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巨匠眼”发布啦

{ 怦然心动 }
在AI时代,界面及图像无处不在。图像的感知力和创造力是智能媒介时代的美学通行证。


6月13日,国内第一款以艺术大师的作品为主题的游戏《“巨匠眼”线下互动艺术教育游戏》,在罗湖金啤坊的城市光美术馆艺术空间隆重发布。

这是深圳新媒体公共艺术委员会创始成员马钦忠教授主导开发的游戏。他把艺术大师的独创和发明的形色空间智慧提炼并概括为塑造创新的基因,以游戏的愉悦性和激励机制,由愉悦地“玩”撬动视觉智慧之门,倡导美育不光是体验美和感受美,更应该是创造美的智慧教育。

马钦忠 教授
中国公共艺术学科创始人之一
中国当代艺术发展的重要推手之一
著名艺术理论家、批评家
已出版专著14余部。
此次活动由城市光艺术中心、城市光艺术空间等主办,深圳市专家人才联合会新媒体公共艺术委员会、深圳市本原元宇宙研究中心、深圳市当代艺术与城市规划馆支持。活动由新媒体公共艺术委员会秘书长陈晓晗担任主持,深圳市当代艺术与城市规划馆馆长颜为昕、原中国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副总规划师朱荣远、青年当代艺术家张妮、深圳声光行创始人吴雁江及马钦忠教授共同参与了论坛环节。

陈晓晗
新媒体公共艺术委员会秘书长

艺术教育游戏《巨匠眼》系列,针对中国视觉艺术基础教育的严重缺失,以交互解谜游戏的参与互动,“寓玩于教”并在启智欢快、寻谜索解的过程中,获得图形、造物及空间想象力的启迪。艺术家张妮表示,马老师开创性地将看似与大众有着一定观赏距离的艺术,深入浅出的进行解构,透过形式直达本质,并用最简单的语言抽象出核心的思想,让参与者在游戏的过程中深度了解艺术的多维度思维方式,从而找到打开自己创造力的秘匙。“期待这个系列的游戏线上版早日上线,让更多人通过游戏的方式走进艺术的广袤世界,发现自己的艺术天赋“,张妮说。
“民国时代的小学课本是很多大师写的,他们蹲下来与孩子的眼镜对视,并以这种方式传递一种人文精神“,朱荣远先生大赞马钦忠教授以用游戏的方式,给予孩子们权利,让他们以艺术的感官获得一个从现实世界抽离出来的基本情感,这是孩子们基础素质教育的一种。他说:”马老师为孩子们打开了一扇门,让孩子从视觉艺术的角度来接触学校里接触不到的东西,提升孩子们的审美力“。

朱荣远 大师发言
颜为昕坦言,美育教育的确要从孩子做起,他回忆小时候的语文课本里的杜甫画像是蒋兆和先生的作品,儿时看过的水墨动画《小蝌蚪找妈妈》至今印象深刻,“要让孩子们感受艺术的美,而不是美的艺术。“他将AI比喻为”人类自己生的孩子“,不断地投喂到它有自己的标准的时候,投喂者的标准就不存在了,它会不断地迭代下去。”我期待与马老师一起努力,为孩子们的艺术教育和审美力的提升做出自己的贡献。

陈晓晗、颜为昕、马钦忠(从左至右)

马钦忠、吴雁江、张妮(从左至右)
作为“巨匠眼”游戏的技术支持方,深圳声光行创始人吴雁江坦言这款游戏前后用时一年多,用了各种资源穷尽思路,“马老师通过这款游戏告诉大家,了解艺术家的思维方式,玩游戏的过程,远远重要过结果。我们和马老师在开发这个游戏的过程中,深深的体会到了思维过程的重要性”。

在论坛环节之后,马钦忠教授还带领现场30余名嘉宾一起参与感受了玩“巨匠眼”互动游戏的过程,获得不少笑声与喝彩声。




相关资讯

“巨匠眼”线下游戏内容
邂逅伟大智慧的8次奇妙之旅
1、达利:思想断电
想象无终点——飘入达利魔咒的思维“断电”的未来之旅。
2、丰塔纳:刀痕见光
破就能发现生命之光——拿起丰塔纳的刀,划出光明。
3、马蒂斯:野蛮智慧
最美的色彩一定最简单——马蒂斯给出的答案。
4、毕加索:一线通灵
线是人的灵智的伟大创造——寻找毕加索的那头牛。
5、马列维奇:几何致幻
点线面是思想的魔方——马列维奇的排列魔术。
6、蒙德里安:计算美学
几何是一切美的基因——蒙德里安的三原色和方块算术。
7、布朗库西:手即造物主
我们都有一双点石成思的神手——布朗库西给你一双神手。
8、杜尚:破坏的灵物
艺术就是非艺术——杜尚给出了龟一定会跑过兔子的天才答案。







已展示全部
更多功能等你开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