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照镜以鉴”——李依祎作品展
“照镜以鉴”即“照镜以自鉴”,这一主题既来源于作品中大大小小的镜子——这一视觉符号,也是我求学至入职这一人生阶段的总结,此次个展是一场反思的视觉化呈现,展出了我自2018年以来的部分油画、创作手稿及纸本综合作品。
《道听途说》创作草图 纸本木炭 86x58cm 2018
2018至2021年创作的以戏剧为主题的两套作品“道听途说”和“陆上行舟”,是关于自我的探索,“道听途说”是对周边信息的确认,在纷繁的言论中选择真实的、深刻的,于年轻的我是一场考验,也是生活必备的经验;“陆上行舟”是对未来道路的确认,时值研究生毕业之际,我意识到即使从艺之路道阻且长,也值得一行。

《候场》布面油画 140×180cm 2018
这些作品在形式上,多使用的是顶侧光打光的布景方式,人物的姿态偏向仪式感,而不是生活化,着装服饰夸张、气质神秘,这也符合我当时对“戏剧”表现的粗浅认识——营造幻象的三维空间。
《陆上行舟》 布面油画 180x180cm 2021
2021年至2022年,创作的关于“亲密”主题的系列创作,是我对现实观察的一个侧面,伴随着主题性创作的需要,同时也深入了我对戏剧的理解——当一对情侣进入陌生的密闭空间,他们彼此对对方的依恋便得以呈现。戏剧本质的一部分在于观看,我作为素材的拍摄者,得以窥伺这个部分,这是创作过程带给我的新触动和发现。这些画作基本上全部都是平光作品,相较之前画面的气质,更现实和生活化——也反映了我当时的生活状态。
《I want to tell u a story》纸本木炭 15x21cm 2023
《向包豪斯戏剧致敬》 纸本综合 41x19.5cm 2025
纸本作品则填充着这些油画创作的间隙,从较早的速写至近日相对完整的纸本综合作品,我始终依赖着笔与承载面的摩擦带来的物质感,这种感觉与我孩童时沉迷绘画的感觉相似,它踏实、质朴、单纯,我面对这些创作素材,显得放松大胆和兴致盎然。然而于我而言,兴致并不能成为艺术创作的全部理由,在勇敢之处,应当承担更深的责任。我画了荒诞的剧场、戏谑的面孔、喧嚣后的平静,可是如何呈现这背后的肃穆、庄严和哀叹?在学生时代,我曾经迷恋这些主题,可是随着年龄的增长,却渐渐不敢触碰,作为和平年代生人,我要如何反驳“奥斯维辛之后再无诗歌”?这是后话。
《废墟游乐》 纸本综合 42x23.5cm 2025
近日于展览筹备之际,我在整理自己的画作,它们呈现出的生涩、局促和学生气都使得我惶恐不安。个展本身也是一面镜子,它带给我体验和反思,应该会深于任何一张或几张作品的展示。此时此刻,我能选择的是,勇于面对这种冲击,毕竟,少了这些作品当中的任何一幅,都不能解释今天的我。
《以战争为主题的创作》 布面油画 60x60cm 2017
回复自己,关于选择严肃的主题,是一件自然生发的事情。学生时代的偏爱,是“为赋新词强说愁”;人长大后视野宽了,对生存有了敬畏,变得不敢触碰,也是正常;如果想要重新面对严肃,首先做一个成熟人,做成熟的选择和思考。做艺术,不逃避也不强求,保持与之可持续的共生关系,或许会再进步的。
李依祎
《为创作所做的草图》 纸本综合 18x25cm 2020
《猴子骑人》 纸本综合 28x35cm 2020
2025年3月22日~4月10日
(参观美术馆无需预约)
开馆时间
10:00~17:00
16:30停止入场,周一闭馆(法定节假日除外)
展览地址
上海油画雕塑院美术馆(金珠路111号)
扫码关注
官方公众号 | 官方小红书 |






已展示全部
更多功能等你开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