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奥利弗·比尔
Oliver Beer
“共振绘画:洞穴”
Resonance Paintings: Caves
线上展厅
点击文末“阅读原文”进入官网线上展厅
展览地址
Thaddaeus Ropac 巴黎玛黑
继奥利弗·比尔(Oliver Beer)于多尔多涅旧石器时代岩画洞穴中创作的作品在第十七届里昂双年展(2024–25)广受好评后,这位英国艺术家首次将其突破性的“共振绘画”(Resonance Paintings)带到Thaddaeus Ropac巴黎玛黑画廊。本次展览深化了比尔对集体音乐记忆与视觉表达之间隐秘联系的概念性探究,揭示了声音如何塑造形式,以及几何形态如何深植于人类的听觉感知之中。
点击视频观看艺术家
讲述其“共振绘画”创作过程
奥利弗·比尔以突破视觉艺术、音乐与空间之间界限的创作实践而闻名。在他历经多年研究与实验所发展的“共振绘画”系列中,他运用声波振动在画布上构建精准的形态,正如他所言,“以声音为画笔”。

《共振绘画:阴影》,2025年
画布上颜料,120 x 85 厘米。
结合其音乐与美术训练,比尔通过音响设备在水平放置的画布下方播放精确调谐的和声,并在画布表面撒上干色粉颜料。随着调整频率,颜料受声波激发,形成起伏涌动的波纹图案,对应于音乐振动的几何结构。比尔运用他独创的固定技术捕捉这些动态形态,使颜料固定于画布之上,从而将声音的瞬息形态转化为可见且持久的视觉语言。
参展参展术
用声与乐作画,这一想法如此自然、直觉性,当我开始探索它时,我意识到,正如音乐蕴含无穷无尽的和声可能性,这些和声同样可以在画布上演变为无限的视觉可能性。
——奥利弗·比尔

《共振绘画:站在地平线上》,2025年
画布上颜料,200 x 300 厘米。
比尔的全新“共振绘画”(Resonance Paintings)系列,是他在最近一届里昂双年展上首次呈现的大型影像装置“洞穴”(The Cave)的进一步演化。在该作品中,八块银幕同步播放八位表演者的演唱,他们各自吟唱着自己的第一段音乐记忆,场地则选在法国多尔多涅地区保存最完好的史前岩画洞穴之一。

奥利弗·比尔,“共振计划:洞穴”,8屏高清沉浸式声影装置,里昂双年展,2024年。摄影:奥利弗·比尔工作室。
比尔指导歌者们运用嗓音激发洞穴的天然声学特性,触发其共振频率,使洞穴回响歌唱——如同手指轻弹酒杯杯沿所引发的泛音。他精心重新编织他们记忆中的旋律,使之交融为一层层叠加的复调(polyphony),将聆听者带入一场鲜活的音乐旅程。

鲁弗斯·温赖特(Rufus Wainwright)在“共振计划:洞穴”拍摄现场,2024年。
本次展出的全新绘画作品,直接源自这一音乐实践——它们将“洞穴”中的声音振动与和声转译为视觉语言,进一步深化了声音、空间与形式之间的对话。由此,比尔的创作延续了20世纪与21世纪抽象绘画的艺术脉络——那些画家们同样致力于通过形式与色彩表现音乐结构。

奥利弗·比尔,“共振绘画:洞穴”,展览现场,2025年,Thaddaeus Ropac 巴黎玛黑。摄影:Pierre Tanguy。
比尔并非将声音进行视觉化的诠释,而是让声音直接塑造作品本身,使振动成为创作的主动力量。这一从声音到图像的转换,揭示了音乐的几何结构在抽象绘画历史中的深层植根,并展现了一种跨越数千年的联系——从史前洞穴的回声,到当代的抽象艺术。
在研究和探索这些史前洞穴的绘画与声学时,我再次意识到音乐与图像自古以来的深刻联系。我们不仅仅聆听声音——我们更是沐浴在它的形态之中,它撼动我们身体中的每一个原子。‘共振绘画’是我用图像进行谱曲的方式,展现音乐和声与抽象之间亘古不变的交织关系——无论是在史前洞穴中,还是在当代绘画中。
——奥利弗·比尔

《共振绘画:回家吧》,2025年
画布上颜料,200 x 150 厘米。
在其最新的“共振绘画”系列中,比尔深入研究并运用了史前洞穴壁画中的深黑色与红赭色颜料——这些颜料是人类历史上最古老的色彩之一。相较于他早期作品中常见的轻盈蓝白色调,此次展出的作品在色彩上有所拓展,这些富有大地气息的色调,与明亮的天蓝色和粉色交融渗透,形成新的视觉语言。

《共振绘画:美丽城》,2025年
画布上颜料,75 x 75 厘米。
比尔形容,从“土地到天空”的色彩渐变,再现了他在洞穴中探索与吟唱的强烈体验:从步入洞穴时的深邃黑暗,到深入其中,与壁画的绚烂色彩相遇,再到触发洞穴神秘音响的那种超然感受。

