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ndex}}/{{bigImglist.length}}
{{memberInfo.real_name}}
{{commentname}}

展览回顾|余友涵:长街日色-慢慢来的路(限时展Ep.5)

{{newsData.publisher_name}} {{newsData.update_time}} 浏览:{{newsData.view_count}}
来源 | {{newsData.source}}   作者 | {{newsData.author}}
展览回顾|余友涵:长街日色-慢慢来的路(限时展Ep.5) 视频资讯 Mingyuan Museum 崇真艺客
展览海报 by 曹艺昕




编者按:

2025年5月14日至6月14日,“地点之上——海上大步行走的人”流动空间特别推出艺术家余友涵限时个展“长街日色——慢慢来的路”。展览呈现了艺术家二十世纪七十年代至本世纪初以上海城市印象为主题创作的系列绘画作品,以及晚期抽象“圆”系列代表作品。除此,现场还展出了艺术家珍藏恒久的物件,如斑驳的老式自行车,极具年代感的相机,尘封的书卷、手稿、唱片等。


在空间里辗转,画布上随处可见的“长街”意象将观者目光由此时此地引向记忆深处,物件作为日常生活里微小却生动的介质则隐匿于展厅一角,散发岁月的遗绪......




展览回顾|余友涵:长街日色-慢慢来的路(限时展Ep.5) 视频资讯 Mingyuan Museum 崇真艺客
展览回顾|余友涵:长街日色-慢慢来的路(限时展Ep.5) 视频资讯 Mingyuan Museum 崇真艺客
余友涵:长街日色—慢慢来的路 限时展



余友涵的创作大致始于1973年前后。彼时,西方现代艺术思潮在国内尚未经历全面引进与传播,直到80年代,现代主义的公共启蒙才真正开始。不过,经由1979年发生于上海的“12人画展”与北京的“星星美展”,国内艺术世界正在打破以写实主义为唯一官方语言的局面,印象、表现主义、抽象等西方现代艺术语言开始进入官方展示空间,为艺术家们带来新的创作灵感与前所未有的想象空间。




展览回顾|余友涵:长街日色-慢慢来的路(限时展Ep.5) 视频资讯 Mingyuan Museum 崇真艺客
建国西路余友涵工作室一角 午后时刻  2025




这一时期,余友涵任教于上海工艺美校,从事美术基础教学。从个人观摩学习、实践领会到课堂上的分析引导,“教学相长”是他坚持的教学理念。在此过程里,他一面主动汲取西方如后印象、抽象、超现实主义、原始主义、构成主义等现代艺术思潮的语言与观念,一面基于东方艺术的美学特质与哲思,熔炼创造自我艺术语言,展开个人艺术风格数十年的赓续探索。




展览回顾|余友涵:长街日色-慢慢来的路(限时展Ep.5) 视频资讯 Mingyuan Museum 崇真艺客

余友涵《1980-5 工艺美校》

约 40×50cm 布面油彩 1980




纵观其长达半世纪的艺术生涯,对自然始终如一的爱以及对指向宇宙之理的抽象“圆”的思悟,是两个持续交织的核心主题。




展览回顾|余友涵:长街日色-慢慢来的路(限时展Ep.5) 视频资讯 Mingyuan Museum 崇真艺客

余友涵《街景鸟瞰2》

约 90×70cm 布面丙烯 2002




他热爱自然,更渴望将日常生活里那些由人群与城市街道共同构成的、宁静平和的自然风景捕捉勾勒。于是,他常带着便携的画具,骑着一辆凤头老式自行车穿梭于上海的大街小巷,用写生的方式记录眼前的风景,因此为我们留下上海这座城市于快速变迁历史里珍贵的浮光掠影。



展览回顾|余友涵:长街日色-慢慢来的路(限时展Ep.5) 视频资讯 Mingyuan Museum 崇真艺客
余友涵《街景 高安路康平路》
50×60cm布面丙烯1984


展览回顾|余友涵:长街日色-慢慢来的路(限时展Ep.5) 视频资讯 Mingyuan Museum 崇真艺客
余友涵《襄阳公园》
50×60 cm布面丙烯 1979



