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他人所思
至2025.8.24
德国黑尔福德的玛塔美术馆

▲ 2025年《他人所思》展览现场
乔治·巴塞利兹(Georg Baselitz)、玛莎·琼沃斯(Martha Jungwirth)和欧文·沃姆(Erwin Wurm)的作品目前正在德国黑尔福德的玛塔美术馆(MARTa Herford)举办的群展“他人所思——温赫纳收藏精选展”(Other People Think – A Selection from the Wemh?ner Collection)中展出。
本次展览展出来自德国收藏家海纳·温赫纳(Heiner Wemh?ner)收藏的雕塑、绘画、摄影及大型影像装置,这些作品常常对我们理解当下的方式提出诘问。
安东尼·葛姆雷
安藤忠雄
2025.6.20开幕
韩国 Museum SAN

▲ Scale model for Ground, Tadao Ando/Antony Gormley, Museum SAN. Image courtesy: ACDF, Rafal Sliwa.
在个展期间,Museum SAN也将呈现安东尼·葛姆雷(Antony Gormley)与安藤忠雄首度合作作品Ground,这沉浸式装置置于博物馆花园之下,探索自然与人类生存状态的关联——这一主题贯穿两位创作者的艺术实践核心。
这是一个面向原州山脉的洞穴空间,在直径25米的圆形展厅及周边景观中,错落有致地陈列着葛姆雷代表性的七件雕塑作品。阳光、风声等自然元素与建筑、雕塑巧妙结合,营造出充满生命力的艺术场域。装置延伸至户外,一尊面向原方的孤像,静静诉说关于存在与永恒的思考。
别离庭
杨沛铿
2025.6.14开幕
香港 M+博物馆

杨沛铿受委约创作的个人展览「杨沛铿:双附院,香港在威尼斯」,在代表香港参与第六十届威尼斯视艺双年展外围展后,以全新布局移师M+展出。杨沛铿的装置作品探索人类与水生生态系统之间的关系,并着眼于当代社会中的情感疏离和权力关系。展览改为于博物馆场地举行后,焦点转向更宏大的环境和制度议题。此回应展是M+与香港艺术发展局第六度携手参与双年展的一环。
未来崇高与虚空
肖恩·斯库利
2025.6.12-10.12
四川音乐学院美术馆

“崇高”(Sublime)与“虚空”(Sunyata)分别以西方与东方哲学为主要根基,体现出两种对精神世界的根本感知方式,也构成了现代艺术语言中两个张力极强的精神维度。
在肖恩·斯库利(Sean Scully)的创作中,这两种精神谱系——崇高与虚空——发生了深层的交汇。1980年代初,斯库利从极简主义出发,逐渐向更具情感与精神深度的抽象绘画转变。于是,我们在他的作品中看到了两种张力的同在:一方面,是极简主义留下的秩序与节制,对形式纯粹性的追求,暗合了“虚空”对“无执、无碍”状态的哲学指向;另一方面,是色彩、肌理与节奏中不断流露出的崇高感的精神性回响。
▲ Sean Scully 肖恩·斯库利 粉红陆线 “Landline Pink” 2013 Oil on linen 亚麻布面油画 119.4 x 106.7 cm 47 x 42 in? Sean Scully. Courtesy of Lisson Gallery.? 肖恩·斯库利,图片由里森画廊提供
▲ Sean Scully 肖恩·斯库利 内陆 “Outback”1984 Oil on linen 亚麻布面油画 259.1 x 276.9 cm 102 x 109 in? Sean Scully. Courtesy of Lisson Gallery.? 肖恩·斯库利,图片由里森画廊提供
多语者
苏咏宝
2025.6.17-8.9
香港 刺点画廊

刺点画廊呈现苏咏宝于画廊的首次个展“苏咏宝:多语者",展出艺术家的近期新作,展期自2025年6月17日至8月9日。苏咏宝的艺术直觉,深植于其成长环境中的中医药材文化。她从中汲取养分,在创作过程中悉心观察自然,并与之建立连结。日常可见的药材,转化成为苏咏宝观念艺术作品中的语汇。她试图挖掘隐藏于周遭环境中的底层逻辑和内部系统,透过药理学的视角,展现出对自然和宇宙独特的感知力、好奇心、与想象力。

▲ 苏咏宝,《多语者:桑》,2023,展出于「X美术馆三年展2023:萦绕之所」展览现场,X美术馆,北京,中国,2023。图片由艺术家及刺点画廊提供

▲ 苏咏宝,《迭步》,2025,展出于“迭步”,Para Site艺术空间,香港,2025。摄影:黄思聪。图片由艺术家、Para Site艺术空间、及刺点画廊提供
再景观
2025.6.11-7.6
重庆美术馆

“景观”(Landscape)在当代,是一个跨学科、综合性的概念。在设计领域,景观是功能与审美的交织;在公共领域,景观是空间的塑造与重构;在人类学和社会学中,景观不仅是物理意义上的形态和存在,更是观念的隐喻和历史、文化的载体。

