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艺术家展讯

仇晓飞、宋冬、王光乐、张晓刚
「爱的新知识」
Love Unknow
2025.3.1 – 2025.6.29
金鹰美术馆
南京市建邺区应天大街 888 金鹰世界 A 座 52F
佩斯艺术家仇晓飞、宋冬、王光乐、张晓刚的作品正在南京金鹰美术馆群展「爱的新知识」中展出。
展览由沈奇岚博士策展,汇集来自国内外29位艺术家的作品,其中包括 16 组金鹰美术馆馆藏作品。本次展览围绕「情感社会学」展开,探讨爱作为一种知识和能力的多重可能性,并通过艺术的力量重新定义爱的表现与体验。展览通过 29 位艺术家的创作实践,呈现绘画、影像、声音艺术、混合媒介装置等多元媒介的作品,还原爱的具体性与韧度。




「爱的新知识」展览现场
金鹰美术馆,南京
2025年3月1日至6月29日
图片致谢金鹰美术馆
仇晓飞的作品运用了鲜明华丽的色彩,与魔幻现实主义光怪陆离、富含隐喻的形象相结合,重现绘画与人性神秘的世界。历史、守护、孕育、生死等主题彼此交织,最终生成一种有待解析的未知领域。正如仇晓飞在最近的一次访谈中提到,“我在想象木屋的结构和人肋骨之间的关系,我还会想象椽木吃掉了树叶,而树又把椽木吃掉了。无论是树,房子还是人,都呈现为生物体,模糊了谁是谁的边界,像一个大家族一样 [1] ”。仇晓飞的灵感从个人家庭记忆,延展到他对在故乡哈尔滨度过的童年时光的眷恋。在《密林中的盆栽(2021)》中,荒废的教堂与工人之家结合成具有未来感的建筑,出现在密林中的奇特景象即是这些记忆与幻想的载体。在他的近期画作中,父亲、画家本人、孩子、猫,诞生、成长、老去、死亡,历史、当下、未来,团块、笔触也在这样的循环中变成了边界模糊的同一件事。
[1] 言迟,“秘密路”,新世纪当代艺术基金会,2020年11月19日

仇晓飞
《密林中的盆栽》,2021
亚麻布油画
120 x 120 cm
图片致谢金鹰美术馆
艺术家宋冬自述:
我与父亲面对面站立着,我们两个人中间放着一张镜面纸,隔开我们。我选择有着微微透明度的镜面纸。我们在镜面纸中看到清晰的自己的同时,也会影影绰绰地看到模糊不清的对方的脸。我将这张薄薄的镜面纸点燃,镜面纸开始扭曲,改变着我们在镜面中的形象,我们在镜中的形象随着?焰的蔓延而融化消失,随着镜面纸的燃尽,我们父子得以真面相?。我将这个过程分别从双方的视角拍摄成录像,并分别把录像做成正放和倒放两个?段,首尾相连循环播放,使?焰烧镜子的过程周而复始,形成一个无始无终的闭环的录像文件。这样有了两个闭环文件:《父子照镜子》之父亲镜中录像和儿子镜中录像。我在展场中放置两面“圆形立镜”,将这两个录像分别投射到两个“圆形立镜”上。这两面“圆形立镜”实际上是有着一层薄纱的透明玻璃,影像投射其上会留住影像,也会透过去影像,并投射到圆镜后的墙上。这样,“圆形立镜”上的影像与墙面上的影像是互为镜像的影像,墙面与立镜之间成为了一个互为镜像的空间。两个“圆形立镜”面对面,立镜也会反射影像到对面的墙上。这样形成了三个空间,多层次的影像方式:投射、透射、反射。父子照镜子的过程呈现在这个多层次的空间中,父子不断地转换着位置。



