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5年6月7日,湖北美术馆“汇客厅:走进李一的‘写山’世界”公共教育活动在美术馆一楼1号展厅举行。
活动由湖北省书法家协会主席孟庆星主持,中国书法家协会副主席叶培贵、湖北美术馆馆长冀少峰、中国美术家协会理论委员会主任尚辉、中国书法家协会评论委员会秘书长张瑞田、江苏省文联副主席徐惠泉、书法报社社长毛羽齐聚现场,围绕书法与自然、传统与当代、个体创作与文化担当展开深度对话。


△ 活动现场

△ 湖北省书法家协会主席孟庆星主持活动




△ 艺术家李一发言
李一以“一画心源”概括其艺术理念,强调学术引领创作的双重实践。展览以“写山”为核心,呈现近年五座名山的摩崖书法与题跋作品。他视摩崖为“书法与自然、生态与文化的系统工程”,耗时数月完成选址、书写、刻制、拓印,实为“走出书斋的艺术修行”。展厅题跋则融合文献研究与创作,涵盖对古代画像石的再书写及当代前辈藏品的题跋。
李一表示,湖北作为书法重镇,这次展览是检验与交流的重要契机,他希望通过观众反馈不断完善自己的创作。






△ 湖北美术馆馆长 冀少峰
冀少峰-湖北美术馆馆长:
李一将书斋书法带入自然现场,拓展了书法与空间、场域的关联。其创作重构了当代书法与公共艺术的边界,更以“人品立书格,学养成境界”的文化坚守,为书法界注入稀缺的精神品质。


△ 中国美术家协会理论委员会主任 尚辉
尚辉-中国美协理论委员会主任:
在形式化书风盛行的当下,李一回归“审美客体”,通过碑帖、文辞与摩崖的组合彰显人文厚度。其摩崖书法非单纯“写大字”,而是以章草法度为基,融合自然之境与心灵张力,形成对视觉化书风的有力回应。


△ 江苏省文联副主席 徐惠泉
徐惠泉-江苏省文联副主席:
对比2020年江苏“写山”展,本次展览凸显李一艺术的沉淀与突破。其小字章草凝练静气,大字摩崖吞吐自然之力,“将山写进美术馆,也将自然之力带回书斋”。他呼吁书法界回归文辞原创,避免样式化空洞。


△ 中国书法家协会副主席 叶培贵
叶培贵-中国书法家协会副主席:
李一在古今关系的思考中立足传统,借写山回应时代文化场域。从书斋入自然再归心源,形成具有生命厚度的“复合形态”。观众需超越形式,深入笔墨背后的文化脉络。


△ 中国书法家协会评论委员会秘书长 张瑞田
张瑞田-中国书法家协会评论委员会秘书长:
李一重振了传统书法“寄情山水,诗文兼备”的文人精神。其摩崖非景观装置,而是文辞美学与自然空间的复合表达,在严谨的书体安排中体现“感情深度”与“文化担当”。


△ 书法报社社长 毛羽
毛羽-书法报社社长:
针对“为何选章草写摩崖”的提问,李一阐释章草兼具古朴与规范性,适于山石书写,其作品在个性表达与公共审美间取得平衡,题跋传递的文脉温情尤为动人。




△ 观众提问“大/小章草创作差异”

△ 观众提问“写山心境”
观众就“大/小章草创作差异”“写山心境”等问题进行互动,李一强调:“写山是身体经验与心源提炼的结合,从纸本走向山野,本质是回归人与自然对话的初衷。”

△ 艺术家李一认真回复观众问题


△ 活动合影
近两小时的学术对谈,深化了公众对李一“写山”实践的理解。他以摩崖突破书斋局限,以章草对话传统,用“一画心源”探索书法在当代的再生之路——这既是个人艺术修行,亦为重构书法文化价值提供了鲜活范本。


排版 | 柴子凌(实习生)
编辑 | 公共教育部
审核 | 胡 莺

展览 | 收藏 | 研究 | 教育 | 交流 | 服务
// 开放时间
周二至周日
9:00—17:00
16:30观众停止入馆
周一闭馆(国家法定节假日除外)
// 预约渠道
“湖北美术馆”官方微信公众号、
武汉文旅码小程序获取二维码
凭线上预约二维码或身份证核销入馆
// 交通信息
湖北省武汉市武昌东湖路三官殿1号
公交:乘坐709路、402路、411路、
578路、810路、701路、552路、
14路至东湖路省博物馆站下
地铁:乘8号线至省博湖北日报站(A出口)
// 官方网站
https://wlt.hubei.gov.cn/hbmoa
// 咨询电话
027-86796062/027-86796067






已展示全部
更多功能等你开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