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5
4.18
美育之旅 · 名家讲座
(第26期)
4月18日下午,美育之旅 · 名家讲座——三场连讲特辑(上)圆满结束。
董书兵、初萌、王志刚三位艺术大咖接力开讲,从戈壁荒野到犍陀罗文明,从雕塑创作到美育传承,为听众带来连续三场的美学风暴。让我们重温一下啵~



当雕塑遇见荒野...
主讲人:董书兵
PART01

第一场由清华大学美术学院雕塑系教授,博士生导师,清华大学美术学院副院长,中国雕塑学会副会长,中国美术家协会公共艺委会副主任董书兵,为大家带来题为《荒野艺术计划》的演讲,分享他在甘肃雕塑长廊创作的过程与感悟。
董书兵教授以瓜洲雕塑长廊系列作品闻名,代表作《大地之子》,作品融合公共艺术与生态关怀。
“空间·技术·方式·思维”是此“荒野计划”的关键词,董书兵教授分享了他在敦煌戈壁中的巨型婴儿雕塑《大地之子》等作品的创作故事,向在座听众展示雕塑创作所用材料、工作现场等画面。
董书兵教授说到艺术创作要打开思维方式,打破固有观念——第一是如何把所学知识和个人经历融合在一起,呈现的就是新的作品,比如选择在人迹罕至的戈壁滩上搭建雕塑;第二是传统文化的学习继承,在传统形态上衍生出自己的想法,展现个人艺术创作的创新理念。
演讲内容丰富有趣,在座听众们都听得津津有味呢!
了解犍陀罗...
主讲人:初萌
PART02

第二场由斯瓦特大学特聘教师,巴基斯坦丝路文化中心主任,中国雕塑学会会员初萌博士,带来题为《何以犍陀罗》的演讲,了解印度河古文明中的犍陀罗造像。
主讲人初萌在巴基斯坦驻留数年,主要研究犍陀罗造像艺术,数十次前往犍陀罗各遗址考察。作为文化艺术数字化项目策划人,先后在白沙瓦博物馆、斯瓦特博物馆工作。
本次演讲以专业艺术从业者的视角,解读古代犍陀罗造像艺术的源起、演变与传承,听众朋友们跟随初萌老师的解说,一起穿梭于文明交融、佛像起源、丝路美学等领域。
当雕塑遇见教育...
主讲人:王志刚
PART03

第三场则由西安美术学院二级教授、博士生导师,西安美术学院学术委员会副主任,陕西省美协雕塑艺委会主任,中国雕塑艺术研究所所长,全国城市雕塑建设指导委员会艺术委员会委员,中国工艺美术学会彩塑艺术委员会副主任王志刚,以《当代雕塑与学院教育》的分享讲座,探讨传统与现代的融合与未来。
王志刚教授说到,当代艺术的发展趋势呈现出多元化、全球化和技术化的特点,其特征有观念性、媒介多样性、跨学科性和社会批判性。这对美术学院教学的课程体系重构、创作方法论转向和评价标准变化等方面都有一定的影响。
在当代艺术的发展变化中,雕塑专业的内涵及外延均得到了极大的充实与拓展,雕塑艺术空前多元的面貌,在给雕塑创作注入新的活力的同时,也为雕塑教学提出了新的要求。王志刚教授以西美雕塑系为例,提出了一手伸向传统,一手伸向未来的办学理念。
真是一场全方位的美育之旅呢~
三场讲座看似主题各异,实则共同构建了美育的立体维度:
董书兵教授拓展了艺术的物理边界,初萌老师深挖了文明的精神根系,王志刚教授则锚定了美育的未来坐标。
这正是『美育之旅』系列的精髓——在时空经纬中定位美的坐标。
合影留念??
明天下午
美育之旅 · 名家讲座——三场连讲特辑(下)
期待与您相遇
在新疆师范大学昆仑校区哦
END.
编辑/木尼热
初审/迪飞拉
复审/杨 帆
终审/王天丽






已展示全部
更多功能等你开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