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ndex}}/{{bigImglist.length}}
{{memberInfo.real_name}}
{{commentname}}

展讯丨复盘——周湧作品展

{{newsData.publisher_name}} {{newsData.update_time}} 浏览:{{newsData.view_count}}
来源 | {{newsData.source}}   作者 | {{newsData.author}}
展讯丨复盘——周湧作品展 崇真艺客

展览时间:2025年6月27日—— 2025年7月20日

展览地点:湖北美术馆一楼1、2号厅

开幕时间:2025年6月27日下午4:30

开幕地点:湖北美术馆一楼公共大厅


主办方:湖北美术馆

协办方:广州美术学院中国画学院

策展人:鲁虹

学术主持:冀少峰

展览统筹:刘力英、胡莺

执行策展:曾静

展览设计:乔杰、许健、田野

公共普及:雷雅婷、刘海梦

媒体宣传:雷雅婷、曾静、赵晓娇

展务运输:程然、何淑君

展览会务:黄利、李煜婷

展览收藏:马文婷、张丽、章后仪





回归内心

——读周湧的画



冀少峰  湖北美术馆馆长


周湧的视觉图像表达是和中国当代艺术的发展进程有着密切的关联。作为中国当代艺术发展40年的亲历者、参与者和见证者,他历经当代艺术40年的风云变幻和潮起潮落。伴随其间的是周湧始终和艺术潮流保持着某种疏离。他以自我的视觉精神探求和极具辨识度的视觉图像表达,不仅为当代艺术的书写留下了令阅读者印象深刻的印迹,更以不间断的求新求变,把对当代社会和艺术人生的真诚思考和激情讲述清晰地呈现出来。探寻周湧的视觉表达行迹和视觉叙事逻辑,不难发现,他的视觉探求呈现出了如下四个方面的视觉特质。一、历经青春的激情和叛逆的师承;二、“日常性”作为生命体验和艺术表达的物质性敏感和精神的记录;三、以个人视角,讨论个人存在的问题及《丑角》系列;四、回归内心。


一、历经青春的激情和叛逆的师承


为数不多仅存的几张上个世纪90年代创作的视觉图像不能不引起阅读者的关注,由此亦和后期不间断寻求变化的周湧形成了文脉的上下文关系。20世纪90年代的艺术风潮不能不影响着周湧的视觉探索的方向。面对观念形态的更新,大众文化的兴起,图像时代的来临,全球化侵袭,整个社会普遍弥漫着一种消费主义的倾向和时尚,疾速发展的社会和急剧变化的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结构转型,深刻地改变着人们的思想方式、生活方式和艺术表达方式。这不可避免地在周湧的那个阶段的创作中留下了深深的时代印迹。经典的艺术符号的挪用,流行时尚符号与政治偶像的消失,资本主义神庙的兴起,特别是整个社会由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轨的过程中,直至市场经济的全面来临,社会陷入一种焦虑的生存体验。作为能够有幸目睹两个时代变化的周湧而言,一方面他经历了一个时代的终结,但他非常幸运又历经一个伟大时代的开启——改革开放、思想解放。正是思想解放和改革开放,让周湧的艺术插上了理想的翅膀。一个深受西方现代艺术冲击但又急于寻求本土底层思路表达的周湧,不可避免地会急于融于这样的文化现实。由此阅读者会感知体验到充斥在这些20世纪90年代图像中的语义:传统与当代的纠缠,东方与西方的冲突交织与杂糅,特别是西方现代艺术思潮和改革开放后中国当代艺术思潮的混响,洋溢着青春的激情和学院表达迥然相异的图像策略。很短的时间的停留,虽然风格样式混搭,个性亦不是很鲜明,但为其后的个性化视角的切入及个性化风格的建构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二、日常性作为生命体验和艺术表达的物质性敏感和精神的记录