奥利弗·比尔,“共振绘画:洞穴”,展览现场,2025年,Thaddaeus Ropac 巴黎玛黑。摄影:Pierre Tanguy。
在画廊一层展出的“共振绘画”伴随着一张为此次展览特别制作的黑胶唱片,进一步阐释了这些绘画如何源自比尔运用音乐和声创作的过程。这张独版黑胶呈现了"共振计划:洞穴"中八重人声的立体混音,使观众在视觉体验之外,也能聆听作品诞生时的声音。

奥利弗·比尔,“共振绘画:洞穴”,展览现场,2025年,Thaddaeus Ropac 巴黎玛黑。摄影:Pierre Tanguy。
在原始音乐的环绕下,绘画仿佛沉浸在其孕育而生的声音之中,而展览空间本身也成为了声音与图像交汇的场域。比尔提醒观众,如果声音波纹可见,那么从黑胶中流淌出的声波,在空间中无形扩散的形态,将如同画布上颜料形成的起伏波纹。

《蓝晒绘图:方特德高姆洞穴和声地图》,2024年
纸上数字印刷,63.5 x 81.5 厘米。
在长达三年的时间里,比尔多次返回洞穴进行人声实验,精确探测能够触发洞穴自然共振的特定位置与音符。基于这些研究,他绘制了一张“洞穴和声地图”(harmonic map),并以蓝晒摄影(cyanotype)的形式在展览中呈现。
奥利弗·比尔今日所创造并开启的,是一种既非器乐也非人工合成的音乐体验,而是一种‘有机的声波共振’——它使史前洞穴空间重新振动,与千年来镌刻于其上的艺术作品产生共鸣。这是对那些曾被认为已彻底沉寂的空间的‘敏感复苏’。生命与其呼吸正在回归这些地方。这是一次最慷慨的邀请,引领我们重新走进史前洞穴的绘画世界。
—— 让-米歇尔·热内斯特(考古学家)

奥利弗·比尔,“共振绘画:洞穴”,展览现场,2025年,Thaddaeus Ropac 巴黎玛黑。摄影:Pierre Tanguy。
从声音、空间与时间的交汇中孕育而生,“共振绘画”为声音赋形,捕捉那些在史前洞穴声学环境中回响的摇篮曲的回声。它们将人声的振动——这一最原始、最本能的乐器——提炼为视觉形式。正如"洞穴"计划使洞穴的自然共振可听见,这些绘画使和声可视化,描绘出声音波动的轮廓。看似抽象的画面,实则是音乐结构的直接印记——连接过去与现在,声音与图像,个体体验与集体记忆。

“共振计划:洞穴”视频静帧,方特德高姆洞穴入口,2024年。照片:奥利弗·比尔工作室。? 奥利弗·比尔。
凝视‘共振绘画’,你会感受到一种奇异的、与‘无形之物’的亲近感。每一幅画布都封存了一个稍纵即逝的瞬间——当人声令空间震颤之时——并将这一刻定格于绘画的肌理之中。这种体验令人不安:你仿佛感觉到声音仍然存在,悬浮其间,像一道波纹,在画布的表面之下持续震动。
—— 让-米歇尔·热内斯特,选自
《生命与呼吸:史前洞穴壁画》,2025
关于艺术家

奥利弗·比尔在里昂双年展,2024年。摄影:Jair Lanes。
奥利弗·比尔 (Oliver Beer) 在进入牛津大学拉斯金艺术学院学习音乐创作之前,曾在巴黎索邦大学学习电影理论。这种音乐背景反映在他的现场表演、电影、装置和雕塑作品中,揭示着容器、身体和建筑环境的隐藏声音特性。艺术家的家庭关系亦启发他创作出跨学科作品,作品既涉及个人,也涉及普遍关注的问题,如个人物件中包含的声音和记忆。比尔亦探索了音乐在凝聚人心方面的潜力,因为音乐可以跨越历史、世代和文化,在物体和空间中产生共鸣。
更多阅读:
画廊正在展出



关注我们
官网|www.ropac.net
画廊地址
伦敦伊利府邸 | LONDON ELY HOUSE
37 Dover Street, London W1S 4NJ
+44 (0)20 3813 8400
巴黎玛黑 | PARIS MARAIS
7 Rue Debelleyme, 75003 Paris
+33 (0)1 42 72 99 00
巴黎庞坦 | PARIS PANTIN
69 Avenue du Ge?ne?ral Leclerc, 93500 Pantin
+33 (0)1 55 89 01 10
萨尔茨堡卡斯特别墅 | SALZBURG VILLA KAST
Mirabellplatz 2, A-5020 Salzburg
+43 (0) 662 881 3930
萨尔茨堡哈雷 | SALZBURG HALLE
Vilniusstrasse 13, 5020 Salzburg
+43 (0) 662 876 246
首尔堡垒山 | SEOUL FORT HILL2F, 122-1 Dokseodang-ro Hannam-dong,
Yongsan-gu 04420, Seoul
+82 2 6949 1760







已展示全部
更多功能等你开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