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大卫和歌利亚
David & Goliath
Artist: Su Qiyue, Luo Dan, Yu Fang??
Venue: 8F, Building A, Da Dongfang Department, 348 Zhongshan Road., Wuxi
Opening hours: Tuesday–Sunday 11:00—18:30






当年轻的牧羊人大卫(David)站在非利士巨人歌利亚(Goliath)面前时(《撒母耳记上》第17章),他手中紧握的不只是一具简陋的投石器,更是人类面对不可战胜之物时最原始的勇气与智慧。如今,这个古老的传说依然在当代语境中不断上演,我们仍然要面对每个人生命中的“歌利亚”,只是当代“歌利亚”已披上了更为复杂的面具。加缪在《西西弗斯神话》中揭示的荒诞性,恰如现代人面对“歌利亚”时的根本处境:每个个体都不可避免地遭遇看似不可战胜的生存困境,这种对抗本身构成了存在的意义。在这场永不完结的史诗中,艺术以其独特的语言,成为了最敏锐的见证者与解读者。
于方的创作实践展现了一种跨文化的智慧。他以独特的视角,将西方古典主义雕塑的永恒之美与东方园林的流动哲学熔铸一体。他的作品绝非简单的视觉拼贴或技术炫技,而是通过精妙的解构重组与形式转化,在陌生与熟悉、永恒与瞬息之间架起思考的桥梁,邀请观者重新审视全球化语境下的文化认同。他的作品证明,智慧的锋芒不在于正面的对抗,而在于转化与超越,让看似对立的元素达到微妙的平衡,形成全新的解读。
中国人善于在“方寸之地显乾坤”,补丁在10厘米见方的小木板上演绎着生命的宏大叙事。他的作品大多为人物肖像,以西方古典绘画的严谨技法为基础,对传统再思考,再打磨,直到形成自我意识的表现。这种“致广大而尽精微”的创作智慧跳出了具象意义上的大小,体现在了观察的深度与表达的精度。
罗旦的雕塑作品将东方美学中的“气韵生动”注入西方雕塑的体量语言,他在创作过程中不断探索雕塑材料的可能性,在刚与柔、动与静的辩证中,探索生命存在的本质,通过雕塑的线条韵律,营造静谧、柔和的氛围。他的雕塑作品看似静止,实则蕴含着内在的张力和韵律,既保留了传统造像的概括性,又赋予其现代审美趣味。
今天我们所面对的“歌利亚”是谁?是算法的统治?是信息的洪流?或是某个未知?当代人面对的真正挑战,或许不在于战胜外在的巨人,而在于不断超越认知的局限、打破思维的定式。在这个意义上,当“大卫”再次面对“歌利亚”时,人类最纯粹的精神才是那一枚击中巨人的石子。

补丁(苏其岳),1986年,温州苍南县人,2007年毕业于衢州学院。个展:2025 “FACE”,Tong Gallery+Projects,北京。精选群展:2025 “龙佩尔斯迪尔钦”,SIMPLE ONE × Tong Gallery+Projects,北京。

罗旦,1990年出生于湖南,2013年毕业于中央美术学院雕塑系学士学位,2016年毕业于中央美术学院雕塑系硕士学位,现?作?活于北京和?沙,湖南省画院创作研究部(?年画院)艺术家。








已展示全部
更多功能等你开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