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ndex}}/{{bigImglist.length}}
{{memberInfo.real_name}}
{{commentname}}

皮皮乐迪·里思特丨用童心定义自由,从掌心构建宇宙

{{newsData.publisher_name}} {{newsData.update_time}} 浏览:{{newsData.view_count}}
来源 | {{newsData.source}}   作者 | {{newsData.author}}
皮皮乐迪·里思特丨用童心定义自由,从掌心构建宇宙 崇真艺客


作为影像与媒体艺术先锋,现年63岁的皮皮乐迪·里思特(Pipilotti Rist)仍保持着孩童般的好奇心,期待艺术与人的连接能构建出奇异的世界。


在皮皮乐迪作品绚丽、俏皮或叛逆的外表之下,观众往往能放松地打开感官,发现蕴含其中的治愈能力。就如艺术家将于北京UCCA尤伦斯当代艺术中心举办的大型个展“掌心宇宙”的名字:在皮皮乐迪的世界中,感知可以引领想象,掌心也能展开整个宇宙。

皮皮乐迪·里思特丨用童心定义自由,从掌心构建宇宙 崇真艺客



长不大的"皮皮乐迪"



“皮皮乐迪”并不是皮皮乐迪·里思特的本名,而是源自瑞典儿童文学大师阿斯特丽德·林格伦(Astrid Lindgren)于1945年创作的《长袜子皮皮》。这部经典童话讲述了一个颠覆传统儿童形象的红发女孩的奇幻冒险:她生而独立,力大惊人,能轻而易举地把一匹马举过头顶,或者制服身强力壮的小偷和强盗。


皮皮乐迪·里思特丨用童心定义自由,从掌心构建宇宙 崇真艺客

《长袜子皮皮》系列图书封面,图片来自网络。


艺术家将《长袜子皮皮》主人公的名字"皮皮"与自己儿时的小名“乐迪”组合在一起,取代了伊丽莎白·里斯特的本名,也让这种不被成人规则驯化的自由个性,成为她艺术身份的特点之一——通过天真烂漫的视角,探讨深刻的社会议题。



“我不是那个朝思暮想的女孩”


皮皮乐迪·里思特丨用童心定义自由,从掌心构建宇宙 崇真艺客

皮皮乐迪·里思特,《我不是那个朝思暮想的女孩》(静帧),1986,彩色有声单频影像,7分45秒。图片由ProLitteris、艺术家、豪瑟沃斯画廊、Luhring Augustine画廊及videoart.ch提供。


皮皮乐迪·里思特艺术生涯早期的代表作《我不是那个朝思暮想的女孩》也是由“改写”而来——她将披头士乐队的著名歌曲《Happiness Is a Warm Gun》中的第一句唱词(She’s not a girl who misses much)的“她”改成了“我”,将音乐中的女性从一个被描述的第三视角客体转换为自我表达的主人公。


皮皮乐迪·里思特作品《我不是那个朝思暮想的女孩》片段,视频来自网络。


这部创作于学生时期的作品预示了皮皮乐迪后续作品的方向。她通过改变声音与影像的播放速率,产生模糊、失真及故障的效果。艺术家展示于画面中的夸张妆容、暴露的服装,以及木偶般的舞姿,则被看作对当时出现于电视、音乐录影带等流行文化媒介中女性往往被物化的形象的戏仿与对这女性单一的再现模式的批判。


皮皮乐迪·里思特丨用童心定义自由,从掌心构建宇宙 崇真艺客
皮皮乐迪·里思特丨用童心定义自由,从掌心构建宇宙 崇真艺客

皮皮乐迪·里思特作品《永恒至上》片段,视频来自网络。


到了1997年的作品《永恒至上》(Ever is Over All),艺术家身穿长裙与高跟鞋,将手中的花苞化作武器,一次次砸向路边停靠的汽车,让车窗玻璃碎裂的轨迹像烟花般绽放。多年以后,这部作品中的景象让美国流行音乐天后碧昂斯(Beyoncé)作为音乐录影带《且慢》(Hold Up)的灵感来源,皮皮乐迪砸向车窗的动作也早已成为了女性主义的经典影像。


皮皮乐迪·里思特丨用童心定义自由,从掌心构建宇宙 崇真艺客
碧昂斯音乐录影带《且慢》(左)与皮皮乐迪·里思特作品《永恒至上》(右)中的相似镜头,图片来自网络。


“我是这首歌的受害者”


音乐元素往往与皮皮乐迪·里思特的作品密不可分,她也与诸多音乐人交往密切,并亲身参与到声音的创作之中。1988年至1994年的8年间,她与女子乐队“下一代女王”(Les Reines Prochaines)合作,为其演出做舞台设计,也曾在乐队中演奏贝斯等乐器。


