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贝浩登(上海)欣然呈献艺术家凯莉·比曼于中国的首次个展“邀请”,呈现其最新创作的绘画作品。
作为一位自学成才的艺术家,从小喜爱绘画的凯莉·比曼(Kelly Beeman)并未接受过系统化的艺术教育。1983年出生在美国的俄克拉荷马,比曼在18岁那年移居纽约,其后先后受到如Louis Vuitton、Loewe、J.W. Anderson等时尚品牌的青睐。以时尚为启发点,从黑白的手稿到色彩明亮的水彩画作,再到如今的布面作品,比曼的艺术创作中聚焦时尚与文化的连结——她将时尚视作一种创造个性、叙事与语境的重要工具,探索潮流和个体形象于现代文化中的多重意义,同时赋予画笔下的人物多样化的视觉呈现。

凯莉·比曼个展“邀请”于贝浩登(上海)展览现场, 2025. 图片提供:艺术家与贝浩登
画面中,这些熟悉的家庭生活片段犹如一幕幕电影静帧——在比曼看来,它们是一幅幅“拥有诸多参考的拼贴画”——她希望观者自行“填补空白”:“在我的作品中,我想让观者去填补那些空白,我不想提供过多的信息,也不想给出过于明显的描述,更不想给出单一的结论。我喜欢提供我的感受,这样你就可以填入自己想要的内容。它们是你所希望的任何时代的投影。”

凯莉·比曼个展“邀请”于贝浩登(上海)展览现场, 2025. 图片提供:艺术家与贝浩登
对于艺术家而言,这些以日常经验为纽带的内向空间似乎更具有某种象征性意义——它们并非艺术家生活中特定的真实场景,而更像是每个人都能产生共鸣的地方,是人们所熟悉的日常生活、家庭关系乃至那些人生小插曲的一种“载体”。

凯莉·比曼个展“邀请”于贝浩登(上海)展览现场, 2025. 图片提供:艺术家与贝浩登
同样地,画面中的女性形象亦并非特定的真实人物,而更像是某种“模型”——“它们拥有某种相似的平等性,虽然我偶尔尝试着放弃它们,但它们最终还是会回来,因为对于我的创作来说这是必不可少的。”

凯莉·比曼个展“邀请”于贝浩登(上海)展览现场, 2025. 图片提供:艺术家与贝浩登
曾经的一次采访中,比曼如此描述自己的创作过程:一切往往开始于自己脑海中的某个意象——“有时在我入睡前,我会想象一些不同的画面和场景,然后在第二天醒来时试图回忆出它们”。

凯莉·比曼个展“邀请”于贝浩登(上海)展览现场, 2025. 图片提供:艺术家与贝浩登
笔下的她们或裸露,或身着华服——正如比曼所言,“时尚提供了诸多关于人的线索”,每当创作灵感出现,她便会在不同的时装系列中为笔下的人物搜寻合适的服装,同时亦隐晦地反映了人物身处的时代。个体经验在创作中被重新包装,并赋予柔美的滤镜,最终透过和谐的色彩与流动的线条跃然画布之上。

凯莉·比曼个展“邀请”于贝浩登(上海)展览现场, 2025. 图片提供:艺术家与贝浩登
凯莉·比曼用 11 幅画作在画廊空间精心布置的世界,《邀请》我们深入其间,借助身体的扭动和穿行,从不同的角度参与到画中的人物和故事情节中,身体力行地联系起画与画之间的故事,去想象和重构故事发生的顺序、转折甚至结局,这种过程的核心是关于人的存在本质的。在过去与未来不断折叠的时间线上,比曼画中引导我们的那束迷人的万寿菊,同时指向死亡与新生,回忆与遗忘,督促我们珍视时间的沙滩上那些冲洗不掉的人生记忆。
本文摘自:artnet资讯


凯莉·比曼自幼将绘画视为爱好,后来逐渐成长为一名自学成才的艺术家。比曼的父母分别是一名绘图员和一名风景画画家,受他们的熏陶,她对水彩画的技法产生了浓厚的兴趣,这也促使她在毕业后继续追求绘画的兴趣。2015年,她的水彩绘画作品引起了时尚品牌 JW Anderson 的青睐,随后她与时尚界进行了多次合作,包括2020年与 Louis Vuitton 合作推出的“旅行书”。比曼以她的水彩画和油画而为人所知,独处或处于社交休闲中的、看似冷漠淡然的主人公是其绘画特色,并辅以干净流畅的线条、色彩的匀抹和人物身着的时尚套装,这些均是其作品中反复出现的元素。从童年的怀旧和日常生活中汲取灵感,比曼的画作引发了对叙事和自我内在的更深层次的思考。

















已展示全部
更多功能等你开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