《美胸图》和《婚宴图》是周湧两个极有辨识度的视觉图谱。他用传统的民间的艺术语言,将日常生活作为对现实体验的物质性敏感,并融入自我的图像叙事间。很显然,这是中国社会快速从传统形态向现代形态转型,从农耕文明向工业文明转型,从乡土社会跑步进入城镇化所带来生存实境翻天覆地的变化。而物质的高度充裕,消费主义的盛行,特别是奢华奢靡风气的流行。女性的容貌焦虑、身材焦虑,婚姻的场面、豪华度攀比,使社会普遍弥漫着一种超消费景观。周湧敏锐地感知到这种社会风气的流行,特别是在消费社会程度发达的前沿城市广州,敏锐的直觉体验促使他用最传统的方式,讲述着能够引起共情和共鸣的社会现实问题。社会上流行的日常性“美容”和“婚宴”,就成为周湧观察社会的角度和方法。而对生存现实的日常性记录和表达也为阅读者观察周湧的视觉讲述提供了艺术方法论。这是中国发展到这个阶段所出现的阶段性问题:社会的深层病态,医患问题,医疗问题,铺张浪费讲排场。而对日常性的图像表达,很显然成为社会发展进程中一种精神的记录。弥漫其间的既有周湧艺术的发展与变化,更有周湧借助传统媒材,日常生活图景,将日常生活现实,透过其酣畅淋漓的水墨表达,散发出的却有着一种艺术的光晕,美容、婚宴看似日常,亦非日常,彼此交织缠绕,散发出的是周湧一种来自内心深处对当代社会现实刻骨铭心的体验。传统的卷轴图卷,传统的阅读观看体验,但现实生活实境却步步紧逼,繁华喧嚣热闹的背后,隐匿着的是周湧的忧虑及在喧嚣中的孤独,隐匿其间的是繁华背后的溃烂和日常性中的深刻。这也为他以后以个人视角,讨论个人存在的问题及《丑角》系列的诞生奠定了视觉叙事基础。


三、讨论个人存在的问题,以个人视角及《丑角》系列的诞生


很显然,周湧历经一次次求新求变的尝试,他开始从婚宴、美胸这种社会叙事倾向转向个人视角、微观体验,直至转向讨论个人存在的问题。对于日常精神记录的关注,也逐渐转向带有内省式的,有着强烈的自我意识的个人视角,弥漫其间的探索与追问即是那个永恒话题“我是谁”,为什么及将到哪里去这些诘问。躺着的、蹲着的、漂浮在半空中的及不同装扮的丑角,周湧以自我真诚的在场,诉说着在不确定社会现实中的一种无奈无助与自嘲,一种冷落与疏离,一种社会现实的逼迫感,逼迫着每一位阅读者在面对周湧的视觉图像表达所呈现出的对生存境遇饱满的视觉图景间的一种虚妄虚空与虚幻。视觉图景中的人如浮萍飘零,虽然营构的是一个现实中的“周湧”,但又是一个想象和虚构的“周湧”,视觉图像中的丑角扮相周湧,更是指代一个符号,一个能指。非虚非实,亦实亦虚。这是一种《丑角》与“我是谁”间的追问。一个勿庸置疑的事实是,视觉图像中的丑角,并不是戏剧里的丑角,而是现实生活中的丑角。但戏如人生,戏剧里的丑角往往又极易给观众留下难忘的印象。他们外表丑陋,实则内心善良,更以幽默风趣见长。丑角经常会被误解为小丑或反派。周湧以《丑角》将自我作为符号编码,自我是图像的主角。其实在中国文化的深层表达中,深刻与幽默是一种精神的共存,他体现的恰恰是周湧始终在坚守的本土文化的底层逻辑问题,体现出底层文化视角和边缘文化群体的智慧的光芒。面对变幻莫测、波谲云诡的大时代变局,特别是历经疫情三年磨难,个人悲剧与社会灾难,诚如米兰·昆德拉所言“我们经历着生活中突然降临的一切,毫无准备,就像演员进入初排。”面对苦难与悲情,面对生存处境的多艰与磨难,周湧坦然面对,从容不迫,他以一种嘻哈后的辛酸与悲凉,面对突如其来的灾难。丑的外表下,难以隐匿的是一颗悲天悯人的情怀,大爱与大善。从社会心理角度而言,安全感缺失,不确定的现实处境,使阅读者充分体验到人生的酸甜苦辣,体味百态人生。不完美的现实、并不如意的人生、不确实的未来中的自己一次次转调为丑角这种非日常意象符号,但个体的无奈无助,甚或说孤独,以一种戏嘻与幽默及深刻,直面着不如意的人生,而丑角的乐观、幽默、旷达及激起阅读者审美愉悦的潜能,顿生一种“凭他颠倒事,直付等闲看”之意绪。


四、回归内心


周湧的艺术发展之路径,历经社会叙事到个人视角,由社会实境到艺术虚境,最终找寻到一种属于周湧的视觉表达之路径——回归内心。他开始越来越遵循自我内心的感受,用自我所精擅的语言诉说着自己的过往、追求和未来。在再全球化时代,他不间断地以虚妄的图像映衬着另一种真实。这是一种对无奈无聊与虚幻虚空的挑战。他用图像去对抗孤寂与忧伤,在深不见底,看不见未来,不知道自己是谁,自己走向何方,更看不到我,看不清楚我,犹豫,徘徊,困惑,似一缕游魂,这是一种精神性的存在。恰恰是这种精神,让周湧从虚妄中挣脱出来,回归水墨的激情讲述。反叙事,反绘画,反理性,反观念越来越成为周湧所恪守的艺术准则。而寻求传统水墨的当代转换,在继承传统文化精神的同时,在传承中发展,在守正中创新前行,随心所欲讲述着自我内心的激情和对艺术人生的热爱和一往情深。观念已经远去,技法也已经丢去,技术也不重要,内容主题已消亡殆尽,但由内而外散发出的艺术激情,却时时感染侵袭着每一个走近其视觉图景阅读者的心灵。而回归内心的永恒及随心所欲不逾矩的讲述,特别是回归内心的那种平静平淡及对水墨艺术在迈向现代性过程中所必须要走的创造性转换和创新性发展之路径的迷恋,也让阅读者对周湧的视觉探索抱以更高的期待……

