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ndex}}/{{bigImglist.length}}
{{memberInfo.real_name}}
{{commentname}}

2020西岸艺博会丨庚子年的艺术之光

{{newsData.publisher_name}} {{newsData.update_time}} 浏览:{{newsData.view_count}}
来源 | {{newsData.source}}   作者 | {{newsData.author}}

被疫情阻隔了近一年的艺术市场,对很多参展机构来说,西岸艺博会成为他们2020年参与的首场线下博览会。在魔都秋阳的映照下,至少让今日的西岸看起来格外的耀眼。

像是积攒了很久的能量,此次艺博会上的新作数量尤其众多。从对个体记忆的追溯、到女性视角的观看,从对艺术语言的的探索,到对社会文化的反思,国内外艺术家们,都在各自的领域中呈现出丰富的理性思辨。

或许当人类共同历经磨难后,才能重新回归对生命的洞悉,也让艺术褪去那份精致的圆滑后,而显得质朴与真诚。

优秀的视觉艺术,应该是有追求、有温度、有独特风格与气质的,它同时闪耀着艺术之光、思想之光、心灵之光。就像卡尔维诺在谈论经典时说过的那样,“这种作品有一种特殊效力,就是它本身可能会被忘记,却把种子留在我们身上…”

 

亮眼新作

 

草间弥生 @大田秀则画廊A101

2020西岸艺博会丨庚子年的艺术之光 热点聚焦  崇真艺客

草间弥生的《无限的网》系列,画面复杂精细,令人迷失其中;其中女性般纤巧细腻的网状结构,使整个画面效果雄奇精致——草间弥生曾说:“这是我的史诗,总括我的一切。圆点的咒语与结网将我包裹于神秘无形力量的魔幻帘幕之中。”


卡塔琳娜·格罗斯(Katharina Grosse) @高古轩A102

2020西岸艺博会丨庚子年的艺术之光 热点聚焦  崇真艺客

卡塔琳娜·格罗斯既是画家,又是涂鸦艺术家,也是装置艺术家。格罗斯乐于拓展开放领域内的多视角思维,不设任何界限,也不做任何判断,她坚信她所看到的,也希望观者能坚信自己所看到的,哪怕这两者之间毫无关联。


詹妮弗·圭迪(Jennifer Guidi) @高古轩A102

2020西岸艺博会丨庚子年的艺术之光 热点聚焦  崇真艺客

圭迪的“沙画”混合油彩和沙粒,塑造出色彩和质感起伏多变的表面。这些沙画由她早期的具象作品演变而成。作品呼应大自然与自然现象,往往捕捉几乎难以察觉的动感与光影交替的瞬间。作品的用色明亮,展现宛如浮雕的质感,记录和呈现感觉的微妙变化,既反映大自然的变化,也塑造独特的感官领域。


达米恩·赫斯特(Damien Hirst) @高古轩A102

2020西岸艺博会丨庚子年的艺术之光 热点聚焦  崇真艺客

2020西岸艺博会丨庚子年的艺术之光 热点聚焦  崇真艺客

蝴蝶的母题是赫斯特作品中的一个标志性元素。最早于上世纪90年代初,艺术家将蝴蝶粘贴于画布之上,自此“蝴蝶”元素开始大范围出现在赫斯特的作品之中。蝴蝶代表着美好却又脆弱的生命,这种转瞬即逝的“守恒关系”,似乎也应和着宇宙万物。


阿尔伯特·厄伦(Albert Oehlen) @高古轩A102

2020西岸艺博会丨庚子年的艺术之光 热点聚焦  崇真艺客

他的画作中诠释的尽是绘画的破碎感。符号、标志和方法尽数被毁,再无意义,他刻意用挑衅的态度展现出了这种疏离,呈现出颠覆日常视觉习惯的画作。


汤姆·韦塞尔曼(Tom Wesselmann) @高古轩A102

2020西岸艺博会丨庚子年的艺术之光 热点聚焦  崇真艺客

一直以来,韦塞尔曼都被看作是美国波普艺术的重要人物之一。他从抽象表现主义出发,探索了裸体、静物和风景的经典表现形式,同时在创作中融入了日常物品及广告拼贴。


克拉拉·克里斯塔洛娃 @贝浩登(上海)A103

2020西岸艺博会丨庚子年的艺术之光 热点聚焦  崇真艺客

2020西岸艺博会丨庚子年的艺术之光 热点聚焦  崇真艺客

贝浩登在此次西岸博览会呈现克里斯塔洛娃个展。艺术家工作室位于斯德哥尔摩北部地区的瑞典乡村,隐匿于森林之中,比邻湖泊。她从风景或壮美或奇异的特质中汲取养分,人类化的动物,动物形的人类以及完全变形的角色均出现在克里斯塔洛娃的艺术实践中,试图传达人类的基本情感,如恐惧、爱、悲伤与愧疚。这些情感从她的作品中浮现出来,如同我们的童年记忆一般。