从大世界到武康东路,再漫步到湖南路,他所绘就的风景不仅是对外部世界的客观描摹,更凸显他在此过程中对画面分析控制与视觉归纳能力的思考和训练。在他看来,相比于梵高与高更,塞尚的作品体现出一种强烈的“构成倾向”。艺术家基于对自然深刻的观察,提炼出眼前风景最为基础、本质的结构,再于画布重建风景的秩序,给人以坚实、稳定的感受。




展览回顾|余友涵:长街日色-慢慢来的路(限时展Ep.5) 视频资讯 Mingyuan Museum 崇真艺客
余友涵 《1984-16 武康大楼》
约 50×70cm 纸本油彩 1984


展览回顾|余友涵:长街日色-慢慢来的路(限时展Ep.5) 视频资讯 Mingyuan Museum 崇真艺客
余友涵《1980-9 淮海大楼》
约 40×55cm 纸本油彩1980



所以,即便是写生作品,他亦有意识通过对画中色彩与结构的考量,与自然保留距离。在具体实践中,提倡将自然概括成色块,绘画时重视平面中点线面的分布,搭配组合,色彩与造型基础相适应,对比和谐。“除了情感性与表现力外,还应呈现出理性建构的结果”。(余友涵语)



展览回顾|余友涵:长街日色-慢慢来的路(限时展Ep.5) 视频资讯 Mingyuan Museum 崇真艺客
余友涵《1977-3 湖南路》
约 50×50cm 纸本油彩1977



中国现代艺术的起点,除85新潮外,最具影响的应当是上海抽象艺术群体的实践。这其中,一部分是以李山、张健君、查国钧为代表的上戏抽象群体,另一部分既是以余友涵及其学生丁乙、秦一峰、冯良鸿等为代表的上海工艺美校群体。经历了70年代由陈巨源、程及、沈天万等艺术家于媒介与语言中再次开启的现代性实验,如何让民族性、东方美学与现代主义三者融合,开创一种中国式的现代主义,成为八十年代上海抽象艺术群体继续推进的核心议题。

“近年来,我不断揣摩这一课题,并身体力行,进行了一些尝试......我选择了一个简单的形象-圆,作为画面的主要形象。由于圆的安定感,所以它既可以表现一切事物的‘始’,也可表现一切事物的‘终’,并由此予以‘一瞬’和‘永恒’。”(余友涵语)



展览回顾|余友涵:长街日色-慢慢来的路(限时展Ep.5) 视频资讯 Mingyuan Museum 崇真艺客
余友涵《2018 12-6 盐田 2》
80×80布面丙烯2018



经历了由西方现代艺术带来的启蒙与初步实验后,余友涵在1983年左右开始“圆”系列作品的创造。他将毛笔笔法的短笔触作为一种重复性元素,将其按照一个类似“太极”的“圆”结构予以不断延伸和循环。“短笔触作为一个基本元素,又按照道家的运行结构,成为一种现代主义的重复机制”。(批评家朱其语)

如此,“圆”系列作品构成了一种简练、强有力的视觉节奏与韵律感,同时又于水墨流动之间赋予由一及无限、气韵生动的画意。它的神秘意境能把人带到悠远的时间与空间中,唤醒东方美学里朴素、含蓄、智慧、自然的哲学与审美意趣。



展览回顾|余友涵:长街日色-慢慢来的路(限时展Ep.5) 视频资讯 Mingyuan Museum 崇真艺客
余友涵《2010 四联画》
40×80cm 2010



作为余友涵晚期探索、成熟的代表性艺术风格,“圆”系列作品在国门初开,西方艺术思潮强势影响下,尝试将中国传统哲学与艺术作观念与形式上的深度融合,创造出一种兼具民族性、东方主义与现代主义的抽象艺术风格,这置于中国现代艺术的发展有着至关重要的意义。



展览回顾|余友涵:长街日色-慢慢来的路(限时展Ep.5) 视频资讯 Mingyuan Museum 崇真艺客
余友涵《抽象 2018 6-1a》
50×50 共 4 件 布面丙烯2018



除了对自然主题与绘画语言现代性转向的思索,余友涵还于不同时期实践过装置、政治波谱等不同类型的创作。在他看来,艺术创造理所应当属于当下,应与时代有着联动的呼吸。而后风格与主题内容的变化,正应和着外部世界的变迁。