皮皮乐迪·里思特丨用童心定义自由,从掌心构建宇宙 崇真艺客

皮皮乐迪·里思特,《你曾叫我杰基》(静帧),1990,彩色有声单频影像,4分02秒。图片由艺术家、豪瑟沃斯画廊、Luhring Augustine画廊及videoart.ch提供。


在1990年的作品《你曾叫我杰基》中,皮皮乐迪选择了英国唱作人凯文·科因(Kevin Coyne)发表于20世纪70年代的歌曲《杰基与埃德娜》(Jackie & Edna),以对口型演绎男性原声的方式诙谐戏谑地展现性别身份的话题;1995年作品《我是这首歌的受害者》则有着音乐录影带一般的高饱和色彩与拼贴式剪辑,艺术家亲自演绎的歌声与背景尖锐的叫喊声形成意想不到的对位,并在柔美的吉他、贝斯伴奏及男性低声伴唱的呵护之下,形成了兼具温柔与情感张力的重唱。

皮皮乐迪·里思特丨用童心定义自由,从掌心构建宇宙 崇真艺客
皮皮乐迪·里思特,《我是这首歌的受害者》(静帧),1995,彩色有声单频影像,5分09秒。图片由艺术家、豪瑟沃斯画廊、Luhring Augustine画廊及videoart.ch提供。



天真的收藏


皮皮乐迪·里思特丨用童心定义自由,从掌心构建宇宙 崇真艺客

皮皮乐迪·里思特,《天真的收藏》。由ProLitteris 、艺术家、豪瑟沃斯画廊及Luhring Augustine画廊提供。图片由海沃德美术馆提供,摄影:琳达·尼林德。


除了炫丽的色彩与丰富的音乐之外,自然和生态也是皮皮乐迪·里思特艺术创作的重要线索。这不仅包括花朵、土壤、天空等自然物象在其影像作品中的频繁出现,还体现于她就地取材,巧妙运用废弃或可循环材料制成的装置作品。


皮皮乐迪·里思特丨用童心定义自由,从掌心构建宇宙 崇真艺客

皮皮乐迪·里思特作品《天真的收藏》过往展出现场。


皮皮乐迪自1985年持续至今的装置作品《天真的收藏》便是通过收集人们用过的塑料包装创作而成,并已在世界上的多个国家和地区展示。在艺术家眼中,这些日常生活中废弃的透明塑料制品可以再度发挥它们的价值,变身成为“瞬间的钻石”。



《天真的收藏》也将展出于北京UCCA尤伦斯当代艺术中心即将开启的大展“皮皮乐迪·里思特:掌心宇宙”之中。借此机会,艺术家希望向中国观众征集制作此件作品的塑料物品。北京UCCA前台区域特别放置了征集箱,观众可在北京UCCA的营业时间内(周二至周日,10:00-19:00)来到现场,将符合征集标准的物品投入箱内。本次征集将于2025年7月6日截止,详情请点击下方图片查看。


皮皮乐迪·里思特丨用童心定义自由,从掌心构建宇宙 崇真艺客



属于每个人的“掌心宇宙


从20世纪90年代中后期开始,皮皮乐迪·里思特开始将录像与展览的环境相结合,让空间作为影像的延伸。她的投影对象不满足于传统的屏幕,而是覆盖了墙面、地板等多维角度,给观众带来时空漫游般的独特体验。在艺术家打造的沉浸式展览现场中,观众可以被影像包围,让思绪随画面漂浮,亲身参与和作品的互动。


皮皮乐迪·里思特丨用童心定义自由,从掌心构建宇宙 崇真艺客

皮皮乐迪·里思特,《故土(红色球体浮雕)》。由ProLitteris 、艺术家、豪瑟沃斯画廊及Luhring Augustine画廊提供。图片由多哈消防站艺术空间提供,摄影:塔尔哈·贝拉勒。


本次于北京UCCA举办的展览也将呈现艺术家为中国观众创作的场域特定作品《掌心宇宙》。皮皮乐迪将充分利用UCCA大展厅1800平米的展示空间和结构特性,用色彩、声音、影像和装置等媒介探索身体与自然,打造沉浸式的感官体验。


皮皮乐迪·里思特丨用童心定义自由,从掌心构建宇宙 崇真艺客
皮皮乐迪·里思特丨用童心定义自由,从掌心构建宇宙 崇真艺客

皮皮乐迪·里思特,《掌心宇宙》(静帧),2025,场域特定多声道影像与音频装置,音频由 Surma 创作。包含灰色半透明与不透明织物、钢丝、投影设备、播放器、安装支架和音响系统,17100 m3。由 UCCA 尤伦斯当代艺术中心委任创作。图片由 ProLitteris、艺术家、豪瑟沃斯画廊及 Luhring Augustine 画廊提供。


