意义。

张晴 学术论坛现场
现场观众提问“藏家与艺术家间如何构建良好关系”,新绎美术馆馆长张子康与张晴研究员从个例到共性,共同探讨了收藏行为涵盖的社会交往、个人品行与艺术鉴赏等之间的复杂关系。

合影留念 学术论坛现场
两天的论坛虽落幕,但思考未止。从威尼斯双年展的百年沉淀,到中国双年展的蓬勃新生;从学术与市场的博弈,到收藏家与艺术家的共创,新绎美术馆通过两场深度学术论坛与大家共同探讨了思考当代艺术发展的视角与方向。
未来,新绎美术馆将继续以公共教育为纽带,以国际论坛为声场,在艺术与思想的交界处深耕,为大家构建更多开放包容的学术交流平台。

|展览时间|
2024.10.27 - 2025.5.7
|展览地点|
新绎美术馆·西展厅1-3,东展厅1-2,公共空间
|扫码购票|

新绎美术馆是非营利性文化艺术机构,位于美术馆群的中心位置、丝绸之路文化艺术交流中心西侧,美术馆建筑面积三万多平方米,由中央美术学院教授张子康先生担任馆长。美术馆乘持学术立馆原则,致力于通过研究性展览、学术脉络梳理 与研究、多类型化的公共教育、不断丰富并且具有线素的收藏,将自身打造成为具有广泛国际影响力的文化艺术交流平台,成为公众认知艺术、提高审美能力的重要学习空间,由此,建立起美术馆以学术推动艺术的创造性发展新范式。
| 正在展出 / On Exibition














已展示全部
更多功能等你开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