 

梁绍基 @香格纳画廊A106

2020西岸艺博会丨庚子年的艺术之光 热点聚焦  崇真艺客2020西岸艺博会丨庚子年的艺术之光 热点聚焦  崇真艺客

2020西岸艺博会丨庚子年的艺术之光 热点聚焦  崇真艺客

三十余年来,梁绍基潜心于艺术与生物学、装置与雕塑、新媒体、行为的临界点进行探索,持续以蚕的生命历程为媒介、以与自然互动为特征、以时间、生命为核心的自然系列的创作。他的作品充满冥想、哲思和诗性,并成为虚透丝迹的内美。


韦斯·朗 @阿尔敏·莱希画廊A107

2020西岸艺博会丨庚子年的艺术之光 热点聚焦  崇真艺客

2020西岸艺博会丨庚子年的艺术之光 热点聚焦  崇真艺客

美国艺术家韦斯·朗生活工作于加州。韦斯·朗一直在孜孜不倦地挖掘后流行时代的美国图景,并在他所有作品中融合了个人风格和“美国式的生活方式”,借鉴了摇滚标志、纹身美学、公路生活以及美国历史,并运用在与个人和民族身份有关的创作中。

 

JR@常青画廊A108

2020西岸艺博会丨庚子年的艺术之光 热点聚焦  崇真艺客

他创造了“全民艺术”:去往了很多世界上贫穷的地区,生活在那里的人们往往会认为包括艺术在内的许多事物没有存在的必要。但JR通过张贴巨幅照片,让中年妇女变成了模特,让喜欢涂鸦的孩子变成了街头艺术家。在这样的艺术场景中并不存在区分演员和观众所谓的舞台。JR始终保持匿名并从不解释他的作品,为的只是将空间留给过路人与画像主体的相遇,期待每个人不同的理解和阐释。


邱志杰 @常青画廊A108

2020西岸艺博会丨庚子年的艺术之光 热点聚焦  崇真艺客

2020西岸艺博会丨庚子年的艺术之光 热点聚焦  崇真艺客

邱志杰的创作活动涉及书法、水墨绘画、摄影、录像、装置、表演等多种方式。他代表了一种沟通中国文人传统与当代艺术、沟通社会关怀与艺术的自我解放力量的崭新尝试。2010年前后,邱志杰将最初被用作描摹作品关联性图解的“地图”绘制,逐渐发展为将研究、写作、幻想和行动脚本统一起来的“世界地图计划”,并在随后创作的多个系列、共计百余幅的地图作品中,以山水笔墨构造的坐标系凝练地将观念、个人、物件、事物和事态编织在一起,为观者提供在相互关系中理解它们的可能性。


黄渊青 @德玉堂画廊A112

2020西岸艺博会丨庚子年的艺术之光 热点聚焦  崇真艺客

2020西岸艺博会丨庚子年的艺术之光 热点聚焦  崇真艺客

黄渊青着迷于现代书法中特别“靠近抽象绘画”的部分。这种对教条式书法技法的抗拒随着他对西方现代艺术的了解逐步加强。特别是他试图在书法中提取用笔和触感的必要要素,然后在抽象绘画的框架内嵌入这些特征——非具象的形状、粗糙的线条和印记、奇怪的象形文字等等。对于艺术家而言,文本性的笔触依然占据着主要的位置。


伍伟 @当代唐人艺术中心A117

2020西岸艺博会丨庚子年的艺术之光 热点聚焦  崇真艺客

伍伟的作品中充斥着触感欲望,涉及文明、野蛮、神话的议题,在材料与空间中寻找新的感受和可能。伍伟试图用带有触感欲望的作品激起观者最原始的感知力,对所在世界的警醒和洞察,对周遭事物的好奇和敏感,对自我的观照和觉察。皮毛、肌肤成为艺术家和观者贯穿远古和当下、以微见著的感知通道。