 

2025年4月28日晚10:20

于东湖路三官殿1号



部 分 作 品



展讯丨复盘——周湧作品展 崇真艺客
展讯丨复盘——周湧作品展 崇真艺客
展讯丨复盘——周湧作品展 崇真艺客
展讯丨复盘——周湧作品展 崇真艺客
展讯丨复盘——周湧作品展 崇真艺客
展讯丨复盘——周湧作品展 崇真艺客

向左滑动查看更多

《婚宴图》 

纸本水墨 69cmx138cmx6 

2013




展讯丨复盘——周湧作品展 崇真艺客

《抱孩子的人》之一 

纸本水墨 138cmx69cm

2021



展讯丨复盘——周湧作品展 崇真艺客

《绿色的人》

纸本水墨 125cmx88cm  

2024



展讯丨复盘——周湧作品展 崇真艺客

《红人》

纸本水墨  125cmx88cm

2024



展讯丨复盘——周湧作品展 崇真艺客

《人与马》

纸本水墨 178cmx97cm 

2025



展讯丨复盘——周湧作品展 崇真艺客

《圆桌》

纸本水墨 138cmx69cmx3  

2025



展讯丨复盘——周湧作品展 崇真艺客

《闲人》 

纸本水墨 148cmx123cm 

2025




艺 术 家 简 介




展讯丨复盘——周湧作品展 崇真艺客



周湧,1962年10月出生于湖北省武汉市,1980年考入广州美术学院中国画系,1984年毕业并留校任教,现工作生活在广州。


艺术家自述


心里憋着,就画出来。不在意是否有观念、是否当代。尽力保持对身边日常的敏感和直觉。

 

本土绘画语言的当代性转换是我的基本思路。

 

当下水墨创作的两个路径:一个是把水墨作为工具材料来做当代艺术,另一个是把水墨作为本土语言来进行当代性转换。

 

当代水墨在表现当下社会的复杂性和多样性时突显出在艺术语言上的贫乏,所以水墨绘画的语言实验仍然有现实意义。

 

画法是画家们的核心问题,画法的选择体现了画家对艺术的认知。画法有时段性,受艺术知识时段性的影响。

 

画法体现的是对艺术的认知,内容体现的是对生活的感受。画法比内容更重要。如果画法平庸老套,内容再怎么新都意义不大。

 

清理观念崇拜,搞出一套本土艺术的底层思路。


 ——周湧





编辑 / 展览策划部

审核/胡  莺


展讯丨复盘——周湧作品展 崇真艺客


展览 | 收藏 | 研究 | 教育 | 交流 | 服务


/开放时间


周二至周日

9:00—17:00

16:30观众停止入馆

周一闭馆(国家法定节假日除外)


/预约渠道

“湖北美术馆”官方微信公众号、武汉文旅码小程序获取二维码

凭线上预约二维码核销入馆



/交通信息 

湖北省武汉市武昌东湖路三官殿1号


公交:乘坐709路、402路、411路、

578路、810路、701路、552路、

14路至东湖路省博物馆站下


地铁:乘8号线至省博湖北日报站(A出口)



// 官方网站 


https://wlt.hubei.gov.cn/hbmoa


// 咨询电话


027-86796062/027-86796067




{{flexible[0].text}}
{{newsData.good_count}}
{{newsData.transfer_count}}
Find Your Art
{{pingfen1}}.{{pingfen2}}
吧唧吧唧
  • 加载更多

    已展示全部

    {{layerTitle}}
    使用微信扫一扫进入手机版留言分享朋友圈或朋友
    长按识别二维码分享朋友圈或朋友
    {{item}}
    编辑
    {{btntext}}
    艺客分享
    {{mydata.real_name}} 成功分享了 文章
    您还可以分享到
    加载下一篇
    继续上滑切换下一篇文章
    提示
    是否置顶评论
    取消
    确定
    提示
    是否取消置顶
    取消
    确定
    提示
    是否删除评论
    取消
    确定
    登录提示
    还未登录崇真艺客
    更多功能等你开启...
    立即登录
    跳过
    注册
    微信客服
    使用微信扫一扫联系客服
    点击右上角分享
    按下开始,松开结束(录音不超过60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