《掌心宇宙》将融汇皮皮乐迪一贯以来的生态女性主义关怀和道家自然观对生命共生状态的感知与体察,引导观众在微观与宏观世界之间不断切换视角,或伸手触碰其中的诗意想象,在展览现场享受哲思与美学的漫游,体会“整体艺术”带来的共振与能量。


皮皮乐迪·里思特丨用童心定义自由,从掌心构建宇宙 崇真艺客
皮皮乐迪·里思特丨用童心定义自由,从掌心构建宇宙 崇真艺客

皮皮乐迪·里思特,《掌心宇宙》(静帧),2025,场域特定多声道影像与音频装置,音频由 Surma 创作。包含灰色半透明与不透明织物、钢丝、投影设备、播放器、安装支架和音响系统,17100 m3。由 UCCA 尤伦斯当代艺术中心委任创作。图片由 ProLitteris、艺术家、豪瑟沃斯画廊及 Luhring Augustine 画廊提供。


2025年7月19日至10月19日,欢迎来到北京UCCA“皮皮乐迪·里思特:掌心宇宙”的展览现场,开启松弛治愈的夏日光影之旅。一个奇妙的宇宙在等待你发现与探索:当流动的影像在意识间自由书写,一切可能尽在你的掌心。


皮皮乐迪·里思特丨用童心定义自由,从掌心构建宇宙 崇真艺客

早鸟票预售中

 购票请点击下方小程序 



*2025年7月19日至9月7日期间,购买“皮皮乐迪·里思特:掌心宇宙”展览门票可观看同期展览“陈可:无名包豪斯”“廖斐:如人有目”。


开放时间


2025.7.19 – 2025.10.19

周二至周日

10:00-19:00开放

(18:30最后入场)

*法定节假日正常开馆



UCCA尤伦斯当代艺术中心

北京市朝阳区酒仙桥路4号798艺术区



关于艺术家

皮皮乐迪·里思特丨用童心定义自由,从掌心构建宇宙 崇真艺客


皮皮乐迪·里思特1962年出生于瑞士格拉布斯,现生活和工作于苏黎世。1982至1986年于维也纳应用艺术大学学习商业艺术、插画与摄影,随后在巴塞尔设计学院攻读视听传播(视频)专业。自1980年代中期以来,里思特逐渐成为国际艺术界的重要人物,其作品也在世界各地广泛展出。


近期个展包括:“电子田园诗”(消防站,多哈,2024);“潜入你眼帘”(大馆,香港,2022);“宽厚胸怀,愿你成为我的邻居”(洛杉矶现代艺术博物馆格芬当代馆,加州洛杉矶,2021-2022);“你的眼眸是我的岛屿”(京都国立近代美术馆,日本京都,2021);“打开我的林中空地”(路易斯安那现代艺术博物馆,丹麦胡姆勒拜克,2019);“像素森林”(阿尔勒LUMA基金会,法国阿尔勒,2018);“啜饮我的海洋”(澳大利亚当代艺术博物馆,悉尼,2017-2018);“《像素森林》与《忧虑将消散》”(休斯顿美术馆,美国德州休斯顿,2017);“像素森林”(新美术馆,纽约,2016-2017);“你的唾液是我苦海的潜水衣”(苏黎世美术馆,苏黎世,2016)。



皮皮乐迪·里思特丨用童心定义自由,从掌心构建宇宙 崇真艺客
皮皮乐迪·里思特丨用童心定义自由,从掌心构建宇宙 崇真艺客

{{flexible[0].text}}
{{newsData.good_count}}
{{newsData.transfer_count}}
Find Your Art
{{pingfen1}}.{{pingfen2}}
吧唧吧唧
  • 加载更多

    已展示全部

    {{layerTitle}}
    使用微信扫一扫进入手机版留言分享朋友圈或朋友
    长按识别二维码分享朋友圈或朋友
    {{item}}
    编辑
    {{btntext}}
    艺客分享
    {{mydata.real_name}} 成功分享了 文章
    您还可以分享到
    加载下一篇
    继续上滑切换下一篇文章
    提示
    是否置顶评论
    取消
    确定
    提示
    是否取消置顶
    取消
    确定
    提示
    是否删除评论
    取消
    确定
    登录提示
    还未登录崇真艺客
    更多功能等你开启...
    立即登录
    跳过
    注册
    微信客服
    使用微信扫一扫联系客服
    点击右上角分享
    按下开始,松开结束(录音不超过60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