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5年5月8日,由超媒体集团主办的首届上海国际当代影像节,以“用影像发声的时代”为主题,以“超影像都市”为定位,联合影像上海艺术博览会,链接近20家艺术机构与文化空间,通过影像艺术这一无界语言,开启了一场辐射全城,横跨艺术、文化与城市生活的国际化视觉盛典。
其中,由生活在上海的作家、译者、创作者btr,为知名上海籍艺术家陆元敏策划的个展“半径里”,刚刚在苏河皓司圆满闭幕。作为此次影像节的主题展览之一,“半径里”不仅呈现了艺术家在街头对都市视觉潜意识的拓扑测绘,更将影像晾晒在决定性瞬间与日常流淌之间,激活被钢筋森林钝化的知觉神经,使之在马尔克斯式的新鲜目光里重新震颤。
6月8日,由同样生活在上海的独立策展人及写作者施瀚涛策展的又一档艺术家个展“相遇亲切——苏州河上的光影”即将开幕。此次展览将借坐落于苏州河畔的多个展示空间,再次聚焦陆元敏那部早已被视作中国当代摄影经典之一的《苏州河》。
下面就让我们一起跟随策展人施瀚涛撰写的文字提前走近此次展览。

陆元敏的《苏州河》已被公认为中国当代摄影的一部经典。在艺术家的镜头中,这条横贯上海东西的河流成为表现这座城市20世纪最后十年社会生活的剧场。河岸上下,桥头和桥洞,车窗内外,甲板、弄堂或工厂,各种身份的人和他们生活的轨迹在此交错相遇,纷乱而嘈杂,又各得其所。
这些照片中所传递的生动感受正是段义孚所说的那种“地方的亲切经验”。段义孚认为,“亲切经验埋在我们的内心深处,我们不仅确实缺乏语言来形容它们,而且甚至往往没有注意到它们”。它不一定要有传统意义上的审美感,可以是微不足道的东西,比如母亲的臂弯或者一棵普通的树,但它一定不是某种比如说旅行中所发生的新奇感。它是日常的,私人的和专有的,离你很近;哪怕有一天它在地理上离你很远,但可能随时会回来,而且 “每当回想起它们的时候人们就会获得强烈的满足感”。
在人文地理学中,地方是指一种有意义的空间,空间是流动的,而地方是停滞的;是停滞催生了地方的意义,而这种意义是基于空间中个体的生命经历及其感受而存在的,它和进步与发展话语里所创造出的另一种意义是一种对立的存在。在以河流治理和环境提升的名义下所展开的实质上的城市空间的士绅化,看似给了我们一条更为清洁和环保的苏州河,但从另一方面来说,这个空间中所发生的,正是后一种意义对前一种的排斥和消除。
因此,我们尤为庆幸也感谢陆元敏给我们留下了这么多那条旧苏州河沿岸的人物形象和社会生活场景的照片。他照片里的苏州河正是这么一片“亲切的地方”。人们因各种机缘在此停留和相遇,让这个空间被个体生命经历中具体的时间所填满。陆元敏在新出版的那本《苏州河》里特别收录了金宇澄先生的那篇描写同样是治理前的苏州河的散文《此河旧影》。文章里对各种颜色、气味和声音,包括方言的生动描绘,与这些无声的照片共同构成了异常丰富的空间体验。艺术家总是能够让不可见的经验获得可见,让过去的生活得以反复重新观看,也让那些零碎、分散、个人的生活经验汇聚成一个群体的互相认同,实现一个地方的身份。
本次展览假座苏州河畔的“遇园”和“多少”两个空间及临河的户外花园展开,照片内外的两条苏州河得以相遇对视,但人已非,物亦非。黑白的光影里是喧闹的生活,流淌着的苏州河水却寂静无声。1990年代初,陆元敏骑着自行车从徐汇区到普陀区上班,每天从苏州河边路过,那是一次奇妙的相遇;陆老师说,差不多也是那时候,他对摄影突然有了灵感。他的那次相遇,让我们今天有机会再次也无数次地与过去的苏州河相遇,而始终蕴含在这些相遇中的就是那种亲切的体验;这个感觉也像是每次和陆老师相遇,他也总是笑得那么温暖亲切。
施瀚涛/文











