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5瑞士巴塞尔艺术展
2025.6.17-6.22
瑞士 Messe Basel





▲ 2025年 巴塞尔艺术展览现场
今年的巴塞尔展会将汇聚来自42个国家及地区共289间国际顶级艺廊,巩固了其作为全球艺术市场领军盛会无可撼动的地位,成为艺术发现与交流的枢纽,以及全球艺术界的强大推动力。
主要展区包括,主画廊单元“艺廊荟萃”、由Giovanni carmine策展的“意象无限”展示大型装置项目,將传统的艺术展位形象彻底改革。“Messeplatz公众项目”,著名术家Katharina Grosse将Messeplatz广场及周围打造为充满活力的色彩空间,项目由Natalia Grabowska策划。“策展专题”展出由20世纪艺术家精心策划的历史创作专题。
首次亮相的“艺立新思”(Premiere展区)为画廊提供独家平台,展示至多三位杰出艺术家近五年创作的先锋之作。
同期,巴塞尔艺术周(Art Basel Art Week)自6月16日起,涵盖多个相关展览与艺术活动,包括 Liste、Volta Basel、Photo Basel、Africa Basel 等卫星展会。主要展会的时间为6月17–22日,部分展览提前开启。
建筑与情感
马岩松
至2025.9.21
韩国 Museum SAN

《马岩松:建筑与情感》(Ma Yansong: Architecture and Emotion)于2025年5月16日于荷兰新研究所(Nieuwe Instituut)开幕。荷兰新研究所是荷兰致力于研究建筑、设计与数字文化、探索新思想潜在力量的国家博物馆。
毫无保留地画
加布里埃尔·穆特
至2025.8.24
巴黎现代艺术博物馆

▲ Gabriele Münter, Sténographie. Suissesse en pyjama, 1929. Toile. 61,5 x 46,2 cm. Munich, Gabriele Münter- und Johannes Eichner-Stiftung. Crédit : The Gabriele Münter and Johannes Eichner. Foundation, Munich. ? Adagp, Paris, 2025
巴黎现代艺术博物馆继索尼娅·德劳内 (Sonia Delaunay)、莫德索恩-贝克尔(Paula Modersohn-Becker)、安娜-伊娃·伯格曼(Anna-Eva Bergman)之后,再次聚焦一位现代女性艺术家,为观众带来一场视觉与历史的双重发现之旅。她是德国表现主义的重要面孔,是“蓝骑士”画派的共同创始人——但她的名字却常被淹没在康定斯基的光环之下。如今,巴黎现代艺术博物馆为加布里埃尔·穆特举办法国首次大型回顾展,带领我们重新认识这位先锋女性艺术家。
展览精选约170件作品,涵盖绘画、版画、摄影、刺绣等多种媒介,完整呈现她横跨60年的艺术旅程。从20世纪初的巴黎初试锋芒,到战后不断探索的现代语言,穆特以敏锐目光和丰富表达,开辟出一条属于自己的艺术之路。

▲Gabriele Münter. Penseuse. 1917. Toile. 66 x 99,5 cm. Munich, Lenbachhaus ; donation Gabriele Münter, 1957. Crédit : St?dtische Galerie im Lenbachhaus und. Kunstbau München, Gabriele Münter Stiftung 1957. ? Adagp, Paris, 2025
绘画即主体
埃德·克拉克
至2025.9.13
苏黎世 豪瑟沃斯



▲ 「埃德·克拉克:绘画即主体」(Ed Clark. Paint is the Subject)展览现场,豪瑟沃斯苏黎世Limmatstrasse,2025 ? 埃德·克拉克艺术资产,摄影:Jon Etter
「埃德·克拉克:绘画即主体」是瑞士首场专门呈现这位美国抽象艺术先锋的个展。此次展览由塔尼娅·巴森(Tanya Barson)策划,并与埃德·克拉克艺术资产密切合作,汇集了艺术家跨越七十年的代表性作品,全面呈现了克拉克开创性的艺术实践。
缔造现代
2025.6.19-10.12
上海 浦东美术馆
6月19日起,浦东美术馆呈献年度重磅国际大展“缔造现代:来自巴黎奥赛博物馆的艺术瑰宝”。“缔造现代”作为奥赛博物馆有史以来在华规模最大的展览,集中展出其核心馆藏精华,全球仅此一站,堪称一场不可复制的艺术盛事。
展览荟萃逾百件19世纪40年代至20世纪初最具代表性的法国艺术杰作,涵盖从学院派、现实主义、自然主义,到印象派、新印象派、后印象派、纳比派等奥赛馆藏中几乎所有重要艺术流派,构成一幅跨越时空、激荡思想的全景式恢弘艺术长卷。梵高、莫奈、米勒、塞尚、高更、马奈、德加、雷诺阿、库尔贝和修拉等艺术巨擘齐聚,以开创现代艺术语言的殿堂级真迹佳作,共同书写从古典走向现代的先锋精神与艺术变革。

展览现场 ?浦东美术馆
日月有昼夜
2025.6.22开幕
广东 和美术馆

2025年6月22日起,和美术馆呈现具体派艺术家松谷武判(Takesada Matsutani)在中国的首次个展“日月有昼夜”(Flow of Shades),展出艺术家自20世纪70年代以来,极具代表性的20余件乙烯基胶绘画及装置作品。

▲ 松谷武判,《作品66-2》,1966,乙烯基胶水、油画颜料、丙烯颜料,画布固定于胶合板上,161.8 × 129.8 cm,图片致谢宫城县美术馆
▲ 松谷武判,《作品63-A-36》, 1963,乙烯基胶水、油画颜料、丙烯颜料,画布固定于胶合板上,130.5 × 91.8 cm,图片致谢姬路市立美术馆
游弋 陈墙
2025.6.21-8.30
上海 德玉堂

