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后窗·寓言
Rear Window & Real Wonder
展期:2025年04月21日-2025年08月17日
策展人:费俊
联合策展人:王凯梅
参展艺术家:AoHI混合智能艺术实验室、蔡宇潇&贾斯丁·波特尼克、陈天禅、方二&孟瑾、费俊&刘正奎、古澤 龍、黄恩琦&王歆童、纠缠的他者、克劳蒂亚·拉歇尔、乐毅、李妍洁、马克·李、乔伊·霍尔德、邱宇、萨莎·斯泰勒斯、王之纲、张文心
地址:昊美术馆(上海)一楼
上海市浦东新区祖冲之路2277弄1号
主办:HOW昊美术馆
支持机构:奥地利驻上海总领事馆、瑞士文化基金会上海办公室、上海市对外文化交流协会、某集体ART+TECH
赞助:vivo、北京澜景科技有限公司
官方指定用车:沃尔沃EM90
展览为HOW混合智能艺术季项目之一“后窗·寓言”,是由艺术家费俊带领的某集体策展团队与昊美术馆策展团队共同打造的新展,通过17位(组)国内外艺术家的25件作品,呈现文本、声音、装置和互动体验的交错中,AI不但是窗口,更拥有某种寓言涌现的存在。在对人工智能发展历史的回溯,展示艺术家在与AI、算法、建模等创作手段的双向合作中的生成艺术。
在对人工智能发展历史的回溯,展示艺术家在与AI、算法、建模等创作手段的双向合作中的生成艺术。艺术作品超越人类中心主义视角,以行星思维想象生命历史,用未来考古守护人类精神家园,将算法赋于的人类语言重新诗化,构思出人类文化的当下寓言。展览还审视了性别不平等、数字歧视和其他人类社会诟病反射在算法中的陷阱,提醒AI时代如何塑造公平、透明、包容的文化典故和未来叙事。
本期内容将介绍参与此次“后窗·寓言”展览中的双人艺术家团体方二&孟瑾,以及他们本次展出的作品《深境曼波》。
01
关于参展艺术家

方二 & 孟瑾|Fang Er & Meng Jin
方二和孟瑾是一对斜杠的夫妻艺术家,活跃于城市公共艺术、装置艺术、数位艺术、摄影、绘画以及城市涂鸦等多个创作领域。他们的作品探索都市空间、科技媒介与人类感知的交互关系,透过不同形式的艺术实验,回应当代社会的视觉文化与空间变迁。
方二毕业于伦敦中央圣马丁艺术学院,孟瑾则完成了伦敦艺术大学切尔西艺术与设计学院的学业。他们的作品曾在世界各地的知名艺术机构展出与典藏,包括上海美术馆、纽约 MoMA PS1、伦敦 V&A 博物馆、巴黎 Photoquai 摄影双年展以及香港 M+ 美术馆等。
在艺术实践中,他们运用数位演算、动态影像、场域特定装置及公共空间介入,突破物理与虚拟的边界,构筑一种新的叙事方式。长期参与国际展览与文化机构合作,他们的创作不仅回应都市环境与数位时代的变迁,也持续拓展艺术在社会中的可能性。
02
关于参展作品

方二 & 孟瑾,《深境曼波》,2024-2025,视频影像、装置,尺寸可变,作品图片致谢艺术家
这组作品源自对视觉系统与形态演变的长期探索,并在AI生成、3D建构与光影交互的技术融合下,构建了一种虚拟与现实交汇的艺术体验。作品延续了方二从2004年开始的创作的“隐藏的深度“,两者皆关注二维与三维之间的结构解构,以及形态在不同媒介中的转换。
早期的“隐藏的深度”是通过解构三维模型,以平面化的点、线、面,尝试揭示数字图像背后隐藏的空间维度,并探索不同视觉系统之间的不确定性和边界感。这一过程不仅在虚拟环境中呈现,也延伸至实体雕塑,以块面化的方式将数位结构带入物理世界,使形态在数字与物质之间流动。

方二 & 孟瑾作品《深境曼波》在「后窗·寓言」展览现场展出,2025?昊美术馆
“深境曼波”则在此基础上进一步推进,将AI算法引入创作,让形态不再只是被拆解,而是能够自主生长。作品利用AI演算生成「未来植物」,这些形态并非源自已知的自然物种,而是基于生物生长逻辑的计算模型,以数据驱动的进化,生成具有未知潜能的新形态。AI所塑造的数字模型,最终被转化为3D打印的物理雕塑,呈现从演算生成到实体的递进关系。光影在雕塑表面的流动,使形态仿佛持续生长,重塑了作品的时间性和动态感,加之观众参与其中的交互关系,形成一种可感知的虚实交错。作品不再是被动的呈现,而是一种算法驱动、系统塑造的动态创造过程。


方二 & 孟瑾作品《深境曼波》在「后窗·寓言」展览现场展出,2025?昊美术馆
AI如何介入创作,并改变我们对形态、生长、感知的理解,在虚拟与现实的融合中,数字逻辑与物质化如何动态共生,方二孟瑾的创作在不断思考和探索人工智能在艺术实践中的可能性。
03
更多过往作品
方二&孟瑾做为艺术伉俪,他们既有组合的创作,也会有独自的个人创作。她们喜欢在各种风格之间自由变换,更注重在创作中探索多样性和实验性。他们的作品融合了城市印象、历史雕像、未来胶囊以及声音碎片等元素。