雎安奇  @阿拉里奥展位A121

2020西岸艺博会丨庚子年的艺术之光 热点聚焦  崇真艺客

雎安奇一系列的单色画作品必须要和他的影像作品《大字》一起阅读,只有在关联中他对于现代性的另类读解才可以清晰的浮现出来——对于“强制单一性”(Identitätzwang)的反思。原本表达书法家主体存在和个性的“草书体”,被雎安奇演绎为一系列抽象的锐角序列。它即非书法中的“草体”,也非对于草的抽象,而是凸显了一种本体上的单一性强迫,就如同他在《大字》中所揭示的那样:文字所构成的叙述可以被如此强力地投射在大地上,多少人力、财力的付出只是为了某种虚无的意志之实现。同样在《草体》中,笔触的反复也烙印在身体的同一化运动之中,它是一种反向投射,从外向内的规训。


陈墙  @阿拉里奥展位A121

2020西岸艺博会丨庚子年的艺术之光 热点聚焦  崇真艺客

2020西岸艺博会丨庚子年的艺术之光 热点聚焦  崇真艺客

陈墙认为,所谓艺术只是传递一种气息、一个属性。而艺术家就是调动这种属性的人。“艺术的本意就是要让感知成为感知,让感知重获新的感知;从而,让艺术成为艺术,让艺术重获新的艺术。”


李昢 @立木画廊A122

2020西岸艺博会丨庚子年的艺术之光 热点聚焦  崇真艺客

在过去数十年,李昢创作渉猎不同媒介——绘画、雕塑、绘画表演、装置及影像——以探索普世主题,包括以高端科技实现对追寻乌托邦的愿景,却最终事败并带来道德崩坏的后果。在 Civitas Solis III11(2015年)作品中,反射面的效果挑战了真实与虚构之间的界限,影射出人类意志和想象力的无限可能性。

 

麦克阿瑟·比尼恩 @立木画廊A122

2020西岸艺博会丨庚子年的艺术之光 热点聚焦  崇真艺客

麦克阿瑟·比尼恩 (McArthur Binion) 的格网画作也同样值得关注,作品远看似乎是极简风格,但近看会发现画作的密集层次、多媒体创作拼贴,以反映出艺术家个人的生命轨迹。在作品 DNA: Study(2019年),比尼恩在作品底层拼合了他在1970至1990年代使用的私人通讯录。

 

曼迪·埃尔·萨伊 @立木画廊A122

2020西岸艺博会丨庚子年的艺术之光 热点聚焦  崇真艺客

埃尔·萨伊利用层次密集的绘画、雕塑、装置、图表,以及声音和视频等多种媒体来研究身体、语言和政治系统的形成和分解。她尤其热衷于探索整体和局部之间的关系,她相信微小的互动或重复能产生意想不到的重要事物。为证明这一点,她尝试拼凑不同的碎片、文本及现成图像,然后用仿似有机物的乳胶、橡胶和黏土等材料把碎片分层。重复简单的图案(例如手绘网格或几何模型)会产生出乎意料的形式性和叙述性组合。

 

安吉尔·奥特罗 @立木画廊A122

2020西岸艺博会丨庚子年的艺术之光 热点聚焦  崇真艺客

同样运用多种拼贴技法在他的绘画和雕塑作品中。将会展出的Bohemian Scandal (2018年) 为其代表作,透过他獨特创作形式,绘画成为整个创作概念的关键,可以带动更多偶发性念头、意义传递及关于美学的话语;而借着物料的运用,图像及其所视觉化的主题皆成为所叙述的历史中,一个强而有力的部分。

 

冈瑟·弗格(Günther Förg) @豪瑟沃斯A123

2020西岸艺博会丨庚子年的艺术之光 热点聚焦  崇真艺客

德国观念艺术大师冈瑟·弗格(Günther Förg)所创作的极富表现与姿态性的作品《无题》(Untitled,2006)——作品来自艺术家始于2005年的“网格绘画”(Grid Paintings)系列,其中颤动的线条形成了松散而不规则的交叉,暗示着某种建筑性的特征。

 

大卫·史密斯(David Smith) @豪瑟沃斯A123

2020西岸艺博会丨庚子年的艺术之光 热点聚焦  崇真艺客

已故美国抽象表现主义画家与雕塑家大卫·史密斯(David Smith)的布面油画作品《无题》(Untitled,1934),史密斯将欧洲现代主义的创新转化成了一种丰富多样的艺术新语言。