苏州河
我拍摄的这些关于上海的黑白照片,它们像历史老照片一样,但是又不是那么的老,半新不旧,我身边的朋友看它们都看得进去,好像一切发生在昨天的事。
我拍的照片有“苏州河”、“上海人”、“胶片时代的上海”、“上海影像”。它们大多数在我90年代拍摄完成。“上海人”这些照片拍摄时间蛮短的,特别的亲切,拍的都是跟我自己相像的一群人,这群人不是成功者,就是普通的人。“苏州河”拍摄时间比较久,花了几年时间。上海变了,苏州河自然也不会一副老样子,人的变化还是很大的。
——陆元敏


「多少回」艺术计划
陆元敏:相遇亲切——苏州河上的光影
策展人:施瀚涛
时间:2025.06.08-08.08
地址:上海市莫干山路50号17号楼1层多少MoreLess

「多少回」是「多少MoreLess」发起的一个以艺术品与空间相结合为形式的长期性艺术展览计划。有别于常规的艺术展览,「多少回」更强调艺术品与家居空间两者之间的缔结能够产生怎样的化学反应。
家是生活的港湾,艺术与家之间有着难以言说的紧密联系。艺术不应只出现在美术馆、画廊,也应是我们日常的一部分,走进我们的生活,走进我们的家中。计划倡导在日常中发现艺术,在艺术中体会生活的本真,这亦是为打破大众与艺术之间的顽固藩篱添置了新的语境从而提供解读艺术的更多可能性。
基于此,该计划从中国传统古典长篇小说的“章回体”得到启发,秉承传统文化的精气神重归当代,以每一回一个艺术家的呈现形式,在【多少MoreLess】位于M50艺术园区的体验空间内为观展者带来不同风格的艺术家及其作品(包括但不限于摄影、绘画、新媒体、装置艺术等),希望大家能在“家”中找到归属的同时,也能在艺术中获得滋养和审美的提升。

关于影像上海艺术博览会
PHOTOFAIRS Shanghai
影像上海艺术博览会(PHOTOFAIRS Shanghai)创立于2014年,旨在回应亚太地区对影像艺术收藏日益增长的兴趣与需求。作为专注于影像艺术媒介的国际平台,影像上海艺术博览会已在过往九届中,对亚洲艺术影像市场起到了至关重要的推动作用,亦建立起了关于影像艺术媒介权威而活跃的交流。博览会始终保持开拓精神,聚焦国际前沿,以博物馆品质呈现版块与内容,为亚太藏家、观众和专业人士提供欣赏和发现影像艺术的上佳体验。2025年5月8-11日,第十届影像上海艺术博览会将由超媒体集团(Meta Media)主办,于上海展览中心再度回归并强力打造亚太春夏影像艺术季。
??左右滑动了解更多??
关于超媒体集团
Meta Media
超媒体集团(Meta Media)创办于1993年,是中国领先并极具创新性的国际传播集团,旗下拥有包括商业、文化、艺术、时尚、生活方式等传播平台,以及数码技术、空间平台及元宇宙等多媒体融合发展战略平台。超媒体集团不仅出版杂志《周末画报》、《生活月刊》、《艺术新闻/The Art Journal》、《LEAP艺术界》,而且还与最具影响力的国际传播集团共同出版《优家画报InStyle》、《理想家IDEAT》、《Numéro中文版》、《Bloomberg商业周刊/中文版》。2017年,超媒体集团与英国传媒集团DAZED Media重新组建“NOWNESS现在”团队;2018年创办誌屋ZiWU,以超前的理念打造新文化产业的发展模式;2019年收购英国领先艺术杂志《ArtReview》、《ArtReview Asia》及其数字平台,并于2022年推出《艺术世界ArtReview》。从平面产品到数码产品,再到空间平台不断更新换代,超媒体已经成为不断赋予新的时代精神和文化创意内涵的复合创新机构。


|
|
|









已展示全部
更多功能等你开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