宋冬
《父子照镜子》,2001
双屏录像行为装置
尺寸可变
图片致谢金鹰美术馆
王光乐的作品《190331》做于?张 122 x 243 cm 的?合板上,这个??是标准的建材合板尺?。作品的材料还包括石膏—也是非常普通的建筑?料—和?些?乳胶,这些在房地产?业兴盛时期更容易得到。艺术家很喜欢使?普通材料,合板的无特征、?膏的无光、还有?乳胶这个名字。把胶、?、?膏粉调和成的涂料涂在合板上,每涂?层缩进?点,待?燥后再涂?层,直到作品的中?只留下刷?的宽度。经过这样层层涂刷就垒叠出?个隆起的?字塔形状。这是?个“重复”的过程,然?对于艺术家来说:“作为操作者,我的感受上来说并不存在“重复”。”对王光乐??,感性世界中没有“重复”,就像世界上没有两?相同的树叶?样:“?就这样在?个时间的进程?思考存在,此时‘重复’才得以出现,‘重复’只存在在理性世界中。”
无光保有温度的???膏每?次的调配,因胶、?、?膏的比例不同会形成?些?差。艺术家喜欢每?个靠感觉来把握的过程:“胶、?与?膏的比例很像做中餐时的‘盐少许’,是关于感觉上的准确,?不是量化的准确。”

王光乐
《190331》,2019
木板上石膏
122 x 243 cm
图片致谢金鹰美术馆
张晓刚的《天堂》为独版装置,作于 2010 年,融合了艺术家多年创作的主题与元素,特别为 2010 年的今日美术馆个展“16:9”量身定制,也是他追忆母亲的一次情感宣泄。《天堂》主体是一张双人床,床头整齐地摆放着被褥、枕头,中部是婴儿的枕头与褥子。张晓刚展览现场,亲手书写了一封信,信的每一行均从床的左边地面开始,沿着床侧攀升至床面,再一路顺势而下,延至床的右侧地面。当展览结束,作品搬离展场,信变得残缺不可读。艺术家通过装置的形式将关于母亲的记忆定格在某一时刻,并试图将其仪式化与永恒化。
四年之后,《天堂》再次亮相于大邱美术馆举办的“ZHANG XIAOGANG, Memory+ing”个展,张晓刚对作品表面重新处理,将早先书写内容覆盖隐藏,得以再次记录是时心境。“得到”又“失去”的过程,一如我们的记忆,作品承载情感记忆的同时,时间属性被再次加强,此一创作手法在画家整个创作生涯中极为罕有。


张晓刚
《天堂》,2010(于2014年修改)
玻璃钢、银色签字笔
88 × 215 × 162 cm
图片致谢金鹰美术馆
佩斯画廊
Pace Gallery
1960 – now
佩斯画廊创立于1960年,它是全球最知名的当代艺术画廊,代理了众多二十至二十一世纪最为重要的艺术家及艺术家基金会,始终扮演着艺术界生力军的角色。佩斯画廊如今已步入第七个十年,将继续秉承其使命,为全球最具影响力和创造力的艺术家提供支持,并与全世界的人们共同分享这些具有时代前瞻性的艺术创作。
关注我们

微信公众号

小红书
Galleries
New York|纽约
540 West 25th Street and
510 West 25th Street
info@pacegallery.com
+1 212 421 3292
London|伦敦
5 Hanover Square
London W1S 1HQ
londoninfo@pacegallery.com
+44 (0)20 3206 7600
Hong Kong|香港
12/F, H Queen's
80 Queen's Road Central
hongkong@pacegallery.com
+852 2608 5065
Seoul|首尔
267 Itaewon-ro
Yongsan-gu
seoul@pacegallery.com
+82 2 790 9388
Geneva|日内瓦
Quai des Bergues 15-17, 1201
geneva@pacegallery.com
+41 22 900 16 50
Los Angeles|洛杉矶
1201 South La Brea Avenue
losangeles@pacegallery.com
+1 310 586 6886
Tokyo|东京
1F; Azabudai Hills Garden Plaza-A
5-8-1 Toranomon, Minato-ku
Berlin|柏林
Bülowstra?e 18, 10783
#展讯#宋冬 Song Dong#仇晓飞 Qiu Xiaofei#王光乐 Wang Guangle#张晓刚 Zhang Xiaogang






已展示全部
更多功能等你开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