 

珍妮·霍尔泽(Jenny Holzer) @豪瑟沃斯A123

2020西岸艺博会丨庚子年的艺术之光 热点聚焦  崇真艺客

观念艺术家珍妮·霍尔泽(Jenny Holzer)的作品《生存:拯救我们的冲动是什么……》(Survival: What urge will save us...,2019)利用文字引发思考并挑战着人们的预期与偏见;

 

劳娜·辛普逊(Lorna Simpson) @豪瑟沃斯A123

2020西岸艺博会丨庚子年的艺术之光 热点聚焦  崇真艺客

作品《高亢》(Sonorousness,2019)以变化万千的蓝色描绘了北极的幻景。

 

曾梵志 @豪瑟沃斯A123

2020西岸艺博会丨庚子年的艺术之光 热点聚焦  崇真艺客

作品《无题》(Untitled,2018)凭借对保罗·塞尚(Paul Cézanne)与赵干的研究,借鉴乔治·莫兰迪(Giorgio Morandi)的作品,探讨了东西方艺术实践的对比及抽象具象之间的对话。

 

巴尔提·卡尔 @豪瑟沃斯A123

2020西岸艺博会丨庚子年的艺术之光 热点聚焦  崇真艺客

额痔(bindis)是印度女性经典的个人标记,卡尔以将其作为自己的标志性材料,并以此创造了自己独特的艺术语言。1995年,额痣第一次出现在卡尔的作品中,这个寻常的物件从此就继承了装饰和文化的二元性,并成为了一种将表面性与精神性混合在一起的方式。虽然卡尔使用额痣来表达并给她的创作赋予特殊的个性,但是额痣并非她的作品的核心,更像是如颜料或陶土般的一种材料,但是一种自带了故事的材料。原本处于印度文化中心的额痣在这种新的语境中被被完全被“非物质”化了,变得似乎具有逻辑性又显得颇为神秘。


克里斯汀·艾珠 Christine Ay Tjoe @白立方A125

2020西岸艺博会丨庚子年的艺术之光 热点聚焦  崇真艺客

艾珠的绘画作品时常被大众解读为纯粹的美丽色彩堆叠。尽管视觉上这些作品是赏心悦目且极富魅力的,但实质上它们是在探讨着卑劣的主题。作品试图连接观者最强烈的情绪和内心深处的心理恐惧。艾珠直接且微妙地使用油画棒,绘制在画布上的图案从具有试探性或启发性的比喻形式到强烈的,戏剧化的抽象片断,常与大片的留白遥相呼应。线条的表现技法在她的绘画中占据着至关重要的位置,早期的版画学习经历如今已成为她创作的核心。


乔治·巴塞利兹 Georg Baselitz @白立方A125

2020西岸艺博会丨庚子年的艺术之光 热点聚焦  崇真艺客

从1960年代后期开始,巴塞利兹就特意将自己的作品颠倒过来展示,以此来证明他对视觉洞察力的重视高于对绘画主题的重视,从而创造出了既具象又抽象的绘画作品。在他后期的作品中,这种想要将绘画从此改变的渴望也很明显地保留了下来。


翠西·艾敏 Tracey Emin @白立方A125

2020西岸艺博会丨庚子年的艺术之光 热点聚焦  崇真艺客

个人经验和人生遭遇,是艾敏创作的源泉和动力。她的主题通常与爱情、性、死亡有关。她不断地将事实和虚构、自传、个人的得失与悲喜、冥想与对抗等主题交织在大胆创新的作品里。就在上周,艺术家公布了自己与癌症斗争的经历。再看这件作品时,似乎更能引起观者的共情。


安东尼·葛姆雷 Antony Gormley @白立方A125

2020西岸艺博会丨庚子年的艺术之光 热点聚焦  崇真艺客

作为世界知名雕塑艺术家,在四十多年的创作中不断地探索身体和空间的关系,试图在艺术中追寻人类存在对于自我以及自然的意义。他认为“艺术的意义在于交流生存的感受”。运用“人的体形”进行创作并将作品置于公共空间与自然环境中,探索意识与身体、人体与空间的关系,是他近年来的主要创作主题。