方二 & 孟瑾,《闪耀者》,2023,影像装置,40cm,图片来源:共同艺术中心
《闪耀者》这件作品以圆形的动态影像呈现,通过物件化的旋转屏展示。每一个片段都是一个时空胶囊,汇集了城市的变迁、历史的印记以及未来的愿景。
“在创作过程中,我们会去关联更为丰富的元素:从静态图像、动态的影像,声音编辑,甚至是与时间和互动性相关的因素。这些特点激发了我们对于创新、实验和技术融合的兴趣。媒介的差异性对我们而言,意味着工具和方法的选择。”
——方二&孟瑾

方二,《宇宙霓虹01》,2024,Oil Painting+ Spray Paint on canvas,60 x 60cm,图片来源:在3画廊
方二的《宇宙霓虹01》以霓虹色调、超现实构图和符号化元素构建了一个梦幻般的视觉宇宙,与美术史形成多维度的跨时代对话:作品中彩虹色光晕与荧光色块的碰撞,延续了安迪·沃霍尔《金宝汤罐头》的消费主义美学,但将日常符号转化为神秘的宇宙符号。那些流淌的粉色、蓝色液体状笔触,是对抽象表现主义的致敬,并带来了波普艺术的色彩革命。

孟瑾,《静泉之4》,2024,130X160cm,图片来源:在3画廊
孟瑾的《静泉》系列以“生物性圆形”重构月相的呼吸感——画面如单细胞生物般缓慢增殖,圆形不再是完满的象征,而是细胞膜般脆弱的时间容器。艺术家说,灵感来自德国诗人保罗.策兰的是个,恰好是美术史中的“残缺美学”(如断臂维纳斯)被推向分子层面,仿若月亮的鲜艳讥讽。

方二 & 孟瑾,《白雪宾馆》,2008-2009,图片来源:第伍大道
早期作品《爱情宾馆》系列是孟瑾和方二首次以艺术伙伴身份完成的合作性摄影作品;它探讨了两位艺术家对城市生活、建筑、记忆和他们喜爱的事物所持有的不间断的热情,表现了建筑实体、事物和它们所象征的社会内容之间的内在关系。这对伙伴呆在“短住”宾馆里,借用3小时的“休息”时间这一框架完成了该系列的创作。

我们利用每一间房间内所属的物品作为材料,堆砌捆绑而成一个形态模糊的聚合体。它们的相互呈现,是一种完全物质性的存在,而它们之间的所属关系决定了此地的现场感。这种干扰现场景观的做法,并不是要突出某一个非现场的主体,而是完全此时此地的现场性的细心发挥,室内场景和室内物品的属性并没有得到改变,原生的细节得到保留的,现场感没有被压缩,也没有所谓的情感升华,有的只是秩序的变化。

方二 & 孟瑾,《东帝士宾馆》,2008-2009,图片来源:第伍大道
与其说是摄影,其工作过程更象是在做物品雕塑。拍摄只是最后的程序,时间不到5分钟,而按下快门甚至和和还不到一秒。但者最后的一秒意义重大,的对我们而言存在着双重属性:既属于爱情宾馆的那个特定的房间,也只属于我们出现之后的3个小时。捆绑的方式是在企图打破这类空间的定义。而正因为这个定义的庞大,还有使用者的莫名缺席,使得这些物品各自复活,获得一种拟人化的重塑。
*更多作品介绍部分的图文来源:在3画廊、共同艺术中心、第伍大道
HOW混合智能艺术季群展项目“后窗·寓言”目前正在昊美术馆一楼展厅展出中,欢迎大家前来观展。
“后窗·寓言”展览现场,2025?HOW昊美术馆
更多展览相关阅读:
HOW混合智能艺术季|《后窗·寓?》文献板块01——虚构考古
HOW混合智能艺术季|《后窗·寓?》文献板块02——混合叙事
HOW混合智能艺术季|《后窗·寓?》文献板块03——生命演化
HOW混合智能艺术季|《后窗·寓?》文献板块04——技术诗篇
HOW混合智能艺术季|《后窗·寓?》文献板块05——算法伦理
HOW混合智能艺术季|《后窗·寓?》参展艺术家王之纲及更多作品介绍
HOW混合智能艺术季|《后窗·寓言》参展艺术家&策展人费俊及更多作品介绍

HOW混合智能艺术季
展览门票快速购买通道 >>
①
单人全馆通票 150元
单人全馆优惠票120元
*一张门票通行全馆所有展览
②
单人1F展览票 120元
单人1F展览优惠票 90元
③
单人2F展览票 60元
*此展票无优惠票
*优惠票政策详见小程序购票页底部








昊美术馆(上海)是具备当代艺术收藏、陈列、研究和教育功能的全新文化机构,坐落于上海浦东,共有三层展览和活动空间,总面积约7000平方米,于2017年9月正式对外开放。昊美术馆地处张江高科技园区,充分发挥地域特色,让更多观众在工作之余前来美术馆观展,以此建立全新的艺术综合体和浦东文化新地标。昊美术馆通过持续深入地建立与国内外艺术家、艺术机构、艺术项目之间的互动,举办高质量的国际性当代艺术展,建立国际化的交流及展示平台,促进全球化背景下中国当代艺术的繁荣发展,以及东西方当代艺术的交流与合作。








已展示全部
更多功能等你开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