▲ 渝城图 之一 150×200cm 2025年
启幕孟柏伸
孟柏伸
2025.6.15开幕
湖北 西贝当代艺术

本次开馆首展由栗宪庭先生担纲策展,聚焦呈现艺术家孟柏伸自2017年以来的六组重要创作。展览以 “铅笔涂抹” 为核心语言,通过近乎苦修的劳作,展开对物质性、自然伦理与现代性的批判性思考。
聚点成线
2025.6.6-8.10
上海 愚社

由愚社发起、策划了近一年的首届“聚点成线——微距艺术双年展”将于2025年6月6日至8月10日在愚社上海空间呈现。作为全球最小型的双年展之一,本次展览将在不到150平方米的空间中,呈现来自全球不同地区共31位(组)艺术家的六十余件作品。


▲ 2025年《聚点成线》展览现场
雕塑小史
时间沉淀物
2025.6.13-9.14
北京 山中天艺术中心

“雕塑小史:时间沉淀物”对进化论思想提出了质疑,对线性的时间概念也提出了质疑。21世纪的今天,讨论雕塑或艺术的起源问题可以让我们思考:未来到底是新奇的?还是历史的重复?我们要如何延续这样一种可能带有重复模式的行为?跨越几个时代的雕塑作品,对于观众来说,可以作为一场感性的视觉景观来体验,也可以当做不同时代的思维方式来理解。在这里,希望你能看见雕塑,看见其中变化的与不变的东西。

▲《基本粒子 6#》,展望,手工拓制不锈钢镜面不锈钢板,122×133×98cm,2022 ?展望和里森画廊,摄影:George Darrell

▲ 《死亡转轮》,丁世伟,空间场域装置,磁悬浮底座、悬浮磁铁、石膏板、定制亚克力、UV打印、3D打印,尺寸可变,2021 ?丁世伟
你看见的不是我看见的
2025.6.14-10.12
北京 元美术馆

元美术馆于2025年6月14日至2025年10月12日特别呈现群展“你看见的不是我看见的 I see You, You see Me”,由独立策展人张莉娸担纲策划。展览将呈现国内外7位艺术家的11件/组作品,其中,克拉拉·利登(Klara Liden )和雷娜塔·卢卡斯 (Renata Lucas )的作品将首次在中国内地美术馆展出。

▲ 克拉拉·利登,《高积云》,2020年,塑料水箱、灯泡、电线,155×110×70厘米。? 克拉拉·利登。致谢艺术家及伦敦赛迪HQ画廊,摄影: 罗伯特·戈洛瓦奇
成为厉槟源
厉槟源
2025.6.14-8.14
北京 松美术馆

2025年6月14日-8月14日,松美术馆推出艺术家厉槟源的个展“成为厉槟源”,由策展人崔灿灿担纲策划。本场展览是厉槟源迄今最大个展,也是他自2007年至今,跨越18年的个人创作阶段性回溯。内容涵盖了绘画、雕塑、摄影、影像、行为在内的近70件作品。


▲《明珠》,行为照片,青森县,2025,?厉槟源

▲《臭水沟的春天》,行为纪录,单频录像截图,2′17″,2013,?厉槟源
超对象
陌生访客
2025.6.14-8.1
北京 Click Ten Gallery

艺术是关于感知的,而感知则需要一个对象。我们经常谈论艺术经验的陌生化,“超对象”就是这样的对象之一:它们在时空中存在的规模过于庞大,同时又是我们日常生活、谈话的基础,以至于很少有人(能)将它们作为一种 “对象”来感知。比如,弥散在空气中的电磁力场,若失去它们,气候将完全是另外一副模样,而手机通讯也无法正常工作。或者每天通过皮肤与人体交换数十万次的细菌和微生物,它们不仅携带着生命起源的代码,更是共同参与、定义、影响着“人”的行为。在过去的艺术中,它们从来都是被遮蔽的;而现在,在后人类、生态艺术的麾下,它们涌现般的展示着自己的“在场”。

▲ 新世界地图-东迦南国,纸本综合,54.5×78.5cm,2025

▲《怪物》系列-10,150x150cm,布面油画,2025
第一束光
徐亚奇
2025.6.14-8.2
北京 某某空间

“第一束光”是徐亚奇的第一个个展,在他曾经漂泊着定居过的北京。艺术慰藉心灵,艺术家自有调试,也在作品里尤有显现。如此,这些气质特殊的画,与同出一脉的雕塑以及诗歌,在车水马龙的当下,便更似泉间的清流,给人带来些许心灵净化的体验。

▲ 独角人系列之二, 2021 Unicorns Series II 陶土烧制 Pottery firing 40 x 14 x 35 cm

▲ 站在楼顶上,在我的松林旁边,2023 Standing on the Roof of A Building, Next to My Pinery 雨露麻,宣纸,墨,铅笔,水彩 Dew retting, Rice paper, Ink, Pencil, Watercolor 100 x 120 cm
隐迹与剖白
朱紫薇
2025.6.14-7.27
北京 凯旋画廊