哈兰·米勒 Harland Miller @白立方A125

2020西岸艺博会丨庚子年的艺术之光 热点聚焦  崇真艺客

巨大的英文字母在画面上交叠,字母间的空隙被巧妙地处理,色彩打破了线条的边际,饱和而浓厚地撑满了视域。哈兰将画面布局成他之前善用的书籍封面设计,作者的名字被精心地勾勒,置于画面下方;硕大饱满的字母组成了值得玩味的词汇,观者需要循着视觉的指引依次拼出,才能获得一个确切的语义。


安德鲁斯·埃里克森 @neugerriemschneiderA126

2020西岸艺博会丨庚子年的艺术之光 热点聚焦  崇真艺客

安德鲁斯·埃里克森,出生于1975年,是一位以绘画作为主要创作媒介的艺术家,同时其创作方式和媒介扩展至摄影、电影、丝网印刷、编织和雕塑。对埃里克森而言,绘画是一个主体和方式,他大部分的创作包含探索绘画的隐喻。作品灵感经常引自他在瑞典琴纳库勒的家旁边维纳恩湖周围的各种景观。


奥拉维尔·埃利亚松 @neugerriemschneiderA126

2020西岸艺博会丨庚子年的艺术之光 热点聚焦  崇真艺客

在埃利亚松的理解中,一件艺术品从根本上来说是与它的周围环境、当下、社会、文化和地理决定因素联系在一起的。它激活了这种致密的纹理,从而不断的审视着我们生活的世界。新作中,艺术家通过运用色彩叠加的方式,创造出新的类似于水彩画的效果。其中的浮木来自于艺术家的故乡冰岛海岸,那里也是一直激发艺术家创作的灵感源泉。

 

托比亚斯·雷贝格 @neugerriemschneiderA126

2020西岸艺博会丨庚子年的艺术之光 热点聚焦  崇真艺客

还记得去年上海外滩美术馆那个在外滩美术馆里开“肉铺”的个展吗?雷贝格擅长以公共场所或日常使用的物件为创作元素,作品探索了集体记忆和文化迁移的概念。正如那场个展的主题“如果你不用你的眼睛去看,那就用它们去哭泣”。雷贝格的作品始终围绕我们选择如何看这个世界与这个决定如何影响我们的经验和参与之间的联系。


乔治·巴塞利兹 @Galerie Thaddaeus RopacA127

2020西岸艺博会丨庚子年的艺术之光 热点聚焦  崇真艺客

2020西岸艺博会丨庚子年的艺术之光 热点聚焦  崇真艺客

1981年作品

虽然巴塞利兹的每一幅画在表面上都是颠倒的结构,但其内在却有着稳定、强烈的感受,既抽象又具象的绘画张力,没有因为颠倒翻转而减损,却在混乱对称中形成刺激、独特的交会。新作《中间的吃橙者》的图示,让我想起他1981年的作品《吃橙者》


亚历克斯·卡茨 @Galerie Thaddaeus RopacA127

2020西岸艺博会丨庚子年的艺术之光 热点聚焦  崇真艺客

亚历克斯·卡茨的人物肖像画着重于平面化处理,在抽象表现主义占据主导的时代,为绘画创作开凿出新可能。卡茨曾说,“希望欣赏我画作的人能换一种视角看待日常事物。我期待人们能够暂时通过我的眼睛来看世界。”


尹秀珍 @佩斯画廊A128

2020西岸艺博会丨庚子年的艺术之光 热点聚焦  崇真艺客

《假门》系列为尹秀珍2019年的近作,其中“门框”由尹秀珍极具个人特色的材料——柔软的旧衣服包裹而成,门内置一破碎的镜面,制造出入口的错觉,艺术家还镜子的裂缝用衣服的碎片缝补起来,又为这“入口”的错觉增添了一丝微妙的阻碍。

 

奇奇·史密斯Kiki Smith @佩斯画廊A128

2020西岸艺博会丨庚子年的艺术之光 热点聚焦  崇真艺客

史密斯以关于人与自然的多媒介创作而出名,星辰和飞鸟、狼与女人这些经典意象在奇奇·史密斯的作品中是有持续生命力的。

 

大卫·霍克尼David Hockney @佩斯画廊A128

2020西岸艺博会丨庚子年的艺术之光 热点聚焦  崇真艺客

大卫·霍克尼的iPad画作代表着艺术家对于笔触与线条运用的进一步思考。霍克尼在他73岁高龄的时候拥有了第一台iPad,并很快掌握了用其创作的技巧。“我在iPad上作画的时候脑中就规划好了它被印刷出来的特定尺寸,”霍克尼说,“所以针对情况,我笔触风格的运用会大有不同。”在大卫·霍克尼数十年的艺术生涯中,他对创作的思考一直集中在如何将他对这个世界的持续观看转化为绘画,而iPad这种科技设备给了他新的体验。