德玉堂画廊荣幸地呈现中国当代艺术家陈墙的最新个展《游弋》。此次展览是艺术家对创作状态与生命本质之间关系的深度探索,展现了他在当代艺术实践中的独特思考和哲学追问。陈墙通过"游弋"这一概念,呈现了一种既非完全静止的固守,也非无目的的漂泊的创作状态——一种介于主动与被动之间的阈限状态。

▲ 《23-20》,亚麻布上油画,144 x 186 cm,2023

▲《25-14》,亚麻布上油画,160 x 240 cm,2025
地点,遗址,地图册冯山
冯山
2025.6.17-8.5
北京 泰康美术馆

第二期“彩排间:艺术家个展计划”特邀艺术家冯山呈现装置作品《地点,遗址,地图册》(Site, Relic, Atlas)。
冯山毕业于雕塑专业,她的作品大都有着雕塑的触感,虽然她也使用一些现成品来构建装置的空间,但总是从中流露出“塑造”的痕迹,她将工业制品,纪念物,用她的双手粘合,填充,反复打磨成固定下来的形状,她为作品所付出足够多的“体力”,使观众明确的感知到她用“双手”所唤醒的感性力量。
卡班
2025.6.14-7.13
上海 震旦美术馆

本展览与上海市多家心理健康机构联合策划。展览的核心,是想松动凝固的日常,让被“卡”住的生命力,重新流动起来。本展览试图重新构建一个平行空间:二楼区域聚焦“下班后”,直面生命力坍缩与文化体力流失状态的普遍现实,以治愈性的作品与场景唤醒感官;三楼区域对应“上班中”,颠覆日常,你可以在工位发呆、冥想、粉碎情绪。
偶像的模型
王一
2025.6.21-7.20
北京 站台中国当代艺术机构

正如在过往的无数个时代中一样,偶像的堆塑本就是一种社会性的产物,它洪流般的涌入到视觉的建构中,而这正是王一的创作中不断回溯的话题。如同程序编写中的“input”(输入)和“print”(输出),这种建立于算法的逻辑似乎成为伴随其生长的一代艺术家的通用语法。创作中直接、干脆的效率带来了一种势不可挡的速度感,以近乎粗暴的方式自我复制。它不止于一种响亮的美学范式,而更是一种视野和思维,既让基础模型如积木般建筑偶像,也使偶像消解为技术的底层代码。在艺术家的近期作品中,这种技术与视觉的崇拜则追溯到了他记忆中炼就的起点。

▲ 王一《飞向未来》| Wang Yi, Toward Future木板、石膏、丙烯 Acrylic and gypsum on wood336×392cm,2024-2025

▲王一《教父》| Wang Yi, The Godfather亚麻布、丙烯、石膏 Acrylic and gypsum on canvas42×50cm,2025
没有展览的展览
杨俊
2025.6.17-6.30
杭州 想象力学实验室

芬芳 王音
2025.6.21-8.24
北京 12号空间

12号空间荣幸地宣布,王音个人项目“芬芳”将于6月21日正式启幕。七幅绘画近作,呈现于公寓的三个房间,在此,王音以坦诚而又细腻的方式与这处历史地域展开一次关于回望与瞭望的对话。在根植的土壤上,自然而生芬芳。
微倾之隙
2025.6.21-10.8
北京 重美术馆

在哲学长诗《物性论》中,卢克莱修以“微妙偏转”(clinamen)解释了为何宇宙不是一成不变的机械系统,而是充满变化和创造力的世界。伊塔洛·卡尔维诺进而引申:“有关世界的知识倾向于消解世界的实在性,诱导到对一切无限细小、轻微和机动的因素的感受。”
占据空间的技巧
2025.6.22-10.19
北京 中间美术馆
6月22日,中间实践区域将呈现展览“占据空间的技巧:玄诗元的'平面图陈列柜’”,以作为策展方法的平面图为切入点,将平面图重构为一种认知空间、占据空间的行动策略。三个展览从历史的、当下的、自反的不同维度,关注那些边缘状态和挑战边界的实验,展示出我们如何重新想象局限性,并将其转化为个体的独特之处,进而打破常规与异常、自由与规训、简陋与高效之间的既定界限,为艺术介入当下现实打开新的路径。
将死亡带回生活
2025.6.28-8.17
北京 MACA艺术中心

本次展览命名为“将死亡带回生活”,意在打破一种根深蒂固的禁忌。死亡,这一字眼在人们的日常生活中常被避讳,仿佛轻启此音,便足以引来忧伤与惊惧。它承载着沉重的情感负荷。恐惧、哀恸、失落、悔恨、丧亲之痛、压抑、剥夺、无力,甚至绝望,尽在其中。
褶皱 靳山
2025.6.20-8.20
上海 166艺术空间

166艺术空间夏季展《褶皱》将首次展出上海艺术家靳山的六件全新雕塑作品,集中呈现其近期对抽象艺术的探索。展览现场重现了作品诞生的实验室空间,完整的雕塑作品在其中尽显扭曲之美。

▲Rebel / 反叛Plastic,PPS / 55x48x80cm,2024

▲Bramble / 荆棘Plastic,PPS / 30x44x28cm,2025
空气罐头
王易罡
2025.6.20-7.20
沈阳 花麒美术馆

当艺术沦为视觉经验与传统范式的囚徒,一场关乎自由与反叛的革命正在悄然酝酿。艺术家王易罡即将携其极具颠覆性的“悬吊绘画”创作实践,于沈阳花麒美术馆举办个人艺术展,以“解构与重生:身体叙事下的艺术革命”为主题,向艺术界发起一场震撼灵魂的宣言。



















已展示全部
更多功能等你开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