不论是在一个新生蓬勃的历史时期,还是艺术市场化快速转型的时代,他始终一个人默默创作,在艺术世界转圜着视角寻找自己的语言,保持创作的活力与独立性。



展览回顾|余友涵:长街日色-慢慢来的路(限时展Ep.5) 视频资讯 Mingyuan Museum 崇真艺客

余友涵与作品《会唱歌的邓丽君小姐》

现成品装置 1986-2024



展览回顾|余友涵:长街日色-慢慢来的路(限时展Ep.5) 视频资讯 Mingyuan Museum 崇真艺客

余友涵《黑色绘画》 

182×227cm 2000 布上丙烯




在余宇先生设计编撰的《余友涵论艺术》书籍里,呈现了一则对话,文中有此问答:“你这年已经30岁了,而立之年,你能总结出什么来了!”艺术家答:“是的,第一,我爱真理;第二,我有正义感;第三,我热爱美,我爱艺术。我这时已经知道,这是我渐渐形成的做人的原则和信念”。

从青年时的寻觅思索,步入中年后深入内里的艺术省思与大胆实践,再到暮年时自在自然的创造,“长街日色”打开的,是一个热爱创作的人,一个独自行走却不寂寞的人,一个值得在当下反复凝望、纯真的人。

在时空交叠叙事下,缓缓踱步于艺术家笔下横跨50年的人生风景。



展览回顾|余友涵:长街日色-慢慢来的路(限时展Ep.5) 视频资讯 Mingyuan Museum 崇真艺客

现场展出艺术家老照片 










长街日色—慢慢来的路

Keep moving forward


文/王雅



当木心诗中“锁住的日色”渗入柏油路的缝隙,余友涵用半世纪步履织就的上海地图,便成了一场抵抗速朽的时空艺术拓扑。四次迁徙如同四枚书签嵌入城市滚动的年轮:长乐路的童年时光、吴兴路上漫道的求学记忆,复兴中路沉淀着的四十年艺术求索,乌鲁木齐南路上步履不停的沉思与追问......呼啸而过的时光留存为画布上迤逦变幻的长街日色,一道目光耽于其间,孤独而热枕地创造自我。


他说,“绘画就像走路,人类有了飞机和火车,但是还是要走路”。要走,还要慢慢走。走过海上五十年城市的纷繁变迁,看看画布里留恋铸就的永恒风景。在这个一切追寻速度效率最大化的时代,我们期望从故事的起点重返过去,看一条路的蜿蜒曲折,看人生的困境与思索,看旅途里的偶然与必然,看一种热爱如何在漫长岁月里抵达灵魂深处,绘成诗篇。“地点之上”的此中真意,是诉说一种慢慢来的思绪,还有弥漫于物件与笔触之间、无尽深切的惦念。


长乐路的风还将继续吹拂,轻柔而真切地、穿梭这座城市的大街小巷,轻轻落在每个驻足观看风景的人心底。





展览回顾|余友涵:长街日色-慢慢来的路(限时展Ep.5) 视频资讯 Mingyuan Museum 崇真艺客

展览回顾|余友涵:长街日色-慢慢来的路(限时展Ep.5) 视频资讯 Mingyuan Museum 崇真艺客

展览回顾|余友涵:长街日色-慢慢来的路(限时展Ep.5) 视频资讯 Mingyuan Museum 崇真艺客

展览回顾|余友涵:长街日色-慢慢来的路(限时展Ep.5) 视频资讯 Mingyuan Museum 崇真艺客


展览回顾|余友涵:长街日色-慢慢来的路(限时展Ep.5) 视频资讯 Mingyuan Museum 崇真艺客










展览回顾|余友涵:长街日色-慢慢来的路(限时展Ep.5) 视频资讯 Mingyuan Museum 崇真艺客

余友涵 


余友涵出生于上海,毕业于北京中央工艺美术学院(现清华美院),1973-2003年在上海工艺美术学校任教,生前生活和工作于上海。


余友涵是中国二十世纪八、九十年代前卫艺术运动里抽象艺术和政治波普艺术代表性的艺术家,亦是中国改革开放后第一批受到国际认可的当代艺术家。作品融合了东方传统的视觉符号和西方现代艺术的表达方式,对中国艺术界以及后辈艺术家产生了广泛的影响,是中国当代最重要的艺术教育家之一,在中国现当代艺术史中起到开创性和承前启后的关键作用。代表作有:抽象“圆”系列、历史画(政治波普)系列,“沂蒙山”风景系列等。