萧昱 @佩斯画廊A128

2020西岸艺博会丨庚子年的艺术之光 热点聚焦  崇真艺客

萧昱创作的作品往往涉及当代社会的人类状况问题。他使用强烈的视觉形式来探索艺术语言的表达潜力,并揭示其材料中隐藏的力量。竹子曾经被东亚知识分子作为来自东方精神的某种物化,东方人强调被各种束缚打压的磨练下体现出来的生命力顽强的隐忍和坚持。

 

洛伊·霍洛韦尔Loie Hollowell @佩斯画廊A128

2020西岸艺博会丨庚子年的艺术之光 热点聚焦  崇真艺客

霍洛韦尔作品则抽象萃取自女性人体中最亲密和性感的部位。使用源自身体的原始又熟悉的图示为她的油画及纸上绘画作品带来一种内在的可触碰性。

 

洪浩 @佩斯画廊A128

2020西岸艺博会丨庚子年的艺术之光 热点聚焦  崇真艺客

洪浩的“反光”系列则在表面呈现上突出笔触的反光感与表面的立体层次性,从而强调了感知的传递,同时将个别物体的轮廓更加消解,仅剩下一群聚合物质的外轮廓,呈现出一个抽象的视觉;但这种抽象却源自非常具体的现实,它不仅体现着艺术家对于具象与抽象对立性的置疑,还展现了其看待现实、理解价值的独特角度。

 

玛丽·阔思Mary Corse @佩斯画廊A128

2020西岸艺博会丨庚子年的艺术之光 热点聚焦  崇真艺客

将玻璃微粒融入丙烯颜料,从而驾驭了光的折射,创造出光芒四射的视觉效果,并且根据观赏者在画作周围移动的位置,看到的光反射也会产生变化。

 

刘建华 @佩斯画廊A128

2020西岸艺博会丨庚子年的艺术之光 热点聚焦  崇真艺客

艺术家是通过对传统媒介的颠覆性塑造,令其超越其自身局限,化为最纯粹的美学与感知体验。

 

詹姆斯·特瑞尔James Turrell @佩斯画廊A128

2020西岸艺博会丨庚子年的艺术之光 热点聚焦  崇真艺客

作为“光与空间”运动的领军人物,长久以来致力于对感知艺术的探讨;受绘画艺术中纯粹感知概念的影响,特瑞尔致力于用光作画。本次展出的一件菱形玻璃作品形成独特的构图,同时标志性地融合了时间元素:随着时间的推移,上百种生动的色彩组合会相互渗入又淡出,共同创造出一个如梦似幻、变化多端的充满光与色的环境,以及一个供人沉思、内省和引发敬畏的场所。

 

亚当·彭德尔顿 Adam Pendleton @佩斯画廊A128

2020西岸艺博会丨庚子年的艺术之光 热点聚焦  崇真艺客

作品则更加直观地回应各类社会问题,他善于运用视觉文化中历史性和美学性的内容来从不同的文化角度,来探索环境如何影响意义的生成。彭德尔顿通过重新配置文字、图形和图像,引发一系列的批判性思考和质疑。

 

理查德·迪肯 @里森画廊A129

2020西岸艺博会丨庚子年的艺术之光 热点聚焦  崇真艺客

《气候之下 #5》 (2019),由浅色旋曲木材制成的直立式作品。高3米的展现出艺术家二十多年来已臻完美的运用——对蒸汽加热弯曲木材、材料处理及构造结构的熟练掌握。

 

安尼施·卡普尔 @里森画廊A12

2020西岸艺博会丨庚子年的艺术之光 热点聚焦  崇真艺客

安尼施·卡普尔的镜面新作亦探索了对于材料的掌握及其潜能。《Mipa 5与东方蓝缎》 (2020) 从变幻莫测的蓝色化为不锈钢的反射,卡普尔流露了他对色彩丰沛的热情,以及其本身唤起物理与情感深度的潜力。

 

朱利安·奥培 @里森画廊A12

2020西岸艺博会丨庚子年的艺术之光 热点聚焦  崇真艺客

通过先进与古老的不断探索,朱利安·奥培尝试以不同方式解读日常词汇。新作《5月2日的老街》 (2020) 描绘了迈着步幅、沿着伦敦东区行走的双人肖像。作品表现个体形象却具有普世性,令人想起现代城市生活中无处不在的场景。

