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ndex}}/{{bigImglist.length}}
{{memberInfo.real_name}}
{{commentname}}

又生深度|生活在“蝴蝶”时间:对谈艺术家尹言

{{newsData.publisher_name}} {{newsData.update_time}} 浏览:{{newsData.view_count}}
来源 | {{newsData.source}}   作者 | {{newsData.author}}
又生深度|生活在“蝴蝶”时间:对谈艺术家尹言 崇真艺客



又生深度|生活在“蝴蝶”时间:对谈艺术家尹言 崇真艺客

尹言

1994年生于云南
现工作生活于北京
2019年毕业于英国纽卡斯尔大学纯艺术硕士


墨西哥帝王蝶保护区内的土著族群雅诺托和纳努一直生活在蝴蝶时间里,他们将不同蝴蝶的驻留作为确认时间的方法。时间被他们视为一种循环的馈赠网络。在这里,女巫的仪式、蝴蝶的迁移、雨季的降临构成了一张动态的时间网,每一种生命与非生命都是时间的缔造者。此次展览《生活在蝴蝶时间》中,尹言专注于猫的探索,他的画面粗粝和怪诞,确描绘的是瞬间,非常具体地看待任意一只猫的特性总是让人感到陌生与惊奇。尹言想保留这种陌生感,虽然过了最初的那一瞬后,会逐渐变得常态化,从各个?度都无法再还原那一刻了。再去描绘那一刻,就像是无限接近却又无法触及。而在这一行为中所产生的结果只不过是指向陌生对象的无限次生成。


In Mexico's Monarch Butterfly Biosphere Reserve, the indigenous Jnato and Hnahnu communities live by "butterfly time," marking time through the presence of different butterflies. For them, time is a cyclical network of reciprocal gifts, shaped by rituals, migrations, and seasons. In this exhibition, “Living in Butterfly Time”, Yin Yan focuses on cats, capturing their rough and grotesque nature. His work depicts fleeting moments, making even the most familiar cat characteristics feel strange and surprising. He seeks to preserve this sense of unfamiliarity, knowing that, over time, the moment normalizes and becomes irretrievable. His work illustrates an infinite cycle of approaching yet never fully grasping an elusive subject.



Q&A:在展览展出之际,我们对艺术家尹言进行了一次直播采访:

(X:语逍 Y:艺术家尹言)

X:您是怎么决定以猫为主题,开始您的创作呢?


Y:因为猫是当代人生活经验当中非常泛滥的一个形象,符号化过于强烈的形象处理起来总是有难度,创作者的主体性很容易被猫这一符号所吞没,我认为这样一个有对抗强度的对象比较适合进行长期创作。另一方面猫本身也常常被视为独立、反叛的象征,它们具有很强的自我意识和独立性,是人类无法完全控制的存在,但又可以是宠物,使它们成为一个独特的符号,是一种矛盾存在,即肯定又否定。所以我想想在一个泛滥的形象中挖掘异样感,视觉上最好是含蓄且令人在认知上有怀疑的,不是像大家熟知的猫具有过强的愉悦感。


又生深度|生活在“蝴蝶”时间:对谈艺术家尹言 崇真艺客
《生活在“蝴蝶”时间》展览现场

又生深度|生活在“蝴蝶”时间:对谈艺术家尹言 崇真艺客
《生活在“蝴蝶”时间》展览现场

X:您说过猫有种让人瞬间着迷的特质,您还记得第一次被某只猫"击中"的那个瞬间吗?当时它做了什么让您觉得"就是这种陌生感!"

