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白盒子艺术馆
WHITEBOX ART CENTER

尼古拉·迪米特洛夫
Nikola Dimitrov
尼古拉·迪米特洛夫(Nikola Dimitrov)身为画家与钢琴家,他的艺术创作核心在于音乐与绘画的交互共生。1979至1988年间,尼古拉在萨尔音乐学院(University of Music Saar)攻读钢琴演奏专业,同期开始探索以音乐为灵感的多样绘画表达形式。受此两种艺术张力的驱动,使画作对特定音乐作品进行多维度诠释。

《群展/画廊艺术家》展览现场,波恩巴特戈德斯贝格艺术别墅,2009
尼古拉早期创作呈现非形式化倾向,自2006年起逐步发展出更具象的绘画语言体系。这一创作的转向与个人视觉语系的形成,始于与德国作曲家格哈德·施泰布勒(Gerhard St?bler)的合作。聆听其音乐进行绘画创作,自发涌现出的色线与网格结构,成为后续作品核心形式特征的灵感母体。音乐与绘画的交互关系通过双重路径得以深化:既有基于经典音乐作品的视觉转译系列,亦有根植于自主声音实验衍生的绘画循环体系。

《新作展》展览现场,萨尔布吕肯库巴画廊,德国,2012
尼古拉作品的标志性特征在于各类简化的笔触元素——它们根植于节拍、节奏、转调与变奏法则。灵感既来自钢琴演奏中多键组合形成的音簇及其在音序中的重复增值,亦源自对特定音程在不同音高上变奏可能性的探索。左右手快速交替的触键与延音踏板的结合,使和声与不协和音交融为从属旋律的声景织毯,在此过程中艺术理念被聚焦、雕琢并重构。这种音乐性思考在视觉语言中转化为水平、垂直与斜向叠加的笔触序列,生成繁复结构与图式。画布与纸本作品由此显现出内在的秩序,其间旋律常以多声部形式共鸣。


《群展》展览现场,鲁尔区当代艺术协会,奥伯豪森,2015
2016年的《赋格》系列作品是以约翰·塞巴斯蒂安·巴赫(Johann Sebastian Bach)的《平均律钢琴曲集》为基础创作。巴赫将他的作曲分为两部分,每部分包含24首前奏曲和赋格曲,涵盖了所有大调和小调。赋格曲的一个显著特点是其对位复调的创作原则。音乐主题在作品的开头以不同的音高重复出现,主要是在根音和五音之间交替。尼古拉创作的可视化《赋格》图像采用黑白灰色调呈现。作品中各自音乐主题及其对位的相互交织、叠加和反射,在纸上呈现出了丰富的变化。白色和黑色的区域产生了多种细微的差别。此外,矩形黑白色块之间的空间形成了垂直、水平或对角线的网格,这些网格在观看过程中产生前进或后退的视觉效果。这些用手工纸创作的画作并非是对巴赫钢琴曲的再现,而是通过视觉语言展现从音乐中感知到的旋律。

《用眼睛聆听—一种特殊的声音艺术》展览现场,现代艺术画廊,德国,2025
尼古拉所创作的作品中,黑白灰色系作品尤其体现了他对画面基底中节奏变化的偏好,相较之下,对于带有彩色线条图案层次的作品则强调了动作、声音和情感。这些作品被视为是音乐灵感与绘画灵感交织的产物。它们并非是对音乐作品的机械复现,而是以视觉语言书写的类比系统。

《无垠-德国当代艺术展》展览现场,白盒子艺术馆,北京,2025

尼古拉·迪米特洛夫,《绿黄色彩节奏 II》,布面丙烯,140×110 cm,2025

尼古拉·迪米特洛夫,《前奏曲 VI》,布面丙烯,140×110 cm,2021

尼古拉·迪米特洛夫,《橙黄节奏 I》,布面丙烯,140×110 cm,2023
关于艺术家

尼古拉·迪米特洛夫 Nikola Dimitrov
生于1961年,德国萨尔州梅特拉赫;
1984年 获萨尔音乐学院音乐教育学位;
1988年 获钢琴演奏专业深造文凭;
艺术创作以音乐与绘画为两极展开探索;
2000年起成为独立艺术家;
2012/13年 获圣文德尔文化遗产基金会奖学金,瑞士巴塞尔驻留艺术家;
西德意志艺术家联盟成员 | 德国艺术家联盟成员;
现生活与工作于德国萨尔布吕肯附近的霍伊斯韦勒及科隆。
当前展览 Current Exhibition









已展示全部
更多功能等你开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