 

安塞姆·雷尔 @SPURS GalleryA201

2020西岸艺博会丨庚子年的艺术之光 热点聚焦  崇真艺客

安塞姆·雷尔 (Anselm Reyle) 生于1970年,是德国杰出的当代艺术家,因尺幅巨大且极富张力的抽象绘画、雕塑以及霓虹装置为人所熟知。在专注于绘画与雕塑创作之前,雷尔对设计与音乐领域同样充满好奇,特别是20世纪末刚刚兴起的朋克运动对他的创作产生了深远影响,带硬边荧光涂料的迷幻风格后成为其视觉语言的一部分。

 

杉山功 @弥金画廊A210

2020西岸艺博会丨庚子年的艺术之光 热点聚焦  崇真艺客

杉山功的创作包含了对自然和神灵的虔诚信仰,赴欧洲求学的背景使他敏于文化间的灵感碰撞。大理石与木结合的是“神之居所”,是凡人难以接近的奇峰险崖,遗世独立的静谧内省通过缓慢风化的石头和迅速腐朽消逝的木头对比产生。坚硬的大理石表面泛起涟漪,那是日本古典园林体系中枯山水的意境。

 

李禹煥 @東京画廊+BTAPA217

2020西岸艺博会丨庚子年的艺术之光 热点聚焦  崇真艺客

李禹焕的绘画创作,是对于“笔触”、“留白”与“空间”的实验探索。从对“笔触”的实验中即可窥见李禹焕作品中重要的“留白”的概念,他的创作摒弃了西方绘画中所谓的将画布填满的传统,相反他将被填满的空间腾出,或通过擦除、勾描和点画线条的动作来拓展绘画的意涵,任由东方感性将画布置换为表演空间。


菅木志雄 @東京画廊+BTAPA217

2020西岸艺博会丨庚子年的艺术之光 热点聚焦  崇真艺客

作为“物派”的主要成员之一,菅木志雄的作品主要以装置为主,也是唯一一位至今仍延续“物派”观念进行创作的艺术家,他主要对包括事物与人类的知觉活动在内的“周围性”产生兴趣,并对由此衍生的关系作更深入的探讨。


周春芽 @艺博画廊A216

2020西岸艺博会丨庚子年的艺术之光 热点聚焦  崇真艺客

近十年来,周春芽一直注重对王蒙和石溪的笔墨研究,他将这些灵感令人难以置信地转化成了妖冶的桃花和神奇的园林景观。在领略了西方外向张扬的文化性格之后,周春芽更加透彻地洞见了传统文化的内向温和,也更加深切地领会到,“中国文化之所以能延续数千年而不断,却也是受这种内在的韧力之赐。”(摘自漆澜文“东南形胜”).这次展出的新作品“重阳访石溪”,他把89岁高龄的老母亲带入了石溪的“钓隐图”中,重阳踏高。

 

 

xiàn chǎng印象


作为西岸艺术与设计博览会的重要版块,已连续举办五年的xiàn chǎng单元持续关注当代艺术作品在特定语境中的含义与价值,并逐渐成为了博览会中一道独特的声音与风景。参展艺术家根据场馆特性,用绘画、装置、雕塑、VR、表演等形式进行创作,不少大体量的作品从西岸艺术中心场馆内延展至为场外、甚至城市公共空间内,与日常环境和观众形成多维度的对话。

 

梁绍基 @香格纳画廊A306

2020西岸艺博会丨庚子年的艺术之光 热点聚焦  崇真艺客

艺术家从炼金术来观照世界,发现黑、白、金是万象的三色谱,是自然、宗教、生命、生死、哲学、科学、物质、权力、梦幻的化学混合沉淀物。黑者幽深神秘;金者光灿淫贵;白色纯净虚空……当金黄色的转基因蚕丝和蚕茧缠裹在荊剌般的锈铁刺和剥蚀的铁板上时,它对令人困忧的许多当下的生命、生态、伦理问题提出了严肃的诘问。



蔡泽滨 @胶囊上海B221

2020西岸艺博会丨庚子年的艺术之光 热点聚焦  崇真艺客

蔡泽滨的装置作品《微风》与他的绘画作品《微风#2》皆采用了白色面膜为创作素材。其灵感来自法国画家亨利·卢梭的油画《婚礼派对》。卢梭作品中新娘的白色婚纱看起来十分轻盈,仿佛漂浮在空中。