 

Y:实际上是基于一个长时间的观察,其实类似于孟德尔种豌豆那样,我会去观察各品种猫之间的差异,比如说眼间距的长短,耳朵张开的角度等等。这个过程会让我去考虑每个物种生存的环境(自然或是人为)对它所显现的外貌的改变,比如说雨林地带的渔猫擅长游泳,就会进化出半蹼。这样就会慢慢丰富对一个物种的认知,科学化地形成一个相对的真实,而不是脸谱化地看待这个物种。第一次看到扁脸的波斯猫,我就会去思考这样反实用的特征中带有的人工意味,这种人为选择性培育的行为中包含着人对某种动物形象的认知和构建,而这也会在一代一代的塑造中也会反作用于人对这一动物形象的理解。比如说绝大部分的中国古代人肯定没有见过狮子,但根据只鳞片爪的意象和人们对于动物的象征意义和社会政治权力概念中所扮演的角色演化出了《山海经》中狻猊和犼这样的形象,然后又根据相关的符号意义培养出了狮子狗这样的宠物来承载人们对狮子符号意义的需求。所以我认为客观地观察猫可以发现媒介笼罩下观者感知真实的方式如何被影响,从而发现其中的异样和矛盾。


又生深度|生活在“蝴蝶”时间:对谈艺术家尹言 崇真艺客
尹言 《乌鸦

Yin Yan, Raven

布面油画 Oil on Canvas
90 x 75 cm
2024

X:很多人追求把对象画得惟妙惟肖,但您似乎更在意那种"差一点就抓到"的感觉。这种"画得不太像"反而更真实的状态,是怎么找到画面的平衡点的?

 

Y:绘画这一行为中感知到的真实是和现实有距离感的,更偏向于一种现象或是幻觉。但是绘画自身又有很强的身体性,每一个人对于同一个事物的认知都会有差异,这些差异中混杂了个人经验和相对的真实,实际上是一种意识和感知的谜团。我希望能够创造出一个类似恐怖谷一样的体验,像又不太像,堆砌了各种与猫相关的性质和符号,并且有一点猎奇意味的形象感。

 

X:作品《喀戎》中有用到一些荧光色的颜料,那么想问您就是您创作过程中的偶然还是有什么是您想要表达的?

 

Y:其实是刻意为之的,画面中的部分能够根据角度的变化发亮然后消失,也是符合于现象随时在变化的体验,像幻觉一样会受环境影响。带有一些夜光效果也符合于猫夜行的特质。那幅白猫的毛发也是希望能够画出一些触觉体验。


又生深度|生活在“蝴蝶”时间:对谈艺术家尹言 崇真艺客

尹言 《喀戎

Yin Yan, Chiron

布面丙烯 Acrylic on Canvas
33 x 37 cm
2025

 

X:您长期观察猫,有没有试过用"猫的方式"看世界?比如趴着创作,或者把画布铺在地上?这样的体验给您带来过什么意外灵感吗?

 

Y:没有试图用猫的视角去观察过,但是猫这方面给我最大的一个冲击和灵感就是它的形变能力。有些时候甚至觉得它是一个软体动物,而且比如从某一个特定的视角或者光线下去看它,它身体上的纹样会造成很大的一个变化。比如说我家的有一只偏向于黑色,毛色比较杂的玳瑁猫,在玩闹的时候会有些角度看起来它只有两条腿 或是长长的尾巴变成了第五条腿。启发了我可以在处理变形的时候可以采取非常规的视角。其次就是在某一些这种视错觉的运用,让猫的辨识度降低,然后刻意利用密的斑纹呈现出和猫形象相悖的效果。

 

X:现代家猫既是被驯化的宠物,又保留着野性本能。您的作品如何呈现这种矛盾?会故意在温馨的画面里藏些"不和谐"元素吗?

 

Y:因为实际上在我看来,猫和狗最大的不一样就是猫是一个半驯化的物种,所以我特别喜欢去强调它爪子的尖锐和茁壮感。猫是带有很强的残忍性,包括它在自然当中也是潜行的猎手。这些绘画我不太去强调它相对可爱的那一面,更多的是去强调和猫相关的偏向黑暗或异变,然后有点杂交的这种偏生物学的视角。


又生深度|生活在“蝴蝶”时间:对谈艺术家尹言 崇真艺客

 尹言 《悚然

Yin Yan, Thrilled

布面油画 Oil on Canvas
50 x 60 cm
2024


X:对于之后的创作会继续之前的主题吗?在画面或者创作手法上会有一些别的想法吗?