凯旋画廊于2025年6月14日呈现艺术家朱紫薇于画廊空间的首次个展「隐迹与剖白」。此次展览着重呈现了朱紫薇于2023至2025年创作的二十余件画作,从中我们得以窥见艺术家如何从文学中得到滋养,又凭借其敏锐的感悟力和多年实践中练就的下笔直觉淬炼出具有辨识度的个人风格,以及这些或沉郁或挥洒的笔触间蕴藏的未来潜力。本次展览由朱文琪担任策展人,将持续至7月27日。

▲ 黑色布、苹果与盛夏郁金 Black Cloth, Apple and Summer Tulips 布面油画 Oil on canvas,150×120cm,2024
并非涂鸦
2025.6.14-7.6
上海 五五画廊
时间之外
成年人的处方笺
2025.6.14-7.13
杭州 葭园 Gallery

靳兆心用时间颗粒(岩彩)和心灵密码(符号)精心构建的画面,以温柔凝固的姿态,守护着内心深处永不落幕的纯真童话。让我们允许自己被那份天真所牵引,被时间所包裹,被画面中流淌的宁静与温暖所“治愈”。这个六月,我们或可暂时卸下现实的辎重,重拾那个相信魔法、万物有灵的、最初的自己。

▲ 作品:礼物 材质:黑胡桃木 岩彩 尺寸:58x32cm

▲ 作品:月亮·太阳·星星 材质:黑胡桃木三联屏风 岩彩 尺寸:40x60cm
漩涡中的光
2025.6.14-8.2
北京 当代唐人艺术中心

当代唐人艺术中心荣幸宣布将于6月14日下午4点在北京顺义总部空间推出青年艺术家群展“漩涡中的光”。展览由陆向怡和王诗颖策划,呈现艺术家郭隆耀、刘雯、Mark Yang、饶维懿、王骁、武雨墨、徐浩洋、张斌、张恺童的最新作品。

▲ 饶维懿,《引导》,200 × 140 cm,布面丙烯,2025

▲ 刘雯,《一剂余影》,处方草药、环氧粘土、树脂、油漆、抗紫外线清漆,101 × 104 × 4 cm,2022
假如我们不再相见黄加煜
2025.6.14-7.27
上海 南柯画廊

南柯画廊(Nan Ke Gallery)于6月14日呈现黄加煜(Killion Huang)的个展“假如我们不再相见”(In Case I Don’t See You)。黄加煜的作品以情感化的色彩作为第一语言,描绘友人的姿势与具有庇护感的室内空间。他的绘画温暖私密,是画家与画中人物彼此信任的“礼物”。观众将在他绘画中的日与夜、酷儿的日常生活与亲密关系中发现笔触中的柔情。
重视域1995-2025
2025.6.14-9.2
上海 朱屺瞻艺术馆

2025年适值朱屺瞻艺术馆建馆三十周年。6月至9月,以“多重视域”为主题的朱屺瞻艺术馆建馆三十周年系列活动正式开启。
美碑 善碑 真碑
2025.6.1-7.14
南京艺术学院美术馆

本次展览标题,将晦涩的地名“渼陂”化用为“谐音梗” 的“美碑”,并与“善碑”“真碑”共同构成诠释雷子人艺术创作的三种样态,三重态度。展览也是以美碑、善碑、真碑的顺序呈现,分别指向以渼陂为核心,以佛教文化为理由,以雷子人日常生活为激发的创作。倒置的“真善美”顺序以及黑色镜面立方碑体的反射与吸纳力,构成了展览的整体氛围。这里的“碑”,既非单纯的纪念,也非简单的遗存,而是希望将易变的现世凝固为可视、可触摸的在场物。碑的寓言能量,成为理解雷子人作品的路标。展览则在严肃与幽默的混搭中,化为一个邀请,观众在“碑”的隐喻中思考雷子人的作品指向这个逐渐从“小时代”过度到“大时代”的关系,完成一场由视觉蔓延到内心的“考现”之旅。
新鲜的自然董大为
2025.6.14-8.24
深圳 今格空间

董大为在今格空间的第二次个展“新鲜的自然”于6月14日在深圳空间开幕,将展出近期创作的二十余件以石膏为主要媒介的风景绘画作品。
点石成精
柴一茗
2025.6.14开幕
上海 梵赫德艺术空间

熟悉柴一茗老师的朋友都知道,他的艺术兴趣如同繁星般难以计数,从不愿在单一形式上驻足太久。他常笑叹:“我迷恋的事物太多,而时间总是不够!”本次展览仅撷取柴老师艺术中的一隅——在这里,绘画的载体早已突破常规:药盒、饼干盒、书籍腰封,乃至形形色色的包装废料,皆在他的手中重获新生。这不仅是环保理念的践行,更是一场化腐朽为神奇的魔法。



















已展示全部
更多功能等你开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