邱岸雄 @SPURS GALLERYB302

2020西岸艺博会丨庚子年的艺术之光 热点聚焦  崇真艺客

2020西岸艺博会丨庚子年的艺术之光 热点聚焦  崇真艺客

自2004 年起开始创作的《新山海经》系列直接切入当下的社会现实以及国际政治议题——如环境退化、过度发展及人类帝国主义等等。在艺术语言的表现上,邱岸雄选择了在传统水墨性语言在当代语境中的运用,而又不囿于水墨这种材质,有效借助电脑技术将传统的水墨风格置入动画这一新媒体之中。


沈烈毅 @瀚阳艺术中心B303

2020西岸艺博会丨庚子年的艺术之光 热点聚焦  崇真艺客

《跷跷板 - 晃》的创作灵感源自跷跷板的英文“see-saw”,沈烈毅保留了跷跷板的基本结构,却在玩家的中间设置视线阻碍物,让跷跷板充满悖论:玩跷跷板的双方的视线被物体阻碍,相互几乎看不见自己的玩伴,可见变成不可见。

 

倪志琪 @藝術門B305

2020西岸艺博会丨庚子年的艺术之光 热点聚焦  崇真艺客

这一组综合材料绘画作品《真空》是倪志琪近年来思考的视觉反馈。创作灵感来源于艺术家对于日常生活的观察与提炼,倪志琪留心于物件的几何形态,将其内化后输出形成艺术作品。艺术家始终对于材料的颜色与质地保持着极度敏感。材料的视觉冲击力与物体本身的特性在创作中始终保持着微妙的辩证关系。通过色彩与材质的多层次叠加以及层叠的肌理,将时间与记忆封存于其中。《真空》之中的是艺术家对于时间与空间的具象化思辨。

 

塞莱斯特·布谢-穆日诺 @保拉·库伯画廊B316

2020西岸艺博会丨庚子年的艺术之光 热点聚焦  崇真艺客

塞莱斯特·布谢-穆日诺的场域特定装置《矿物现实》(miner(e)ality)由粉碎的回收玻璃和大型可攀登岩石组成,创造出一个以视觉和声音元素构成的景观。当观众进入装置并从内部体验时,这些特性便得到激活。观众脚下玻璃鹅卵石的摩擦声和移动,与河石的分层环形排列形成鲜明对比,为观察这一工业和自然元素的融合物提供了多重视角。布谢-穆日诺以其构造精密而极简的互动装置而享誉国际,他将于2021年在海南海花岛博物馆实现本件作品的一个版本。

 


画廊单元在线浏览(排名不分先后)


受全球疫情影响,本届西岸博览会依旧迎来了近50家国内外优秀画廊的参展,集中展示20世纪初以来横跨绘画、雕塑、装置、影像、表演艺术等多种形式的精选佳作,全方位呈现多元文化下的艺术魅力。




线上画廊单元(排名不分先后)

 

今年,西岸艺术与设计博览会首次打造线上画廊单元,从11月2日12:00起正式在西岸博览会官方网站上线,向公众开放。17家参展画廊将呈现近200件精心挑选的艺术作品,涵盖绘画、雕塑、装置、影像、摄影等多种形式。线上画廊单元将持续至2020年11月15日18:00,与博览会同期结束。



{{flexible[0].text}}
{{newsData.good_count}}
{{newsData.transfer_count}}
Find Your Art
{{pingfen1}}.{{pingfen2}}
吧唧吧唧
  • 加载更多

    已展示全部

    {{layerTitle}}
    使用微信扫一扫进入手机版留言分享朋友圈或朋友
    长按识别二维码分享朋友圈或朋友
    {{item}}
    编辑
    {{btntext}}
    艺客分享
    {{mydata.real_name}} 成功分享了 文章
    您还可以分享到
    加载下一篇
    继续上滑切换下一篇文章
    提示
    是否置顶评论
    取消
    确定
    提示
    是否取消置顶
    取消
    确定
    提示
    是否删除评论
    取消
    确定
    登录提示
    还未登录崇真艺客
    更多功能等你开启...
    立即登录
    跳过
    注册
    微信客服
    使用微信扫一扫联系客服
    点击右上角分享
    按下开始,松开结束(录音不超过60秒)