 

Y:未来我会尝试把猫形象的辨识度降低,在保留它的符号性的同时,把相关的一些更多生物的特征(鸟类、蝙蝠)杂糅到这个画面当中,让作品有更多感知上的丰富性,还有这种不可读不可解的一种复杂感。此外我未来创作尺幅会慢慢往偏大尺幅里面去调整,画面的可操作性会更强一些。


又生深度|生活在“蝴蝶”时间:对谈艺术家尹言 崇真艺客
尹言 《施展浣术

Yin Yan, Hallucinate

布面油画 Oil on Canvas
60 x 40 cm
2024


Y:谢谢解答。那我们今天直播就到这里结束。《生活在“蝴蝶”时间》展览将持续至2025年4月22日,欢迎大家来798艺术区又生空间看展,谢谢直播间的朋友们。





艺术家简介 Artist Profile
尹言,1994年生于云南,现工作生活于北京。2019年毕业于英国纽卡斯尔大学纯艺术硕士。
个展: 舌尖刺,空山美术馆,杭州,2023;匍匐于应激之海,交头接耳艺术空间,济南,2022;Sanctuary,Hatton Gallery,纽卡斯尔2019。部分群展: 媒介生产,FFA艺术中心,南京,2024;第三空间,仚东堂,北京,2024;生艺术计划,木木美术馆,成都,2024;究竟何物现奇景,BFM艺术中心,苏州,2024;动荡不安的和保持漂浮的,成当代艺术中心,北京,2023;Jiaopengyou,合作空间,沈阳,2023;新大陆共生,BFM艺术中心,苏州,2023;乌有之地,空山美术馆,杭州,2022;?南偏?,?桷坪裹艺术空间,重庆,2021;Hypnotics,Breeze Creative,纽卡斯尔,2020;Bamburgh House Exhibition,Abject Gallery,纽卡斯尔, 2019;The Late Show,The Biscuit Factory,纽卡斯尔,2019;NCL LDN,Newcastle University /Central Saint Martin联展, 纽卡斯尔,2019;Assembly Exhibition,Assembly House,纽卡斯尔,2019;Geheimins,Killhope Lead Mining Museum,杜伦,2019 Deep,Mining Institute,纽卡斯尔,2018。


关于画廊



又生空间Cycle Space,位于北京798 艺术区。“Cycle”,即周期 ,“又生”取自唐诗“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更迭轮转,生生不息。

整合一二级市场资源,为全球客户提供艺术咨询和配置服务,旨在构建跨、逆周期之上可调节的收藏体系。其中“中国新绘画”领域是我们的研究重点之一。

CYCLE SPACE, located in the 798 Art District of Beijing, represents "Cycle", meaning periodicity, and“reborn”, which is derived from the Tang dynasty poem "wildfire cannot be extinguished, spring breeze blows again and life regenerates", symbolizing constant change and endless renewal. 

By integrating primary and secondary market resources, we provide art consultation and allocation services to global clients, aiming to build an adjustable collection system that spans and reverses cycles. Among them, the field of "Chinese New Painting" is one of our research focuses.


又生深度|生活在“蝴蝶”时间:对谈艺术家尹言 崇真艺客


邮箱:cyclespace@126.com


如有问题,可进入微信公众号后台留言。

#艺术家访谈

{{flexible[0].text}}
{{newsData.good_count}}
{{newsData.transfer_count}}
Find Your Art
{{pingfen1}}.{{pingfen2}}
吧唧吧唧
  • 加载更多

    已展示全部

    {{layerTitle}}
    使用微信扫一扫进入手机版留言分享朋友圈或朋友
    长按识别二维码分享朋友圈或朋友
    {{item}}
    编辑
    {{btntext}}
    艺客分享
    {{mydata.real_name}} 成功分享了 文章
    您还可以分享到
    加载下一篇
    继续上滑切换下一篇文章
    提示
    是否置顶评论
    取消
    确定
    提示
    是否取消置顶
    取消
    确定
    提示
    是否删除评论
    取消
    确定
    登录提示
    还未登录崇真艺客
    更多功能等你开启...
    立即登录
    跳过
    注册
    微信客服
    使用微信扫一扫联系客服
    点击右上角分享
    按下开始,松开结束(录音不超过60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