展览精选 :曾参加第22届圣保罗双年展,巴西(1994),第45届威尼斯双年展,意大利(1993),以及首届亚太当代艺术三年展,布里斯班,澳大利亚(1993)。他的作品在国内外广泛展出,包括:友涵与余友涵——余友涵的早期经验与晚期风格,深圳美术馆(2025);余友涵:永恒与多变,金鹰美术馆,南京(2022);长乐路的风,应空间当代艺术中心,北京(2021);具象·抽象,龙美术馆,重庆(2018);魔都之脉动——上海当代艺术的腾飞,熊本市现代美术馆,日本(2018);1989年之后的艺术与中国:世界的舞台,古根海姆博物馆,纽约,美国(2017);余友涵回顾展——PSA中国当代艺术收藏展系列,上海当代艺术博物馆,上海(2016);余友涵1973-1988作品展,龙美术馆,上海(2016);走出上海,非具象艺术博物馆,奥滕多夫,德国(2009);墙上的字:中国80、90年代新现实主义和前卫艺术,格罗宁根博物馆,荷兰 (2008);身体·中国,马赛现代艺术博物馆,马赛,法国(2004);中国现代艺术展,中国美术馆,北京(1989)等。






展览回顾|余友涵:长街日色-慢慢来的路(限时展Ep.5) 视频资讯 Mingyuan Museum 崇真艺客



撰稿/责编:王雅

设计:曹艺昕 / 杨继龙



展览回顾|余友涵:长街日色-慢慢来的路(限时展Ep.5) 视频资讯 Mingyuan Museum 崇真艺客







正在展出
展览回顾|余友涵:长街日色-慢慢来的路(限时展Ep.5) 视频资讯 Mingyuan Museum 崇真艺客



 观展须知


展览地址:上海市复兴中路1199号A座B1层

建议绿色出行,地铁1、10、12号线(陕西南路站7号口)

*
14周岁(含)以下须由家长陪伴入场
*
每周二至周日9:00-17:00
(16:30最后入场)

免费开放
期待您的到来


展览回顾|余友涵:长街日色-慢慢来的路(限时展Ep.5) 视频资讯 Mingyuan Museum 崇真艺客




展览回顾|余友涵:长街日色-慢慢来的路(限时展Ep.5) 视频资讯 Mingyuan Museum 崇真艺客


展览回顾|余友涵:长街日色-慢慢来的路(限时展Ep.5) 视频资讯 Mingyuan Museum 崇真艺客

展览回顾|余友涵:长街日色-慢慢来的路(限时展Ep.5) 视频资讯 Mingyuan Museum 崇真艺客

展览回顾|余友涵:长街日色-慢慢来的路(限时展Ep.5) 视频资讯 Mingyuan Museum 崇真艺客

展览回顾|余友涵:长街日色-慢慢来的路(限时展Ep.5) 视频资讯 Mingyuan Museum 崇真艺客

展览回顾|余友涵:长街日色-慢慢来的路(限时展Ep.5) 视频资讯 Mingyuan Museum 崇真艺客



展览回顾|余友涵:长街日色-慢慢来的路(限时展Ep.5) 视频资讯 Mingyuan Museum 崇真艺客

{{flexible[0].text}}
{{newsData.good_count}}
{{newsData.transfer_count}}
Find Your Art
{{pingfen1}}.{{pingfen2}}
吧唧吧唧
  • 加载更多

    已展示全部

    {{layerTitle}}
    使用微信扫一扫进入手机版留言分享朋友圈或朋友
    长按识别二维码分享朋友圈或朋友
    {{item}}
    编辑
    {{btntext}}
    艺客分享
    {{mydata.real_name}} 成功分享了 文章
    您还可以分享到
    加载下一篇
    继续上滑切换下一篇文章
    提示
    是否置顶评论
    取消
    确定
    提示
    是否取消置顶
    取消
    确定
    提示
    是否删除评论
    取消
    确定
    登录提示
    还未登录崇真艺客
    更多功能等你开启...
    立即登录
    跳过
    注册
    微信客服
    使用微信扫一扫联系客服
    点击右上角分享
    按下开始,松开结束(录音不超过60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