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奥尔加·德·阿马拉尔
2025.5.1-10.12
迈阿密当代艺术学院

▲ 2025年《 奥尔加·德·阿马拉尔》展览现场
本次迈阿密展览是对2024年巴黎卡地亚基金会展览的延续,阿马拉尔在巴黎的首展取得了巨大成功,迈阿密作为展览的下一站,将汇集近60件作品,全面展示阿马拉尔1960 年代至今的艺术创作历程,其中许多作品更是首次在美国亮相。除了她标志性的金箔作品,展览还将揭示她早期的织物实验以及恢弘的装置艺术,带领观众深入探索阿马拉尔丰富而多元的艺术世界。
Talk to the sky
seeking light
池村玲子
2025.5.1-8.1
纽约 里森画廊

▲ 2025年《 Talk to the sky, seeking light》展览现场
池村玲子 (Leiko Ikemura) 在里森画廊的首次个展呈现了她过去三十年来的诸多创作主题,展出作品的媒材广泛,例如蛋彩画、青铜雕塑与玻璃作品等。展览围绕一尊三米半高的兔女神像《Usagi Janus》(2024) 展开,这件雕塑由艺术家手工雕刻并风化处理,兼具兔子的表征与菩萨的慈悲。其圆锥形的长裙形态象征庇护和照料,隔绝外界的喧嚣;上面微小的孔隙向内投射出点点星辰。
Histórias Moldadas
Adriana Varej?o
至2025.6.14
雅典 高古轩

▲ 2025年《Histórias Moldadas》展览现场
有戏
罗伟安
2025.6.4-6.10
首尔 KOSA画廊

“有戏”这句话虽短,却带有强烈的回响。它是即将发生某种转变的预感,是尚未展开的叙事气息, 也是指向不确定未来的一种开放感知。本次展览《有戏》正试图凝视这一刻:那些尚未被语言捕捉的裂隙中,悄然浮现的细微动势。展览以“缝隙”这一概念作为起点。艺术家正是在这缝隙之间,捕捉“瓦解”之外的另一种信号——“生成”的微光。
从原点走向未来
2025.5.31开幕
日本 直岛新美术馆




2025年5月31日,位于日本濑户内海的直岛新美术馆正式开馆,并举办开馆展览《从原点走向未来》。本次展览还汇聚了来自日本、韩国、印尼、泰国、印度、菲律宾等亚洲国家和地区的12位/组当代艺术家,他们的作品横跨绘画、雕塑、影像、建筑装置等多种媒介,在直岛这一独特的场域中展开彼此交织的对话。
年代美术馆十周年
特别邀请展
2025.6.6-9.6
温州 年代美术馆

本次“十年:年代美术馆十周年特别邀请展”,不仅是一次回顾,更是一场对未来的召唤。我们特别邀请曾参与过美术馆展览的部分艺术家,以他们最新创作参与此次展览。十年之后再聚首,既是老友重逢,也是彼此艺术路径的再次交汇。透过这些作品,我们看到艺术家们如何在时代变迁中持续书写自我,回应生活。


时间知道艺术的答案
2025.5.21-8.24
北京 常青画廊

常青画廊始终致力于支持艺术家成为世界当代艺术社群的一部分而努力。正在呈现二十周年特展《时间知道艺术的答案》,展期至8月24日结束。



▲ 2025年《时间知道艺术的答案》展览现场
无垠
2025.6.8-7.24
北京 白盒子艺术馆

《无垠·德国当代艺术展》以“无垠”为主题,这一概念本质上彰显了艺术开放、流动、自由的无界限愿景。当德国抽象艺术所秉持的“形式自律”跨越地理界限,与东方文化中“意象生成”的美学传统相遇,便在解构与重构之间催生出全新的认知。抽象绘画的色彩逻辑为意象艺术提供了更具分析性的形式工具,而东方哲学对“象外之象”的不懈追求,则为西方抽象艺术注入了超越形式本体的精神维度。

▲
莱因哈德·罗伊 Reinhard Roy,《P-2908》 P-2908, 100×30 cm,布面综合材料 Mixed media on canvas,2021

▲ 奥托·赖特斯伯格 Otto Reitsperger,《RB 2020-41, 精准2》 RB 2020-41, "Concrete 2",60×60 cm,布面油画 Oil on canvas,2020
无界
2025.6.8-7.24
江苏 太仓美术馆

“百里娄江路,重来不计年。码头通六国,曾泊岛夷船。” 这是明代诗人桑琳书写的《重过太仓》,诗中的豪迈气象,勾勒出娄江往昔的繁华盛景。太仓作为娄东文化的核心根基,自古便是人脉汇聚、舟楫穿梭的通衢之地,其开放包容的文明理念早已融入城市发展的每个脉络,成为华夏与异域文化碰撞交融的前沿渡口,使多元文化在此交汇。从明代郑和下西洋至六百多年后的今时,由德国波恩当代艺术馆与太仓市文体广电和旅游局联合主办的《无界:德国当代艺术展》跨越重洋,于太仓美术馆再次开启了中德艺术交流的新航程,续写太仓 “泊船万里国” 的历史传奇。
再现风景
艺术的重生与焕新
2025.6.5-7.6
上海 礼和洋行

在时光的长河中,艺术如同璀璨的星辰,不断闪耀着人类智慧与创造力的光芒。外滩礼和洋行五楼,《礼上城市会客厅》邀请众多艺术家一起上一场“消失的风景”展览,我们在拆除的工地中探寻艺术的踪迹,那是对过去与变迁的深刻思索,是对即将消逝的风景的深情凝望。

山痕水迹
顾黎明
2025.6.13-7.12
上海 春美术馆

在科技加速度发展、人工智能方兴未艾的态势下,纵情实验、肆意涂绘更契合人性,更可能挽留人的尊严。对照造物主所造的原始宇宙和人类利用互联网所造的“元宇宙”(Meta verse),《山水赋》是当代人莫衷一是又莫可名状的精神吐纳。唯有历历在目的具体画面,释放出难以归拢、无以清空的复杂心绪,回应于悠悠时空。

▲ 《山水赋-润物No.5》56×76cm 纸本水彩、色粉等 2025年
▲ 《山水赋-物迹》系列 160×110cm×3 布面油彩、丙烯、色粉、宣纸拓印及拼贴等 2025年
曦游记林曦
2025.6.2-6.19
北京 嘉德艺术中心

水墨画家林曦全国巡展《曦游记》北京站于6月2日在北京嘉德艺术中心展出,展览将持续至6月19日。

▲ 2025年《曦游记》展览现场
A26 ep.16 年轻的季节
路佳霖
2025.6.5-7.15
北京 A26 空间

2025年6月5日,北京 A26空间呈现艺术家路佳霖展览《A26 ep.16 年轻的季节》,展期至7月15日结束。
邀请凯莉·比曼
2025.6.6-8.23
上海 贝浩登

▲ 跳舞的女主人, 2025. 布面油画. 182.9 x 137.2 cm. 图片提供:艺术家与贝浩登

▲ 睡眠咒语, 2025. 布面油画. 213.4 x 152.4 cm. 图片提供:艺术家与贝浩登
窥见于纤弱之间
于田田
2025.6.8-8.8
北京 AYE画廊

AYE 画廊于2025年6月8日至2025年8月8日举办艺术家于田田的个展“窥见于纤弱之间”,呈现艺术家近年以纺织物为核心媒介创作的数十件实验性作品。于田田的创作脉络根植于对物质性的深度探索——从早年研习中日岩彩绘画的层叠美学,到近年转向纺织材料的透光性与时空叙事,其作品始终在传统工艺与当代语境的碰撞中构建独特的视觉语法。
光构之隙
2025.6.5-7.2
澳大利亚 朱雀艺术

朱雀艺术呈现中国当代艺术家彭勇与王小双的双人展 Co-Living:光构之隙(Co-Living: In the Crevices of Light),两位风格迥异却同样具有鲜明艺术语言的艺术家将通过作品在展览中展开一场深刻的创作对话。
聚点成线
2025.6.6-8.10
上海 愚社

由愚社发起、策划了近一年的首届“聚点成线——微距艺术双年展”将于2025年6月6日至8月10日在愚社上海空间呈现。作为全球最小型的双年展之一,本次展览将在不到150平方米的空间中,呈现来自全球不同地区共31位(组)艺术家的六十余件作品。
无形之舞
卓慧
2025.6.7-7.6
北京 可以画廊


第三文化原住民
2025.6.7-7.13
北京 頌艺术中心

「頌艺术中心」于6月7日隆重推出青年艺术家群展《第三文化原住民》,展览由頌艺术中心馆长苏芒女士担任出品人,策展人陈鋆尧担纲策划,汇聚曹太平、陈孟涵、陈拍岸、陈一男、陈镒晗、董冰清、段一凡、高晓依、韩新宇、李百舸、李昌鹏、李海南、李珺、李昕頔、廖小舟、刘劲祎、刘璇、苏昱铭、汪海凝、谢林佑、杨一凡、壹玖、袁乐、张皓言共24位全球化背景下成长起来的新一代艺术家,力图呈现出当下青年绘画中的“跨文化”特征。正如展览的标题“第三文化原住民”,艺术家们接受并拥抱身份的不确定性,在多个语境之间自由切换。展览犹如一面棱镜,折射出文化经验的斑斓光谱:既有视角的交织碰撞,又有时代碎片的诗意重组,更有个体与世界的温柔对话。值此夏木阴阴、万物丰盈时节,诚邀您莅临頌艺术中心,共赏六月的轻盈絮语。


熟悉的陌生人
2025.6.7-7.6
上海 LUMINA星扬西岸中心

本次展览的三位艺术家李勇智、贺棣秋、刘小沨,缘起于长江之畔的武昌学府,命运辗转间,又在黄浦江边再次汇聚。他们的迁徙轨迹如同西美尔笔下的“陌生人”般,带着江城的集体记忆在上海扎根,在共享的城市空间中重逢,却因个体经验的差异而彼此保持着微妙的边界。这种既交织又独立的状态,正是当下人际关系的真实缩影:生活在相似的坐标里,却始终处于“熟悉”与“陌生”之间的张力之中。

▲《她》李勇智 布面丙烯 500mm*500mm 2024年

▲ 再修行《五指山外都是金矿》刘小沨 460mm*460mm 云南皮纸、丙烯 2025年

















已展示全部
更多功能等你开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